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第301章 痴情一片?
居延海是河想找机会与您热络走廊通往西域的必经之道。居延海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西夏曾在附近设置黑山威福军司,元朝把甘肃行中书省集乃路的总管府设立在黑城。此后成为鞑靼的游牧地。
黄河的几字湾包裹住河套肥美的草原。西套除了黄河,还有一座贺兰山把大明和草原分割开。从贺兰山到居延海属于后世的阿拉善盟地区。此地盐池众多,尤其是居延海旁的盐池,古籍记载‘产白盐,采之不竭’。
这是一座能和河套吉兰泰盐场媲美的盐池。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不需要人力蒸煮就可获得天然盐。
对朱寿来说,直接开采降低生产成本,能用低价优质盐冲击国内盐价;对生产力落后的鞑靼来说,求之不得。
有了取之不尽的盐,达延汗便拥有了强大的后勤。但有了盐不行,还需要有商路。
在九边卫所严苛的军令下,无人再敢放商人出入草原,北边通往大明的商路被封死。南面的瓦剌和鞑靼关系恶劣。东面的女真人穷,唯有西面的中亚几国能够来往生意。
鞑靼想要去中亚,不想在草原上遭遇瓦剌人,便只有通过吐鲁番。
盐商被河套的低价盐冲击,如果鞑靼能提供他们同样优质低价的盐,或者在众多的盐池中挑一个送给他们,大明盐商做出叛国的事都不意外。
“本宫打算重新启用奴儿干都司,一定刺激到了达延汗。如果大明拿下了吐鲁番,鞑靼三面被大明包围,一旦瓦剌和大明联手,鞑靼就真危险了。”
朱寿没想到这场仗不是鞑靼故意挑起来,而是鞑靼被他逼着奋起反击。
礼部把挑起战争的屎盆子扣在鞑靼的头上,所以大明关闭喜峰口没有引起大宁城的反感。由此可见舆论的重要性。达延汗这个闷亏吃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但是,没知识真可怕。
达延汗还不知道他又吃了个闷亏。
玩资本的‘金融’游戏,不是鞑靼人能搞的定的。
内行厂提供的方便面、保温杯、高压锅、塑料制品等都是生活必需品。它们除了实用,成本低利润高,外界无可以取代的货源。
就算成员数量越来越多,每个月需要反馈的货物成倍增长,得到的利润越来越少,朱寿还能坚持很多年。
可是盐不一样。人体摄入的盐有定数,一旦商路被阻,盐囤多了没用。况且池盐、海盐、井盐作用都一样,有太多可替代的货源,卖价不可能比买家高很多。
拿盐作为五级三晋制游戏的主打商品,朱寿只能夸达延汗勇气可嘉!
朱寿摸摸下巴:“把许泰叫来。”
谷大用找来从东北回家过年许泰。
“东北的情形如何”朱寿问道。
许泰经过东北的历练,人变得更加的沉稳。他拱手回禀:“辽东都司接到军机处的调遣,派2000士兵协同武靖伯驻守奴儿干;另有3000人防守松花江船厂。下官离开时,遇到第二批前往建宁卫传播佛法的番僧。女真人对佛法挺感兴趣。”
那当然!朱寿在心里吐槽,他被喇嘛们敲走一大笔财物。在温暖的屋子里听佛法,寺里还会提供免费的吃食。佛法怎么可能传播的不快。
“你去找瓦剌王子。温良改地处瓦剌和鞑靼交战的前沿,你让他派族人加入满都海的游商部落。每有一人加入,本宫给他1两银子人头费。”朱寿坏心眼地想让瓦剌人吃垮达延汗。
许泰虎目圆瞪,半信半疑地瞅着朱寿欲言又止。
“想问什么”朱寿问。
许泰压低声音小声问:“殿下就不怕瓦剌王子找出几十万族人加入游商部落”
“第一,瓦剌王子在瓦剌中没那么大势力。第二,即便他能弄到几十万,在本宫没银子付之前,达延汗先垮了。第三,瓦剌王子自愿加入大明。到他口袋的银子早晚会用于新城的建设。这银子还会回到本宫的口袋。第四,本宫可以用货物替代银子。”朱寿扳着手指一一解说。
许泰还是一脸懵圈。
哎,喜欢挖地窖藏银子的大明土著,是无法明白流动的银子才能生
第302章 父债子偿
老张提着一袋子抢到的免费海鲜走进茶楼:“李府重建完毕了,我过去瞧了一眼。姥姥的,原以为清宁宫仙宫已是仙宫,没想到还有更仙气儿的。”
“谁说不是呢!李府那么小的一块地方,工程团有本事螺丝壳里做道场。真想让他们把我家的老宅子翻了翻。”一茶客接话道。
老张戏谑地问:“你这老小子出得起那个银子吗太子为了讨好未来的太子妃,让工程团不惜工本修建李府。我猜十万两银子都打不住!”
茶客翻翻白眼:“我也没要求弄成李阁老府上的,放低点要求,以家里的几个小的在西厂的收入,还是能憧憬憧憬。到是你,每日去和穷苦人抢免费的海鲜算什么!白瞎太子的好心肠。”
老张一口气憋在胸口。又不是他想去抢。这是锦衣卫下达的任务,需要有人带头调动百姓捡海鲜的积极性。职责所在,不得已为之!
“光禄寺要重新招人,谁知道我会不会再次被选上。抢了几天的海鲜换到3两多银子,至少大半年的茶钱不愁了。”老张语气生硬地抛出另一个话题。
也不知道牟指挥使从哪里找来的文书,替他们暗卫编纂的稿子一言难尽。
他今天运气不错,抽中两个比较正常的:《震惊,重建的李府堪比天宫》,《做人不能太冷漠,一定要大家知道光禄寺正在招人》。
暗卫应该多招些老婆子。让大老爷们八卦下面的话题,真是太难为大家了。《天啊,太子竟然对李三小姐做了这种事》,《远征军攻打吐鲁番,竟然暗藏不可告人的秘密》,《太子和李三小姐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至于报纸上刊登的《深度揭秘:盐商和鞑靼的前世今生》,太深奥了,还是留个官员们脑补吧。
刚从北镇抚司‘养病’回家的李东阳,听到街头巷尾的流言差点住进了太医院。
李东阳服下保心丸,迈着沉重而无力的步子参加雷打不动的每日廷议。刚靠近文华殿,就听到同僚们的谈论声。
“殿下真是为了救李公子才让远征军攻打吐鲁番”阳武侯薛伦扯着大嗓门问众人。他不相信这个消息。
保国公平静地道:“殿下亲口说,因为喇嘛教和伊教的冲突才打仗的。”
“殿下的话能信”礼部尚书张升轻笑。
吏部尚书马文升从理性角度分析:“殿下动了东北,再发兵攻打吐鲁番,困死鞑靼的意图极为明显。救人很大可能只是一个进攻吐鲁番的借口。”
“草原地广人稀,敢问马大人如何围困鞑靼人困住鞑靼人又不能把他们赶尽杀绝,围困对大明有什么益处占有河套已经让我们占了先机。殿下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吐鲁番干旱,那种地方抢下来能种什么粮食!”有人不赞同地道。
李东阳的学生石瑶反驳:“马大人抢回了哈密。哈密和吐鲁番的土地差不多,哈密一年四季可种水。内行厂的水果罐头销路极好,吐鲁番很符合太子对土地的要求。”
“石大人,我知道您是李阁老的学生。你无须替李小姐辩解。陛下和皇后感情甚笃,一生一世一双人。将来李小姐仿效皇后,我等也不会说一个不字。”另一位官员打趣道。
“不管太子攻打吐鲁番的原因,如今吐鲁番使者带上国礼拜大明为宗主国。我等必先商议一个章程。”谢迁打开话筒主持廷议,文华殿闹成了菜市场。
今日陛下和太子都不在,官员们畅所欲言
第303章 取消盐引?
,
位于正阳门大街的超市二楼探出了半个身子,朱寿握着望远镜津津有味看戏。瞧瞧一个个累成狗,吐出舌头叫苦不迭。
有人试图想和依努商量,奈何语言不通无法沟通。想用金银铜钱贿赂虾夷人呵呵,虾夷人处于以物换物的原始部落生活阶段,给他们一匹布也比银子有效。
“殿下,小做惩罚即可。”程敏政好心地替快断气的官员子弟说情。
朱寿把望远镜移向李府的钟楼:“还没到午初,他们还没跑满一时辰,连军队日常操练的标准都没达到。瞧瞧内阁三位阁老,不时地病一病,多耽误事情。身体是奋斗的本钱,本宫这是给他们机会锻炼。”
程敏政无语,内阁三位阁老生病,八成是被太子气起出来。
“当”,上午十一点、也就是午初/子正一到,厚重悠长的钟声以李府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为了能被大家接受,初次展现在人前的钟表把圆形表面分成12等分,把十二时辰分为子初、子正、丑初、丑正等二十四个,正好对应24小时。
五府六部的官员们陆续出门吃饭,看到被虾夷人赶着跑步的受罚官员子弟,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文华殿的廷议结束,李东阳领着所有参加廷议的官员向家中走去。
马祥招来整个人快瘫倒的孙子,冲李东阳嘀咕了几句。依努跑来朝马祥孙子摆摆手,马祥孙子一屁股坐地上喘气。
依努严格按照朱寿的吩咐,中途停顿的人需要重头开始跑步。
李东阳上前说了几句,跑步的子弟同时停下大踹气。依努等虾夷人不解地看着他们。
“让依努他们回会同馆休息,让张永给他们每人多加一个鸡腿。”朱寿让谷大用出去传话。
程敏政笑了笑:“若李阁老替他们说情,殿下可会放过他们”
“当然,”朱寿坐回茶桌,“本宫对李三小姐一往情深,岂能不给未来的泰岳几分薄面”
程敏政挑挑眉,给朱寿续上茶水。
“官员子弟的身体素质太差。本宫会提议国子监增加一节长跑课。”朱寿笑眯眯地说。
程敏政失笑。依照惯例,陛下会给赏识的官员赐下国子监监生的名额。得罪太子的官员都有子辈在国子监读书。
“程公觉得食盐专卖店的设想如何”所谓的食盐专卖店,就是彻底绝了盐商的后路。往后盐场熬出的盐直接送到村镇出的专卖店。百姓可在家门口从专卖店购盐。专卖店的食盐价格在规定范围内浮动,保证各地的百姓都能吃得到低价盐。
但这,只能想想。
程敏政心下徘徊瞻顾,欲言又止。
朱寿也不急着听回答:“程公可把专卖店的事告之亲朋好友,听听大家的意见。”
程家在江南的势力不弱,程敏政的岳父李贤桃李满天下。让程敏政把消息散播出去,足以逼疯两淮盐商、手中握有大量盐引的皇亲勋贵。
“殿下何苦来哉”程敏政摇头叹息。
朱寿发人深思说了一席话:“有人言‘华夏人的性情总喜欢调和折中。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殿下就不怕盐商造反吗”程敏政忧心忡忡。
朱寿挺起胸膛神采飞扬:“哈哈哈,有反贼正好拿来练兵。后方有父皇坐镇,前方有本宫领兵,大明处于几十年间最稳定的时期。天下间所向披靡。”
盐商们的势力还没达到顶峰时期,淮商初具规模;官员中还有不少人清正廉明,不屑于商人为伍。到了后世的嘉靖朝,那才是无力回天。
程敏政被太子身上散发的霸王之气震得心神恍惚,生出一股崇拜
第305章 愚蠢?
张仑用望远镜观察几百米外的吐鲁番王城——安乐城。
安乐城是方圆千里内最繁盛的城市。可在张仑眼中,安乐城甚至比不过京师附近的天津港。
自从奥斯曼帝国崛起阻断中亚通往欧洲的道路,丝绸之路途径的西域各国日益衰败。两百年前,元蒙灭了这块土地上的高昌国。高昌王城被围六个月,如今依旧是一片废墟。
元朝分裂的百年间,这里屡次被争夺。战火让这里的发展停滞了。直到13年前阿黑麻在这里称汗,建立了安乐城。
王都安乐城不繁华,它的防御设施也十分简陋。奈何吐鲁番的冬天很冷。水浇筑在土墙上,瞬间成为一堵坚硬的冰墙。
阿黑麻依靠冰墙和城防,硬是扛了张仑半个月。炮火哄塌一段城墙,没等士兵们冲上前,新的一堵‘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出现在眼前。
“将军,叶尔羌汗国的赛依德退到了吐鲁番的边界。”副将蒋博皱眉道,“需要分兵防止他们从背后突袭吗”
张仑举着望远镜迟迟不放下,他淡淡地道,“我们兵力不足,绝不可分兵。退回边界,没有一天的时间无法赶回。只要我们在一天之内拿下安乐城,赛依德玩不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把戏。”
“将军有办法了”蒋博眼睛一亮。
打了半个月没能攻下安乐城,士兵们情绪急躁。大家想拿下安乐城提早回家过年的愿望,已经无法实现。如果连过年前给太子殿下送捷报都做不到,怎么对得起身上昂贵的护甲和武器。不但白废了太子的真金白,也会让其他军队看笑话的。
张仑嘴角扯了扯,勉强地笑了下,“希望本将不是赵括。”
张仑心知久攻不下让他们处于劣势。叶尔羌大汗赛依德的提前退走,反而占尽优势。
如果远征军强大,在兵力损耗不大的情况下攻下安乐城,赛依德就买大明一个面子,把吐鲁番拱手相让;如果远征军和吐鲁番两败俱伤,赛依德既可以从吐鲁番压榨好处,也能有底气同大明身上刮一层油水;如果远征军战败,赛依德除了吐鲁番,还会让带着军队踏足哈密。这就是太子常挂嘴边的‘丛林法则’,肉弱强食。
“赵将军,到时麻烦宪兵队守住后军。”张仑客气地和赵虎打招呼。
远征军中没有太监和文官监军,只有赵虎的宪兵队负责军纪。吐鲁番虽条件恶劣,隶属于太子嫡系的远征军绝不会有临阵脱逃的士兵,张仑等将领更不可能和外族勾结吃里扒外。赵虎手下三百人的宪兵队无事可做,用来防守后方有可能出现的敌人在恰当不过。
赵虎很爽快地应下。一挥马鞭,宪兵队全员退到全军后方。
张仑命远征军在安乐城外5公里处安营扎寨。蒋博和赵虎虽然惊讶,但并未提出异议。张仑是太子选定的主帅,他们不相信张仑的能力,也要相信太子的眼光。
安乐城建造在沙漠的一块绿洲上,城外便是沙漠。由于哈密离安乐城只有一天的距离,之前他们选在两城中间扎营。无论是进攻还是后勤补给都很方便。
吐鲁番速檀阿黑麻得知大明军队在城外扎营,仰天大笑三声,把宫殿墙上的沙子都震了下来。“赛依德那小子鬼主意多,一个打赌让大明年轻的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