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大将军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四关
送请柬是个累人的活,苏任反正无事,便一家家的亲自去。当然除过家中的男主人之外,所有的夫人也全都收到了请柬。如此盛况,一下子成了长安城最热门的话题。若是哪家没有接到,反而有些自惭形秽起来。好在苏任一视同仁,即便是王温舒和夫人也都收到了苏任亲自上门送来的请柬,所以说不存在什么厚此薄彼。只是苏任不知道这一封送给后宅的请柬,让很多人后院起火。自然,这样的事情苏任是不负责善后的。
公孙敖有八个老婆,一个正妻和七个小妾。这些年公孙敖早已经对人老珠黄的正妻没有了任何感觉,却对其余七个小妾宠爱有加。因为公孙敖时长带兵出征,家中的事情基本上不怎么管,那些得宠的小妾于是乎喧宾夺主,一个个对正妻横眉冷对,一两次之后见公孙敖没有惩治自己的意思,立刻便变本加厉,搞得公孙敖的正妻比小妾还没有地位。
这一次苏任亲手将大红的请柬交到公孙敖的正妻手中之后,立刻遭到了小妾们的群起而攻。原本公孙敖准备再找苏任多要几张,但是苏任一口咬定每家只能正妻参与。还告诉公孙敖到时候别人都带着正妻而公孙敖带着一帮子小妾到场,失了面子他不负责。公孙敖没了脾气,只能悻悻而回。进了家门之后莺莺燕燕的聚拢过来,正准备问问情况,却看见公孙敖铁青着脸,不等小妾们说话,公孙敖怒吼着将所有人全部赶走,吓的那些小妾东躲西藏。公孙敖的正妻一手拿着鲜红的请柬,冷笑着招摇过市,一副老娘才是这个家女主人的架势,这些年受的委屈因为这张不值钱的纸全部找了回来,就连公孙敖也只能低头默认的份。
公孙贺不像公孙敖那般一脑子浆糊,他从苏任的请柬中觉察出了阴谋的味道,瞅了个空挡拉着苏任走进酒肆,和皇帝问的问题一样:“你要干什么?”
苏任呵呵一笑:“小儿大婚呀!”
“我知道你要给儿子娶妻,可是你把这请柬发的满天都是,给后宅的妇人也就罢了,怎么练王温舒那样的人你也请,这可不是你的作风,你这人从来不敢赔本的买卖,说说……”
苏任摇摇头:“真的只是小儿大婚,如此喜事也是长安权贵联络感情的好机会,我和王温舒的事希望借着这次机会能够缓和一下,你觉得不好吗?”
“连我都不说?”公孙敖有些气愤。
苏任嘿嘿一笑:“真的就是邀请诸位观礼,然后大家吃吃饭聊聊天,仅此而已。”
“我怎么还是不信?”
苏任喝了一杯酒:“你爱信不信,到时候去了就知道了,记得带上嫂夫人。”
卫青家是苏任送请柬最顺利的一家,卫青的夫人同时也是大汉朝的长公主,虽然两人以夫妻论,但是真算起来平阳公主可比卫青的身份要高出去很多。以往旁人请卫青,都是先去平阳公主那里,只有公主不去的情况下,卫青才会去露个面,还是作为公主驸马的身份。
拿着手里的请柬,卫青道:“大张旗鼓的搞这一出,苏兄算过需要花多少钱吗?”
苏任笑道:“你觉得我家缺钱?”
卫青摇摇头:“苏兄被誉为财神,钱财自然是不缺的,可我想的是另外的问题,这一次你如此做,今后其他人娶亲可怎么办?难不成也和苏兄一样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苏任哈哈大笑:“还真被你说对了,所有人都没有看出我的目的,没想到竟然被你看出来了,我就是希望所有贵族和官员花钱,而不是将他们的钱财锁在柜子里,埋在院墙下!前几日碰见桑弘羊,桑弘羊对我说,大汉钱庄的存钱有一百万金,可是来自贵族和官吏的只有区区十万金,你想过没有贵族和官吏掌握着天下九成的财富,却在钱庄的存钱只占一成,难道这不奇怪吗?”
卫青想了想:“的确是个问题,自古以来都讲究不露富,贵族和官吏不存钱也说的过去。”
“说不过去!”苏任脸色一正:“就拿灭匈奴的战争来说,大汉钱庄支应出大批的金钱,然而这些钱都是百姓的,而贵族和官吏却没有掏出来多少,幸亏咱们打赢了战争,如果打输了你想过后果没有?到时候国库换不上钱庄的欠款,钱庄倒闭是小事,百姓们节衣缩食用血汗换回来的钱财就那么没了,将会是个什么后果?”
不等卫青回答。苏任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也是贵族和官吏的天下,既然他们已经是国家的掌权者,自然要做出相映的付出才行,所以我要让那些将钱财锁在柜子里埋在院墙下的人把钱拿出来,霍金这段时间在研究一门学问,是有关金钱和社会的学问,他说的很对,这钱只有不断的流通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锁在柜子里埋在院墙下就只是金银,早已经不能算作钱了。”
卫青叹了口气:“虽然我知道什么是金钱和社会的学问,但是苏兄能这么说这么做自然有道理,请苏兄放心,此事我一定会保密。”
派送请柬整整用了十天时间,这十天苏任如同交际花一样,在长安城东家进西家出,凡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走了一遍,甚至连那些有钱的豪侠、商贾都没有放过。陪着笑脸,说着客气话,先送上礼品再送上请柬,非常诚恳的请求光临,也非常注意分寸的邀请家中的夫人。长安城的人都知道苏任的这个大儿子并非嫡子,而且还是私生子,虽然后来补了票,但是地位并不是那般重要。但是就为了这个孩子,苏任以侯爷之尊,骠骑大将军之身份,低声下气的好像城外的老农,不让人多想才是怪事。
皇帝批阅一会儿奏折,抬头便看见一直摆在自己案头的那张红色的请柬:“今天他都去了谁家?”
刘如意连忙道:“东城的王大夫家和胡中郎府上。”
“哦,看来这两千石的官员已经走完了,开始请那些一千石的官员了,他是想将所有朝臣都请去他家?”
刘如意嘿嘿一笑:“这恐怕办不到,我大汉官吏早已超过百官,就长安城的官吏便有数万人,即便是一千石以上的官吏也有五百左右,如果再加上他们的夫人,仆从,到时候苏家的那个小院恐怕会被挤爆的。”
惹的刘彻哈哈大笑。(未完待续)
(iishu)是,,,,!
第1001章 生活也是智慧
【】(iishu),
为了答谢收到请柬人家的慷慨赴宴,苏任和董倩、冷月夫妇决定在自己的家里办一场酒会,提前感谢所有同僚、朋友的热情。既然是苏任和董倩夫妇的邀请,自然来参加酒会的人也都是一对对一双双。或许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酒会,凑热闹的活动却是每个人都喜闻乐见的。
从清早开始,长安城就沸腾了。一匹匹骏马脱着打扮的精神威武的贵族或者官吏,一辆辆苏家生产的马车载着满带香风的贵妇和小姐。坚守长安城西门的队率从来没在一天中见到过这么多的达官显贵,从早上开始便使劲让自己站的笔直,生怕惹某一位大官看着不爽,让自己的差事泡汤。
“老张,这刚过去的是富平候家的马车吧?”一名军卒问身旁的老军卒:“啧啧啧,看那马车装饰的全是金银,拉车的马都跑不快。”
“这算什么,你来之前临淄候刚刚带着家眷过去,那才真是奢侈,他家的马车就是金子堆出来的,太阳一照都刺眼睛!”
“这都是去哪呀?年节还没到就去城外祭祖?也不像呀!祭祖不可能只带这点人!”
“你懂个屁,永安候办什么酒会,邀请的全都是达官显贵,永安候是什么人?那可是财神、军神于一身,更是治理地方的能臣,只要从永安候手上学两招,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老军卒朝城门里卖葱油饼的小摊子努努嘴:“看见那个卖葱油饼的家伙没有,以前就是永安候家的一个奴仆,后来放了良,看看人家的那生意,每日能落下千钱呢!”
又是一阵香车宝马过来,一老一少两名军卒连忙站好,抬头挺胸的目送着又一个显贵出城而去,心中即是感慨又是羡慕。
灌强在院中来回踱步,抬头看看日头,心中焦急。从早上开始,他就在催促所有人快一些,可是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妻子始终不出来,已经派人喊过好几次,每次都说马上就好,可是就是不见人影。灌强这一年不好过,因为灌夫的事情,灌强的父亲灌阿被气得不轻。灌夫的祖上原本是灌强的祖父灌婴的家臣,七王之乱的时候灌夫凭借军功脱离了灌家自立门户,但是这层关系摆在那里。后来灌夫犯事,作为曾经的家主自然要受连带责任,灌强的父亲灌阿本来身体就不好,被这么一吓直接西去。于是灌强在周建德之后,成为他们那个小团体中第二个继承家业的人。
周建德一步跨进灌强家的大门,冲着院中的灌强吼道:“怎么还没动身?再不走就晚了!咱们是晚辈去晚了不好!先生固然不会说什么,苏健也是个君子,若是被苏康那臭小子看见,咱俩的名声就臭了!”
灌强也觉得是这个道理,正要亲自去看看的时候,一名贵妇在两个婆子的搀扶下走了出来。明眸皓齿自不必说,面若桃花,发如黑缎,一个标准的妇人发髻高耸头顶,琳琅满目的珠光宝气成扇形在脑袋上展开,正好对着阳光,咋看上去如同孔雀开屏一般。本来就是个美人,故意将香肩露在外面,大红的锦袍根本包不住那一对浑圆。就算是周建德再怎么注意,也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灌强大怒:“你你,这是去赴宴,你搞成这个样子!速去换回来!”
灌强的夫人是陆林候家的嫡小姐,原本灌家可能还比陆林候家强一点,经过灌夫一事平候灌阿被活活吓死,凭着灌强这么个毛头小子支撑,再也不能和陆林候家相比,所以灌夫人在家也就不怎么怕灌强了。先和周建德见了,径直往大门外面走,一边走还一边说:“你们知道什么?说是什么酒会,就是比个风头,你们男人家的随便一些无所谓,我们妇人就不一样了,不打扮一下起步坠了我们平候府的名头?”
灌强还要再说,周建德叹了口气,拉着灌强起身:“兄弟,别介意,我家的恐怕还不如弟妹呢!一言难尽,一言难尽!”
全长安城的达官显贵全体出动,想不惊动皇didu不可能。得到报告的皇帝越发搞不明白苏任到底想要干什么,哪有给儿子娶媳妇进行提前彩排的。找来几个人问了问情况,皇帝也有些坐不住了。舍不下面子自己一个人偷偷跑到苏家去打探消息,于是乎一项不喜欢热闹的卫青就成了最好的挡箭牌。只带着卫青和刘如意,三个人三匹马,谁也没说径直去了楼观台。
苏任的家原本在楼观书院的后面,后来楼观书院不断扩展,苏家便不能继续留在那里,于是苏任便在盩厔县另寻了一处宽敞的地方,准备重建侯府。眼下还没有建成,自然还得蜗居在书院后面的犄角旮旯里。虽说是犄角旮旯,也是和楼观书院庞大的建筑群相比,实际上苏宅的面积比起长安那些权贵的府邸不知道大了多少,最让长安权贵羡慕的是,苏家的屋后有一大片缓坡,青草幽幽,花香浓郁。经过这么多年的精心打理之后,已经成了楼观书院的一景,时长有附庸风雅的学生前来吟诗作赋。
今晚的酒会就安排在这里。第一个客人是公孙贺,这家伙自从上次没有从苏任这里得到答案之后,有空就来找苏任软磨硬泡,苏任却始终不说,搞的公孙贺实在无奈。踏进场地,公孙贺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不是说苏家后院的景色有多好,而是今日苏任的做法让公孙贺惊讶。
一水的青衣小帽,小厮们年纪都不大,干干净净的衣服,精神的状态,举手抬足间不似别家小厮那般唯唯诺诺,增添了几分洒脱和自信。草地的正中央,诺大的一张圆桌上琳琅满目的摆着各种精美糕点和餐具。一水的白瓷金描边,不带任何瑕疵,白的耀眼黄的富贵,怎么看怎么高级。为了彰显贵族的地位,在草地的边沿搭了些白色的帐篷,每个里面摆三两张桌椅,有专职的小厮在一旁伺候,还没有开始,公孙贺就已经感觉出高大上来。
苏任指了指最靠后的地方,那里打着一个小型的舞台,从教坊司专门请来的乐师正在调整自己的乐器,甚至于编钟都被人搬了过来,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浓浓的酒香在空气中流动,带着丝丝甜腻和淡淡的清爽。因为以进冬日,所以还在草地外围打了巨大的棚子,即将整个场地全部罩起来。即便如此,帐篷公孙贺也住过,但是不知道苏任用了什么办法,诺大的棚子居然如同春天一般暖和。娇艳欲滴的花朵在棚子里开的艳丽无比。
“哎!看看你的活法,在看看我们这些人,一个在天上一个在猪窝里呀!”公孙贺大发感慨:“这么暖和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暖气弄出来的?”
苏任点点头,和公孙贺绕出棚子来到缓坡的最高点。十几个仆役正在一口大锅旁烧水,这个锅和别的锅不同,四面封闭,左右都有铜管相连。能看的出,一边应该是热水,另一边是凉水。石炭的大伙将锅里的水加热,顺着低处的铜管将热水流出去,进入铺设在草皮下的管道中,往复循环,让诺大的棚子变得如同春天。
“前几日刚刚从书院卖来的,为此我可花了五十金,据说第二代已经定型,就算是平地都能烧,不用将这个锅抬到高出来,有没有兴趣给你家来一套?有了这东西,再也不用什么炭盆、火炉了。”
公孙贺看着苏任忽然笑了:“哈哈哈,我明白了!”又一思索又道:“不对不对,搞这么大阵仗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推销书院的这些玩意,你肯定还有别的目的。”
苏任无语:“你这家伙老把我想的那么坏,你爱买不买!”
随着天色渐暗,客人们陆续全倒了。苏任带着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亲自在门口迎接,年纪大的自然是苏任接待,夫人们有董倩和冷月,小一辈的有苏健、霍光和苏康,如果带着孩子还有苏惠儿等,总之就一条,一定让所有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现在客厅和后宅叙话,等客人们到的差不多了,这才步入今天就会的主会场。因为有妇人所以场地被分成两部分,女宾那边门口专门有两个婆子把守,就算是苏康、曹襄之辈也休想进入。
和公孙贺一样,这群大汉的土包子对于新潮的酒会有些傻愣,苏任作为东道主不厌其烦的亲自讲解,从礼仪、用餐、谈吐全都与周礼挂钩起来,一套一套让这些达官显贵听的一愣一愣的。这一套说辞可是苏任、霍光、韩庆三个人做么了十几天才弄出的一套体系,甚至让董仲舒和文党参详过,若不是被两个老人打出来,绝对可以印成书,作为礼的典范发行的。
汲暗抖着胡子上的酒水,问苏任:“这一场酒会耗费几何?”
苏任笑道:“就您刚才喝的那杯酒就值一金,您手上的酒杯是一套,乃苏州大家钱师傅亲手烧制,您说几何?”
汲暗的手一抖,差点将酒杯摔在地上,连忙牢牢抓住,不敢有丝毫大意:“这,这岂不是太过奢华?应简朴为上,不可靡费。”(未完待续)
(iishu)是,,,,!
第1002章 货殖列传
【】(iishu),
大汉朝除了皇帝之外,只有一个官位可以世袭,那就是史官。因为史官是一个高危职业,如果你不能尊重历史任由皇帝或者官吏进行篡改,不但后世的学者会骂你,就连朝堂之上也没有你的地位,谁都会看不起你。或者你秉笔直书,无论历史是黑暗还是美妙,都客观记录,那样的史官会死的很快。于是乎史官成了一个鸡肋官职,绝没有人去争夺,也就成了世袭的职位。所以太史令司马谈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迁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史官的位子,任太史令。
司马迁没有想到苏任会邀请他来参加酒会,因为他既没有爵位,官职也不高,而且是个不给任何人面子的史官。但是,司马迁还是来了,带着自己的妻子恭恭敬敬的登门拜访。苏任也并没有因为司马迁是个史官也对他冷淡,依旧非常的热情,不仅带着他参观了第一次来的苏府,还庄重的将司马迁介绍给所有来宾,甚至比起其他客人,苏任对司马迁的态度更亲近一些。
司马迁等着可空隙,对苏任郑重其事的道“侯爷,您大可不必如此,无论你对我如何,我的笔也绝不会因为此而有所改变。”
苏任呵呵一笑“你误会了,正因为你能秉笔直书我才对你如此友好,如果你也如旁人那般,恐怕今日就不能登我的门了。”
“侯爷此话何意”
苏任一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敬重你的为人而已,你觉得今日的酒会如何”
司马迁想了想“奢华,极其奢华,在下也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找不到别的词语。”
“你就没能从中看出些什么”苏任依旧满脸堆笑“据说你也是走遍天下,为了你的史书殚精竭虑,可否告诉我,此次酒会你就没有别的想法”
司马迁一头雾水“侯爷被誉为我大汉财神,您用自己的钱办这所谓的酒会,自然有您的道理,如果侯爷希望在下能在史书上将今日酒会写出来,请侯爷放心,如此一定会出现在在下的史书上,至于结果如何,在下不便于评判,就留给后世去评说吧”
苏任摇摇头“如果要名垂青史,我何不找司马相如来我和他的关系比和你的关系要好很多,他的辞赋之名天下冠绝,只要他愿意一篇酒会赋一定可以名燥天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