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骠骑大将军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四关

    苏任点点头:“这么看来王温舒的死期快到了,关东的诸侯王已经被清理的差不多了,王温舒的作用已经没有了,正是用他的头颅安慰人心的时候。”说完话,见主父偃还没有走,苏任看了他一眼:“朝堂上的事情说完了,接下来说说你的事情吧?在黄门侍郎的位置上一待就是两年的确有些取材,但是我现在说话恐怕没有多大用处,如果你希望我替你向陛下推荐恐怕不行。”

    主父偃连忙摇摇头:“先生,这几年我已经看明白了,朝堂已经大变,早已经没有我的立足之地,我希望重回先生麾下,替先生效力。”

    苏任呵呵一笑:“出去容易,回来就好回来了,一个堂堂黄门侍郎入骠骑将军府算怎么回事?你不要脸面,陛下还要面子的,这一点行不通,不过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让你留在书院,书院看上去很恢弘却都是如董师、韩师、庄师、老公输这些老家伙和做学问的人,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就不行了,以前我还能照看,但是书院越来越大,总有我看不过来的地方,如果你愿意,可入书院做个掌印,说出去也是书院博士,也不算埋没你的才干。”

    “谢先生!”主父偃连忙道谢,这才是他今日过来最大的目的。

    刘彻亲自上阵批阅试卷这让苏任很惊讶。刘彻对于法家、兵家、道家、儒家那些高深的理论研究不熟悉,但他对于策论和时政有绝对的发言权,为了满足皇帝的这一爱好,董仲舒非常大方的将这两道题交给了刘彻,这让刘彻格外高兴。

    大衣服穿不上,那就穿小衣,和一帮子博士、教授坐在密闭的屋子里刘彻格外认真。一手抓着朱笔一手捧着试卷,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怒目相对,时而咬着笔杆仔细琢磨,时而转身与旁边的教授交流。刘如意从来没见过皇帝这般认真过,即便是在批阅奏折的时候也都是粗略的看一眼,随手写几个字了事。但是今天皇帝不但看的认真,就连字句中错字都会格外谨慎的用红笔圈出来,然后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幸好只有高年级的学生才有策略一道,所以摆在皇帝面前的试卷并不多,更何况其他几名博士和教授也替皇帝分担了一部分,放在皇帝面前应该都是能看得过眼的文章。

    果然,霍光的试卷就在其中。本次考试的题目是董仲舒出的,并没有什么新意,也就是说一说天下长治久安的举措。令皇帝意外的是,这些试卷中并没有空洞的套话和敷衍,更多的却是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做出分析和预判,有些时候还会举例说明,清晰明了,看一遍就知道不仅仅是自己想的,还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好文章。

    霍光的文章题目叫作《经济与社会》,针对当前大汉朝蓬勃的社会发展和兴盛的物品流通做了详细的讲述,并提出了物品生产与流通之间微妙的关系,看的皇帝深有体会。如今的大汉早就不是原本那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种作坊已经成了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真正的农民变少了却并没有影响粮食生产和供给,皇帝一直没有想通这个问题,看了霍光的文章之后似乎有所领会。

    金日磾的文章也在其中,他写的是《周边地域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一个匈奴人,自然关心塞外的莽莽草原,虽然大部分匈奴人被打跑了,但是牧场却还在原来的地方,放牧的牛羊也同样在原来的地方。如何才能让这些人不再继续入侵大汉腹地?在文章中金日磾提出的方法是加强交流和合作,现在的纺织作坊就是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见证,牧人放牧出售羊毛、羊肉,换取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就这么一代代的传下去用不了多年,就全都是汉人。

    还有一篇文章刘彻也非常喜欢,说的是军队和社会的关系。文章中将军队的作用分为三个部分,其一自然是常备军,认为只有一直保持着一定数量且精锐的常备军,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其二是郡兵,文章认为郡兵的设置过于笼统,应该将郡兵一分为二,一部分如同军队一样训练和装备,这部分人只针对内部的叛乱和盗匪,但并不接受郡县节制,有朝廷统一调度,也是常备军的有利补充。另一部分也就其三,将剩余的郡兵重新组织,他们的任务就是维持治安,查盗捕贼,专门替百姓打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对这片文章,刘彻深以为然也非常赞同,翻看名字之后便记住了上官桀这三个字。

    等苏任来的时候,正是皇帝干的最起劲的时候。连忙招手将刘如意叫过去,亲手将一个食盒递给刘如意:“这是书院给每位博士和教授准备的夜宵,这一份我已经找人检验过,内侍可以再看看,没有问题就送给陛下,也顺便让陛下歇息一下,不要如此劳累。”

    刘如意连忙点头,进去和刘彻耳语几句。刘彻看看左近的博士和教授也在用餐,这才停下手里的笔,洗了手开始吃自己的那一份。或许是因为高兴,也或者是真的饿了。原本预备的两人份被刘彻吃了一个精光,看皇帝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苏任连忙派人再去那些,亲自送到刘彻面前。

    不等刘如意拿出试毒的银针,苏任抢先吃了一口。刘彻摇头苦笑,对刘如意道:“把你那东西收起来,太子给朕说过,有很多毒是银针试不出来的,还当着朕的面用银针插进一枚煮熟的鸡子中,拔出来的时候银针乌黑,被苏康那小子一口吃了。”

    刘如意吓的一身冷汗,连忙跪倒磕头。刘彻踢了刘如意一脚:“滚吧,你也去吃些东西,朕没事。”

    刘如意坚决的摇摇头,始终站在刘彻身后。苏任将手里的馒头分给刘如意一个:“刘中书忠心耿耿,陛下好福气,我身边的那些狗才一个比一个跑得快,这会儿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呼呼大睡呢,要不陛下将刘中书接我几天,让刘中书好好训练训练那些家伙?”

    刘彻白了苏任一眼,没有理会苏任的问题,看着那一摞试卷:“天下人才都在此呀!朕今日才觉得我大汉万年可期!可期!”(未完待续)

    (iishu)是,,,,!




第999章 年尾大考(3)
    【】(iishu),

    众人期盼的年尾大考终于接近尾声。路途近的学子们早已经回家,只有那些家比较远的还在书院留恋,他们中有很多人都不会回家,一来一回耽搁时日不说,万一考的不好在书院还能避免一顿毒打,至于明年的伙食钱粮是不是还充足,也只能听天由命了。更多人的不回家是不愿意在路上浪费时间,书院中浩如烟海的图书馆还有那么多书籍没有看,岂能将时光浪费在过节这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更多的是因为家境贫寒,虽然富家的子弟已经回家,书院还有一些活计要做,在这里既能继续进学也能打些零工贴补家用也是好的。

    一大早书院里那些还没有回家的学子便在草场上集合,今天有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们,每一个人都精神抖擞,有些甚至还牵着马匹,他们就像即将出征的战士一样站的笔直,不发出丝毫的声音,就那么静静的等待着。楼观书院的学子来自全国一百零三个郡、国,当然其中每个县的人数不同。这些学子的任务便是将年尾大考的成绩单连同试卷并博士、教授等人对于每一位学生的评语,亲自交到那些望眼欲穿的父母手中。

    刘彻也在礼堂中忙碌,他负责京兆地区所有学子的成绩登录,苏任和刘如意给他打下手。苏任将同一名学子的试卷从所有试卷中挑拣出来,再加上刘如意找到了该学生的负责博士或者教授亲笔书写的评语,一起交给刘彻。刘彻将他们全部装在一个纸袋中,用毛笔工工整整的写上该学生的姓名和籍贯,并在开头将其父母的名讳写上去,并写上敬启二字,落款楼观书院,加盖一个鲜红的印章,用火漆密封妥当,一切工作才算结束。

    对于苏任那种扫落叶般翻弄试卷的做法刘彻已经哼了好几回了,但是苏任依然我行我素,对刘彻的愤怒视而不见。实在忍无可忍的刘彻大骂一声滚,将苏任赶出来,亲自动手将所有试卷的边角铺平,放的整整齐齐。又重新找了一个规矩的小黄门代替了苏任的工作这才罢休。

    公孙贺看苏任被赶出来,幸灾乐祸:“也被赶出来吧,活该!”他刚才做的是刘如意的活计,刘彻也觉得弄得不好,很早以前便被赶了出来。

    苏任一脸无所谓,和公孙贺两人呆立在廊下:“不就是试卷吗,陛下是太较真了。”

    公孙贺回头看了一眼一丝不苟的刘彻,道:“对你来说是试卷,陛下可不这么认为,那些都是他的庄稼。”

    对这个回答苏任深以为然。两人实在无聊,便让人搬来座椅坐在廊下喝茶。霍光也在庞大的队列中,虽然他没有必要这么干,但是据霍光说,看那些父母揍儿子是件美妙的事情,所以每年霍光都要跑一趟,当然也不会太远,一般就在右扶风周围。

    给霍光招招手,霍光连忙跑过来:“老师有何吩咐?”

    苏任道:“前几日我已经给大司马说好了,这一趟回来你就可以去司马府观政,据说那个上官桀也会去,你要和他多亲近一下,那小子也是个人才。”

    霍光不置可否:“我已经打听清楚了,金日磾也在,老师放心,学生记下了。”

    公孙贺嘿嘿一笑:“这下司马府热闹了!都知道没仗打了,还要往司马府钻,小子,有没有兴趣跟我办两天差?我不是卫青不让你们上手,去我那里你就甩开手干,老夫给你撑腰!”

    霍光的眼睛明显一亮,可是自己的老师没有开口,他也不好答应,便微微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公孙贺忽然问苏任道:“这小子定亲了没有,老夫的三女儿……”

    苏任连忙摆摆手:“这是别和我说,我只是老师不是父母,你要是愿意去平阳侯府找霍仲孺提亲,我没意见!”

    这句话一下扫了公孙贺的性。和苏任说就是因为苏任是霍光的师父,如果苏任答应他才不管什么霍仲孺,他和苏任门当户对,和霍仲孺那样的小吏可没有任何关系。虽然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却不是卫青的外甥,更不是皇后的子侄,这里面的弯弯绕公孙贺理的很清。

    苏任哈哈大笑:“瞧你这势利眼,你看上的是这小子,又不是要把女儿许配他父亲,要不这样,过几天把你女儿带来让霍光瞧瞧,如果能瞧上,这个主我就做了!”

    “滚蛋!”

    两个人聊天的功夫,礼堂中的事情已经结束,陆陆续续有人抱着很厚一摞纸袋出来,交给站在操场上的学子。那些拿到纸袋的学子,用背后的油布包将所有的纸袋包好,便按照所派送的地址或步行或骑马离开了书院。霍光很快也被喊了过去,和别的学生一样也背着个布包,过来和老师见了礼,这才上马扬长而去。

    皇帝终于在刘如意的陪同下走出了礼堂,就坐在苏任刚才的位置上,看着那些急匆匆而去的学子一脸的欢喜。正如公孙贺说的一样,那些都是他的庄稼,有些已经成熟收割,有些马上就要成熟,有些虽然还是幼苗,但将来的收成可期。

    除了那些送走的试卷和评语之外,楼观书院还会将每个年级的前五十名公布在书院外面的墙上,以便给一直徘徊在书院外的家长和学子一个盼头。几年自然也不例外,在所有的试卷和评语被送走之后,董仲舒带着韩安国、庄青翟两个老家伙,在一帮学生的簇拥下,颇有些肆无忌惮的朝着大门外而去。

    刘彻的三个儿子也都在书院,刘据和苏康同在五年级,二儿子齐王刘闳上三年级,最小的儿子刘旦才上一年级。和其他父亲一样,刘彻也想看看自己孩子能不能挤进前五十名。见到董仲舒已经出门立刻起身便跟了过去,孙和公孙贺自然也要跟上。可惜等他们一群人过来的时候,那边准备贴名次的墙前已经人山人海,不少人甚至从旁边的商铺中借了凳子,惦着脚尖往里看。

    公孙贺扯了扯苏任的衣袖,示意苏任看前面。苏任连忙抬头,就看见苏康、曹襄和刘据几个家伙,正在往一个店铺的屋顶上爬,而他们上面正是刘据的两个兄弟刘闳和刘旦一起其他几个相熟的孩子。苏任苦笑一声,到皇帝身旁耳语几句,刘彻也连忙抬头,正看见刘闳和刘旦两个站在房顶上,死命抓着哥哥刘据的手往上托,两张小脸涨的通红。

    刘如意也看到了这一幕,吓的一个哆嗦差一点叫出声,立刻捂住嘴巴吩咐身边几个小内侍匆匆赶过去。刘彻反倒没有担心,看着几个儿子胡闹呵呵的笑。

    等董仲舒几个老头子将 写了名字的红榜张贴好,墙下稍微静怡了一会儿,随即爆发出各种声音,有的狂笑不止,有的哀声叹气,有的破口大骂,有的怒气冲冲。等人群稀疏一些,在几个侍卫的簇拥下,皇帝终于来到了榜前,先从最小的年纪找起,等到看见京兆刘旦的名字之后,刘彻脸上的笑容已经掩盖不住了,狂笑着冲身后的苏任和公孙贺手舞足蹈。等到在看见京兆刘闳,刘彻的兴奋已经无与伦比。最后看到京兆刘据的名字,刘彻已经开始胡言乱语了。

    “看看看,朕的儿子们都不错,哈哈哈……,要赏,重重赏赐!”忽然刘彻的笑声停了,盯着榜单若有所思,猛然转过身质问苏任:“你儿子为什么在朕的儿子之前?”

    苏任有些无语。刘旦考了三十一名,刘闳考了四十七名,刘据第八名,自己的儿子也不过第五名,这皇帝已经疯了。

    “快说,你儿子为什么在朕的儿子之前?”

    苏任吭哧了半天:“陛下,或许是臣的儿子学的比太子好?”

    刘彻怒目而视:“混账,朕的儿子是龙子,岂能比你的儿子差?说是不是苏康那小子作弊了?如果让朕查出来,一定重重的办!”说完,一甩手,气呼呼的走了。

    身边的百姓似乎听见了这几人刚才的谈话,等到刘彻往外走的时候纷纷让开道路,有几个已经准备跪下,好在这里人多,刘彻并没有注意这些。还没回到书院,刘彻就派人去找苏康和刘据的试卷,他要弄清楚是不是有人估计为之。

    两份试卷,那张上面有墨迹的刘彻认识,正是他看到的那张刘据的试卷。仔细对比之后,在经学方面刘据比苏康高出一些,兵法、法律等课程,两人不相上下,唯独算学苏康竟然考了满分,而刘据只是刚刚中上,这让刘彻有些无奈。坊间一直再传苏家的孩子比别家的聪明一些,刘彻以前并不怎么相信,今日看了试卷才明白这其中的精要,敢情这算学学的好了也是有作用的,而不仅仅只是算账那么简单。

    将两份试卷胡乱的扔在那里,刘彻依旧气呼呼的喊道:“回宫!”

    刘如意不敢怠慢,立刻吩咐人准备车驾。在等候车驾的时候,刘据带着刘闳、刘旦两个小的过来给父皇请安。几个小子刚刚上了房,身上的衣袍乱七八糟,特别是最小的刘旦,衣袖竟然都撕下一块。见刘据左边拖着刘闳,右手拖着刘旦规规矩矩的给自己行礼,刘彻的气早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他很喜欢看到这一幕,虽然他当年为了皇位和几个兄弟打的你死我活,却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兄友弟恭,非常欣慰今天他看到了。(未完待续)

    (iishu)是,,,,!



第1000章 广发帖
    【】(iishu),

    楼观书院的年尾大考只是大汉生活的一个调味剂,对于不同的人味道自然不同,有些人从中尝到到了甜如蜜,有些人从中吃到了苦涩,有些人不咸不淡,有些人可就是疾风骤雨。那些考的好的学生父母在家扮演父慈子孝的言情剧,那些考的不好的学生父母自然演绎的是动作片,更有甚者可能发展处恐怖片、科幻片也未尝可知。但总归是有过去的时候。

    自从考试结束,苏任便再也没有去过书院,因为苏健的婚事不远了,作为孩子的父亲要趁着年节的时候,亲自到哪些相熟的家里说一声,并留下请帖好让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祝贺苏家终于要开枝散叶添丁进口,这是一件大事,决不能马虎。幸好离年节还有段时间,所以苏任这种带有目的性的走亲访友倒也不是很着急。

    皇帝自然是第一个接到苏任请柬的人。看着红彤彤的请柬,刘彻有些不适应,长这么大他从来没有接到过请柬,别说他自己就连自己的祖上恐怕除过太祖往上的人或许接到过之外,这几辈人都与请柬无缘。当然刘彻也有些兴奋,因为请柬的开头写的刘伯伯,这是以苏健的口吻写的,没有写陛下也没有写皇帝,只写刘伯伯便是认为两家的人情,不牵扯权利和政治。

    请柬的颜色非常鲜艳,制作的也精美,红色的底金色的字,一看就知道废了写功夫。送给刘彻的请柬有两份,除过刘彻的竟然还有皇后卫子夫的。虽说大汉远远没有到被礼教束缚的女人一点地位都没有的时代,可是给皇后送请帖也算是惊世骇俗的大。与刘彻的请柬一样,字迹、样式、内容,除过将刘伯伯改成了卫婶婶之外,不做任何修饰。

    刘彻看着苏任,又看了看手里的请柬:“你又要干什么?”

    苏任微微一笑:“小儿大婚,自然要请一些亲朋故旧,陛下和臣相识于街市,又以兄弟相称,自不必说,皇后和臣也算有些交情,自然也要一轻请了才好,要不然日后臣进宫恐怕无颜再见皇后。”

    “朕问你想要干什么!”

    苏任摇摇头:“小儿大婚呀!”

    “真的?”

    “真的!”

    刘彻摆摆手:“朕的请柬朕收下了,至于皇后能不能去,愿不愿去你自己去问问,还有一点,不许胡来!”

    “谢陛下!”

    在卫子夫那里苏任倒也没有费什么口舌,将皇帝的原话转述了一遍,卫子夫便答应去。以前皇后出门全都是跟着皇帝,自然在所有人眼中皇后只是皇帝的陪衬。可是接到苏任的请柬之后,猛然间发现自己也是一个人,而且是天下间最尊贵的女人。这些年儿子争气,丈夫雄壮,弟弟威武,就连外甥也是绝世名将,这一家子过的倒也和睦喜乐,全然没有前朝后宫那般残酷暴虐,让原本就温柔贤惠的卫子夫心情好很多,作为皇后还有什么苛求的?
1...319320321322323...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