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贞观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行艺半步

    “都完事了好,小小,你把饭盛出来,让他凉一些。然后给我准备鸡蛋、豆酱、豆油!”

    “豆酱”

    杜构心里一突。“没有”

    “有是有,不过是前些日子别人送的,不多,就一罐。”

    “有就行,都拿来吧!”

    “好!”

    小小转身,先是麻利的把饭盛出来,然后找出了豆酱,又带着油和鸡蛋,来到灶房外的小院。

    杜构已经刷好了锅,灶台的火也已经旺了。

    没有铲子,杜构找了两双筷子绑在了一起,充当铲子。

    拿起筷子,杜构气势一遍,瞬间找到了前世炒菜的感觉。

    很美,很怀念。

    &nbs




第31章 曲辕犁上演的奇迹
    前世杜构走南闯北,吃过许多美食,东北的饭包就是其中之一。但这饭包不是大街小巷卖的那种,那种饭包里面啥都加,烤肠、金针菇什么的通通放在一起,甚至还没有白菜,这种饭包已经失了饭包本来的味道,难吃得很。真正的农家饭包,那才是当地特色,绝对的美食。

    千百年以后,这饭包都能俘获成千上万人的舌头,在这大唐,更是如此。

    小丫头是真的饿了,再加上饭包的美味,小丫头吃的狼吞虎咽,两腮吃的鼓鼓的,嘴角边全是蛋酱,小丫头吃的眼睛笑成了月牙,一口接一口,很开心。

    杜构心情也是大好,作为厨师,自己做的食物能得到认可,是最大的褒奖。

    “行了,你们也别闲着了,自己动手,自己包着吃,别拘着!”

    小小和小七早就被小丫头吃馋了,见杜构发话,终于忍不住诱惑,一人包了一个。

    俩人手脚利索,不一会就吃到了嘴里,这一吃,惊为天人。

    “呜...嗯...好吃啊!”

    “嗯,香,真香!”

    没有意外,又是两个包子脸鼓了起来。一时间,小院一片寂静,只有不停地嚼饭包声。

    好一会,杜小妹吃饱了,杜构帮着擦了擦嘴,又喝了口水。

    “隔!”

    杜小妹心满意足的拍了拍肚子,然后找了个胡凳,瘫坐下去,开始神游天外,在那发呆。

    杜构笑了笑,起身来到桌子边,一边给自己捧个饭包,一边对吃的差不多的小小和小七到:“这正好到饭点了,你们把剩下的饭都包成饭包,然后给我娘那里送去一些,再给管家他们送一些,哦对了,别忘了孙道长他们,都照顾到了!”

    “知道了,郎君,我们这就去。”

    俩人答应一声,开始忙活。

    杜构捧着一个饭饱,找到一个胡凳,来到杜小妹身边坐下。

    一边吃,一边问:“小丫头,还记得咱俩的赌约吗”

    “啥赌约”小丫头随口回了一句,然后下一刻,猛地睁开眼,她差点给忘了。

    坐起来,看着杜构似笑非笑的表情,杜小妹嘟着嘴,满脸的纠结。

    “啥赌约,我不记得了!”

    “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咱俩可是击掌盟誓的!”

    小丫头哪里肯认眼睛一转,有了主意。

    “哼,赌约我记得,可是输的应该是你!”

    “哦这么说,你以后不想吃饭包了”

    “谁说我不想吃,不过这饭包又不是你一人做的,不能算数。”

    “啥这不是我做的谁做的”

    “哼,饭是小小蒸的,菜是我洗的,葱香菜是小七切的,你就炒了鸡蛋酱,还炒咸了!”

    “......”

    杜构哭笑不得,这小丫头,还真是...说的有些道理!

    “行吧,算你厉害,那这次算平局”

    小丫头终于露出了笑脸,身子一扭,靠在杜构身上,两腿叉开,懒洋洋拍着肚子,眯着眼笑道:“嗯,算平局!”

    ......

    与此同时,刚下朝的李二,还没来得用午膳,便急吼吼拉着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去往了后花园。

    后花园的一处角落里,这里居然有着十亩良田,这李二特意吩咐留出来的,李二平时有时间会亲自来打理,美名其曰要体验民间疾苦。

    此时,这里已经来了许多人。

    高公公一直等在这里,见到李二来了,急忙迎上去。

    “大家!”

    “嗯,我让你准备的,可曾备好”

    “回大家,皆已齐备!”

    “那就好。”李二满意的答应一声,然后回过头,对身后众人道:“你们且仔细看着!”

    一众官员一头雾水,不知老大今天怎么了这有什么啊十个庄稼汉,十架耕犁这要干什



第32章 马蹄铁问世
    “曲辕犁好,太好了,陛下,此乃天赐神物啊。”房玄龄很激动,直接问了一句。“陛下,不知这曲辕犁是何人所作”

    李二眼睛一眯,没搭理,现在正是他感受万民恩典的时候,哪能谈这个话题

    李二笑着对那些老农一招手。“你们过来。”

    房玄龄一怔,瞬间清醒过来,不再多问,退了下去。

    那些老农走上前来。

    李二露出和煦的笑容,询问道:“你们方才耕作一圈,不知这新式耕犁如何”

    几个老农早就吓傻了,他们那见过这阵仗百官环绕,当今陛下亲自询问,他们还能站着,心理素质就算不错的了,别提说话了。

    好在这里面也有胆子大的,就是那个用曲辕犁的,要么说高公公会办事,在此之前,他就逐一试验了几人的胆子,选出了一个胆子大、会说话的人用了曲辕犁。

    所以,李二一问话,那个老农便急忙出言道:“陛下,这新式耕犁非常好,小民用的很......顺手,啊,很顺手。”老农说罢,吭哧一会,突然想起来了,扑通一声跪下。“小民叩谢陛下为吾等造出此等神犁,陛下心系百姓,仁德宽厚,堪比三...三皇五帝,吾等叩谢陛下隆恩!”

    一众大臣见此,暗中给了自己一巴掌,真笨,居然把这个忘了。

    “臣等恭祝吾皇得此等神犁,陛下圣明!”

    李二听了,顿时龙颜大悦。

    “哈哈哈哈!好!”

    李二一挥手,下命令道:“既如此,那就令工部抓紧打制曲辕犁。中书省拟个章程,趁着早耕时节,争取换上一批曲辕犁,门下省负责查漏补缺,尚书省配合实施!”

    “臣等遵旨!”

    李二挥了挥手。

    “好了,都下去吧,玄龄、辅机、玄成、药师、懋公、知节、顺德、君集留下!”

    “臣等告退!”

    除了被点名的,其余人皆是躬身告退。

    房玄龄等人不知所以,也不敢询问。

    李二回首问高公公。

    “准备好了”

    “回大家,准备好了!”

    “嗯,走吧!”

    高公公应喝一声,前头带路。

    一行人一路出了宫门,进了皇城,沿着承天门大街,来到了太仆寺。

    太仆寺,掌车辂、厩牧之令,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等事。

    说白了就给皇帝看管车马之类的衙门。

    进了太仆寺一行人来到了寺中马场,一片宽阔地。

    “准备了几匹马”

    “大家,按照您的吩咐,共备了五匹马!”

    “好,把马带上来吧。”

    不一会,几个侍卫牵着五匹看起来很是普通的马走上来。

    李二指着这五匹马,对众人道:“众卿,你们且看,前方的马场,朕已经让人撒了大量的尖锐小石头,铁片还有一些刀枪,待会你们骑着这五匹马上去走,你们觉得,这马能坚持多长时间”

    初唐以前战争消耗最大的是什么第一肯定是粮食。这第二,就当属战马了。战马的损耗不是指出征的数量,而是指损耗的比例,在没有马蹄铁的时候,一场战争,战马的损失甚至能达到七成,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比例。

    但这也没办法,众所周知,马的蹄子由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角质。没有马蹄铁,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而战场上,到处都是散落在地刀枪棍棒等,磨损的肯定更加严重。一场战争下来,还能站起来的战马不足三成,剩下能救回多少,那就看天意了。

    但如果有了马蹄铁,损失至少能减少一半,甚至更多。

    因为此,李二才会对马蹄铁如此重视,甚至于,就算现在实验马蹄铁时都没有外人在场,除了李二等人和几个李二的心腹侍卫,就连太仆寺卿都不能在场,一切都是为了严格保密,要知道,战马的损耗比例,有时候,完全可以左右一场战争。

    众大臣心里都有疑虑,不知李二啥意思。

    李二是马上皇帝,这里面没人敢说自己比李二更懂战马,所以,战马的马蹄什么样,李二比谁都清楚。

    但李二现在既然你问了,那就肯定有猫腻。

    难道......几个将军突然想到了方才的曲辕犁,难道陛下找到止损战马的方法了

    几个将军激动了,如果这事是真的,那此事绝对是值得摆宴三天,痛饮三百杯的大喜事。

    “回陛下,普通战马,在如此地面上,挺不过一刻钟!”

    这都算是多说



第33章 俗讲与戏场
    下午,吃饱喝足的杜构打算上街走走,他白天说的自信,实际上,对于如何赚钱,他一点头绪都没有,只是凭着自己“见多识广”,心里有些底气罢了,但具体做什么,还是要考察一番。

    拉着小丫头,带着小七,三人骑马出门,上街瞎转悠。没敢带上小小,那丫头可也算是祸水级别的,带她上街,不知道得惹来多少波苍蝇,他现在事情这么多,可不想在节外生枝。

    “小七,长安城里平时哪里最热闹嗯,除了东、西市!”

    小七想了想,眼睛亮道:“热闹的地方,除了东西市,那就属平康坊了!”

    “平康坊”杜构老脸一黑,心里却是一热,咳嗽几声,掩饰自己内心的火热。“小七,你家郎君我是正经人,这谈正事呢,别瞎扯!”

    “正经人瞎扯”小七先是一愣,旋即便想起来,他曾经对杜构说过,平康坊多是...风月场所。

    小七抹了把虚汗,解释道:“郎君,平康坊不光是有......有那啥......还有戏场的!”

    杜小妹小嘴一撇,知道小七是在避讳她,不屑道:“不就是妓院吗有什么值得避讳的某些正人君子又不是没去过。”

    杜构脸一黑,手一抬,给了杜小妹一个小脑瓜崩。“臭丫头,指桑骂槐,你堂哥我真没去过!”

    “切,俺不信!”

    “......不信拉倒,我以前是真没去过!”杜构心里还加了一句。“去也不是我去的,不过,以后肯定会去的!”

    “咳咳,小七,说说戏场!”

    “好的。”一提到戏场小七就来了精神。“郎君有所不知,这长安城中,可供玩乐的地方不多,若论最热闹的地方,除了东西市、平康坊的那里,那就要数长安城内的大小寺院了!”

    “啥哪儿”杜构呆住了寺院这不是扯淡一样吗

    但事实确实如此,唐朝的娱乐产业很不发达,像说书唱戏之类的娱乐场所根本找不到,要说相类似的,那就是各大小寺院了。

    长安城的寺院,每到节日时,会举办僧讲,也就是一帮和尚凑在一起讲经论坛,普度众生。按理说,这种这种僧讲很枯燥,感兴趣的人应该不多,但恰恰相反,在娱乐行业极其匮乏的唐朝,寺院里的僧讲受到了疯狂一把的热捧,想想后世电视剧西游记里的唐僧在长安城开谈论佛的情景就能想象到。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这里热闹,每到僧讲之时,就会有无数的达官子弟、文人骚客、大家闺秀、游侠墨客等等各路人马汇聚如此,或者和僧人谈经论道,或者和几个文人朋友吟诗作对,更有甚者有人把这佛家清净之地当做了私会之所,不过不管如何,一到节日,这里都是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寺院也只是在过节,也就是僧讲的时候有这般热闹。可是后来,每到僧讲之时,一些达官贵人或许为了显示自己的虔诚,打着“为亲人洗罪超度”的幌子,竟私自带了许多丝竹伎乐、百戏杂耍。这些人聚到僧院门口,或琵琶奏乐,或吟唱民间小调,或表演杂耍,就是类似顶竿、抛刀、走绳、相扑之类的。更甚至还有许多穿着暴露的女子大庭广众之下当街热舞。

    这下子就了不得了,这些热闹欢腾的娱乐活动,彻底调动了整个长安百姓的热情,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汇聚于此,由此,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类似于卖小吃的摊贩、卖纪念品的货郎、卖金银首饰的豪商等等,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人越聚越多,时间也越来越长,本来就一天的僧讲有时候竟然会拖到五天、十天甚至半月。

    渐渐地,僧讲也失去了本来味道,各大小寺院的方丈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想出了一个办法,开办俗讲!

    所谓的俗讲,就是面向俗家百姓讲坛,讲的内容也不在只是佛经故事,还会讲一些民间寓言、历史传说、诗词歌赋什么的,最主要的是,俗讲不固定时间,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开讲,这就让各大寺院彻底火爆起来,成了长安百姓平时娱乐消遣的重要场所之一。
1...910111213...1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