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野心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后一个名

    月后,中牟的宫室之外,庶俘芈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有些好奇地望着华丽堂皇的赵国宫室,心中并无半点紧张。

    心中以为平等,于是便觉得平等,原本庶民以为深不可测的宫室,在他眼中那也不过就是个蠹虫用民众血汗营造的房屋,他有许多的情绪,唯独没有敬畏和紧张。

    等了许久,有宦者喊道:“庶俘芈有执叛首之功,准以入殿……”

    几声传唤后,有人引着他来到了最末席,按照原本天下规矩的最末席。

    以他的身份,原本这样的宴会是绝对没有资格参加的。

    一则按说他身份卑微,往上追溯是绝对没有显赫祖先的,到他的上一辈才自己弄了个姓氏。

    虽说赵氏那就那么回事,造父封于赵之后才有的氏族,但毕竟那时候已经成为了历史,赵氏也已经从籍籍无名到了百年世家公侯之位。

    再则旧时的军制,一则车战立功的多是贵族、二则就算追击徒卒也不可能追到贵族、三则徒卒并无组织一旦没有了贵族的统领难以成军,所以几乎没有庶民获得这样的功勋。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云中春(二)
    一阵尴尬中,胡非子出面笑道:“君侯,每个人的义或许不同,但不论义如何,能够不为五十里地而背弃自己的义,这都是英豪。”

    “庶俘芈今日不受地,明日君侯说不准便会收到许多和您的义相同的英杰,这是可以高兴的事。”

    赵侯的脸色更难看。

    和我的义相同的义士英杰

    我的义是什么义

    按你们说,我的义,就是偷盗别人的财物来赏赐别人,那我能得到什么样的义士

    他哪里不知道胡非子话里有话

    可此时还不能直接和墨家翻脸,也不适合不欢而散,到时候反倒是让天下人耻笑他赵侯章赖他人之力得位却冷落他人。

    好在胡非子讽刺之后,又将话题提到了“诚信”和“国君的财富就是赵国全体富庶”之类的话题。

    借坡下驴,赵侯也在场的赵臣也不愿意再去触碰霉头,更不想把今天的宴会毁掉。

    赵侯章心道:“这人已被墨家蛊惑,无可救药。”

    “也可能,墨家规矩严苛,有胡非子等人在场,他只怕是不敢接受封地。只可惜,看来墨家的规矩还是胜过了他心中的贪婪。”

    “无非是个氓隶,自己真把自己当做士人君子了也是可笑。”

    赵侯章琢磨的那些问题,庶俘芈则根本没考虑,他想的简单的很,甚至刚才已经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了。

    土地是属于天下人的,你凭什么拿你没有的东西赏赐我我送女孩子一个铜簪子,还是用我服役的钱买的呢,要你去服役,我看你要从别人手里抢钱去买再送人。

    他可能感觉到自己错过了一个一脚步入贵族上流圈子的机会。

    但是心里又觉得赵侯的话实在没有道理,而且没有道理的地方太多了。

    自己肯定有功勋啊,追击公子朝并且把他逼死了。

    可是这功勋有多少呢

    要不是之前的厮杀对抗,自己哪有机会冲击侧翼

    要不是那些武骑士冲散了公子朝叛军的侧翼使之崩溃,自己哪有机会追击

    要不是自己的伙伴们拼死搏杀,自己又哪有机会获胜追击

    所以他倒是觉得自己获得的奖赏很合理:墨家内部的通告是他善于抓住战机、领会上者意图、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所以整个连队都获得了青铜勋章,他和几个人得了个黄铜勋章。

    顺带着他有机会在明年回泗上进入军校学习,学成的话应该就是从士变为校了,在他看来这已经很合理了。

    再说他觉得他要是接了赵侯的封地,他爹非得大耳刮子猛抽他一顿,到时候他爹可不会琢磨着这是一件很风光的事。

    加上他对这些贵族实在是心存一些恶心,这一点可能赵侯想的也不错,他确实是被墨家蛊惑的,对于义和利的理解和这些贵族实在是尿不到一个壶里。

    不远处在他上首的屈将暗地笑了笑,冲着庶俘芈点点头,举起了酒樽看似在称赞。

    心道:“明年回泗上的时候,这小子是要一起回去的。这小子,不错。胡非子对他印象也很好,脑子很灵,是个带兵的苗子。”

    “就是不知道等他学完是让他去当几年参谋还是会放回到北地到时候我还是得建议一下,让他去六指那边当一阵参谋,然后再放出来回北地,哪怕是到时候缺人手。”

    屈将明白自己明年就要回泗上了,属于正常的调动,也算是规矩内的调动,他在赵地太久了,就算他证明了自己可以主持一方,但也必须要回泗上学习一段时间后才行。

    他和胡非子猜想的差不多,一旦墨家在这边稳固了云中等地,赵地的局面对于墨家也很重要了,到时候十有**是要派孟胜来这边。

    论起来墨家那边能打的人其实不少,但是有指挥大局为帅副帅经验的却没几个,泗上那边的那几个师长师代表都是些贤才,只不过他们距离指挥数万人作战还差一些。

    看过一些战报,屈将觉得六指算是在南济水之战的时候做了一回“左军主帅”,加上他自己、公造冶、孟胜、适,也就这几个人现在可以主持一方军事大局。

    适已经被选为巨子,不可能离开。

    公造冶年纪大了,而且已经名满天下,来赵地肯定能镇住这些人,但是赵地的经营需要长久,要考虑年龄的问题。

    六指虽然经过几战和南济水一战展示了能力,但不足以主持赵地的局面。

    细算下来,也就是孟胜最为合适了。

    胡非子这一次来赵,那应该就是为了将来和孟胜搭档的,提前熟悉一下情况,到时候轮换的时候他离开、胡非子也了解了赵地的局面、孟胜来到后再重新安排。

    想到这,不免又想了一下赵国的局面,心道:“刚才赵章要给庶俘芈封地,这就是心有不甘呢。这云中九原事,可真不容易。”

    “我记得庶俘芈的姐姐也在测绘队里,现在应该就在云中吧君子嘿……适倒是会起名字,过一阵他姐弟俩应该会见面的。”

    笑吟吟地看了庶俘芈一眼,用一种前辈关爱后辈的笑容鼓励了一下,却看到庶俘芈跪坐在那里举起了手,一个标准的泗上的姿势。

    屈将嘴里的酒差点喷出来,心里笑道:“咱们墨家内部开会有事要说的时候举手,你在这举手谁人看得懂”

    过了片刻,就听到庶俘芈在那边忍不住道:“我要去茅厕,怎么去”

    倒是无人嘲笑,身旁的一名宦者神情一如平常,引他出去。

    正位上首,赵侯脸色微微一变,心道:“这到底是天真烂漫不知礼仪还是墨家故意安排羞辱我”

    …………

    黄河北,云中。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秋草黄了。

    后世的托尔托草原如今更加暖和,可是再暖和这个季节的草也要黄。

    五年前营建的简单的、作为边堡用的云中城矗立在阴山之下,不高大也不宽阔,只有三五千人。

    城外是成片的正要收割的铃当麦、玉米、荞麦和土豆,在远处是一片无垠平坦的草原。

    一群人正在忙着捆扎干草,将夏季最肥美时候收割的、现在已经晒干的草打成捆。

    五年前刚刚建



第二百七十二章 云中春(三)
    她的想法总是奇奇怪怪,时不时神游太虚,想法变得快,却最终都会围绕着梦想结束。

    回到城中,最大的那一堆房屋就是她们这些人在这里暂时的驻地,从赵武公建云中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墨家的人早就在这里活动扎根,售卖货物,早早建起了一些房屋。

    房屋的外面是一道泥巴杭成的围墙,最里面的一间屋子,是几个女孩子的住所,靠着后门,也就是云中城唯一的一所可以治疗一些简单疾病的医馆。

    医馆内的墨者来的早,如今已经结婚,就在此地生活下去。

    和庶君子一起住的还有三个女人,或是学过医的,或是在这里做教师先生的,还有一个是负责管账目的。

    墨家内部是有潜规则的,为数不多的没有体力优势的职业,同等水平一般都是以女性为先,譬如教师先生、会计等。

    她们住的这间屋子放在云中城,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但比起泗上城邑中的一些砖结构的房屋终究差了许多。

    庶君子推开绑着一层干草的木门进了屋,黑乎乎的里面只有靠近东面的墙壁那里冒出了一些火光,那是一个简单的靠近墙壁的火炉。

    在高柳的一些砖石房内,火炉的烟道一般都是走中间的间壁,这样整个屋子内都会暖和。

    但是云中这里人口还少,工商业不发达,土地广阔,也没有那么多的工商业人手,所以不能够搭建需要一定技术的空心走热烟的间壁,只能选择将炉火的烟道放在最东边,实际上有一半的热度都跑到外面去了,实在是浪费却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炉火上放着一个小铁锅,上面盖着一个芦苇扎成的盖子,里面正烧着热水,旁边摆着四个等待了许久的、陶的杯子。

    庶君子走到自己的床边,从一个用硬麻编制的布袋里摸出一个小小的带着漆皮的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捏出来一丁点茶叶放在自己的杯子里,问旁边正在那就着炉火读一本小册子的教师先生道:“看什么呢”

    女教师先生将那几页薄薄的纸阖上,在火光前晃了晃,稍微揉了揉有些发红的眼睛,道:“在看《诗小说》。”

    此时已有小说之名,名为小说,实则也就是故事。

    所谓“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其实和秋官小司徒所做的事有些类似,就是在市井间收集一些故事,只不过加以传播。

    这本书庶君子看过,其实就是讲一些《诗经》里的故事,将一些广为传唱的《诗》用市井之言写成一些城邑众人喜闻乐见的详细故事。

    里面最早的几个故事是适写的,用的很多此时颇为奇怪的手法,比如“心道”、“心想”以及一些心理描写,再后来一些泗上的“有闲”阶层便学着尝试着开始书写一些故事,都很短,但是多少有了些市井文学的模样。

    女教师先生合上不知道传阅了多少次,已经有些破损的小薄册子,忽然问道:“你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最后变成了那个样子,也真是人心难测。那女子也是苦命……”

    庶君子一听便知道她看的应该是由《卫风、氓》改编的那个小篇,忍不住想到在学堂时候上《女德》课的时候听到的据说是适的两位先生曾说的一句话。

    “梦是好的,但钱是紧要的。没有钱便不可梦。”

    她记得上学的那时候,自己的女德先生也给自己讲过《氓》这一篇,用的就是改写后的短小说做的例子,忍不住回忆着当时学到的那些话说道:“她要是有钱,能自己养活自己,早就‘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和她男人分开了。是再去找一个对她好的也罢,是自己单过也罢,总归要有钱。”

    “没有钱,能做什么嘛。要么没办法又回去,要么回到自己娘家被数落一辈子,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呀。”

    “我们当初在泗上上《女德》课的时候,我先生就曾说,女子之德,当自强不息,原本没有机会,现在却给了机会。咱们墨家变革天下,总归有了一些女子能做的事,这便是很好的。我看《氓》里那女子的苦命,除非要靠变革天下来解决。”

    对于这一点,女教师先生倒是很赞同,说道:“所以我一直想,若是有一日这天下竟变不得,咱们要失败了,我可只能选择死了。”

    庶君子微微一笑,提起芦苇做的锅盖子往陶杯子里加了些水,冲泡开那些配给的茶叶后双手捧着杯子,正要说点什么的时候,有人敲门。

    喊了一声请进,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手里捧着一些东西道:“这个月的配给品。”

    那小伙子是本地人,将四包东西放下后拿出一个条子让里面的人签字后,有些不解地看着那四个鼓起来的包裹问道:“你们女人的配给品怎么比我们多我们也就一丁点茶叶、一小块肥皂、每两年发个猪鬃的牙刷、一季发几块糖,还有几张纸……你们的怎么这么多里面都是什么呀”

    屋子里的两个女人一听,脸上微微发红,冲着那个年轻的小伙子摆摆手道:“去去去……发别人的去。”

    那小伙子不明所以,嘟囔一声离开,两个女孩打开各自的包裹,从里面拿出一些日用品后,将一些配给给女孩子的棉布带小心地放好。

    刚刚收拾完,又有人敲门,让对方进来



第二百七十三章 云中春(四)
    不管是少广、元还是方程,都已经是已经存在的词汇和内容,九数中的方程的意思其实更像是方程组,所谓“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此时已经存在的题目基本都是和实际的生活有直接关系。

    就像是说有多少上等禾、多少中等禾、多少下等禾,然后给出三个量,最后询问上中下三种禾每捆出多少米。

    不管是少广、元还是方程,都不是泗上创出来的词汇,而是原本就已经存在的。

    庶君子随意翻看了几页,前面的内容还是很容易看懂的,后面的内容就开始逐渐复杂了。

    《类圆少广术》主要是关于一些简单的椭圆、抛物线之类的计算方法,因为暂时的深度只涉及到二次方程,所以并不是很难。

    之所以墨家能弄出《类圆少广术》,源于墨子对于光学的研究,光学八法中的“焦点”的概念引申出来的不规则的凹面镜问题,以及这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青铜火炮和弩箭的望山计算等。

    《论博戏》则是一些关于简单概率学的内容,这个也是深入浅出地从现在流行的一些赌博的方法弄出的“赌博内蕴含的天志”的问题。

    至于最后一本《元方程与数之虚实》,则算是一直难以解决的一元三次方程的开端,里面着重讨论了一下“存在”与“不存在”的一些数的问题,比如诸夏极为发达的笔算开方的问题中的负数开方。

    这种问题追其根源,源于辩术和逻辑,墨家有这个基础,才可能弄出来这么奇怪的问题。

    数学本身不是科学,更像是一套哲学体系。科学本身也不是结论,更像是一种可以验证和自我融洽的逻辑解释。但前者却是后者的基础,因为几何和九数不会骗人,剩余的不管是眼睛还是耳朵都可能骗人,就像是当年草帛刚弄出来的时候那个“影不徙”的解读。
1...261262263264265...3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