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砚池洗笔
    故而尽管彼时宅斗、宫斗小说盛行,她却知之甚少,也难以理解同龄的女孩子们对这一类小说的热爱和追捧。

    她秉持的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穿越、重生,在她看来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古代也不是古言小说里那个充斥着英俊多情的将相王侯的梦幻世界,而是一个男尊女卑、封建落后的世界。

    谁能想到,她这样一个人竟天雷滚滚地穿越了!

    穿越后,她得了极漂亮的容貌、贵族出身,其后宛如开挂一般,逐渐得到帮手、名声、财富。

    有很多人倾慕她,而她嫁的人让她成为了这个时空里最尊贵的女人。

    儿女双全。

    她不相信穿越,却穿越了,她不相信古言小说,却经历了古言小说里描绘的一切。

    所以,接下来,她是不是应该依照古言小说里的套路,择选帮手,认真宫斗,熬死皇帝,护着自己的孩子登上帝位,圆满而光耀地结束这一生

    之后呢

    皇后突然有片刻恍惚。

    之后,自己会死去,还是会回到现代

    已经二十多年了……

    那个时空里,自己怎么样了

    是否还有人记得自己

    ……

    皇后轻蹙蛾眉,止住了思绪,愉贵人尤在为自己开解:“娘娘,臣妾佯做挑衅您,不过是障眼法罢了,如今人人皆知臣妾恃宠生娇,谁能想到臣妾是您的人”

    无间道

    皇后对愉贵人不由生出几分兴趣。

    不论愉贵人的这番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但能说出这番话,至少说明她不笨。

    和聪明人打交道,总是有意思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投名状
    愉贵人恳切地表着忠心,皇后却始终神色淡淡地看着她、未发一言,愉贵人不由有些紧张,她讷讷地停住话头,不安地看向皇后。

    满室寂静中,唯有墙角的西洋摆钟发出节奏如一的嘀嗒声。

    皇后出神地看了看那摆钟,才看向愉贵人道:“你可听说过投名状”

    投名状

    愉贵人心中大震。

    皇后是高门贵女,怎会知晓这种粗野的江湖言词

    便是她,家世虽不算光耀,可原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一方士绅,家中长辈请了有名的女夫子教家中的姐姐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若非家中遭逢大变,想来她和姐姐们都会长成知书识礼的闺中小姐,一辈子都不会听到诸如“投名状”之类的言词。

    可是,她家中终究是遭逢了大变,她彼时年幼,对于家中曾有过的好光景毫无印象,只能靠着老仆们的言语和市井议论想象一二……

    在想象中,她是娇养的千金小姐,幼时有父母庇护,长成后会结一门如意姻缘……

    可实际上,她小心翼翼地借着别人的名字活着,如瘦马般屈辱地长大,长大后历经辛苦改换容貌,被送进后宫。

    没有哪个女子会愿意经历她这样的一生……

    她受着这一切,每每想到她原本该有的人生,就对那个毁了她一生的人恨之入骨:皇后!

    她入宫半载,便获封贵人、独得圣宠,内官、宫女人人都恭维她道,“娘娘生得极有福气”。

    呵,福气……

    她这一生,何来福气

    每每听了那样的恭维,她总是笑而不语,心中实则厌恶极了那种说法。

    今日镇北王妃入宫,有人隐晦地禀她,道是镇北王妃的样貌与她有几分相似。

    样貌相似……

    唯有她知晓,镇北王妃像的不是她,而是文德皇后……

    她的家族在盛时曾得到过一张文德皇后画像的临摹图,她的家族与前朝宫中的一位贵人荣辱相系,那临摹图原是要献给那位贵人的,却不知为何耽搁了。

    再后来,贵人失势、阖族丧命,唯她一人幸免于死,改名换姓长大,还照着那临慕图改换了容貌。

    自她及笄到去年秋入宫,整整七年。

    为了变成这张“有福气”的脸,她用了七年,医术巫术试遍,吃尽苦头。

    所以,她陡然听闻镇北王妃样貌似她一事后,难捺好奇,甚至顾不上周全谋划,甫听闻镇北王妃受伤,便匆匆吩咐一名素来巴结她的太医把镇北王妃带到她跟前看看……

    宫里的主子、奴才们大概都觉得,她急于见镇北王妃是妒意使然。

    呵,妒忌……

    大概是吧。

    只是,并不是那些人所以为的那种“妒忌”……

    她原本的容貌远比文德皇后娇美,又怎会妒忌比她更像文德皇后的人

    她妒忌的是,她付出了那么多才得到这容貌,有人却天生就有,而且比她的更好……

    镇北王妃,眉眼精致,气度高贵温婉。

    恍如画中的人从画像里走了出来,恍如文德皇后再临……

    她更妒忌的是,镇北王妃不必凭那张脸取悦皇帝。

    世上皆知,军功盖世的镇北王对镇北王妃一往情深,十余年无子亦不纳妾室……

    再想文德皇后,虽不幸早逝,皇帝却时常追思,追封后位,给她无上哀荣。

    所以,那样的长相大概的确是有福气的……

    至于她……

    她的这张脸是用邪门歪道得来的,福气自然与她无关……

    眼下,便又是一道难关……

    愉贵人收回思绪,慢慢回道:“臣妾愚钝,学问远不及娘娘,不过堪堪识得几个字罢了……不知、不知这‘投名状’乃是出自何处的典故……”

    她满眼困惑、不解,仿佛她果真以为“投名状”乃是一个典故,适才认真地回想了许久这典故的出处。

    皇后看了看愉贵人,难得耐心解释道:“投名状一词,非是书中典故,而是绿林俗语……”

    绿林……

    愉贵人便恰如其分地睁大了眼睛,惊惧地望着皇后。

    她借用的身份乃是一对早逝的小镇秀才夫妇的遗孤,被忠仆养大,打小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后在朝廷征选秀女时入选,这才有了如今的造化。

    倘若她果真是那位遗孤小姐,听到“绿林”,自是又惊又惧的。

    皇后对愉贵人的反应并未起疑,她继续解释着“投名状”的意思。

    愉贵人面上恭顺地听着,心中冷笑连连。

    她到底不是那位遗孤小姐,恰巧知晓“投名状”的意思。

    她的教习师傅中,有一位年轻时原是金陵城秦淮河名盛一时的花魁,那前花魁有个行走江湖的相好,她幼时曾见过那男子,后来那男子再也未见登门。

    她问前花魁,前花魁不以为然地对她说,那男子为了给一个颇有势力的帮派献投名状,冒险去刺杀那帮派的某个仇家,却失了手。

    那个时候,她便知道了投名状的意思。

    至于前花魁眼里的寂寥,却是她承了圣宠、有了女儿心思后,才逐渐懂得。

    都是从前的人和事了……

    要紧的是,眼下皇后对她说“投名状”是什么意思

    皇后静静地看着愉贵人。

    愉贵人垂眸想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看向皇后,问道:“娘娘的意思……是否是臣妾若想得娘娘庇护,便须得献上……投、投名状”

    皇后点了点头:“女学。”

    愉贵人惊诧地反问道:“女学”

    皇后语气笃定:“若你能助本宫促成兴办女学,本宫便答允为你做一件事!”

    皇后的应允……

    愉贵人想了想,下定决心般,满面激动地对皇后叩首:“臣妾定会倾力而为!”

    皇后面色如常:“今日已晚,你退下吧!”

    愉贵人恭谨而欢喜地行了礼,正欲退下,最后还是o忍不住劝皇后道:“娘娘,圣上似乎无意兴办女学……”

    皇后冷然看向愉贵人。

    愉贵人忙辩解道:“娘娘,臣妾的意思不是畏难退缩,娘娘的吩咐,臣妾赴滔倒火也在所不辞……”

    “臣妾只是担心,娘娘坚持兴办女学会触怒圣上……”

    “何况,便是不兴办女学,娘娘也定可以为长公主寻来世上最好的夫子!”

    愉贵人说这番话意在向皇后表忠心,她没有想到皇后会回应她。

    皇后道:“你以为,本宫是为了长公主一人兴办女学”



第一百四十八章 心愿
    “你以为,本宫是为了长公主一人兴办女学”

    愉贵人不解地看向皇后。

    女学,不正是皇后为了长公主进学才提议兴办的吗

    皇后为何如此发问

    难道,皇后是要给兴办女学找个冠冕堂皇的名义

    皇后今晚的兴致似乎格外好,不待愉贵人作答,她已开口道:“本宫记得,你父亲是有功名的……”

    愉贵人便受宠若惊、不胜感激般地回道:“多谢娘娘抬举,家父生前乃是秀才,和两榜进士、阁老们相比,算不得什么!”

    她想了想,又巴巴地补充道:“乡野读书人罢了,和娘娘的学问相比,望尘莫及!”

    皇后闻言不悦。

    她不认同“世上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自己也并不如何满意两辈子的父母。

    但是,子女和父母有矛盾是一回事,子女通过贬抑父母来恭维他人又是一回事。

    据她所知,愉贵人的父母在愉贵人幼时便俱已早逝,尽管愉贵人的父母未能亲自照看愉贵人长大,可生死有命,他们至少留有忠仆、家财,保障了愉贵人的生活。

    愉贵人此时说起亡父,语气里却没有半分悲痛追思,还把亡父和两榜进士、阁老们做比。

    天下士子千万,会试、殿试三年一次,能金榜题名者寥寥无几。

    科举取士,固然能考出士子们的学问,可每个人的临场发挥,都和他们的天资、师傅、际遇、见识、运道以及时局大势相关。

    两榜进士令人钦佩,落第的士子们也不该遭人轻视。

    尤其是,不该遭到他们的儿女轻视……

    但凡愉贵人对她的亡父有几分追思感念之心,此时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皇后感慨地看着愉贵人。

    设身处地,愉贵人一个自幼父母早逝、被拘在深闺里养大的女子,又能指望她懂多少

    不过是虚长岁数罢了……

    她要做的,就是让更多女子能从内宅走出来,便是不能有一番作为,能多读些书、懂些道理、看看大好河山、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她从科技发达、男女平等的二十一世纪来到这里,总要做些事情。

    愉贵人不知所措地看着皇后。

    皇后放缓了语气道:“你的父亲是读书人,你家中有田产世仆,便是所谓的耕读人家……”

    愉贵人茫然地看着皇后,仿佛不知道皇后为何会说起她的家世,心底实则有些发怵……

    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后察觉到了她的家世有异……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仅那秀才的族亲都深信她就是那位遗孤小姐,就连当地官府也不曾察觉有异,把她选送入内廷。

    征选秀女送进内廷是多么要紧的差事,若是出了大岔子,当地的官员从上到下一个也逃不了……

    真正的她早已被处以极刑,现在的她,姓名、户册、样貌,和真正的她没有丝毫关联。

    皇后绝不可能察觉出异样!

    愉贵人这样安慰着自己,心里却止不住地开始慌乱。

    寻常人自然察觉不出异样……

    可皇后是什么人

    皇后自身智计过人,身后更有后党文臣士子、遍布大周的杏林春、富可敌国的北沈、以及江南藏剑山庄凌家的江湖势力!

    皇帝宠信她,皇后查她再正常不过……

    寻常人查不出来的,皇后却能查出来……

    皇后并未察觉到愉贵人的不安,继续道:“本宫曾听闻,你们南地学风昌盛,耕读人家是最受尊敬的。”

    “倘若你不是赵家的小姐……”

    倘若你不是赵家的小姐!

    愉贵人的姓氏,正是赵。

    这句话落在愉贵人耳中犹如惊雷,尽管已受了多年密训,可她到底年纪轻,骤然大惊后身子轻颤,慌乱地看向皇后。

    皇后的神情平静如初。

    愉贵人立刻便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1...7071727374...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