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这个宫廷是我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miss苏
周遭火声噼啪,欢声雷动里,皇帝回头轻嗤,“这说的算什么话?”
绵恺嘻嘻一笑,“儿子就是纳闷儿了,丰绅济伦连弓都拉不开,他怎猎获了这么多的?”





这个宫廷是我的 711、别看我的年纪小
711
“你说什么?”皇帝不由得圆睁双眼,“傅恒的嫡孙,福康安的侄儿,竟连弓都拉不开?当真?”
绵恺耸耸肩,“丰绅济伦是镶黄旗侍卫,汗阿玛带着儿子一并纵马行围,他就护卫在最近处,故此儿子观察他一整天了,这是儿子亲眼所见,绝无半点虚假。汗阿玛要是不放心儿子这话,汗阿玛只需将他叫到跟前,一试便知。”
绵恺依旧笑呵呵儿的,一点都不紧张,“还有他那个儿子,叫富勒珲凝珠的,也跟他一个样儿,压根儿就拉不起弓来。”
“汗阿玛,他们父子这样的,还都是镶黄旗的侍卫……汗阿玛要他们何用?他们能在汗阿玛跟前,护卫汗阿玛的安危么?”
皇帝不由得蹙眉道,“你这孩子,怎么会忽然这么留意丰绅济伦父子两个去了?怎地,难道他们父子两个什么时候儿冒犯过你不成?”
绵恺拍着大腿乐,“怎么会呢?甭说丰绅济伦,他儿子富勒珲凝珠也比儿子大了十多岁去,儿子才不会找他们这帮老头子陪儿子玩儿呐!”
皇帝听绵恺说“这帮老头子”,无奈地啐了一声。
绵恺便打蛇随棍上,扭股糖似的挨了过来,一脸的神秘兮兮地道,“儿子吧,就是自己这弓箭也不咋地,又怕汗阿玛会责备,这便想着从汗阿玛跟前的侍卫里也找个‘菜饼子’,等到时候儿汗阿玛要是训斥儿子了,儿子也好拉个垫背的,好叫汗阿玛不那么生气。”
“也是巧了,谁叫丰绅济伦和富勒珲凝珠都是镶黄旗的侍卫呢,都紧挨着儿子身边儿纵马奔驰。丰绅济伦毕竟是忠勇公啊,那可是当年傅恒创下的赫赫军功,儿子就想着这样的人怎么也跟儿子似的,没有纵马在前头,反倒都躲到后头来了啊?”
“儿子这才留了心。儿子这一看,好嘛,不光丰绅济伦自己个儿,他那大儿子也一样儿窝在后头藏着呢,不敢提马往前去。儿子就知道这里头必定有门道儿……”
绵恺说着,狡猾得像个猴儿似的,两手捧着脸“嘁嘁”地笑了好几声儿,“儿子跟汗阿玛坦白,儿子是有私心。儿子自己是皇子,那就必须得拉个有分量的才能垫背啊,丰绅济伦既是四姑姑的儿子,又是现任忠勇公,还当过兵部尚书……儿子琢磨着,这个分量够了,故此儿子就一整天盯着他们两个了。”
“这一盯啊,可叫儿子盯出好玩儿的事儿来了!丰绅济伦和富勒珲凝珠两父子原来是真的不能不躲在后头的——因为他们两个啊,嘿,压根儿连弓都拉不满!儿子瞧着他们两个也是使过劲儿的,可是脸都憋红了好几回,可是那弓却还是跟个瘪茄子似的,就是软哒哒的。汗阿玛想啊,弓都拉不满,箭如何射得出去?那还怎么可能有什么猎获来着?”
“儿子从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这垫背的拉得稳当了……嘿嘿。”
瞧着绵恺那猴儿精似的神情,皇帝作为阿玛,原本想勒;可是身为天子,却怎么都乐不出来。
绵恺这个虚龄十二岁的小孩儿,说的话直接而有力——丰绅济伦是谁,那是傅恒的嫡孙,是承袭了一等忠勇公爵位的人啊!他父祖的军功,竟然半点都没遗传到他身上不成?
皇上当年看重傅恒父子的军功,故此原本是相信丰绅济伦必定有所遗传,便是他本人不能亲自带兵冲杀疆场,但是好歹从小家学渊源,必定是懂军事的。故此在嘉庆六年到嘉庆八年的两年间,皇上曾经将兵部尚书这样的要职交给过丰绅济伦!
——如何敢想,大清的兵部尚书,傅恒的嫡孙,竟然是连弓都拉不满的!
火光跳跃,远处的人看不清皇上此时的面色,绵恺离得最近,却是看得真真儿的。
绵恺看火候差不多了,赶紧堆出一脸的害怕来,小心翼翼地说,“儿子方才说的这些混账话,惹汗阿玛不高兴了吧?都怪儿子偷懒,从今儿起儿子一定好好儿练习弓箭!”
绵恺说着站起身来,行礼告退,“儿子无颜再继续留在这儿陪汗阿玛欢庆,儿子现在就找舅舅谙达去,现在就开始练习拉弓去!”
皇帝点点头,“你还小,这会子开始练习的话,便怎么都是来得及的。更难为你还有这股子志气,那就好!你去吧。”
绵恺小心翼翼地退去,待得拐过毡房去,这便跟撒了欢儿的兔子似的,撒腿就跑。
“舅舅,舅舅……”
和世泰瞧见了,赶紧迎着,赶紧问,“哎哟我的小祖宗,你这是怎么啦?”
绵恺跑到和世泰面前停住,一脸的彤红,像是将那篝火的火光都给带来了。他一双眼珠子晶亮,像是这坝上草原高天上的星。
可他却当着舅舅只摇头,“没事儿!舅舅,咱们射箭去吧!”
.
黄幔大帐前,皇上耐着性子,等蒙古各部和西域各部献上的歌舞、角技、绳技等全都表演完毕之后,含笑朗声道,“今儿王大臣和蒙古、西域各部王公都跃马争先,为朕献上这么多的猎获之物。朕心甚慰!”
“只是有一宗,朕心下颇有些惋惜,那就是今儿大家都只忙着纵马驰骋,倒叫朕与众大臣等都没能看清侍卫们弓马骑射的英姿!”
“今儿晚上既高兴,各旗侍卫也都在眼前儿,不如就今晚上校阅一番随围侍卫们较射布靶吧!”
一听可以看较射,在场的王公大臣们就更是欢声雷动。
可是扭过头去,眉眼避过火光的招摇,躲进黑暗里时,也有不少人露出为难之色来。
皇帝环视周遭,“只是今儿时辰也不早了,来不及将八旗侍卫一一较射,朕看不如今晚上就令镶黄旗侍卫率先较射!”
镶黄旗乃是八旗之首,理应如此,登时出自镶黄旗的侍卫们齐齐跪倒在地,洪亮地齐声道:“奴才遵旨!”
一时间表演撤去,腾出场地来,布靶已然架设起来。
映着火光,镶黄旗侍卫们各擎雕弓,腰间系好撒袋,列队以待。
皇帝目光从那些侍卫面上扫过,不由得眯起眼来——队中果然不见丰绅济伦和他的长子富勒珲凝珠!
皇帝不由得冷冷一笑,扬声问道,“丰绅济伦呢?还有富勒珲凝珠何在?”
虽说都是侍卫,可是侍卫与侍卫也是不同的。如丰绅济伦这样的身份,哪里是普通的侍卫来的?故此平素侍卫们练习射箭的时候儿,谁爷没指望着这位公主之子、一等公爵也能跟他们似的按天儿都来练习来,故此丰绅济伦父子缺席早已是司空见惯,大家伙儿谁都没格外留意。
他们也没想到皇上今晚上忽然直接问起这两位来了。
可是因为丰绅济伦的身份特殊,便没人敢吱声儿。就连镶黄旗的领侍卫内大臣都没敢。
然则皇上的话哪儿能落地下没人接着啊?这时候成亲王永瑆只好扛起这个担子来,上前回道,“回皇上,丰绅济伦曾呈奏,说他右臂有伤,不敢射箭。故此……”
皇帝便笑了,“右臂有伤,不敢射箭?”皇上指了指丰绅济伦之前献上的那些猎获,“朕想,他那右臂即便有伤,如今也必定早都养好了。不但养好了,而且射箭的功夫也都没耽误!”
“要不然,丰绅济伦此前又是如何给朕献上这些猎获的?”
成亲王尴尬地扭头看看那堆成小山状的猎物,也暗自咧嘴,无话可说。
皇帝笑容反倒更扩大了,“朕想啊,必定是丰绅济伦以公爵之贵,不想与侍卫们抢这风头去。”
皇帝一扬下颌,“去,请丰绅济伦和富勒珲凝珠来,朕今晚上专想看他们父子的箭法!”
皇上旨意已下,自无人敢违拗。成亲王忙吩咐,“去,请忠勇公和富勒珲凝珠备好弓箭前来!”
.
局面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在场王公大臣们终于嗅到了一丝不对头。
原本的欢声笑语,渐渐变成了鸦雀无声。
而他们面前的高座之上,皇上依旧满面笑意,含笑等着。
不知过了多久,事实上没多一会子,可是在这样的紧绷之下,众人都觉着仿佛过了好长一段时辰,这才听见后头传来悉悉索索一阵子忙乱的动静。
随着这忙乱的动静,丰绅济伦和富勒珲凝珠父子两个有些狼狈地赶来,弓箭都没齐整,满面的通红,近前赶紧向皇上请罪。
皇帝含笑道,“今儿原本高兴,朕也不想治罪你们任何人。你们父子两个乃是忠勇公的嫡系子孙,今晚上只需在朕和群臣面前好好儿施展你们的弓箭,朕非但免了你们的罪去,还有奖赏!”
“朕也不为难你们,这样,只需你们父子两人中了三箭,朕便赏给富勒珲凝珠花翎!”
丰绅济伦绝望地回眸看一眼自己的儿子,可是他在儿子眼中没能看见信心和鼓励,却看见的是同样的绝望——富勒珲凝珠是他的长子,他的福晋是和敬公主的第四女,他自己是公主之子,他福晋是公主之女,原本他们的孩子的血脉里流淌着双份儿的皇家血脉,更何况还有他自己沙济富察氏的雪……可是这个孩子,却没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希望。
他一闭眼,知道今日躲不过去,只得勉强拉住了弓弦,用指头上的扳指儿扣住了弓弦去。
他的手上戴着材质最好、最贵重的扳指儿,可是这样贵重的扳指儿却没能帮他半点的忙!
在皇上的凝视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使足了浑身的力气。
他当然不想丢脸,更不想给祖宗丢脸,可是——他还是没能将这张弓给拉满!
皇上没有当场发作,可是那一道隔着火光射过来的目光,却像两条冰溜子一般,冷冷地射中了他去。
当晚,皇上仍旧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所有的镶黄旗御前侍卫的布靶,所有射中三支箭的侍卫全都得了恩赏。而在这些射中布靶的人里头,又按着成绩排了高低,优者皇上恩赏花翎、五丝缎、五丝缎袍料等物。
场面依旧热烈,可是所有人心下也都明白,身为天子者必定赏罚分明。皇上今儿该赏的都赏了,那么该罚的自然也是一个儿都跑不了。
这晚热热闹闹地散了,次日天还不亮,皇上的旨意已经传了下来。
“丰绅济伦系世家子,且在侍卫上行走多年,正在年壮,何竟不能射箭?!皆由平素怠惰偷安,不知奋勉,甚属不堪!”
“伊在京殊属无用。著以公爵四等侍卫,自备资斧,前往盛京,交盛京将军富俊教习技艺。富俊谒祭陵寝时,令其随众行礼。凡遇巡查城卡及行围等事,俱令其身习勤劳。”
皇上竟将丰绅济伦发往了盛京去,这令人们大出意外。
天子阅看侍卫较射布靶,这是木兰秋狝时候的常例,故此每次天子们也自然有赏有罚。当年乾隆爷惩治不能射箭的侍卫的时候,常用的法子是罚俸。譬如乾隆五十六年时,随围的上驷院员外郎鹤庆也是因为两臂无力,不能拉开弓箭,被乾隆爷罚俸六个月。
鹤庆不过是一小小上驷院的员外郎,不过罚俸六个月;丰绅济伦乃是一等公爵,公主之子,总管内务府大臣……却被皇上发往盛京三年。由此可见皇上对丰绅济伦的震怒。
至于丰绅济伦长子富勒珲凝珠同样没能躲过去。
“丰绅济伦之子富勒珲凝珠,身体甚笨,在侍卫上行走亦不得力。著以蓝翎侍卫,同伊父往盛京,一体操演弓马。”
“应得俸银,即由盛京户部照例支给。俟三年期满,如果在彼安静,步射娴熟,著富俊据实奏闻,再行加恩。傥不安分,仍然怠惰,即行参奏治罪,断不轻贷!”
.
丰绅济伦父子两个都没来得及回京,直接从围场就被带走了,出关奔了盛京去。
这事儿一出,自惹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所有王公大臣们都在揣测,这丰绅济伦究竟是做了什么事儿惹怒了皇上去?
有人捋着捋着,就捋到了当日二阿哥和三阿哥都曾经去过丰绅济伦的窝棚停留甚久,且都与丰绅济伦说过好一会子的话这事儿上。




这个宫廷是我的 712、身为长子
712 、
“该不会是两位皇子与忠勇公之间出了什么事儿,惹了皇上动怒吧?”许多人便这样猜想。
他们没说破,可是各自心下却都明白,皇子与大臣之间还能因为什么事儿而惹得皇上如此的不快!
毕竟丰绅济伦好歹也是和硕和嘉公主的儿子,皇上便是不管什么,也要顾及姑母在天上的颜面去。若不是极为严重的事儿,皇上不至于不肯姑息这一回的。
再说丰绅济伦不能射箭,又哪里是新发生的?他当侍卫这些年,是这几十年来射箭都不怎么样,凭皇上的洞察秋毫,何至于竟几十年都不知道的?
——只不过皇上从前是替丰绅济伦遮掩了,帮他周全了颜面去;而这回,必定是因为他与皇子间的事儿而叫皇上不肯再替他顾全颜面了去。
而两位皇子之间,这会子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
三阿哥绵恺还是个小孩儿,便是明年都能娶亲了,可现下不过虚龄才十二岁,又能说出什么话、办出什么事儿来呢?
再说此时是在围场,不是在京里。若是在京里的时候儿,你尚且还能说有皇后在后头扶持自己的亲生儿子,能教他做出些超乎年纪的事儿来,可是这会子是在围场,皇后娘娘可是远在京中呢。
即便是三阿哥跟前跟着和世泰为谙达,可是和世泰这人毕竟没什么城府,与皇后娘娘没法儿比,要不然和世泰自己怎么还几次三番地遭人算计,接连出了黄马褂等好几回的事儿呢?
反观二阿哥绵宁那边,便不一样了。
二阿哥比三阿哥年长十多岁,如今已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完全成了年的皇阿哥,该有什么样儿的城府也全都养成了。
再者,二阿哥自然比三阿哥更明白朝臣支持的重要,更何况是丰绅济伦这样的世家子弟呢!故此只要是个皇子,便没有不想争取丰绅济伦的支持的吧?
再说了,二阿哥的侧福晋也是沙济富察氏的,与丰绅济伦本就是一家子的亲戚,二阿哥自然正可借助这一层关系去拉拢丰绅济伦,谋求丰绅济伦,乃至整个沙济富察氏的支持去。
故此在二阿哥和三阿哥之间,那个更可能与丰绅济伦说过什么、两人之间发生过什么事儿的,便唯有二阿哥而已。
不知不觉之间,因为丰绅济伦父子被发往盛京三年这样的重罚,一时间倒叫二阿哥绵宁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三阿哥绵恺,身为一个小孩儿,而且是从小儿就不大“正经”的顽皮小孩儿,完美地与这场风起云涌擦身而过。
唯有那天晚上他舅舅和世泰坐在草原星空下,远离了那火光和人声,肩膀挨着肩膀地问他,“……忠勇公他,得罪你了吧?”
毕竟和世泰这个人跟他阿玛恭阿拉一样与世无争,也不跟人记仇,故此和世泰跟丰绅济伦原本私交还不错。从私人情分的角度来说,和世泰也挺替丰绅济伦父子惋惜的,毕竟对于这些身娇肉贵的世家子弟来说,被发往盛京简直跟被下地狱似的,是他们最不乐意的事儿。
盛京在关外,冬日苦寒,怎比得上京师的繁花锦绣去?多少宗室觉罗和世家子弟被发往盛京之后,都熬不了几天,便哭着喊着的要回京,甚至不惜再被治罪,也要偷偷儿潜逃回京来。
故此可以想象丰绅济伦以一等公爵、公主之子之贵,要被发往盛京的滋味。更何况,他还不是自己一个人去,连着长子也要跟着一块儿去,那感觉真的跟半拉赴死一般了去。
绵恺呲牙乐,“舅舅你怎么也问我!哪儿有……”绵恺从身边揪起一根草棍儿来叼在嘴里头,两手抱着后脑勺,悠哉悠哉地躺在了草窠儿里,眯眼看这草原夜空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真是好像也不知道谁,一把芝麻撒了上去,像是要做芝麻烧饼似的!
“他一个半大老头子,我一个小孩儿,他能得罪我什么呀?对不对,舅舅?”
和世泰便也叹了口气,“可不是嘛。”
不光三阿哥自己这么说,和世泰当然自己也这么想啊;不光他们俩这么想,所有人都不觉着丰绅济伦的事儿跟三阿哥有关系啊。
和世泰抬手替绵恺赶着周遭飞舞的小虫儿,忍不住嘀咕,“那……他是哪儿得罪二阿哥了呢?难不成是二阿哥家那侧福晋,不得二阿哥的心,叫二阿哥迁怒给忠勇公去了?”
“可是二阿哥也不像那回头就到皇上跟前说忠勇公坏话的人啊……这到底是怎么了呢?”
绵恺躺着,已是舒服得闭上了眼睛,嘴里还叼着那根草棍儿,只嘴角往上一勾。
他是额娘的长子,如今弟弟还年幼,那他就得替额娘扛起事儿来!
因他性子从小顽皮,便所有人都觉着他还是长不大的,他自己倒也乐得叫他们一直这么以为下去,因为这样儿才能帮他挡住了许多麻烦去。
可是表面的顽皮之下,他心下却其实都是门儿清的。便是小时候不明白,可是这几年已经能渐渐学着看明白了许多事儿去。
那些小时候的经历,什么抓鸟儿、唱戏的、肃亲王给他送陈设被人给告发了的……这些事儿全都不是巧合,都是有人在算计他。额娘这些年小心翼翼护着他长大,真是难为了额娘去。
如今额娘又有了弟弟,额娘没法儿一个人的心思分八瓣儿,那他就不能再跟从前似的再叫额娘为他分心去,他得自己扛起事儿来。
甚至,反过来,他还要尽一个长子的责任,要护着额娘和弟弟。
倘若有人要让额娘为难,要再算计他和弟弟去……不管是谁,他都绝不会再跟小时候似的全都放过去了!
他是皇子,虽说没想过要高高在上,可是也绝不容许谁都敢冒犯的!
有人敢动他和额娘、弟弟一根寒毛的,他绝对一口回敬过去!
他是皇子,他长大了。
.
围场的消息跟京里要隔着几天,待得丰绅济伦父子两个被发往盛京的旨意传回京中,廿廿听了也是大感意外。
跟当日围场中的王公大臣们一样,京中的人们也都在心下画魂儿,问一句“……丰绅济伦是怎么惹怒皇上了啊?”
廿廿心下也不由得格外留意了些儿去。
——原本之前还隔着丰绅济伦给如嫔母家办的事儿,因丰绅济伦随驾出京,廿廿还没来得及将这事儿查清楚,怎么都没想到丰绅济伦却在围场就出了事,而且被皇上罚了这么重去。
吉嫔得了信儿,也坐不住了,来找廿廿问,“皇后娘娘将这事儿奏明皇上了?”
廿廿无奈地笑,“瞧姐姐说的。这事儿还没瞧出来背后有什么,我怎么能就糊里糊涂地奏明皇上了呢?再说至少从表面上来看,丰绅济伦这是帮了吉嫔的额娘和弟妹们,这是办的好事儿,我何至于就因为这个便奏明皇上了呀?”
“退一万步说,就算皇上知道了这事儿,又何至于如此震怒,要罚丰绅济伦这样重呢?”
吉嫔想想便也点头,“说的也是,那皇上又是何至于如此的呢?”
吉嫔想了一会子便也不想了,只凝着廿廿笑,“不管怎么说,至少未来三年之内,皇后娘娘不用再担心丰绅济伦那边儿跟二阿哥再有什么事儿了。皇后娘娘可以松口气了。”
廿廿却轻轻摇头,“对丰绅济伦,我谈不上恼恨,故此得了他这样的信儿,我也不至于是放心和解恨去。”
廿廿静静抬眸,“我当初担心的,不过是因为绵宁侧福晋富察氏的缘故,叫丰绅济伦与撷芳殿和永寿宫这三方搅合到一块儿去。我虽没想替绵恺和绵忻争什么,可也总要防备着旁人来算计他们去才是。”
“可是至少目下看来,丰绅济伦还没做什么出格的来,故此倒不能就此断定他会怎么着了。这会子听说他父子两个被发往盛京去赎罪,我这心下倒是有些恻然。便是他父子两个自己怠惰,也算罪有应得,我只是想着和硕和嘉公主和他父祖的功绩去。”
吉嫔便微微眯起了眼,玩味地瞧着廿廿去,“所以皇后娘娘的意思是……?”
廿廿含笑抬眸,“姐姐最是剔透。这世上从不缺少锦上添花,却没多少人能做到雪中送炭。”
吉嫔便轻轻点头,“此时丰绅济伦父子落难,二阿哥自然要避嫌,唯恐躲得不够远呢。皇上如此震怒之下,王公大臣们又有谁还敢帮衬他们父子去了?而这时候倘若是皇后娘娘你伸手拉拔他们父子一把,那才当真是雪中送炭了。”
廿廿点头,“皇上这旨意引得前朝后宫侧目,我这当皇后的便也该帮皇上有所转圜。便不是为了他们父子两个,也是为了周全和硕和嘉公主和他们父祖的颜面去。”
吉嫔便笑了,“还是皇后娘娘想得周到。那丰绅济伦只要是还有良心的,从此往后,又怎么还好意思辜负皇后娘娘的恩德去了?”
次日廿廿便传丰绅济伦之妻——固伦和敬公主第四女博尔济吉特氏进园子来说话儿。廿廿还特地嘱咐了,因宫中还有四阿哥年幼,正是爱玩儿的时候,叫博尔济吉特氏将家中的女孩儿也带进来见见。
博尔济吉特氏此时正是六神无主之时,得了皇后的召见,不啻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这便带了小格格一起进园子觐见。
那小格格比绵忻大着几岁,十分乖巧懂事,进了园子来礼数周全,一点儿都没有普通世家女孩儿娇生惯养的模样去。都不用博尔济吉特氏吩咐,小格格就自己去哄着绵忻玩儿了。
廿廿和博尔济吉特氏两人看着他们两个孩子,也是忍不住露出微笑来。
廿廿收回目光来,含笑对博尔济吉特氏道:“你是和敬公主之女,丰绅济伦是和嘉公主之子,你们两口子便都是天家的外亲,这亲近自是外人比不了的。”
1...316317318319320...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