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他们凑热闹一样的派人使宋,那更多是为了更近距离的旁观这场纷争——东喀喇汗国与宋帝国之间的关系,宋帝国对西喀喇汗国,乃至是其背后的塞尔柱人的态度。

    这可真的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而且跟随使团前来的还有很多各国商人,这些人一路进到中原,进到汴梁,且不说他们对赵宋王朝的认知如何了,只一个通译问题,就让礼部上下焦头烂额。

    “让礼部从汴梁的那些白番商户里抽取些人手,彼辈人手下定有精通番话之人,好解此燃眉之急。”然后还是要自己自力更生啊。

    “此事了了,礼部当着手组建同文馆。”

    对于这种‘突发’状况,赵构还能见招拆招。可对于东西喀喇汗国呢?对于塞尔柱人呢?那每一丝每一毫的态度分寸与赵宋今后的西进策略可都息息相关啊。

    赵构这些日子里都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议。

    因为整个西进策略,从地理探查到高昌回鹘和东喀喇汗国的解决方法,然后是对中亚各势力的解决,那都涉及到了赵宋帝国的方方面面。

    在东面的女真没有被彻底干趴下之前,赵宋是不可能大手笔的用于西面的。而对金人的战事,谁敢说就一定能顺顺利利?

    辽东关外那么广阔的土地,金人若不正面相抗,那都不知道能绊住宋军手脚多久呢。更没人能估算出对金作战的钱粮军需之耗费来。

    如果把女真打平了,可国库里却空荡荡的了,那要施行西进策略,却又要一定年月的积累……

    总之,赵构很有种眼冒金星的感觉。




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萧合达
    阿尔泰山中,一行人衣衫褴褛,神色惶急,在山间谷地打马狂奔,偶尔回头张望,身后的树丛摇曳,鸟兽惊鸣,都能让他们胆颤心惊,唯恐是大队追兵已经扑近。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过是如此罢了。

    几个一路奔逃已经把魂儿都跑飞了的人,现在就是那惊弓之鸟。

    “主人快走。”

    一马攒倒地上,马背上的那人一个翻滚下来战马,刚稳住身子,就对那兜回马头的萧合达大叫。

    “走,快走!”

    李察哥的人就在背后紧追不舍,这个时候的萧合达已然到了山穷水尽时候,连一匹多余的马儿都没,难道叫这些都已经口吐白沫的战马担负两人么?

    “走!”萧合达两眼血红,狠狠的叫吼着,就如受伤的孤狼。咬牙朝着那人一抱拳,带着另外几个忠心亲兵决然转身,继续奔逃。

    从来没有想到投奔耶律大石会落得如此命运的萧合达,现在唯一的念想就是逃到汉儿治下,将李察哥与耶律大石合流的消息转告赵宋,好为自己报仇。

    至于赵宋又会不会把他这个‘叛徒’给剥干洗净后切吧切吧剁了,萧合达根本不在乎。

    因为在耶律大石把他卖给李察哥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死了。

    之前他带着宋军,死追债李乾顺的屁股后头,在茫茫大草原上捉了好几个月的迷藏,才最终砍下了李乾顺的脑袋,出了胸口的恶气。

    然后萧合达没有就此解甲归田,反是趁着杨惟忠不备,带着数百心腹逃奔耶律大石麾下。

    辽国还有一线希望。在北庭休养生息数年的耶律大石,在萧合达眼中就是契丹最后的希望所在。

    当初的回鹘在草原霸主地位动摇之后,都能收拾好家底往西面撤退,要不是回鹘势力走的干干净净,当年的契丹人还不见得能迅速的就在辽阔的北方大草原上建立起自己的霸权。

    更早时候还有西迁的突厥和匈奴,哪怕后者已经销声匿迹,可突厥却还有存在,便是西部那个庞大的塞尔柱帝国当中,突厥化的部族也比比皆是。

    回鹘西迁后一分为三,二百多年过去了,实力已经衰弱到了极点。但即使如此,那也依旧有着二百多年历史呢,可不就是契丹的好榜样么。

    以契丹如今的局面,就是能再增命一百年,那都是绝好的结果了。

    所以,耶律大石在萧合达心目中,那完全就是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是一希望之珠。

    他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耶律大石,背弃了刚刚投效的赵宋。可他一万个也没有想到,当自己带领着手下的四五百亲信投奔耶律大石的时候,看到的却是耶律大石与李察哥在谈笑风生,在把臂言欢。

    萧合达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都做了什么,那是任何一个党项人都不会忘记的。李察哥恨不得一刀砍了萧合达的人头。然而耶律大石怎么也不可能这般的将萧合达交出去。他手下的重臣大将,可都是契丹人啊。

    萧合达帮着汉人把李乾顺的脑袋给砍了,这是给所有的契丹人都出了一口恶气。这是他们契丹男儿里的第一等好汉。

    耶律大石打着复兴契丹的旗号在北庭休养生息,现在明着卖萧合达,那是自毁根基。就是再想收纳李察哥,他也不会如此不智。

    所以,萧合达最初时候还是很风光的。但他忘记了这个世间最可怕的是人心。

    不过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是怎么从契丹英雄变成‘祸国’贼子的呢?

    萧合达自己都懵逼。

    耶律大石早就为他准备好了一切,叫他根本无可分辨,根本反驳不了。

    板上钉钉的罪名下,萧合达自然清楚是谁下的黑手,在北庭能有资格如此摆布他的人,只有耶律大石一个。不愿意坐以待毙,就只能逃。

    萧合达之前就已经背叛了赵宋,自然不能东归,也不可能向西去。他就只好向北,向阿尔泰山奔去。

    结果,李察哥带人就如饿狼一样死死的追着他不放。

    只是两次厮杀,萧合达手下的人就死伤殆尽,现在他也调转过头来,直冲着东方赶去了。

    因为他要报复!

    当初他就报复了李乾顺,报复了西夏,现在他就要继续报复耶律大石和李察哥。

    至于这会不会把契丹仅剩的那点希望给磨灭了,萧合达半点都不在意。

    能为了党项人而向自己人下手的耶律大石,那本身就已经不是契丹人了。

    至少萧合达是这么认为的。

    风儿吹过脸庞,秋季里的阿尔泰山风景是很美的。桦树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美丽整齐而简单,绿色的草地上不时的绽放着紫色、红色的小花,山谷中还有河流穿过,水面平静如镜……

    萧合达却半点欣赏美景的心情都没有。现在就是咒骂耶律大石不是契丹男儿的心,他都没有了。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跑去汉人那儿,把耶律大石给卖了。

    所以当他被一群乃蛮人给围住之后,萧合达脸上反而露出了轻松的笑。

    乃蛮人是北方大草原上的一个部族,实力不大,历史可追溯到突厥时代,西边的东克普恰克汗国中就有他们的分支——奈曼人。

    这个部落早期臣服于契丹,耶律大石西来的时候还受过乃蛮人的帮助,但在赵宋击败女真,把自己的影响力施加于草原之后,乃蛮人就也随大流的向赵宋臣服。

    萧合达也不知道这一“臣服”在最初时候是不是只做个样子,可他知道,当西夏灭亡之后,乃蛮人的这一臣服就绝不会有假了。

    夺取了河西走廊的赵宋帝国,触手已经伸到了西域,而在北面的大草原上,一个个部族更乖乖的臣服在了宋军的铁骑下。

    这不是被宋人给打败了,而是一种大肆。

    赵宋驱赶女真灭亡西夏,气焰嚣张,国力强盛,远看不到衰落的时候。连阻仆人在跟宋军几次碰撞后都选择了臣服,乃蛮人这样的小部落就更是如此。

    这跟历史上整个北方大草原直接臣服在了女真脚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
    撒里雅看着眼前的萧合达,喜欢的嘴都合不拢了。

    “萧合达!”

    这不是背叛了赵宋去投奔耶律大石的那位么?

    乃蛮人早就收到消息,近来密切关注北庭的耶律大石部的动静,没想到自己竟就捉到了萧合达。

    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这要是把人送交宋人那了,不知道能为乃蛮部换回多少利益呢。而上头的部族大佬们吃的满嘴肥油了,他作为办事人自然也少不了好处。

    “李察哥?还当自己是西夏的晋王啊?”

    对于后者使人传来的话,撒里雅不屑一顾。

    而且不提李察哥的反应,也不提耶律大石得信后的动作,就说萧合达本人的价值,那真的很不小。

    乃蛮人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传送到安定府,还留守这里的姚友仲听闻消息后人都有些懵了。

    因为乃蛮人用的词汇不是他们抓住了萧合达本人,而是萧合达主动投效来的。

    这么描述,乍然一看乃蛮部的功劳就小得多了,但结合紧追着萧合达不放的李察哥,以及萧合达肚子里的秘密,这乃蛮部‘抓’到人并且安全的把人送来安定府,这功劳真就小了么?

    当初主动背弃赵宋的萧合达,现在竟然自己寻上门来了,事情变化真太奇妙了啊。

    不过当姚友仲听闻了萧合达交代出的秘密后,就更是感叹的叹了口气。“不愧是耶律大石啊。”

    “能看到我朝下一个目标在东不在西,这不稀罕,但人家立刻就敢动手,这就非常人所能为了。”

    汴梁皇宫里,赵构拿着姚友仲送来的奏折,已经使人喊来了内阁重臣与五军都督府一干军头。

    “诸卿看,现下又当如何处置?”

    声音中一股久违的欢快溢于言表啊。

    那东西喀喇汗国的事儿还没有最终敲定呢,赵宋收东喀喇汗国当小弟不难,难的是这般做会不会刺激到西喀喇汗国和其背后的塞尔柱人。

    要知道,东喀喇汗国内部很不稳定,葛逻禄人近乎于独立,其他不听话的部族也多的很。这要是塞尔柱人受到了刺激,转而大力支持起了葛逻禄人,怕东喀喇汗国马上就要四分五裂。

    这对赵宋日后的西进策略显然是不利的。

    因为在你很难一下子把某地给同文化的情况下,和平进入,显然比舞着刀枪杀进去要好得多啊。

    哪怕那东喀喇是天方化的。

    赵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最尴尬的问题就是明明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中亚,偏生没有把手伸过去。

    女真才是赵构接下来的目标。

    只有把金人解决了,赵宋才能无有后顾之忧的西进。而至于南面的大越,说句大实话,赵宋高层现下早就不把它当回事儿了。

    只要岭南的守备军和水师组建完毕,都必须要从中原调动人马,只用岭南的军兵就能轻易地将这个国家给荡平了。

    毕竟大越那地方,中原与之交锋,难就难在其北部那连绵的大山。可要是有一支强大的水师配合,大军便很简单的就能绕过不便于厮杀的山区,直捣其国都。

    这样的一个国家,根本就不放在赵构的眼中。

    他接下来的目标是女真,是金人。

    后者的难度更在党项人之上,因为党项人的生存环境远不能跟东北相比,尤其是女真人的老巢,完颜部的地盘都已经是后世黑省的冰城了。

    那地方在21世纪都叫一个冷,现在又是小冰河时期,连广州都飘雪,这东北就更是寒冷了。

    女真人若是撑不住了,躲进了老家的深山老林当中,赵宋要废多大力气花多久时间,才能把之彻底碾碎啊?

    这些都是未知数。赵构等君臣,又如何会对西面动手?

    可是他又不能不收下东喀喇人的膝盖,否则大宋朝的脸面往哪搁呢?

    塞尔柱人事实上也清楚东喀喇汗国自己是吃不到嘴里的,因为他们自己近些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赵构是一个精通世界历史的砖家的话,他就该知道,塞尔柱人的辉煌也即将落幕。

    后者在一代强主马利克·沙一世逝世之后,也陷入了内乱和纷争之中,马利克沙的几个儿子纷纷自立为王,几经厮杀之后,现任素丹艾哈迈德·桑贾尔才得以成功上位,但大塞尔柱帝国的分裂却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了。

    历史上的艾哈迈德·桑贾尔就因为东西喀喇汗国的利益而同西进的西辽王朝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结果他组织起的十几万联军却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之战中被耶律大石以少胜多,彻底击垮。曾经一度辉煌的把巴格达哈里发当做玩物来装饰自己权威的塞尔柱帝国,旋即覆灭,只剩下零星的小素丹国还继续存在。

    艾哈迈德·桑贾尔对东喀喇汗国当然有奢求,然而局势变化的迅速,他现在已经不想着把东喀喇汗国收入囊中了,而更希望能与强盛的赵宋王朝‘和平共处’。

    双方就隔着东西喀喇汗国对峙,把东西喀喇汗国当做彼此的隔离带,从而避免爆发冲突。

    哪怕当年的怛逻斯之战已经过去了小四百年,中亚各国早就忘记了东方帝国的厉害。可艾哈迈德·桑贾尔却清楚,以现在塞尔柱帝国的实力,那已经无法去迎战一个强壮的挑战者了。

    作为现下的中亚霸主,他更乐意‘化敌为友’,好让塞尔柱帝国毫无风险的躺在中亚各族的身体上继续作威作福。

    事实上艾哈迈德·桑贾尔的目标已经很保守了,毕竟他是中亚霸主啊。这般的追求真的有点丢份的。

    但很可惜,哪怕是如此的追求,赵宋都不可能满足他。

    由他坐上了大宋的皇帝,华夏的脚步又怎么能一直在东亚这一亩三分地上转悠呢。

    正在汴梁君臣感到为难时候——赵宋要是不答应,塞尔柱人哪怕是脑残,那也该把赵宋列为敌人了,萧合达偏偏发来消息说耶律大石在准备西征!

    这可真的久旱逢甘霖。偏偏这耶律大石为了自保,就是不想给赵宋当甘霖都不成的。中亚之地可没有多余的地盘来给他立足。

    “陛下,这耶律大石一动,于我朝而言,反是一大庆事也。”宗泽的两眼都在发光。这些日子他是睡觉都不安呐,实在想不出两全其美的法子来,似乎最后只能舍弃了西部的利益。

    要是叫塞尔柱人拿下了东喀喇汗国,再给他们几年时间夯实基础,然后利用信仰来抵制赵宋,那日后宋军再要杀入河中地区时,难度可就抬升的太多了。

    但即便如此,赵宋也不可能放着东边的女真人不动手啊?
1...187188189190191...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