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张国纪与周奎争成了一对乌眼鸡,直恨不得动起手来。
“老皇亲息怒,老皇亲息怒。”郑芝龙脸上堆着的全是笑容。“非是嘉定侯有殊荣,乃是昨儿嘉定侯潜心用事,为陛下排忧解难,更进宫奏请出京畿招募兵勇,好为朝廷效力。陛下这才下了手谕,准许嘉定侯出城……”
一句话,人周奎给的银子多。纵然丢了人,与他的家当相比,十万两白银也只是一小部分,但其他人等呢他们拿出的就是大部分吗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侯刘文炳这样的人可是很少的。
在这个关键时刻,那可不是讲心的时候,不是说我有两万两银子拿出去捐了一万,那就比周奎这鸟人更能得皇帝青睐。
十万两就是十万两,何况人家还补了刘文炳的缺口,白花花的银子才是叫崇祯帝消气的关键。
张国纪等一群聚拢来的人都不是傻子,郑芝龙这话已经很露骨了,周奎是潜心用事为皇帝排忧解难,这才能出京募兵的。
也就是拿到了出京的许可证。
这话的意思可不就是皇帝要要钱的么你不给我银子,就老老实实的待在京城,随大部队而行吧。
横竖皇帝也是要走的,加之李自成又要来了——不知道怎么的,满城的官僚勋戚竟然都认可了‘居庸关不稳’这五个字了,都潜意思的认定唐通要投降了,这不可以说不是一个悲剧。
李自成都要来了,吴三桂的大军则还不见踪影,郑芝龙再能打,手中也只是万把人马,浑身能碾做几根钉可满京城的文武百官一同向津门跑去,那还不知道要拖拉多长的队伍呢,万一有个好歹,不,那就不是万一,而是肯定会有纰漏。
郑芝龙只会紧着朝堂上最顶尖的一批大臣勋贵和皇室看护,余下的若是被李贼的贼兵给追到了,真是何止一个凄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个个都比朕有钱!(求订阅,5/10)
五千年来谁著史明末闽海王第一百六十三章一个个都比朕有钱!“安南伯大好前途,何以做出这等自绝于天下的事儿来”
魏成良恨声说道。他老爹叫他回通州老家,而不是前往津门,内中的意思作何理解虽没有明言,但他自身也不是傻子。
所以,这时候的魏成良抛开了许多顾忌,说话甚是没有内涵。
“自绝于天下”郑芝龙满脸都是讽刺,“魏阁老打天启末年便高中举人,至本朝十三年蟾宫折桂,十余年间为通州名绅,家中良田三万亩,结果在此国难之际却只捐了区区五百两银子。真不知是谁在自绝于天下!”
郑芝龙满脸的嘲讽,陈演这个替死鬼的老家远在川蜀,很是不好探查,可家在通州的魏藻德还很难查探吗
虽然他也知道那三万亩良田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寄居投献挂在魏家名下的,为的只是不交税——当然,魏家是有分成的,但绝对不会比国税高,这是朱明一朝读书人发家致富的根本法宝。朱明中前期时候还有限制,似乎是秀才80亩,举人400亩,进士2000亩,但到了中后期就全然自由了。徐阶那二十多万亩良田就是这么来的。
满京城的达官显贵多如牛毛,郑芝龙想要把出城费安安稳稳顺顺利利的进行下去,必然是要挑只鸡来杀的,魏成良自己要跳出来找死,那他就满足他。
一通话说的魏成良脸皮涨红,同时也心里震惊,家里这些年收了不少人的寄居投献,具体数字是多少连他都不清楚,因为魏成良也才二十出头,大多经历还都扑在学业上,家中的庶务都是老仆们打理。在他的心里,那些寄居的田亩也终究不是魏家的产业,他也不在乎的。
可郑芝龙一个外地人,竟能一口道出个数字,这内里的含义就太叫人不寒而栗了。
“魏阁老乃内阁大学士,国朝重臣,亦当天下士民表率。如今危难之时,时时刻刻都在为陛下分忧解难,你身为长子,纵然无有官爵在身,不能为父分忧,也当陪伴父亲左右以做安慰。岂能匆匆弃父而去,自己先行赶往津门”
郑芝龙张口再给魏成良扣了一定不孝的帽子后,在魏成良气的发疯之前,把手一挥,“来人啊,把魏公子送回去。其他诸位,有意出城来为陛下效力的,咱们到城楼上再议。”
田弘遇等一干人蜂拥而上,直接把魏成良的咆哮声给湮没了,簇拥着郑芝龙迈步前往城楼。
还有一些府里的大都管,连忙叫人传信给府里,这些事儿都不是他们,或是车队里的公子哥们、女眷能决定的了得,都需要真正管事的家主拍板。
紫禁城内,清晨早早就醒来的崇祯皇帝,看着王承恩送来的清单目瞪口呆,“一百万两银子”这还是郑芝龙分润了一些后的数额,那岂不是说,就自己睡了俩个多时辰的功夫里。郑芝龙在东直门就收了小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田弘遇五万两,英国公府十万两,定国公府十万两,成国公府十万两,武定侯府五万两、阳武侯府五万两,宁阳侯府五万两,清平伯府三万两……”
郑芝龙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国公府十万两,侯府五万两,伯府三万两。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三万两;三品以上重臣一万两……
想要提前出城就要拿出银子来,不然,就跟着皇帝一同出城啊。
现在已经是十五了,或是下午,最迟明日一早,那居庸关的确切消息必然传来,郑芝龙已经接到密探传来的消息,皆知道昨日中午,居庸关虽然依旧飘着大明的旗号,各关上关下两军根本就没厮杀声。
这下子郑芝龙还有什么不明白唐通一定是投降了。
&nb
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愿他是个忠臣(求订阅,6/10)
五千年来谁著史明末闽海王第一百六十四章但愿他是个忠臣“满朝衮衮诸公皆是不堪造化之辈,承恩啊,你说这安南伯,又是个甚样人物呢”
“张肯堂递来的密奏你也是看过的。”
“你来说说看。”
崇祯帝从百万两白银的喜悦中清醒来,脑子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送银子的人。不是那些被宰的达官显贵们,而是安南伯郑芝龙。
不是郑芝龙想的点子,不是郑芝龙亲自操刀上阵,崇祯帝凭甚再收揽下这百十万两银子
但他同样很清楚,经过这一遭事儿,郑芝龙可算是把满朝的文武重臣、勋贵皇戚都给深深的得罪了。
作为一个皇帝,崇祯帝在人情世故上绝对没有王承恩圆滑灵活的,这是身份使然。
但就再是皇帝,崇祯帝自己都不敢对满朝的臣工们用强,因为那反噬会大的叫他都承担不起,郑芝龙又是怎么想的,能做出这般的选择
“万岁明鉴。奴婢以为,那安南伯恐真一门心思的要在海外割土封王了。”所以才对满朝的文武勋贵全都不在乎,只一意的向着皇帝,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要的东西只有皇帝能给。
“郑芝龙是海贼出身,自从上岸招安以来,就一心要脱了旧皮,换个体面来。”自从郑芝龙崭露头角之后,他的很多事情王承恩都已经向崇祯帝汇报过了。
从郑芝龙之前十几年的举动看,那真就一门心思的要融入主流啊。
“可他既然想要有个体面,朝廷筹功封赏,如朝鲜之例,那就是最体面的。”
“再则郑氏经济全靠海贸,日后郑氏便是在大员之地立国,也定不会松手海贸的。其人在闽地根基深厚,尤其是泉州一带,当地黔首只闻有郑氏而不闻有朝廷,郑芝龙便是真去了海外了,又岂能把故土放得一干二净奴婢听闻那郑芝龙在自己老家修了一座安平城,陈兵布炮,视为自己之老巢。如果他不愿丢弃而想要依濠镜故例……,那一切可不都要万岁您点头应是”
崇祯帝还真没有王承恩想的那么深,现在听了后觉得……,嗯,有道理,很有道理。
“安南伯为朝廷社稷立有大功,只要今后他还能诚诚恳恳,这些要求朕又有何不能满足他的”
朝廷撤去了南都,朝廷依赖郑氏的地方只会更多。北地漫长的海岸线都是郑氏水师的用武之地,更别说郑芝龙手下还有一支强力陆军。
但生性猜疑之心就重的一笔的崇祯皇帝又怎么会真的彻底对郑芝龙放心呢。这些话都是王承恩说的,又不是郑芝龙就这么想的,他心里还是不放心。
“但愿他是个忠臣,朕……”崇祯帝心中默默想着。
……
京城内的慌乱则伴随着天亮而愈发浩大了,那么多大人物都在举家迁移,小老百姓的心如何还能安稳的下
但他们却是想出城都难。
郑芝龙可不会在这个时候发善心,而且这都十五了,崇祯皇帝明天就走,到时候京城肯定大门敞开,小老百姓家什简单,再走也不迟么。
他现在正银子收的手软,“这京城就是京城,从不会缺有钱的主……”比如祝氏、查氏、盛氏等。
一个个都是绝对的大富翁,所住的庄园,就是郑芝龙在安平的老宅都不能比。
那祝氏,永乐年间起家,至今二百年也。富逾王侯,屋宇至千间,园亭环丽,人游十日,未竟其居!而查氏、盛氏其富丽亦相仿,然二族喜交结士大夫以为干进之阶,故屡为言官弹劾,不及祝氏退藏于密也。
现在一个个要往外头跑,就都要掏出真金白银。
郑芝龙在东直门是银子收的手软,哪怕他明白自己在官场士林中的名头正在迅速的恶化,也不能妨碍
第一百六十五章 现在死一个,日后死一家(求订阅,7/10)
五千年来谁著史明末闽海王第一百六十五章现在死一个,日后死一家郑芝莞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无有一丝儿灯火的村落,谁能想到这里会是范永良的存身之地
四野里早已经没人,混黑的月亮挂在天上,只有凉凉的夜风吹拂着。
家家户户都熄灭了灯火睡觉,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村落。
白日里还是一群布衣装束的军兵如今已全幅甲衣。在施琅的亲领下宛然一道奔涌的铁流,蜂拥向前,把出村的所有道路全部包围了来。
小小一个村落非常的不起眼,范永良很有隐蔽性,但这儿在十年前就被范家盘了下来,一干佃户更是全被养熟了的。
如此的村落,范家还不知道在北直隶布置了几个呢。这些日子里,只京畿就已经发现了五个。
“范家”暗淡的月光下拥戴着数人,郑芝莞冷笑一声,范家人倒霉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他们现在要是有能耐,就全心全意的祈祷郑氏别最后夺了江山吧。
现在死的只是一个范永良,日后可是要死一家的。
“告诉施琅,别多造杀伤。村中的百姓只要束手就擒,就只管拘着就是。”
那打中原向北杀来的李贼大军眼看就要杀到保定了,固安这里可不是平平静静。也就县城里还有些秩序,其他地儿早就乱了。
很多个的村落镇集,都自发的组织青壮巡哨,眼前的这个村落也是如是。但都已经被郑军的斥候也抹掉了。
不过范永良布置的不止有明哨,还有暗哨。
这个时候村内最大的那座宅子里已经有了反应,几面铜锣敲响,有声音高叫:“有贼啊,贼人来啦,大家快操家伙!”
军兵已经明火执仗的围了上来,行踪自然用不着再隐蔽了,只听一声号令,甲兵“钪钪”声音不绝,就直接包围了村子中心的一处三进的宅院。
施琅放眼看去,院子里已经亮起了火把,透过门缝都能看到里头人头涌动,有老的有少的,穿的五花八门,却都持兵器,呼喊着向门口而来,他们自己先就打开了门。
“乌合之众!”施琅露出一丝狞笑,他带的兵并不算多,大部分人还被用在控制庄内的村民和路口,真正来到这处宅邸前的也就百多人。
范家人若是据宅子死守,那还会有点麻烦,可他们现在自己出来找死……
与他想的一样的还有他手下的军兵,见此情况,一个个全都笑了。虽然还是肃立不动,脸上却都隐隐荡漾着一股兴奋之意。
郑军现下还称不上百战之军,但他们也经历过戴家集、张秋镇之战,都算是老兵,至少是经过严酷训练的职业军人,对于眼前的乌合之众只有欣喜而无有畏惧。
吃兵粮的么,杀敌是赏赐和升官的最大资本,杀这些贼人虽军功很少,但只要反抗,他们就有功劳。说实际,里面的人反抗的越多越激烈才是越好。
百多人里头有五十火枪兵,但却没人举枪,这时已经肃立的他们反而一个个握的是上着刺刀的火枪。
“杀啊——”施琅大喊一声。
能不开枪还是不要开枪的好,不然动静就太大了。也不符合贼寇作案的模样不是
何况他们一个个披着甲衣,又个个都是久经训练,人数还有优势,杀不过对面的乌合之众才是笑话。
“噗嗤,噗嗤……”
两边撞到了一块,刺刀没入**的声音不绝,惨叫声一片传来。
郑军将士就是那横冲直撞的铁牛,所到之处,挡者披靡。
片刻后,范家的护院家丁就被压回了院子里,门前的空地上只留下几个翻滚惨叫的人,还有几个奄奄一息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人。
“这些都是什么人他们是谁的人”
院子里,范永良浑身都在颤抖。来人竟然个个披挂铁甲,难
第一百六十六章 统统打包(求订阅,8/10)
五千年来谁著史明末闽海王第一百六十六章统统打包李自成的哨骑十六日正午就已经出现在西直门外了。
但兵力很少,被周毅带领的郑军马兵轻易的击退了,但这也给整个京城造成了极大地恐慌。
前哨这么快就抵到了京师,那明天可不就有先头队伍要抵到了
事实上民军也真的在全力以赴的赶路。
崇祯帝竟然没早早逃跑,而是至今还留在燕京,这真叫李自成不知道该如何赞叹自己的好运了。
这要是能把燕京的皇家一网打尽,大江南北的万里如画江山,可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但李自成同样明白自己的江山还不保险,燕京城内还有郑芝龙的上万人马,相距不远的东部更有吴三桂部数万将士,崇祯帝要真把手中的本钱都聚集在燕京,他还真的很难拿下来。
更要担忧崇祯帝被吓坏了后,直让郑芝龙护驾跑路……
所以,趁着大军连连不战而胜的锐气,趁着吴三桂兵还没到来,趁着崇祯帝还没有逃,赶紧杀到燕京城下,把大大小小的城门一堵,这才能真正的松一口气。
燕京城内还有多少人李自成知道的一清二楚,光是投降的一个个被崇祯帝派来的监军中官,就把京城内的底儿给泄的一塌糊涂了。
那么大的一座城,就万多人守卫,内里还多有老弱,真是不堪一击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