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而且,每天只要求各位在上午辰巳两个时辰,准时来五行卫听董某授课即可!其他时间,任由各位自己安排。

    两种方案,任由各位选择,董某绝不强求!”

    招待所全名五行招待所,是五行营与京城武勋合开的营利润客栈,占用的是永定皇庄的荒地,信王因此也占又一成的股分。招待所对所有人开放,以后世的招待所的方式管理,并且提供马车等附加服务。

    几个月下来,在京郊附近十分有名,因为靠着五行营,安全感十足,很多过往的商旅、甚至出游未能及时回城的富贵子弟都愿意来此居住,几个月来获利颇丰。

    这些关宁的将官,这几年喝兵血也捞了不少,哪会把那几两银子看在眼里此次来京城,绝大多数人都想着见识一下京城的富贵与繁华,哪里肯住进军营,被人管着受那份罪。于是大多数都选择后者,只有吴三桂和一名叫李承先的游击选择住入军营。

    吴三桂愿意住进军营,董宣武在意料之中,因为当初在平辽坡的那场演习,吴三桂输得太惨了,作为一代枭雄,当然不会是那种贪图享乐之人。而李承先也选择,大大出乎董宣武的意料之外。

    随口与李承先交谈了几句,董宣武大概弄明白了他的来历。原来他是三屯营总兵官马世龙的部下,难怪会做此选择。

    马世龙,字苍渊,回族人。出身于宁夏卫(今宁夏银川),世代为武将,武举中试后,历任宣府游击,永平副总兵,现署任都督佥事、三屯营(今河北迁西西北)总兵官,是孙承宗最为器重的大将。

    由于他不是出身于关辽,又被孙承宗信任器重,很自然受到了关宁这一系将领的排挤。马世龙尚且不好过,更何况是他的部下李承先估计这一次,李承先这一次是抱着为马世龙争口气的想法来五行卫的。

    董宣武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这个李承先的结果非常不妙。

    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马世龙听说耀州空虚,兵不过三百,而且四贝勒皇太极也来到了耀州,觉得是个机会,派宁远中协副将鲁之甲为主将,参将李承先为前锋拟率四个营(一个车炮营、一个铁骑营、两个水营)共七千名战兵偷袭耀州。

    谁知道到了三岔河,由于关宁军诸将不配合,花了三天还没有搭好浮桥。同时驻觉华岛水师游击金冠、姚与贤等人所率水营也迟迟未前来接应。

    鲁之甲是个急性子,一边命令继续修建好浮桥,一边他和李承先则率领八百人透过七只渔船强渡三岔河,偷袭耀州。谁知消息走漏,女真人早有预备。

    当时耀州只有正蓝旗的一个牛录无甲旗丁和妇孺,和牛录额真屯布鲁的一百战兵,的确很空虚,但皇太极并不




第一百九十九章 很有“味道”的男人
    安顿好众人,又请众人吃了顿饭,董宣武回到五行营已经是戌时初刻。这时卫兵来报,说被看押的那个东野太郎有重要情报要禀报而且一定要见他。董宣武想起那东野太郎是谁,不觉哑然失笑。

    当初董宣武将上杉次野放了,但却将东野太郎留了下来作为人质。后来也就渐渐将他忘了,没想道,这么一关,竟然将东野太郎关了大半年,也难怪东野太郎会急了。

    董宣武此时心情不错,也很好奇东野太郎还会有啥重要情报没说,便招呼将东野押来。

    东野太郎被关得快疯了,见到董宣武,就像见到亲爹一样,眼泪鼻涕流了一地,连连磕头,求董宣武放了他。

    东野太郎的死活董宣武其实已经不太在意。

    当初董宣武留下东野太郎,只是为了控制上杉次野,为以后埋下一颗棋子。之所以选择上杉次野而不选择东野太郎,纯粹是因为董宣武觉着东野太郎这家伙太圆滑了,不好控制。

    如今上杉次野已经因为搭上了董宣武这条线,因祸得福,在上杉家的地位已经直线上升,直逼他的大哥上杉俊郎。而且上杉家的实力也因为董宣武在背后支持的缘故,一挽过去的颓势,已经提升了不少,隐隐有崛起之势头。也就是说,上杉家离不开董宣武,上杉次野更离不开董宣武,再扣押着东野太郎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你说有一个重要情报,如果这个情报是真的,而且的确很重要,放了你也没有多大问题。而且,以后,我们还可能成为生意上的伙伴,只要你也能像上杉君那样及时提供一下倭国的消息。”董宣武轻描淡写地说道。

    东野太郎激动得泪流满面,保住董宣武的小腿,赌咒发誓绝对效忠于董宣武。

    董宣武皱了皱眉毛,这家伙大半年没洗澡了,又脏又臭。董宣武很怀疑,这家伙不会是趁机把他身上的衣服当抹布吧

    让人把东野太郎带出去先好好清洗一番。他身上的那股气味不断折磨着董宣武的嗅觉,董宣武实在是受不了这个很有“味道”的男人。

    当东野太郎再次被带回来时,情绪平静了不少,他的确提供了一条看似非常重要的情报。

    据东野太郎所说,当年倭国太阁丰臣秀吉派兵征服朝鲜,却不料被大明打得一溃千里,丰臣秀吉在重病之际,痛定思痛,认为自己操之过急,当时的大明对倭国来说实在是太过强大,只能仰视而不能力敌,倭国根本不是大明的对手。

    于是丰臣秀吉听从了僚臣的建议,决定效法赵高毁秦之计,秘密从倭国国内各大族中挑选出一批十岁左右、有潜力、对倭国死忠的少年,派往大明,用各种手段交由明人抚养。这些人长大成人后,由于本来就是万里挑一,才智高于常人,所以日后必定会有人走进大明朝堂。丰臣秀吉想通过这种方式,打垮大明,等瓜熟蒂落之时,倭国大军就可以一举登陆大名,统治华夏。

    可是天不遂人愿,没多久丰臣秀吉就嗝屁了,德川家康成功上位,丰臣家从此没落。这个计划就这么不了了之,渐渐为外人所知。

    但另一种说法是,早在丰臣秀吉嗝屁前,一批三十多人倭国少年其实早已经被送出,并成功潜伏在大明境内,德川幕府其实是与他们有秘密联系的。

    听到这里,董宣武心中猛地一沉,原来倭奴从明末时就开始派出奸细,意图颠覆华夏。想一想后世网上,那些忘祖背宗、崇洋媚外的言论。把华夏引以为豪的祖宗一个个丑化成猪的图画,对倭人的祖先却百般推崇,如果说其中倭人没有暗中引导、推波助澜董宣武是无论如



第二百章 赵高毁秦
    李先道似乎感到有些无趣,小题大做,摆了摆手,叫东野太郎滚回倭国去,以后不许再踏足中原,说完就大踏步离开了。

    谁料到东野太郎正准备了结了完生意回倭国时,却接到了上杉次野的命令,让东野太郎集合在中原的人手,随时准备与他汇合干一件大事。所以,东野太郎就留下来了。

    后来的事,董宣武就都知道了,东野家在大明布置的武士几乎一扫而光,而东野太郎也成了董宣武的俘虏,被关到了现在。

    本来,此事东野太郎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被董宣武关押的这大半年的牢狱生活实在是太难熬了,东野太郎绞尽脑汁想还有什么对董宣武有用的消息没有交代,可以换取自己的自由。在不断的瞎琢磨中,这件事自然而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想到了这件事,东野太郎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那个流传并不是很广的传说。而且越想就越怀疑。

    李先道说他只是少年时去过倭国一次,但是那次谈话中,李先道随口问起那些倭国风俗与景色的细节,绝不是一个去倭国游历过一次该知道的,尤其是那乡土味十分浓郁的倭国话,即便是天才也难在短时间内学得如此惟妙惟肖。

    所以,东野太郎就胡乱揣测,李先道会不会就是二十多年前丰臣秀吉安排在大明境内的那些棋子中的一颗如果是,这可是大功劳,董宣武一定会因此放了他,说不定,他还能因此能受到重用,衣锦还乡。

    至于李先道曾经的救命之恩,东野太郎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况且当初若是被信王的侍卫抓去也未必是死路一条,或者还能因此躲过董宣武这一劫。

    不过,东野太郎也是精明人,知道此事事关重大,若是轻易透露出去,荣华富贵没到手,很有可能先被人灭了口,尤其他听说信王爷与董宣武过从甚密,经常来五行营的消息后,决定非董宣武不说此消息。

    可惜董宣武这几个月都不在五行营,直到今天东野太郎从守卫的口中得知,董宣武已经回来了,于是再也忍不住,大吵大闹,要求见到董宣武。

    董宣武听了东野太郎的话,心中震惊,又不觉感到好笑,没想到他胡乱关押这东野太郎,居然弄出了这条消息。不过,董宣武也不敢轻易相信东野太郎话,反复盘问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破绽,董宣武放东野太郎回去休息,并且承诺,此事一旦查实,那么,东野太郎将会享受到无尽的荣华富贵,东野家也会在五行卫的帮助下成为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族。

    打发走了东野太郎,董宣武陷入了沉思。

    李先道真的会是倭国派来的奸细

    几个月前,董三收到消息,当初钱伯臣的事与李先道脱不了关系,当时董宣武怀疑是魏忠贤想借自己的手除去李先道,挑拨他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所以没有太在意。

    后来辽东之行,更是将此事抛之脑后。现在从辽东刚回来没多久,东野太郎就来揭发李先道可能是倭国潜伏在大明的奸细,这未免太过巧合了吧!

    董宣武跟李先道见过几次面,李先道甚至来过军营几次,对李先道的印象,董宣武还是不错的。明事理、知进退,温文尔雅,才华横溢,有一股儒者风度。虽然也是东林党人,但是行事并不古板,反倒通晓人情世故,非常善于与人打交道。与他在一起,有一种如逢知己、如浴春风的感觉。

    李先道能得到信王朱由检的信任,董宣武并不感到惊讶。如果不是因为李先道是东林党人,同时也是朱由检的人,董宣武恨不能将他抓来给自己做事。

    这样的人,会是倭国派来的奸细吗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去想,东野太郎所说的话却也的确找不出破绽。李先道年纪大概三十多岁,与东野太郎所说的丰田秀吉派出这批奸细的年龄也是对得上的。唯一让董宣武不解的是,像李先道这样一个



第二百零一章 军务统计局
    如果这个內患真的存在,必须要铲除,否则寝食难安。

    但这一切都只是董宣武的揣测,揣测并不是事实,董宣武还没有自大到那般地步,一切都需要证实。

    董宣武意识到,他必须要去与魏忠贤魏公公见上一面。在大明,如果说到情报搜集能力,恐怕没有人比得上东厂与锦衣卫了。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他,对特务并不像这个时代的人那般反感,这或许是因为受后世某国大片的影响吧!

    这件事也同时让董宣武惊醒,五行卫必须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情报机构。从新兵营当初的夜袭,到这一次的关外之行,再到这一次侥幸从东野太郎掏到如此重要的消息,无不在提醒董宣武,五行卫在这方面的欠缺。

    没有及时准确的情报,五行营就只能被动的应对。

    而在这方面,董宣武是极度缺乏相关的人才的。反复斟酌后,董宣武决定让董三、刁德嗣负责把这一块的事情做起来。当然,刁德嗣还要负责参谋工作,所以,董三将会主导者。

    想着想着,董宣武在不知不觉中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董宣武被嘹亮的起床号所惊醒,洗了吧脸,董宣武加入到晨练的队伍中。在晨练的队伍中,董宣武诧异地发现了吴三桂。董宣武记得自己给了他们三天假期,怎么吴三桂没有趁着这机会回京城的家中

    吴家在京城有一栋大宅子,李自成攻破京城后,从光吴家抄出的白银就有两百万两,在皇宫反倒没抄出几两银子。当然此时的吴家还没有这般富可敌国,毕竟那是一二十年后的事,贪污也需要时间。

    董宣武加快脚步,追上了吴三桂,问道:“吴兄,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今天不打算回家么”

    吴三桂摇摇头,说道:“既然跟着董大人学本事,还是少些挂念得好!周东子他们不是也没回去董大人,你每天也是跟士兵一样在此时起床么”

    董宣武呵呵一笑:“不身先士卒,怎么能练得出强兵吴兄,日后有你的苦头吃了!”

    对吴三桂,董宣武还是有些佩服的,虽然此人的人品差一点,但能放下官架子,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当然在另一个时代也很了不起,一代枭雄到底是一代枭雄。

    晨练结束,董宣武找到马忠,把打算建立一个叫军务统计局,简称军统(也不知是不是董宣武故意恶搞)的事情说了一下。

    这件事可以不跟信王说,但必须要跟马忠说,太敏感了。而且,董宣武还打算以后把军统交给马忠管理,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嫌。

    马忠睁大眼睛,不解地问:“不是有东厂和锦衣卫么为何要建立军务统计处”马忠不想插手这一块,这等于是从魏忠贤手中分权,他素来与魏忠贤没有什么瓜葛,完全没有必要因此生出龌龊。

    董宣武摇摇头:“出征辽东,情报将关系到五行营的生死存亡,马公公,你真的放心把生死放在东厂与锦衣卫手中么而且,咱们这个机构,不同于东厂与锦衣卫,更侧重于对手、敌国的情报收集。

    国内这一块,除非是涉及到咱们五行卫的安危,是不会插手的。而且也不会有东厂和锦衣卫那样的权力,主要以搜集情报为主。除非得到刑部的许可,大明境内是不许出手抓人的。”

    &n



第二百零二章 会谈(1)
    京城上层流传着许多关于七星楼的传说,其中一条是七星楼表面上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酒楼,但是暗底下,实际是东厂的一个据点。这些消息,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但董宣武听说过这个传闻,现在看来,这个传闻很可能是真的。

    魏忠贤比约定的时间晚来了半炷香的时间,这个董宣武能够理解,不然怎么显示他是魏忠贤,而董宣武只是董宣武呢

    “诶呦,董将军,皇上正找咱家有些事情商议,耽搁半会儿。这不,事情一了,咱家就急急忙忙地赶过来了,董将军莫要怪罪咱家!”一个小黄门推开包厢的门,魏忠贤走了进来,笑呵呵地说道。

    这句话是告诉董宣武,皇帝离不开他,董宣武跟他比,还嫩了点。

    董宣武当然明白魏忠贤的意思。显然,董宣武要建立军统的风声已经吹到了魏忠贤的耳朵里,这种事,魏忠贤不可能坐视不理,给董宣武一点脸色看是必然的。

    “魏公公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日理万机,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见董二一面,董二已经是感激不尽。”董宣武拱手施礼,脸上堆满了假笑,那模样自己都觉着恶心。

    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手上虽有五行卫,六千多人马,但要分跟谁比。跟这一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主比起来,还真算不了什么。

    “董将军,招呼不周,请坐!董将军这次找咱家,该不会只是喝几杯酒这么简单吧”魏忠贤干笑了两声,解开披风,肩膀一耸,披风滑落,身边的小黄门立刻将披风接住。

    董宣武见魏忠贤这般说,也乐得把话挑明,答道:“魏公公明鉴,董二这次来的确有两件事要与公公上讨。”

    “哦董将军请讲!”两人坐定,魏忠贤端起刚刚为他沏好的茶,抿了一口,说道。

    董宣武看了一眼忙着上菜的小二和满屋子的侍卫,没有说话。

    魏忠贤笑了笑,说道:“不打紧,都是自己人,董将军不必顾虑什么!”

    他们跟你可是自己人,跟我可没多大关系,有些话可不能当着他们说。

    董宣武心中暗想,见菜上得差不多,回头对周通和两名护卫说道:“你们先下去等我吧!”

    “诶!”周通答应了一声,领着两名护卫便出了包间“蹬蹬蹬”下楼去了。
1...4748495051...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