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剑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淡水鲈鱼

    云中君发簪被射落,坠入山野大水之间,他心中悲戚,惨笑道“今日中计,人算可恨,但神人在天,又岂能被尔等蝼蚁所杀”

    “我宁可自戮,也绝不被尔等所斩”

    他提起长矛横在颈前“为何会走到这般地步哈哈一怒而天下惧,安息而天下息,程夫子,是深得张仪之道啊”

    “一言之下,四国由你摆布,六道尽入掌中,淮西千里山河拱手相送圆滚滚一颗七窍玲珑心,自古以来,何尝有你这般恶心的仙家”

    “然而纵横之人,从来不得好死,你玩弄心计,迟早有一日会死在纵横之上”

    何蹇再度抬起弩来,云中君大叹,穷途末路,死的居然如此憋屈,他真正是极不甘心的。

    长矛打飞弩箭,云中君望向东方,身躯瓦解,在这一刻,天地之间,仿佛响起唱诵之声

    那是祭祀的歌,唱的是九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地上神国之前,辉煌的光芒降临,东君蓦然抬首,看到的却是许久未见的东皇

    这位九大天帝之一,世间的主宰,以并没有任何感情的语气告诉东君

    “云中君死了,今后由你负责楚国神道运转,天之青火降临在即,不可再出岔子了。”

    东君愕然无比,他猛地站起来“陛下什么意思”

    “云中君亡了”

    东皇却是不再多说半句话,直接消失在地上神国中,只剩下陷入长久沉默的东君矗立。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子无章玺
    平靖关克,淮西淮北一十六城尽入秦国掌中,那些前来阻挡的神徒军,当感觉到他们的云神死去的时候,神色尽数剧变。

    但让人恐惧的是,他们居然产生了一种殉道般的悲伤与愤怒,于是在最后一战中,秦国的军队死伤增大了,而神徒军也是全军覆没,这一次没有回去报信的人了,所有的神徒军全部被秦军击杀,尸体淹没在泽水之中。

    神道与秦军在淮西,淮北的最后一次冲突,在白起的擒王行动下宣告终结,自此神道与楚军退出淮西,而按照此时楚国的状态,基本上短时间内已经没有能力再收复淮西,淮北诸城了

    程知远的手摩挲着那枚章玺,在听到云中君殇逝之后,便把那枚章玺放在了白起的案台上。

    “夫子什么意思”

    白起看着那枚章玺,他其实已经有所察觉,但是不敢确定,这种话不好从他的口里说。

    嬴异人则是诧异道“先生,这是天子的章玺啊,你这是”

    程知远“哪里有什么天子章玺,那是我骗云中君的。”

    话语落下,嬴异人则是瞪大了眼睛。

    程知远“你忘了我们只是来送卷宗,然后去云梦泽找黄粱的吗,天子之章玺,怎么可能在我身上,我又不是周室宗亲,这种东西岂能假手于外人”

    嬴异人结结巴巴“可可先生不是说,那是天子给的让,让先生便宜行事的”

    程知远“谁知道天子给没给我”

    “我是天子使者不假,但章玺有没有,外人又怎么能知道”

    这话出来,嬴异人彻底懵了,而白起则是心中计较,果然不出他所料,章玺这种东西怎么可能轻易被带出洛阳,而且又没有周室宗亲陪同,当年天子的肉条和章玺一并放出来的,也只有那次五国相王,是昭文君带来的。

    那时候周天子不得不承认五国的诸侯王地位,也是这次之后,天子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敬语罢了,从平王东迁,到桓王中箭,再到威烈王的昏庸操作分封三晋,最后到了周显王时期的五国相王,至此周天子的权威是一点都没剩下来了。

    程知远对白起道“这章玺便放在将军这里,权且当做个人情,将军持此章玺,上受天子之命,下奉秦王之令,长剑所向,无有不从者。”

    这是假章玺不假,但是程知远在这里说它是假的,拿到了外面,它还是真的

    就像是这次所言,云中君与天子使者会见于平靖关,天子使者是有章玺的,那么这个章玺又是天子使者转交给秦国的

    此次秦国是上奉天子命,讨伐神道

    这其中的意义可大了去了

    白起忽然问道“夫子究竟为哪国谋划”

    程知远道“武安君何出此言”

    白起道“此番,虽然承夫子之计,斩杀云中君,使我秦国去一心腹大患,但是楚国的军队,从淮西诸城交割开始,就全无战意,甚至守军也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神道军队,那么楚国的军队,又在何处”

    “楚境大乱,却不见楚军出现,只有神道中人频繁显化,楚军好像是在龟缩,向内收缩这是做什么,准备渔翁得利吗”

    “如果所料不错,眼下,楚国大队军马,或许已经集结在武胜关附近,遥望平靖关了吧”

    白起把剑解下,放置在案台上“这难道不是夫子给楚王出的计策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嬴异人感觉气氛不对,他心中惊动,暗道要遭,武安君莫不是起了杀心,要在这里把先生斩了

    纵横之人,如果不能专心为一国效力,那么必然遭报复,当年的苏秦就是下场啊

    “武安君似乎搞错了一点。”

    程知远看着他“我既不是楚人,也不是秦人,既不是楚臣,也不是秦臣,我是谁,一个教书先生而已,奉天子之命来这里,送个东西罢了。”

    “我在楚,为楚谋,在秦,为秦谋,两方相撞,后面的事情,又和我有什么关系”

    白起微微一愣。

    程知远负手道“这不是没有立场,而是我的立场本就不是你们,帮助你们也只是互相合作而已,合作结束,换个人继续合作,至于合作伙伴产生冲突,又和我这个东家有什么关系”

    “听懂了吗”

    白起失笑“倒也是这个理啊。”

    程知远道“武安君还想杀在下吗”

    白起正色“白起虽常使毒计,但本身并不是一个嗜杀之人,我从开始,便没想过要杀先生。”

    程知远点了点头“我是相信这句话的。”

    白起愕然“这就相信了”

    程知远道“这便相信了。”

    虽然并没有说为什么,但是白起总感觉程知远是话里有话,那不经意间对上对方的眸子,就好像被这人窥视尽了自己的性格,这让白起有些不太舒服。

    “将军。”

    白起抬起眉头。

    程知远道“为人过于正直,或许于前途不利,要小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君无过错,臣有大罪。”

    白起腾地一下站起,目光炯炯,如闪电般直视程知远

    “夫子何意”

    他一下子怒气勃发,呵斥道“夫子竟在此地挑拨我与王上关系”

    程知远道“非是挑拨,我只说此一句,不教你作任何二心,只让你自己小心行事罢了。”

    白起却是不听,掀开军帐,对程知远道“夫子请回吧多谢夫子建策,使在下攻克平靖,但今日夫子这番话出,我与夫子之间,交集恐怕也至于此了。”

    程知远忽然道“将军会把刚刚那句话告诉秦王吗”

    白起闭眼不答,程知远便又道“其实说说也好,当然,结果怎么样,我也猜测不到,这要看秦王现在的心思了,但我料想,他现在还是倚重将军的。”

    “秦国将有变革,大风起后,百草摧折,参天巨木依旧矗立,却抵挡不住人手中的利斧,将军大可使人把在下所说的话,一字不漏的全部记下,送呈给秦王面前。”



第四百七十八章 仙道未见
    程知远走了,而白起则是坐在军帐之中,他看着案台上的剑,这剑的鞘外,裹着的牛革已经皱皱巴巴,这剑鞘也伴随他征战许久,呜咽风雨。

    终有一日,一切都会走到尽头,没有什么信任是永恒不变的。

    白起低声道“我又何尝不知道,但如今,我对于秦王还有用处,既然有用,那就必须君臣相得。我白起也不求别的,只愿能如张子般,终老山林足矣。”

    “他当然知道。”

    程知远对嬴异人道“他不愿意去想,也不愿意去听,自欺欺人罢了,不过,其实我本来也不必点出来的。”

    嬴异人道“那先生为何还多嘴呢”

    程知远道“当然是因为有意思啊”

    嬴异人顿时大惑不解,而程知远知道,或许这件事情之后,白起本不愿意去想的一些事情,会逼迫他去想,如果真的想要效法张仪张仪终老于山野,虽然秦武王不愿意重用他,但张仪心中,自己早已功成名就,青史流芳。

    如果真的想要完成这个梦想,那么还是希望,他能够明哲保身吧。

    这场三国伐楚之战在原本历史中并不存在,而历史的进程早已有了微妙的改变,虽然在这个神魔化的春秋战国,早已发生过很多原本历史中并不存在的事情,但是那都如一根主干上的,分化出来的枝桠而已,不影响主干的生长进程。

    但这一次,三国伐楚,很可能改变了原本主干的生长进程。

    过去发生的微小事情,很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穿越岁月与光阴的梦蝶,正在青史的书页上翩翩起舞。

    “好了,现在秦与楚国的交战,与我们已经再没有关系了,不过在离开之前,我还是要回一次楚国,项炬和我说要推荐一个人进学宫进行研修,我要去看看那个被推荐的孩子。”

    程知远与嬴异人回到了楚都,此时的楚都内正在进行迁移,楚王早已跑到了陈地,真的是一刻都没有耽搁,而项炬则是派项烁留了下来,特地在这里等程知远回来

    “果然不出兄长所料,先生安全归来,王孙亦是无恙”

    项烁上前见礼,程知远还礼,而后道“长话短说,我这便修书一份,作推荐信,交予你手,只是那人”

    “在此”

    项烁道“燕,还不来见过先生”

    一个字而已,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程知远则是肩头一震,再看向那个年轻人,后者彬彬有礼,哪里能想到,这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项燕”呢

    “先生在上”

    项燕此时很年轻,他与王翦的年龄相差并不大,程知远上下打量他,年轻的项燕确实是一表人才,并且脸上还有些稚气未脱。

    程知远道“你楚地之人,少有入中原修学者,你真愿离乡而入中原,前往洛邑修行”

    项燕认真出声,对程知远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的高远;不亲临深溪,就不知道大地的厚度;没有听到过前代圣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干国、越国,夷族和貊族的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他们的哭声是一样的,但长大后习俗却不同了,这是因为后天的教化而使他们这样的

    程知远点了点头“是我老师的劝学篇,你对此很是了解啊。”

    项燕道“荀卿为稷下大祭酒,有天人智慧,燕心慕久矣,恨不能投其门下,今日得遇先生,亦算了生平一愿矣。”

    程知远道“夸赞我可没有用处,到了学宫,智慧比你高者不下双手之数,如何脱颖而出,能得到我家老师看重,全要靠你自己方可。”

    他这般说着,又把项燕叫来,简单列了一些题目进行考核,却没想到项燕确实是有天纵之才,那些题解,包括算学都能一一解开,程知远本想出些难题,但转念一想这又不是正式考试,等到明年大考时,三宫合并之后第一次招生,再上难题不迟。

    “你喜欢读什么”

    程知远感觉自己现在像极了小学时候,那些发放问卷调查的老师。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看书跳舞打篮球

    哇,想起来就是一阵恶寒,一个学校里估计百分之八十的人,调查问卷上写的都是看书跳舞打篮球。

    当然,项燕当然不可能说自己喜欢打篮球,程知远问他喜欢读什么,本以为会收到诗,书之类的答案,却没想到项燕直言道“兵法”

    他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一种名为希冀的光。

    程知远并没有“太过意外”,项燕喜欢兵法,这也是答案之一。

    只是他对于诗书礼的态度,却让程知远有些愕然了。

    “此乃迂腐不化之物”

    项燕直言,盛世才有时间去琢磨这些东西,要单单靠着诗书礼来平定天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膨胀的野心与玉望之中,这些东西不过是纸糊的墙壁,轻轻一推,便是粉身碎骨的结局。

    只有兵法才是定世之基。

    程知远又问了几个问题,大致对项燕的脾性有了点了解,他忽然心中升起恶趣味,项燕入宫,必与王翦同科这历史上的两位大冤家,若是效法庞涓孙膑师出一人之事,日后互相掐起来,是不是也极有趣呢

    楚国的内部,不仅仅有流民之乱,还有不知道行踪何处的安期生。

    鬼门关什么时候打开,现在没有人知道,哪怕是正在追踪安期生的轩辕十四也不知道。

    但事实上,这个时间很快就要逼近了,鬼道要突袭神道,而选择的时间正是近期,只是云中君突然战死,着实是让杜伯,高月等人吃了一惊。

    堂堂楚国九大神之一的云中君,被秦国大军围困,一身法力施展不开,又中了公输家那能破香火神法的弩箭,最后力尽自裁,不得不说无比讽刺。

    “人道还是危险。”
1...197198199200201...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