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绝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蔚微蓝
若是依萧江沅,定然是打铁趁热,紧追不舍,一鼓作气让李旦彻底追究了太平公主,若是能赐死,简直便最好了。如此一来,不就一劳永逸,再不必面临这样的人物与危机奈何她家阿郎却不这样想:“让一切到此为止。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不会对姑母赶尽杀绝,但也希望她别太过分,不论是为我还是为她自己,都留一点余地和退路。”
萧江沅这边既有点不甘又觉十分可惜,李成器却温然一笑:“如此正好。”
“只是……”李隆基沉吟道。
萧江沅和李成器同时都看向李隆基,便听他道:“她在最不该有所作为的时候,找了大哥入府一叙,此事宫里已经尽知,那么朝臣们也不会知道得太晚,最早不过今日下午。姑母此事做得极为不妥,只怕要落人口舌,御史倒还差些,姚相公和宋相公可不会客气的。这个,我就拦不住了。”
李成器道:“就算如此,姑母也得不到太重的惩罚,至少绝不至于身死。路还长着,这才刚刚开始,姑母注定只能昙花一现,再怎么风光,还能继续风光多久她早晚要退下来的,只是她还没想通。姑母是阿耶在这世上仅剩的一母同胞了,不管她犯下多大的错,阿耶就算表面罚了,心里只怕还是心疼的。”
李隆基颔首:“我明白大哥的意思。”
“如此,我便可告辞了。”
“大哥且慢!”李隆基忙道,刚要继续说什么,忽
【第21章·谁解心中思悠悠】2
李隆基默然想了许久。
李成器也不急,将烹茶的工具接手过来,重新洗刷茶具、烧水、敲碎茶砖,再慢慢地注水,慢慢地加盐。整套动作下来,日头都斜了一寸。
抬眸见大哥如此惬意,李隆基胸口不禁一窒,他轻咳了一声,道:“阿沅这个人,本就是个女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矛盾么”
李成器温然一笑:“还记得你我儿时看过的一套诡辩言论么白马非马。”
李隆基立即扶额:“大哥千万别跟三郎说这个,当初我与大哥就此题来辩驳,大哥赞同公孙龙的观点,可将三郎绕得十分头痛。”
“我想说的是,白马非马,而马,亦非白马。你若是不愿想其中内容,那便只看字面,但我想,现在的你,当仍是十分不认同的。”顿了顿,李成器安抚道,“不过没关系,你现在能像儿时一样,留我为你解惑,这说明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才是你们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你已经找对了方向,那便离结果不远了。慢慢地,你总会明白的,不要急。”
“我怎么不……”李隆基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自己有什么好着急的,身边要妻有妻,要妾有妾,生活从来不缺伴侣,正事上也自有东宫幕僚班底,日常里那些小宦官也在一点点长起来,他本来就不是离不开她,慢慢地,他就更不需要她了。该着急的是她才对。
李成器眸光淡淡一扫,便浅浅地勾了勾唇:“你和她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人,而此事也最不能操之过急,须得细水长流、水到渠成才好。阿沅待你十分忠贞,必将一生不离不弃,你还这般年轻,时间还长得很。总之,万万不能因为儿女情事,你便对阿沅有了偏见,你若是常人便也罢了,可你是太子,是未来的天子,大事正事是绝对耽误不得的。”?“没有了她,我的大事正事都会耽搁了”李隆基轻哼道。
“一则,你用起她来更顺手,二则,她也确实比其他人能干。你将来每一步都不能出错,为稳妥起见,你暂时还是别动娶她的心思了,时机还不合适。”
李隆基本还想说什么,可最终还是乖乖地点了点头,半自嘲半无奈地道:“我哪敢啊那些大事正事若是被我耽误了,甚至弄错了,那时候就不是我跟她生气了,而是她跟我生气了。”
“所以还是现在这样比较好”李成器也无奈一笑,“你总不能一直这样刻薄地待她,就算她心中并不在意你的态度,也仍是会被你推远的。”
李隆基默了默,有点烦躁地叹了口气,一口喝光了面前茶杯里的茶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隆基亲自送李成器出门,还没等走到殿外,便听一阵吵闹之声,还都是同一个人的。
“呦,这不是那个死里逃生,又得以验明正身,因祸得福,升了内常侍的萧内侍么”
“站住!我还没让你走呢,你敢告退”
“谁说我是来找你的我不过是碰巧遇到你了,看在三哥的份上,跟你寒暄几句罢了。”
“我我好得很!不用你关心!反正……你也根本不关心……”
李隆基呆呆地站在殿门前看了一会儿,见萧江沅一脸微笑地低着头,任凭身边那个男子绕着自己喋喋不休,笑容已有些挂不住,心头先是一阵痛快,转而又愠怒起来。他抬腿就想冲过去:“他竟然敢这么待阿沅,看我不……”
李隆基还未迈出一步,就被李成器伸臂拦住了:“我听说,前晚五郎也在,当时阿沅在火场里,而他在火场外,是也不是”
“……是。”
“那便对了。”李成器点点头,“如此也算情有可原,毕竟他待阿沅早已……视为知己,只是他自己还不大清楚罢了。况且他虽这样,跟你方才又有什么分别呢”
“我那是……”李隆基收回腿,背手站好,“阿沅是我的人,只有我能那样待她。五郎一个堂堂亲王,在东宫里那样责骂太子贴身近侍,成何体统”
李成器忍俊不禁:“每到这时候,我都会特别感慨。”
“……大哥感慨什么”
“感慨咱们果真是同根亲兄弟。”
不得不承认,眼前此景的确与自己之前待萧江沅的时候,颇有几分相似,李隆基不自然地咳了咳,道:“大哥别以为这么说了,我便会放过五郎。”顿了顿,他定定地望着那挺直腰背垂首站着的微笑内侍,笑容终究还是温柔起来,只是语气仍十分无奈,“谁叫我见不得她如此,无论如何都想帮她、救她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李成器这才收回手,仿佛刚刚什么都没发生过。
李隆基立即直奔而去:“李五郎,你够了!”
李隆业正说着起劲儿,见三哥过来,不由收敛了些气焰,却还是挺着胸脯,道:“是她对不起我在先!我又不会打杀了她,说她几句怎么了”
李成器这时也走了过来,沉下脸:“五郎,给太子殿下见礼。”
李隆业的气焰又被浇灭了些。他满脸的不愿意,却还是缩了缩脖子,乖乖地给李隆基长揖致礼。李隆基冲李成器扬了扬眉,而后作揖还礼道:“行了,你若是没什么重要的事,就随大哥一同回去吧,算是替我送送大哥了。”
李隆业立即道:“我……我有话要对阿……萧内侍说的!”
李隆基诧异道:“你刚才说了那么多,还没说完呢”
李隆业:“……”
他的确说了很多,但一句都没在点子上。他也不想的,但是一看到萧江沅,就立刻气得不行不行的了,一时便什么都忘了,只想要反驳她。
&nbs
【第22章·初尝败绩犹不甘】1
昨日太平公主出宫回府,开始了她一个月的禁足期,这本是一件极为不错的事情,结果没想到当晚,太平公主就请了宋王李成器到府里去,说是姑侄许久没见,实际上,她存了什么心思,官场里谁看不出来
姚元崇和宋璟知道此事之后,次日晨起就到了李旦那里碰头。
姚元崇率先道:“事已至此,所谓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镇国公主对太子殿下若只是不满,那便也罢了,如今竟敢起废立之心,圣人若再不采取措施,只怕镇国公主会成为第二个韦庶人。”
李旦极不自然地笑了笑:“不、不会的,太平她……她只是……”
他知道太平公主这时候请李成器入府,是有多不理智和不合适,但也明白她别无选择。他是有私心的,自然也就听之任之。如今引起了臣子们的反对和弹劾,他虽早就料到,却没想到就连姚元崇都说得这般严重。
宋璟开口道:“宋王是圣人的嫡长子,豳王是天皇长孙,论及血统尊贵而正统,此二人为李唐宗室之最。眼下镇国公主找上了宋王,结果尚未可知,若此番不成,镇国公主只怕便会再找上豳王。镇国公主先前散布谣言,制造事端,如今又在他二人之间互相构陷,必会危及东宫。为安大唐计,臣请圣人将宋王与豳王外放为刺史,将镇国公主与驸马安置到东都洛阳。”
李旦有些头疼——姚元崇还只是拿结果吓唬他,宋璟倒好,直接跳过这一步,告诉他到底应该怎么做了。
做皇帝真的太没意思了。?可现在这个局面,自己想退也退不下来,那便再忍一段日子好了。
李旦刚要开口,姚元崇似刚想起来什么,道:“也请圣人同时免去岐王和薛王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襄助太子。”
李旦:“……”
他们怎么一个都不放过!
仔细考虑了下,李旦才敢开口回道:“我现在只剩下太平这一个一母同胞了。昨晚我还梦见了天皇天后,他们十分担心这个幺女,还叫我好好照顾她。虽然她确实犯了错,但我不是已经将她禁足了么就算她仍有些小动作,可我又怎么能因此,便将她远远地安置到东都去呢”
抬出了天皇天后啊……姚元崇心下暗暗点头,这圣人经历了这些事,的确比之前聪明了,别管那个梦是不是真的,说出来了,那就是孝道为大,这个他们也无话可说。但他们堂堂宰相,好歹开了口,总也不能一点结果都捞不吧……毕竟其他提到的也很重要。
姚元崇便道:“圣人的心情,臣很是理解。圣人只剩下镇国公主这一个妹妹,想如何疼爱都可以,只是……有些事防不胜防,务必尽早做好打算才好。”
听姚元崇这么说,宋璟道:“只要诸王之事解决,镇国公主就算再想做什么,也无从下手了。若圣人不肯外放镇国公主,为大唐安定计,还请圣人答应,外放宋王豳王为刺史,岐王薛王改为太子左、右卫率!”
李旦自知讨价还价,自己是说不过这些老臣的,虽心疼李成器,但也只好先答应下来。想想犹有不甘,他又立即道:“此事必须要等到正月过后再办!”
姚元崇和宋璟齐齐拱手道:“自然。”
见姚元崇和宋璟答应得这般痛快,李旦总有一种,终究还是被他们两个老油条算计了的感觉。
景云元年的十二月就这样走向了结束,迎来了景云二年正月。
景云二年正月十九日,李旦追封亡妻刘氏为肃明皇后,亡妾窦氏为昭成皇后。同日为两位皇后招魂入葬东都城南,肃明皇后入惠陵,昭成皇后入靖陵,立庙则在京师,号为”仪坤庙“。
太平公主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禁足期,说是要为两位嫂嫂送行。李旦不仅准许了,还让她一直跟在自己身边。不久,他便听闻,朝中众臣之心已经归于东宫。他装作不经意地向宰相们问起这件事,却还是被宰相们一眼看穿了。
姚元崇和宋璟要避嫌,这种话不能接,一向也对太平公主颇有意见的韦安石站出来道:“此等亡国之言,圣人是从哪里听来的”
见李旦一时说不出,韦安石道:“看来这一定是镇国公主说的了,不知公主从何得知,有何依据圣人身为天子,既然问起了臣等,可是已然信了这胡说八道太子殿下于国有功,为人又仁慈明智,贤德孝悌,此事天下皆知,还望圣人不要轻信谗言,误国误己!”
面对这样的问题,宰相们的回答无非就这一种,太平公主早已料到。李旦此时印证了妹妹的猜想,又想起之前姚元崇和宋璟让自己答应的事,心下不安起来。
想当年章怀太子不就是被阿娘废到外地之后,就被赐死了么若大郎真的到了外地去,可会真的有活路
他并没有想废掉李隆基,毕竟这样君臣一体,才是国泰民安的前提,这对于大唐来说,没什么不好的。他现在的要求已经很低了,只是想为李成器寻个安稳的归宿。可就在几日之后,他又听术士说:五日之内,必有急兵入宫!
这可把李旦吓出了一身冷汗。
难道……是三郎见自己不仅对太平不计前嫌,又开始宠信于她,还问了那般怀疑太子的问题,他觉得委屈,便直接……
&
【第22章·初尝败绩犹不甘】2
正好就在五日之后,太平公主接到了这封诏书。
待宣旨的宦官离开之后,她险些没将诏书扔出去。自小受父母宠爱,以大唐最尊贵的公主身份长大,她的骄傲几乎是天生的。她是皇帝的女儿、女皇帝的女儿、皇帝的妹妹,是古往今来第一位镇国公主,任凭改朝换代,任凭谁做皇帝,她都稳稳地站在最耀眼的位置上。
可是现在,似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贬出长安,所安置的地方甚至不是东都,这对于她来说,可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她怎么都没想到,这样一番合情合理又针对李旦的算计,竟然会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他李旦是转性了还是开窍了,还是姚元崇和宋璟跟他说了什么
诏书都下了,她再怎么想都是无济于事,既然无法改变这个结果,那便只好欣然接受。
她可以接受,当然,逼她接受这一切的人,也休想好过。
太平公主第二日就以谢恩为名,入宫觐见李旦。
李旦本来不想见,可是再不见,妹妹就真的要离开长安了,以后什么时候回来还不一定,这一面还不知是不是最后一面。犹豫再三,他终于还是心软,摆了一场极为丰盛的家宴,来迎接太平公主的到来。?只要妹妹别乱来,少说点耸人听闻或是别有目的的话,他还是很愿意疼爱她宠她的。
说是家宴,其实只有李旦和太平公主兄妹二人,这正合太平公主之意。
刚吃上没一会儿,太平公主就开口问道:“阿兄可还记得斜封官一事”
李旦心弦立时一紧,动筷的动作都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此事刚过去不久,我当然还记得。怎么了,幺娘”
太平公主有些好笑地扫了李旦持筷的右手一眼,继续道:“幺娘若是没记错,此事是由姚相公和宋相公主张建议,再由宋相公主理的。”
李旦点点头:“你没记错,正是如此。”
“那便对了。”太平公主轻笑了一声,拜请道,“还请阿兄治他二人大不敬之罪,绝不能轻饶!”
李旦诧异道:“两位相公做得好好的,并没有任何过错,为何要治罪”想了想,脸色微沉,“莫不是幺娘以为,此番去往蒲州,都是姚宋二位相公的主意,所以便要报复”
太平公主坦荡一笑:“我便知道阿兄会这样想,所以才先问了斜封官一事,没想到阿兄还是这般不识好人心。”
经历过萧江沅一事之后,对这个妹妹,李旦已经不如从前那般全然信任了。昨日才刚有两个臣子跟自己说过斜封官一事,今日妹妹便开口了,这让他不得不多想,更何况妹妹所言还涉及了姚元崇和宋璟,他便更要多问问了。此时听妹妹这样说,李旦有些好奇:“哦”
太平公主道:“阿兄想想,这斜封官是中宗皇帝在世时任用的,这已史书在册,不可更改。先帝尸骨未寒,姚元崇和宋璟便迫不及待地把一众斜封官,一下子都赶出朝堂去,这是什么意思”
“你是想说……他们嫉贤妒能”李旦不敢置信,那些个斜封官是什么水平,跟姚元崇和宋璟怎么比,他们犯得着嫉妒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