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飒飒西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居简

    苏铭趁机将捆绑甲衣所用的长铁索,系在了其残存的一点颈骨上,飞手向将其扬起来。

    怎料七伤老人的头颅竟咬穿了马鞍,咬住了马匹的后背不放。尸毒瞬即渗透到马匹的全身,那马匹好似疯了一般,也不管后背被七伤老人撕下一大块滴血的鲜肉来,直冲了出去,扑向了那些吐蕃重骑。

    那些吐蕃人见状大感奇怪,他们见过厉害的老虎和狮子,可从来未见过这般凶狠的马。

    一杆杆的长枪刺透了马匹的胸腔,接着往旁一分。好好的一匹马,顿时被撕得四分五裂,血肉横飞。

    马血洒得那些刺出长矛的吐蕃铁骑们满身皆是,他们隐约闻见马血中透着一股奇怪的腥味,却并不以为意。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继续冲锋时,竟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双眼变得血红。片刻间,这些人都变成了疯子,挥矛到处乱扎。

    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耶律适鲁,而是所过之处的一切生灵。

    苏铭趁乱手提用铁链系紧的七伤老人的头颅,飞奔进这些吐蕃铁骑的阵中。他将七伤老人的头颅狠狠地掷出,直奔这些吐蕃人而来。

    七伤老人的头颅着实吓了一跳,他急忙吐出了口中的马肉。可下一刻,他又闻见了人肉的芬芳,原来是与一名吐蕃骑兵碰了个照面。

    这名的吐蕃骑兵虽然面部被铁片笼罩,可终究没有护住脖子。七伤老人的头颅就势一滚,锋利的牙齿立刻咬住了他的喉结,死死不肯松口。

    这个吐蕃可怜虫当即便疯了,竟调转马首将长枪向他的战友刺了过去。

    这七伤老人的头颅之厉害,远远地超出了苏铭的想象。他原本只欲凭着这怪物尽量拖延吐蕃人的进军,却未曾想这怪物如此凶猛。

    猝不及防间,一支长矛从背后扎穿了他的胸膛。他盯着胸口滴血的矛尖愣了愣,紧接着大呼一声,抓紧铁链的一端,猛地一扯,那七伤老人的头颅衔着一块人的喉骨又一次飞起,朝那名背后暗算的吐蕃兵士扑去。

    这七伤老人的头颅毫无例外地对新鲜的活人更感兴趣,于是哈哈大笑着吐掉口中的碎骨,张口便咬住了其咽喉,不停地吮吸鲜血。

     




第三百五十二节 一战乾坤
    这已经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较量,即便吐蕃人的重骑已经瓦解,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铁骑踏平契丹的帐篷,砍掉他们男人的脑袋,将他们的妻子和儿女俘虏作奴隶。

    然而就在这一刻,契丹可汗恢弘巨大的金色宫殿篷车突然朝四周崩塌,将刚冲至宫殿篷车下方的那些吐蕃人压倒在地,四处翻滚的圆木砸得他们脑浆迸裂,来不及哼一声便气绝身亡。

    刘驽细眼一看,宫殿篷车的外墙倒塌之后,内部粗壮的骨架犹然耸立。

    骨架分为五层,每一层皆是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契丹人的重甲骑兵,加起来约莫有两千余人。

    草原上本不产铁,更无足够的铁匠,能够凑齐两千套钢盔铁甲来装备这些人,对于耶律适鲁来说已经实属不易。

    血红的夕阳照在这些钢铁盔甲之上,耀眼刺目。

    耶律选身穿银铠,手持双枪,骑马傲然立于两千重骑中间,煞是显眼。

    在五层宫殿篷车的骨架上,设有层层转梯。他率领着这两千多契丹重骑顺着梯子整齐有序地冲下,惊得那些杀将过来的吐蕃人目瞪口呆。

    这些吐蕃人还未反应过来,他已经带着这些契丹铁骑从高处冲下。众兵士手中三丈多长的铁矛,如丛林般向前方齐齐刺出,枪尖雪亮如银。

    所过之处,人撕马裂!

    耶律选武功高超,身上的铠甲虽然十分沉重,但他并不以为意。他不持马缰,仅用双腿夹紧了马鞍,双手持枪来回攒刺,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契丹八部的牧民与贵族们本以为此战必败,在看到可汗的这支精锐之师后,他们的精神随之大振,接着紧随这支两千人的重骑往前冲锋。

    两千人的铁骑虽然不多,然而在此刻的战场上并无可以匹敌者。他们已经成为十万契丹部众的刀尖,直刺进吐蕃人的肺腑里。

    这些吐蕃人本以为此战志在必得,在朝耶律适鲁的宫殿篷车冲锋时,他们早已得意忘形地不再维持阵型,人马乱成了一锅粥。此刻他们想再重新往四周散开布阵,已是万分之难。

    吐蕃人的阵中开始有鸣金声响起,这是撤军的信号。

    与此同时,不断有吐蕃弓手骑着马从八方支应过来,对着这支契丹重骑放箭,企图延缓这支人马的冲锋速度。

    怎奈战场上人数众多,这些弓骑并不能自如地向四周驰骋展开,发挥自身游击的优势。

    一些弓手还未来得及搭弓射箭,就已被契丹重骑的长矛从马背上挑起身亡,紧接着惊起一片纷乱。

    另一些弓手虽然成功地将箭射了出去,但收效甚微。与吐蕃人不同的是,耶律适鲁用锁子甲护住了契丹重骑的战马周身,便连马匹的小腿也包裹在内。

    他以减慢行军速度为代价,打造了一支千军难破的钢铁洪流。

    在武艺高强的耶律选的率领下,这支铁骑依序往前推进。屠杀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稳定而不失速度。

    面对这支无坚不破的精锐之师,恐惧的气氛开始在吐蕃人中蔓延,战场变得十分混乱。抵抗的、逃跑的和撤退的吐蕃人互相践踏,他们开始分不清方向,甚至于慌慌张张地闯进了契丹人的行伍中,接着稀里糊涂地被砍掉了脑袋。

    在吐蕃人不断败退的同时,契丹八部的人马跟着己方重骑不停地往前冲杀。他们在吐蕃人的汪洋大海中纵横驰骋,从背后用马槊将那些吐蕃逃兵刺下马,再追上去用刀砍下那他们的脑袋,挂在鞍边以证战功。

    &nbs



第三百五十三节 草原可汗
    包裹团在一处,显得棱棱角角,不似人的形状。刘驽不用打开,便判断出,苏铭的遗体,定已是碎得不成样子。

    然而乃木器执意要打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带回的确实是苏公子的遗体。

    他命手下兵士将火把凑近,亲手解开了包裹口上的布结。一张年轻的面孔从包裹中露了出来,在火光下愈显清秀。面孔的右眼是瞎的,更加坐实了这首级是苏铭的无疑。

    在首级下端残存的一段脖颈上,有一条刀口直深入骨。

    刘驽的嗓音有些颤动,“苏铭是自杀的,死后是那些吐蕃人又毁了他的遗体。”

    乃木器见主帅确认这是苏铭的遗体,顿时松了一口气,“那些吐蕃人被怪头颅咬后,个个疯癫若狂。苏公子不幸落在了这些人中间,能寻回遗体已是万幸了。”

    刘驽叹了口气,“有劳乃木将军费力了。”

    乃木器忙道:“哪里哪里!右将军,苏公子的遗体既然已经找到,那您赶紧歇息吧。安葬苏公子的事儿,我明天一早就安排将士们去做,保证办得漂漂亮亮的,您就放心好了。”

    刘驽点了点头,“可汗赏我的金银,我都存在了柳哥公主那里。你派人去尽数取了,然后分给众将士。你们也辛苦了一晚上,分完赏银后都早些歇息吧。”

    “是,右将军!”

    乃木器小心翼翼地重新裹好了苏铭的遗体,带着众人退下。

    刘驽因为久站,双腿已有些麻木。他转动着身体,同时向四周张望,只见那些欢庆的篝火渐渐熄灭,兵士们开始回帐歇息,一些喝得酩酊大醉的契丹贵族和将领们互相搀扶着,陆续从汗王大帐中走出。

    见此情形,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浓重的白雾萦绕在他的口鼻间久久不散。

    草原的天气,这些日里逐渐变得冷了。

    直至确认汗王大帐中的人都已散尽,他方才迈开步子朝那个方向走去。到达后,只见眼前的汗王大帐仅是一顶普通的帐篷,远没有先前那座宫殿篷车的华丽与精致。

    就在他撩开粗重的毡帘的那一刻,耶律适鲁的声音从帐里传出,“刘将军,你终于肯过来见我了!”

    烛光下,耶律适鲁的面孔十分憔悴,整个人好似突然苍老了十多年。他眼窝深陷,双眼中布满血丝。看上去,这场大战耗去了他太多的心力。

    他走了过来,朝刘驽张开了双手,迎接其到来,“虽是晚了点,但仍旧来了。很好,很好!”

    刘驽向这位伟大的契丹可汗走近,恭敬地施了一礼,“禀报可汗,我在等我的朋友归来,这才来得晚了。”

    耶律适鲁哈哈大笑,“别人是你的朋友,难道我就不是你的朋友了吗”

    刘驽往后退开一步,以此表达自己委婉的否定,“请可汗恕罪,没有人敢与伟大的契丹可汗称兄道弟。今天的胜利属于您,若是没有你的英明决策,吐蕃人已经霸占了这片辽阔的草原。以他们的狼子野心,接下来欲要夺取的应该就是中原了。”

    耶律适鲁听了他的话后没有高兴,他无力地垂下了眼皮,语气悲凉,“所有人的都在歌唱,都在跳舞,都在大声地向我祝贺。可是他们没有看见,为了这场艰难的胜利,我们契丹最英勇的战士们已经不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了。”

    他缓缓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落下身躯后,重新抬起了眼皮,静静地看着刘驽,“你这么晚才来,显然是不想邀功,但也不会是为了向我祝贺的吧”

    刘驽嗯了一声,“不是的,我是想请问可汗,您可还有剩下的好酒。我那位好友战死了,没能活着回来。他生前想和我喝酒,却一直没能如愿,如今我想用找些酒来祭奠他。”

    &nb



第三百五十四节 后继之人
    刘驽听后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耶律适鲁布置让群下连夜欢庆这件事儿的背后,竟然还包含有这一层盘算在内。

    即便是他已经熟读玉傅子所授的《六军镜》书,与这面前这位契丹枭雄比起来,他仍然自觉远远不如。

    有的人是天生的将帅之才,兵法策书于他们而言仅是锦上添花。——耶律适鲁就是这种人。

    刘驽又抓起一坛酒饮下,想要灌醒自己这不开窍的脑子,说道:“可汗能够居安思危,常人所不如。不过那些吐蕃人应该是真的怕了,所以才会远远地退去,估计是再不敢来了。”

    耶律适鲁叹了一声,“不见得,我已经命下面的人清点战场。到了明日,一切自见分晓。”

    说到这,他张了张嘴,似是有些瞌睡。

    刘驽见状赶忙告辞。

    耶律适鲁叫住了他,带有几分歉意地说道:“我年纪不算老,但身体却已经老了。老年人的精力实在不行,连你都不耐烦了。”他话锋一转,突然没头没尾地问道:“你觉得耶律选这个人怎么样”

    刘驽听出他话中有话,琢磨了片刻后方才答道:“耶律选此战率领契丹重骑大破吐蕃,应是立下了第一功劳,将来在契丹草原上,恐怕是无人能比。”

    耶律适鲁将面前桌上的酒杯捏在手里,不停地转动,“但愿能如此,他是个好孩子,性格仁善,却又心存底线。若是由他来治理草原,契丹定能在二十年内强盛,届时必然无人可以匹敌。只可惜此子过分沉迷武学,又爱争强好胜。”

    说到这,他自我安慰道:“但这毕竟都是年轻时候的事儿,等到他岁数大了,性子慢了,心自然也就收了回来。”

    刘驽在一边静静地听着,对于这种汗王家族内部的继承子嗣之事,他一个中原汉人小子,实在不便插嘴。更何况契丹若是过于强大,那对于中原的王朝来说,也绝不是甚么好事。

    他回到酒桌边,用连续不断的饮酒来掩饰内心的尴尬。在喝得脸色绯红后,他又一次起身与耶律适鲁告别。

    忽明忽暗的烛火下,耶律适鲁的眼神显得有些落寞,“这件事情我试着跟几个人说起过,可没有人敢正面回应我。所以你不说话也不要紧,我并不怪你。”

    他口中简单的“几个人”绝不简单,指的应该是他麾下的那几个宿老贵族和亲信大将。

    然而即便是这些人,也没有敢趟“汗位继承”这滩浑水的,更没有人敢上前说几句有用的话,这无疑让年老的可汗倍感孤独。

    他吃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亲自为刘驽送别。

    这种难以得见的礼节,让刘驽有些受宠若惊,“可汗,还请留步!”

    “没事,我送送你。”

    在即将合上毡帘的那一刻,耶律适鲁向他摆了摆手。而刘驽的目光,却落在了这位可汗苍白的鬓发上。

    他心中暗叹:“这一位大名鼎鼎的草原枭雄,真的是老了!”

    即便是草原上万众景仰的契丹可汗,也敌不过岁月这把悄无声息的刀子。

    根据营中巡逻兵士的指引,他顺利地找到了谢安娘的帐篷。走近后,他看见帘门口的缝隙处仍透着丝丝烛光,便知谢安娘仍然未睡。

    他轻声撩开了帘子,看见谢安娘正在灯下为梦呓中的铜马擦拭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珠。

    谢安娘见他走了进来,将右手食指放到唇边轻轻地嘘了一声,示意他不要弄出太大的动静来,以



第三百五十五节 铜马之疾
    铜马挺起头,怒道:“十六年!我等了十六年!夔王他老人家因我义父万般请求,才将刀法的最终奥义传授给了我。我绝不能辜负了他老人家!”

    刘驽眼中闪过一丝同情,“虽然我不懂你的刀法,但以我对医道的理解,你的这门武功应是极为伤身。你额头上虚汗淋漓,应是肝肾亏虚之迹象。若继续修习此功,只怕后果严重。”

    铜马听后冷笑一声,“不痛筋骨,又怎能承受天降之大任,总比你一个废人筋脉寸断的要好。你们这些懦夫,怎能懂得至高武学中的道理!”

    刘驽听后心中怒气丛生,他毕竟年轻气盛,无法当面接受这种侮辱。

    就在他琢磨着该怎么回敬铜马之时,谢安娘从他的背后走出,伤心地说道:“田凤,你性格都变了,记得以前你从来都不会对着我凶的。”

    铜马一听大怒,他手出如影,直朝谢安娘抓去。

    刘驽急忙扑身去挡,然而哪里来得及。铜马左手紧紧扣住了谢安娘的咽喉,“以往我不会对着你凶,那是因为你身怀朝廷密命,我愿意惯着你。可是如今,你将朝廷的事都坏光了,我心里再不能容你!”

    谢安娘急喘了几口气,眼泪汪汪地望着他,“你……你说的是真的吗”

    铜马眼中一黯,目光转而落到了地上,“是……真的,怎么不是真的。我一直都讨厌你,心里从来都没有……没有过你。”

    说完最后这一句,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松开了谢安娘的咽喉,“看在你我这么多年的情份上,我今日暂且饶了你一条性命,往后若再如此,绝不轻饶!”

    紧接着,他转身将刀身对准了刘驽的脖子,刀尖越压越紧,刺破肌肤后直流出血来,“安娘我可以放过,但你不可以。既然你已经得知我痊愈的秘密,那你便必须死,抱歉了!”
1...8283848586...1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