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飒飒西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居简

    收缴吐蕃人的兵器和马匹,可以让这些活着的吐蕃人彻底失去战斗力。

    与此同时,这六万多张嘴巴却不会闲着,他们每天都需要吃饭。将他们还给仓嘉措,正好可以给对方带去不小的粮草压力。

    刘驽心有感悟,道:“有时候‘杀’,不如‘不杀’的好。”

    耶律适鲁从身边的亲卫手中接过热茶,饮了几口,笑道:“你说的对,所以我故意放走了一小股吐蕃人,他们应该已经去找仓嘉措报信了。”

    刘驽听后眼睛发亮,“那么仓嘉措应该已经在率军赶来,我这就去沿途路上设伏兵。”

    耶律适鲁摇了摇手,“不用了,咱们直接绕过他们的人,去抢他们的辎重粮草。只有粮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没有粮草,我们熬不过这个冬天。”

    他留下小股人马在附近盯梢,随后率领大部人马转向西边行军,进入了茫茫的林海雪原。

    在大雪覆盖的森林中绕了一个大圈后,大军又往东疾奔,出了雪林后,直袭吐蕃人的粮草必经之地——尕丘。

    尕丘之地多山,连绵不断的山脉挡住南下的寒风。是以眼下虽是冬季,这里依然有水有草。

    自从与契丹人陷入长期消耗以来,吐蕃人一直牢牢地占据着这块地盘,将它视作自己征服草原的根基所在。

    耶律适鲁率领大军登上了巍峨耸立的山脉之巅,居高临下地注视着下方山麓处吐蕃人的营地。

    在那里,吐蕃人的帐篷鳞次栉比,兵卒们出入有序。

    刘驽见此情形心中一动,他想道,夔王既然带着李菁进了吐蕃人的大军,那么他们会不会也藏身在这里

    他竭尽全力,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营房之间,努力想要寻找出可疑的痕迹来。然而事与愿违,一切皆是徒劳无功。

    耶律适鲁缓缓抬起他枯瘦的右手,咳嗽了几声。一时之间,全军将士的目光皆向他的这只右手聚来,等待草原上最伟大的可汗的谕令。

    “耶律选率领左军直接进击,缠住吐蕃人的先头人马不要放,刘驽带着右军从侧边支应耶律选。”耶律适鲁清了清嗓子,“剩下的事情你们不用管,交给我。”

    说到这,他又捂着嘴咳嗽了几声,掌心中乃是几缕血丝。

    刘驽在一旁看得真切,眼中流露关切之意。

    耶律适鲁见他看见,于是示意他不要作声。

    直至耶律选率军出动之后,




第三百六十节 篝火醉斗
    刘驽摇了摇头,“不用了,可汗应是从山上向下发动冲锋的,他占了极大的地利,即便兵少,短时间内也不会吃亏。”

    他向不远处吐蕃人营地后方的山脚下望去,只见有一处石壁看上去黯黑而幽森,便率军前往。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涵洞。洞内黑暗无光,似是没有尽头。

    他翻身下马,从亲卫手中接过火把,弯下腰细察脚下的地面,只见有车轮压过的痕迹,于是转头向乃木器问道:“你看看,这像是甚么车压的”

    “粮车!”乃木器的回答十分肯定,他曾经在粮草队做过仆役,对这种车辆十分熟悉。

    刘驽据此推测,既然洞内有粮车经过,那么此洞势必然是通的,并且是通向山的另一边!

    他见洞内逼仄,空间狭小,随即传令下去,命所有人牵马步行,依次陆续通过。

    考虑到后方洞口若失,己方不仅退路断绝,同时还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他派亲卫去通知耶律选,请其务必守好洞口,不能让吐蕃人派出的奇兵夺了去。

    涵洞并不长,他率军走了不远,渐渐已能够看见前方另一头洞口处射来的光线。

    然而面对眼前的情形,他并不敢盲目乐观。如今他已算得上是个熟读兵书之人,懂得各种兵家所忌之事——若是吐蕃人事先埋伏在前方狭窄的洞口,则必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

    到那时,他麾下别说是三万人马,即便是三十万,恐怕也攻不出洞去。到头来,只会落得平白死伤人马无数。

    想到这里,他派出几名斥候前去打探。

    不过一会儿时间,斥候回来禀报,“启禀右将军,可汗早已派人夺下了前方的洞口关隘。留下的守军向我们转告了可汗谕令,说是您只管放心进军,其余事情一概不用担心!”

    听了斥候此言,刘驽心中暗自佩服,他没有想到耶律适鲁早在他之前已经想到此事,并且布置得如此妥当。

    既然已无后顾之忧,他随即下命后方将士加快行军。待他冲出涵洞之时,一片杀声震天的血红战场映入了他的眼帘。

    屠杀,纯粹的屠杀!

    契丹人在他们伟大的可汗的指挥下,在战场上驰骋厮杀。

    苍天之下,吐蕃人节节败退,血流成河。

    “杀!”刘驽拔出了鞘中马刀,发出喉底的喊声。

    三万多右军人马冲入了战场,从侧翼撕开了吐蕃人的阵型,在他们中间纵横穿插。

    吐蕃人本已只是在苦苦支撑,现在多了一支契丹生力军进入战场,他们再也坚持不住,阵型一碰即散。

    那些吐蕃兵卒见战局不妙,纷纷掉头逃跑,哪里还管他们押来的粮草辎重,皆是丢弃不顾。

    噶尔海欲要乘胜追击,却被刘驽阻住。他心有不满,埋怨道:“右将军,这可是立功的大好机会啊!”

    “那些吐蕃人的阵型虽然看似纷散,但散而不乱。咱们若是贸然追击,只怕不可行。”刘驽摇头说道。

    他命令麾下将士下马,去搬运那些吐蕃人丢下的粮草辎重,同时自己骑马前去跟耶律适鲁会面。

    或许是因为又赢下一仗的缘故,耶律适鲁枯槁的面庞看上去气色不错,他的两颊竟泛起红晕来。

    他见刘驽骑马跑来,便冲着其点了点头,“不错啊,刘将军,懂得进退有度了。仓嘉措的这次退兵有些蹊跷,你若是追上去,恐怕要吃大亏的。”

    刘驽见自己的预测被验证,心中颇为欣慰,与此同时他在想着另一件事儿,“可汗,这尕丘之地咱们可要留兵驻守”

    依他之见,这尕丘地处险要,并且在冬季里气候温和,可以养马,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己方若



第三百六十一节 月夜效忠
    夜深人静,他与谢安娘一对孤男寡女在榻边相视而坐,这让他感到颇不自在。

    他随即将目光往旁挪开,正好落在了帐篷的帘门口处。

    料峭的寒风吹得厚重的毡帘微微摆动,帐外皎洁的月光趁机透过缝隙射了进来,隐约映出一痕人影。

    他见状顿时心生警觉,大声问道:“帐外的人是谁站出来!”

    “右将军,是……是我,乃木器。”帐外的人回道。

    “进来吧!”刘驽道。

    他心中纳闷,乃木器深夜来拜见究竟是为了何事

    乃木器毕恭毕敬地走进了帐篷,施礼的时候连目光也不敢抬起,声音有些哆嗦,“呼……威,呼威昨天在我们和吐蕃人打仗的时候跑了。我和噶尔海找了一夜,也没能找到他的踪迹。”

    “你觉得他会去哪”刘驽盯着他的脸问道。

    乃木器的嘴唇颤了颤,白皙的尖脸有些发红。即便他心中有一万个不愿,却不得向主帅道出事情的原委。

    他早已推测到呼威的去处,只是一直不肯说出来。但此刻若是再不说,届时他与噶尔海必受牵连。

    “呼威应该是因为自己得不到重用,觉得在我们两个哥哥面前抬不起头,所以去投靠了吐蕃人。”

    “哦他倒不是个笨人。此时吐蕃人处于下风,不再如先前一般倨傲。他去投降,必然能够得到重用。”

    刘驽一口饮尽碗中蜜水,谢安娘将碗接了过去。他自己走下榻,在帐篷里踱起步来。

    乃木器见主帅脸色凝重,他咬了咬嘴唇,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右将军,我一定会想办法抓住呼威,用他的人头来向您和可汗谢罪!”

    刘驽转过脸看向他,“那噶尔海那边呢,他怎么说”

    乃木器想了一会儿后答道:“我大哥那个人比较心慈手软,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他好。”他面露感激之意,“得蒙右将军青眼有加,我们兄弟二人才能坐到如今的万夫长之位,我们绝不会因为区区一个呼威而辜负您的信任!”

    刘驽听后沉默了片刻,“好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吧,此事我会记在心里。”

    乃木器仍有些惶恐不安,他慢慢向帘门口退去,同时时仍不忘施礼,“请右将军务必放心,我一定会杀了呼威!”

    乃木器走后,谢安娘盯着帘门口看了一阵,转头对刘驽说道:“这个人有些过于心狠手辣,连自己的义弟都不肯放过。”

    刘驽点了点头,“吐蕃人的威胁犹在,此人又是个将才。其实即便他不表这忠心,我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谢安娘微微一笑,“他想的可不止你这一层,他其实是想透过你将这层意思转达给耶律适鲁。可汗才是真正可以决定他命运的人,而他若想青云直上,就必须赢得可汗的好感。”

    刘驽讶异地抬起头,“我确实没有想到这些,还是你想得深。”

    谢安娘对此见怪不怪,她指了指帐篷角落里自己的那张小榻,笑道:“你赶紧睡吧,只有等你睡着了,我才方便更衣。”

    ……

    这是一个漫长而残酷的冬天,耶律适鲁率领契丹八部彻底退入了乌兰达坝林海之中。

    原始森林中数目繁多的树木,令双方的骑兵都无法顺畅地展开。

    在僵持了两个多月后,吐蕃人选择撤出林海。而这正好遂了耶律适鲁的意,他率军在吐蕃人后面急追。在仓嘉措回过神之前,契丹人已经斩首数万。

    这一役彻底激发了吐蕃人心中埋藏已久的怒火,他们选择在乌兰达坝外围的雪地中挖开冻土,筑起了道道土垒。

    &nb



第三百六十二节 冲出林海
    刘驽正好想去会一下秦峰,自师兄朱温上次突然消失不见之后,他便一直在打听其下落,最后得到的消息是,朱温有可能南下了。

    既然南下中原,那势必就会经过长城沿线,亦即大唐单于都护府的地界。

    单于都护府设立已有两百多年,是大唐拱卫边疆的六大都护府之一。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大唐才能在两百多年内北御草原而不乱。即便草原上的部族征战不休,你起我落,却历来少有人敢有南侵之心。

    只是眼下黄巢起义的烽火烧遍了中原各地州郡,大唐江山已是风雨飘摇。朝廷兵部将多数拨给了各地镇压剿匪的藩镇和将军,余下的粮饷已是不多,分到这单于都护府的粮饷更是不足为道。

    都护府内原本养有十万精兵,但因粮饷不足之事,多数兵士被遣散回乡。留下的人已是十不存一,多是秦锋这等不计回报的赤胆忠心之臣。

    “可汗,要么此事就交给我吧,由我带着人将马匹给他们送过去。”刘驽道。

    “还是让别人去吧,后面的战事可能会更紧些,留你在身边我才能心安。”耶律适鲁道。

    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数十战役之后,他已将刘驽视作自己麾下的心腹干将。战火未熄,他不愿凭白少去刘驽这一份助力。

    他伸手拍了拍刘驽的肩膀,试图予以宽慰,“有时候人的位置坐得高了,反而越不自由。就好比被人架在了半空中,你哪儿也去不了。还是留下来,陪着我与吐蕃人作战吧!”

    “既然如此,可汗能否让南下的人顺便帮我打听一下我师兄的下落”刘驽见状不再坚持。

    “不用遣人特意去问,我们也会跟那些中原人会面的。”耶律适鲁笑了笑,“等有一天,当你自己成为一军统帅之时,自然会明白我的苦心。”

    “可汗过誉了,我只是一个乡下小子出身,恐怕坐不到那么高的位置。况且如可汗所言,位置越高,人越不自由,我还是更喜欢自由自在一点。”刘驽苦笑道。

    ……

    此后的数日里,契丹八部人马在得到可汗的谕令后,时刻准备闯出乌兰达坝林海。不断有斥候奉可汗之命出去打探,又回来禀报,据他们说,吐蕃人仍旧重重封锁住乌兰达坝林海的外围,并未有丝毫懈怠。想要冲出吐蕃人的重重包围,恐怕是千难万难。

    乌兰达坝林海虽然广袤,但处于起伏千里的群山包围之中,从东边进出的路仅有数条,是以吐蕃人想要将契丹人围困在这里,并不需要广派军马,只需守住几处关隘即可。

    只不过因为耶律适鲁的“留人耗饷”之策,吐蕃大军的粮草供应已是十分困难,前两个月随军运来的还有麦子和肉干,这个月却只有粗糙的青稞米。想来其国内民生必已十分困难,难以负担如此之多的人马在外作战。

    耶律适鲁料定吐蕃人的粮草难以支撑他们进行一场千里奔袭的作战,便将目光锁定在了乌兰达坝林海南边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中。那里无水无草,吐蕃人无法派重兵驻守,因此也成了契丹人逃出生天的唯一出口。

    一名越兀部落的将军在得到可汗的委派之后,带着几十名兵士准备好了足够多的水囊,赶着三千匹好马上路,南下去见大唐单于都护府的将军们。

    在送马的队伍出发两日后,耶律适鲁



第三百六十三节 沙漠遭袭
    刘驽听后涨红了脸,心中有些怒气,“承蒙可汗抬举,我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魂。若是契丹人敢威胁中原,我必率人抗击,绝不让你们得到中原一寸江山!”

    耶律适鲁听后不仅未怒,反而哈哈大笑,“我说的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到那个时候,你我或许都已不在人世,或许轮不上我们去操心这些事儿了。”

    刘驽昂然道:“即便我死了,那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原儿女在。只要有人活着,中原江山就绝不会拱手让人!”

    耶律适鲁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不错,少年有志气。可惜志气不能当酒喝,也不能当肉吃!”

    他刚笑了一声,便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身子剧烈地颤抖,右手不得不扶在案几上。

    刘驽注视着这位当初精力旺盛、而今又有些过于早衰的中年人,心想一场与吐蕃人之间的大战何以让此人心力憔悴到此等地步

    他试探着问道:“可汗,我能摸一摸你的腕脉吗”

    他明白可汗的病症是契丹的最高机密,只有最亲近的萨满巫医可以知晓。自己虽是出于关心,但这样问,无疑有逾越雷池之嫌。耶律适鲁若是震怒,足可以让他在下一刻便从人间坠入阿鼻地狱。
1...8485868788...1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