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楚熹
有与顾嘉乔相熟的人,以为她是藏着掖着,心里知道但不去猜。就连杜元安也说:“你今日不大活跃。”
侯君亮算是半个明白人,但也以为她是不想节外生枝,所以故意低调,对杜元安道:“嘉乔哪像你,爱出风头。你方才可接连猜中了三个故事,”他一笑:“那可是九杯酒了。”
杜元安伸手弹了弹眼前的酒杯,杯身发出一声脆鸣,“怎么知道还不让我说,那不得憋坏了。”
“你是动作比别人快一点……”
侯君亮一句话没说完,杜元安又扬起手来,朝王文彬招手道:“这个故事我知道。”
不过这回杜元安没猜对,被倒罚三杯酒。
顾灵芷和侯君亮两人坐在一旁看戏,看杜元安猛灌了三杯酒。
虽然她一贯没有门第之见,但有件事却是不得不承认的。
世家大族所能接触和掌握到的资源,远比普通人丰富。这在基础上就决定了世家出身的子弟比普通百姓更先掌握社会资源中更多更好的一部分。当然,世家子弟中也有不学无术的人。但绝大多数人自小受诗书熏陶,在世族深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
不仅接触到的资源,就连接受到的观念也和寻常百姓家不同。
这种种不同,造就了最基础的不公平。
往后,则是在入仕、婚配等方面受门庭和品阶限制。
门阀制度因时势而存在。
从古时候到如今,自打有了家族的存在,有了阶层的存在,门第之见便逐渐形成,优劣差等都由此出现。门阀制度也是在这种大趋势下,自然而然出现的一种产物。
这种制度发展到如今出现了各种弊病。门阀过度兴盛,于当权者而言是另一种威胁,他们不仅在朝政上有话语权,对皇权的更迭传递也起到不小的影响。于百姓民生而言,门阀兴盛使得阶层差别进一步扩大。
可尽管如此,门阀制度已经成为一种大家都默认要遵循的旧制。要想改变,并不容易,而且还会牵扯和影响到各世族的利益。
所以,陛下才希望开辟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方式,以此打破旧有的制度,进而改变朝廷大小官职多由世家子弟担任,世族权势过大,甚至影响到皇权的问题。
新科取士,便是一种尝试。
可这次尝试的结果显而易见。
新科的头三名获得者仍旧为世家子弟。
王悦生和谢挺分别来自王氏和谢氏这两个大族,只第三名的顾嘉乔家族势力稍微弱一些。但是,顾家好歹也算是出自江南的大族,只是声名威望不如前两者。
寒门终究还是寒门。
顾灵芷正想着这些事情,微微出神时,被侯君亮轻轻推了一把。
原来,行酒令已经轮到了她这里。
她把原先在纸上写好的故事递给侯君亮,让他帮自己说出来。
故事自然是胡诌的,没有人能猜出来,顾灵芷自己领了一杯赏酒喝下,酒令继续往下传。又经了好几个人之后,传到了康王那里。
他清了清嗓子,正襟危坐起来,拿起桌上的碗一敲,颇有些茶楼说书人的架势,道:“这个故事呀,发生在前朝崇安皇帝的时候,说的是一户邱姓人家家中发生的事情。主角嘛,名字就叫邱阿大。”
顾灵芷专心听着,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她余光瞥见宴席上有两个人听见“邱家”二字时,眼里神色微有些变化。她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并没有多想,侧耳细听康王的故事。
“传闻啊,这邱阿大曾给崇安皇帝当过老师,而且深得先帝信任,对崇安皇帝的辅佐也十分尽心尽力。在前朝诸位皇子内乱时,邱阿大扶助崇安皇帝继承大统,稳定朝局。可以说,是个功臣。崇安皇帝登上大位后,邱阿大封官进爵,还得了不少赏赐。”
“可是啊,”康王说:“没过两年,邱阿大因为一件小事被罢官。爵位虽然留着,但邱家自此事后,举家搬离京城,回了老家……”说到这里,康王忽然一顿,转头看向燕王和齐王。
顾灵芷顺着他视线看去,发现燕王和齐王脸色有些不自在。
“我这故事还没说完,二位哥哥可是猜到了这故事的出处”康王笑眯眯地看向他们,说:“要不你们说说看,但说错了,可是要罚的。”
齐王顿了一顿,笑着摇摇头。他看向燕王时,两人视线极快地接了一接。
他们要么直接说出故事的出处或者原型,要么只能让他继续把故事说下去。
酒令如军令,贸然阻止他说完这个故事,同样是违反了酒令。
顾灵芷纳闷,这两人眼里怎么忽然多了些默契。
燕王眸色微敛,神情仍旧和善:“你故事还没说完,叫我们怎么猜”
康王挑眉一笑:“那我可就继续说了。”
他摆出说书人的派头来,道:“且说那邱家人通通搬回老家后,远离朝堂,该是什么事也没有了。对吧可是啊……”他故意一顿,道:“这才是故事的后一截。”
“他们回了江南老家后,安安稳稳地过了一段日子。没几年,忽然遭了大祸,全家人无端端遭到屠戮。邱家上上下下,数十条人命,上至老的,下到小的,院子里的猫狗鸡鸭,连带水缸里养的鱼,都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康王说这话时,脸色神色忽地严肃起来。
“所有人都以为,邱家人死绝了,却没有想到,邱家还有一个活口。”他道:“那是邱阿大的孙子。邱家被灭门的前一天夜里,他因为到姑姑家吃酒,醉了之后没有回家,直接在姑姑家睡了,这才避过了一劫。”
“邱阿大有爵位在身,当地官府不敢怠慢,上报了案子,朝廷也派人来查了。可查了两个月,却说这是江湖仇杀的案子。定了个案犯,贴了海捕文书,但人却迟迟抓不到。邱阿大的孙子不相信这个结果,也不甘心,便独自一人上京,想到皇帝面前陈诉冤情,求皇帝派人重新翻查这个案子。可上京的路上,他却一路遭到无名黑衣人的追杀。好不容易进了盛京,他却见不到皇帝,只能求助从前的一位朋友。”康王说到这里时,声音愈发低沉。
“可惜啊,他这位朋友虽是崇安皇帝的儿子,当朝亲王,但他在朝廷中人微言轻,也不怎么得到皇帝的重视。就是一个窝囊货,根本帮不上他。”
说完这句话之后,康王垂头沉默了片刻,努力想装出轻松调笑的神情,但只是扯了扯嘴角,道:“好了,故事说完了,大家可以猜了。”
全场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有人低头若有所思,有人屏气敛神,神情严肃,还有人一言不发,垂眸深思。
顾灵芷轻轻推了侯君亮一把,用眼神问他,“这到底怎么回事”
侯君亮微敛眉,用手沾茶水,在矮桌上写了两个字:“本朝。”
 
第67章 酒过二巡
顾灵芷默然不语,听他继续道:“这件事陛下迟迟未曾批复。可巧合的是,三个月前,方家被人状告侵占百姓土地。而后没多久,案子被查实,判决也下来了,方家成年男丁尽数被斩首,未成年的男丁与府中女眷被流放。”
“赵王的母亲方贤妃……”裴书君道:“正是出身江南方家。”
听到这里,顾灵芷一怔,微张着嘴,仰头看着裴书君,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没想到,他们中间有这样一层联系,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丫头,”裴书君含笑看着她,道:“你还是赶紧回北渊宗去吧,这里不适合你。”
顾灵芷眼珠转了两转,盯着他看了片刻,道:“康王今天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邱立岳。搅局不过是顺带的,他虽然自己不争,但看不惯其他几位皇子明里暗里和各世家大族勾结。”
裴书君说完方才那句话后,本来打算离开了,听见顾灵芷这话,停下脚步,转过头来,笑着打量着眼前的男装的小丫头。
“这么说来,邱立岳对灭门一案并非是毫无线索,而是线索可能指向……”她顿了一顿,道:“皇……”
裴书君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同时,极轻地点了点头。
邱家灭门案的线索,可能指向皇族。而且,背后还可能与盛京这些豪族势力有关。
大魏吴氏皇族和权贵豪族之间的关系,早已盘根错节。这中间许多事情,她既不了解,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弄清的。
在侯君亮提供的信息,和裴书君的点拨下,她算是明白了一些。
她再度抬头时,看见裴书君带笑盯着她。
“你真的可以考虑一下,”裴书君淡笑道:“做我的徒弟。”他眉毛微挑,“好处蛮多的。”
“谢了,不用。”顾灵芷没有多想,直接回绝了他,道:“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照看好我哥的身份。”
她调整了一下脸上的表情,给他一个看起来比较真诚的笑容,道:“谢谢你提醒。”
离开裴书君后,她独自一人去寻个地方方便一下。回来的路上,恰好看见离宴席场地不远处的一株花树上,有一窝马蜂。
心下顿时有了主意,顺手抄了两块小石子,揣进兜里。
今天这宴会虽说来的人不少,但大家都比较随性。只是方才燕王和齐王在,康王又一直在搅局,大家不免都有些紧张。那两位走了以后,大家放松了许多。
宴席间的气氛再度回复到了之前正常的情况。
但是,康王和赵王还在。
而让顾灵芷没想到的是,走了两位皇子,又来了另一拨人。
才吃了几口菜,花林下的帷帐一动,一名仆人进来报道:“晋国公穆府的三位公子到了。”
在被杜元安拖去城门的路上,顾灵芷听他提起过,说是今日会有晋国公府的公子来。
晋国公府的名声,顾灵芷是略略听过的。听说他们家和宣平侯裴家是姻亲,而且晋国公带领的穆家军在大魏赫赫有名,铁蹄曾经横扫大魏边境数国。可以说,大魏如今的安定局面离不开穆家军的浴血奋战。
关于晋国公府,杜元安还说了一大堆,顾灵芷没怎么记住。但有一点她是记得的,穆家军的统帅是晋国公穆叔德,副统帅是晋国公的二公子。穆家军上下常把这位二公子称作“小穆将军”。
而京城也常流传,这位“小穆将军”容貌俊美无双,气度卓然,朗朗如日月入怀。曾经还传出过有姑娘为了见他一面,跑到穆家军军营外,甚至还有翻墙进去被人发现的。
顾灵芷记得,她听侯君亮说起这些事时,还想着以自己的功夫,什么翻墙偷看之类,全然不在话下。再加上自己那一手多年练就的撩人功夫,什么“小穆将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她抬头去看时,挑开的帷帐已经再度落下。
日光偏斜,照得花影绰绰,浅粉着光芒轻纱一般铺洒下来,罩住下面的人。
顾灵芷先瞧见的,是一身玄青锦袍。腰间革带样式素简,袖口是窄袖,还用皮革束起,愈发显出一种武人的气息来。
她视线缓缓顺着袖口上移,却是一怔。
三位穆公子缓步上前,和在座的人简单打招呼。不外乎是说早前答应了赴约,却因为军营中有事,不得已耽误了,这时才匆匆赶来。而后,三人便一次落座。
宴席上的座位都是三人一席,穆家兄弟三人正好一席,只在康王和赵王的另一侧,与王文彬等人相对的位置上另添了一张矮桌。
顾灵芷坐在穆家兄弟对面一排,视线转了两转不由自主地落在穆家二公子身上。
他的位置边上,恰有一束光斜斜跃过花枝落下,柔柔地打在他侧脸上。不知是否因为角度的原因,他的轮廓比先前看着更加硬挺,神情中有一种清冷素净,让她看着觉得陌生。
可细细一想,自己和他也没有多熟悉。
不过是天阙山上见过一面,在彭县的洪家酒坊见过一面,在那窄巷中见过一面……
再后来……
便是如今了。
她知道他叫“霈云”,却没想过他前头还有那样一个“穆”姓,更不知道他与赫赫有名的穆家军,与盛京显赫的晋国公府有如此深的关联。
他的目光虽曾掠过她的位置,但并没有停留,一转头便看向别的地方去了,像是不曾认识她。
顾灵芷怔了一下,忽而想到,自己虽然和顾嘉乔长得像,但到底是一身男装,妆容上也刻意往顾嘉乔的长相上去靠拢,他认不出自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么想着,她便转头去盯着桌上的吃食了。
中场休息过后,桌上的吃食又添了几样,有粉蒸肉,有肥鸡去筋骨剁碎和别的料一起炸过再拌开来的鸡松,还有她爱吃的笋干焖板鸭。可她一样一样吃进嘴里,都觉得滋味寡淡。又吃了几筷,便觉得没了兴趣,把筷子往旁边一放,取过酒壶来,给自己添了一杯酒。
她的酒杯才倒满,就听见康王对王文彬道:“再来行个酒令吧。”
康王说:“这回要别的花样。”
方才有燕王在,还能稍微震慑一下康王,把控和调节一下宴席氛围,但现在燕王和齐王走了,留下一个看着不怎么管事的赵王,和一个专门挑事的康王。
王文彬人微言轻,在座的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由着康王继续搞事情。
康王难得地把酒令的样式选择交给了众人去提议。
可顾灵芷知道,他不过是做个样子,回头肯定还是按他自己的方式来。
“你们说的都不行。”康王皱眉道:“还是我来吧。”他一手托腮,装作苦思一阵,才道:“这回啊,每人提一个问题,可以指定人回答。答案嘛,由大家评判,大家觉得可以了,就罚提问题的人三杯酒,赏回答问题的人一杯酒。同样,如果大家觉得回答的人答得不好,那就罚三杯酒,提问题的人赏一杯酒。”
众人一听,觉得这想法还行,而且大家不好驳了他的面子,便都说可以。
如此,便又开始了一轮新的酒令。
顾灵芷早已烦了,但碍于不能离开,只好强打精神,继续陪着这一圈无聊的皇子公子玩这无趣的游戏。
可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一轮酒令的战火会往自己这里烧来。
宴席下首的位置,有一人微微起身,先行了一礼,再缓缓开口,“在下尹蔽之……”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