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对于梁建芳而言,皇帝就是他的天,有着绝对的权威,自己的生死以及整个梁家人的生死都需要看皇帝的脸色。而对于梁家的仆人而言,梁建芳这个家主就是他们的天。家主高兴,他们就跟着高兴,大家的日子就容易打发。家主心情不好,那整个梁家都会变天,即使晴空万里依然让人瑟瑟发抖。
房门吱嘎一声被推开,一个老妇人缓缓的走了进来:“夫君可还在为明日的朝会忧心”
梁建芳深深的叹口气,脸上有一丝愧色:“此次征讨不利,陛下降罪已是必然。虽死罪可免,活罪是逃不脱的。这偌大的长安城恐怕是住不下去了。还要连累夫人陪我颠沛流离,心中实是不忍。”
“夫君何处此言你我二人五十余载,什么风浪每有见过!天大的难处都熬过来了,死都不怕,还怕贬官发配妾身没读过多少书,但活到这把年纪,也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天下是皇帝的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唐立国几十载,死了无数的勋贵大臣,连皇家都不能例外。侯君集、张亮,哪个不是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凌烟阁上都有他们的画像,满大唐能几个人有这样的殊荣还不是
第八章小心为上
当你能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事情有预知能力的时候就会对事件本事的过程少了敬畏之心。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苏小义一直扮演着先知的角色,冷眼旁观看着大唐帝国顺着自己的轨迹前行,并且小心的不让自己深陷其中。
他知道长孙无忌的结果,知道不久就要发生的房遗爱案,知道武媚最终会登上皇帝的宝座,知道薛仁贵的结局,甚至知道几年之后上官仪会有一个孙女出世,她的名字叫上官婉儿。
可是人是感情动物,当冷冰冰的历史人物鲜活的出现你眼前并且和你产生交集的时候,苏小义还是不可避免的陷入纠结。
自己没有资格去觐见李治,连去皇城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宫城了。
想呆在家里装死,懒得去想朝会上会有怎样的唇枪舌战和落井下石。老梁的结局是注定的,没有人能够改变长孙无忌的决心和李治的意志。自己不过是这个时代一只偶然出现的蝴蝶,煽动的翅膀或许能掀起巨大的风暴,但绝对不会是现在。从蝴蝶翅膀气流的微弱变化到可以席卷全球的风暴,期间的各种因素和偶然事件缺一不可。苏小义自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听到大门被撞开的声音和仆役的哎呦声,让准备再睡一觉的苏小义十分不爽。
谁呀!胆敢擅闯本参军的府邸,愤怒的爬起来准备让大狗教训一下不开眼的东西就看到房门吱嘎一声被打开,大狗伸进来一个毛茸茸的脑袋来:“回主人,薛校尉来了。”
脑袋还没来得及缩回去身体就被身后来人一脚踹了进来:“大狗你这狗仗人势的东西,我来还用通报”薛讷骂骂咧咧的走进了屋子,一点没有见外的意思,抓起案几上的一只瓷壶对着大嘴就是一阵猛灌。那是水又不是酒,喝的满衣服都是,不知道为什么古人都觉得这样喝水喝酒更想英雄。
英雄是不拘小节,又不是不讲卫生。
灌饱水的薛讷一脸惊异的看着床榻之上的苏小义,不明白自己的兄弟怎么到现在都不起来。看看外面的日头,已经挂的老高。自己在家要是这样,会被打死。
被踹了一脚的大狗屁都不敢放一个就灰溜溜的逃走,还不忘把门带上。
“老薛,这是长安,不是打打杀杀的草原,你这样动拳动脚的就没有人说你欺凌弱小我可是听说长安县令素来秉公执法,铁面无私,被擒去大堂可够你吃苦头的。”
“兄弟,不是我薛讷吹大话,我就是把长安县令揍了也不会有人来拿我。最多被我阿耶禁足几日。满长安谁不知道我薛讷的大名”
知道这些纨绔要是疯起来都是不要命的主儿,如果惹急了,还真就敢打长安县令。不过这种一般不会发生,虽然嘴上说的厉害,但是纨绔并不等同于傻。殴打朝廷命官的罪名可不小,到时候御史的奏折满天飞,能把太极宫塞满,李治不做出一点表示来那些硬着脖子的文官根本不会罢手。
“去草原征讨数年,刚刚回家,不在家好好陪着婶婶和嫂子,跑我这里做什么不要告诉我有有人想送钱啊,一个曹仁就够我头疼了,昨晚做了一晚的恶梦,看到曹
第九章吃饭最大
“伯伯何等聪明之人,为何也如此看重于我仅仅凭我是左武卫的参军一个八品官在偏远之地或许还能称之为官,在这满街都是勋贵的长安城,最多也就是个吏,连你家的门房都比我厉害。五品官想进你家的大门估计都要看门房的脸色。我刚到长安不足三天,你就拉着一车铜钱来叩门,此事定然得到了薛伯伯的首肯。以曹仁的名头,相比薛伯伯也不好得罪,更何况他的背后是当今陛下。
今日的朝会,如无意外,大将军梁建芳定会被贬官,一家子人都得离开长安。左武卫大将军啊,当今天下有几人能当得还不是说被贬就被贬!老薛,我入陛下龙眼,不是什么好事。”
苏小义随意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反正这里也没外人,以薛讷的脾气,这种话是不会随处乱说的。而且,这话也不是说给他听,苏小义敢肯定,此刻自家的某个地方,一定挂着一道影子,正竖起耳朵听自己这里的动静。找是找不到的,如果这点本事都没有,岂能入得千骑司
薛讷说的一点没错,既然逃离不了李治的龙爪杀伤范围,那就只能乖乖的凑过去,让这条还在蛰伏的巨龙看清楚自己是他忠实的臣子而不是敌人,这样才不会被误伤。
虽然苏小义极度的厌恶家天下的运行模式,不想时刻都有人在自己的头顶压着,但是这是无解的一道题目。身处其中即使心里再不爽也只能接受。心里在自我安慰,自己头顶的权力爱好者是李治,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凑还凑不上来,自己这么矫情干什么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就是讨好皇帝嘛,或许还有武媚,不过满大唐人都是真的做的。高傲如褚遂良者还不是唯长孙无忌马首是瞻。
放下了心中的那点高傲,舍弃了作为后世人的最后一点轻蔑,苏小义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
道理想通了,脾气发泄了,苏小义顿时觉得腹中空空,吩咐张大去让厨娘弄点吃食来就准备下床,薛讷在一旁百无聊赖:“老苏,你说大将军真的会被问罪”
这话他都是问了八百遍了,懒的再和他讲一遍,也不能再讲,同一个问题传入李治耳朵三次,自己还活不活了
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李治最忌讳的就是被人猜中心思,你可以偷偷的猜,但不能到处宣扬,不然你让英明神武的李治怎么想皇帝喜欢聪明人,却不喜欢比他聪明的人。
“这种问题你不要问我,陛下万世明君,明察秋毫,大将军有功亦有过,如何决断陛下自有分寸。咱们这种蠢笨之人还是不要妄加揣测了。”
丫鬟把吃食送了进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饼,连个菜头都没有。苏小义把鼻子凑近闻了一鼻子就眉头大皱,没有一点香气,反而有种食物坏掉的味道。
这饭没法吃了,大唐制作食物的方法异常简单粗暴,基本就是炖煮,放入各种材料,大火一起,用筷子捞一块放进嘴里嚼两口,能咽下去就算是成功了。
苏小义从没想过吃饭会是一件如此痛苦之事,穿上靴子直奔厨房,把厨娘赶到一边,自己就开始动手。
厨娘吓的躲在一旁不敢言语,瑟瑟发抖的看着家主撸起袖子围在锅灶边打转,锅碗瓢盆哗哗作响,热闹非凡。
张大一脸尴尬,搓着手不知道如何安放,从未见过哪家家主会来厨房亲自动手的,如果嫌弃
第十章苏庆节
苏小义满意的出了门,薛讷摸着圆滚滚的肚皮说厨娘太小家子气,二十个煎鸡蛋还不够塞牙缝的,下次再来的时候记得多备些,昨天刚送过来一车铜钱,足足两百贯,买的鸡蛋足够吃不完的。过几天把自家的厨子叫过来,学学手艺云云,吓的厨娘钻进屋子不敢出来。薛讷的厨子可不好惹,听说是个三百斤重的胖子,使的菜刀就有五十斤重,配菜的仆役被他打断腿的不下十个。哪里是厨子,分明就是个杀才。
张大在心里委屈不已,按着薛小公爷这个吃法,苏家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吃空,三大巨碗的面,二十个鸡蛋,这还是来的时候吃过饭的。惹不起啊,待会就告诉门房,以后谁进门一定要及时禀告,先把厨房里东西藏好才说。
今日是薛小公爷,这美味的吃食传出去,明日估计就有其他人上门来,别的不说,刘郎君、孙署丞是跑不了的。日子要想过的长久就得精打细算,两百贯钱看着不少,可是用起来如流水。十多个人要吃饭穿衣,还有家主的那匹战马,比人还要金贵,听大狗说是家主从战场上俘获的,纯正的汗血马。天呐,那就不是寻常人能见到的,满长安估计都找不出几匹来。这样的一匹神马,哪敢用普通的草料来喂养,都是最好的精料。
现在家主认识的人还不是很多,但能和薛小公爷称兄道弟的又岂是等闲之人,不出一月估计薛小公爷就会把长安城所有勋贵子弟全都带过来。到时候人情送往,哪里都需要钱。想想都觉得头疼。现在就指望家主赶紧寻出赚钱的办法来,这样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
昨日听薛小公爷说起过一嘴子,好像是薛家打算建酒坊,家主也有一份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只要酒坊能顺利的建起来,那就是长久的买卖。有薛郡公在,还有刘家和孙神医,即使有人想找麻烦,也得掂量掂量得罪三家的后果。
永兴坊距离赫赫有名的平康坊很近,又和最受文人墨客钟爱的崇仁坊紧挨着,所以一出坊门就能感受到大唐盛世的迹象。
做为长安有名的纨绔,薛讷打算带苏小义先去平康坊开开眼,虽说白日宣淫说出去不太好听,但是为了自己的兄弟,薛讷觉得自己不用顾及世俗之人的眼光。
刘滔早就在坊门口等着,一脸焦急的模样,旁边还有一人身着华服与刘滔勾肩搭背,显然很是熟悉。
不亏是长安的纨绔,出来闲逛身后跟着一群狠人,身穿软甲,腰间居然还斜插着横刀,手就压在刀柄之上,威猛之气隔着一条街就能感觉到。大白天的就这样直愣愣的横在街口,惹的来来往往之人纷纷躲避,生怕触了霉头。
长安县衙两个差役好巧不巧的从这里路过,看到是刘滔,立刻识趣的拐向了别处。虽说大白天就现在平康坊门口有失勋贵身份,但远不是自己这个小吏能管的了的。多看几眼都可能被打,还没处申冤,县令裴大人看到了估计都会头疼。
“老薛,你们他娘的是出来闲逛还是出来打架怎么刘滔带着这么多杀才还有站在他旁边的那个混蛋是谁笑的如此放浪不堪,似乎在聊一些床帷之事。”
薛讷大为惊奇,隔着半条街就能猜到两人在说什么,自己这个兄弟果然厉害:“旁边那个是苏庆节,他阿耶是临清县公
第十一章平康坊
翠云楼是依坊街而建,在平康坊内是数一数二的精致之地。整栋楼有五层,全部木质建造,雕梁画栋,金缕镂空,门两旁两排高挂灯笼异常惹眼。三个镶金大字翠云楼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悬挂于正门之上,闲得有几分嚣张之色。
苏小义第一次见识大唐的红灯区,十分好奇,最让他意外的是翠云楼大匾处的落款居然是鼎鼎大名的阎立本!
惊的苏小义眼睛差点掉到地上,还以为自己眼瞎了。揉了揉眼睛再看一遍,没错啊,确实是阎立本三个字,难道古人也有重名的可是在这长安,叫阎立本的人应该不会很多,而且能题字的都不是等闲之辈。哪里能那么凑巧有个同样有名的也叫阎立本。
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苏小义指着落款处询问刘滔此人是何方神圣,居然敢跑来平康坊给青楼题字,实为我辈楷模。
刘滔不愧是平康坊的常客,面不改色的张口就来,显然这种问题已经回答过多次。
原来阎立本最初来长安之时没有栖身之所,空有一身才学,在翠云楼吟诗做赋,赢下诺大的才名,无数姑娘自荐枕席,倒贴也要陪着。再加上老阎一支毛笔出神入化,花鸟鱼虫几笔下来无比让人惊叹。画美人更是灵动传神,犹如真人一般无二,被无数女子追捧。
当时这翠云楼老鸨子趁着阎立本醉酒就管他要了一副字,正是这翠云楼三个字。
当时老阎也是大意了,根本不知道写的什么。等到酒醒想去要回来发现人家已经让匠人打好牌匾挂上去了,木已成舟,就成了现在这样。自从他当了京兆尹,就再也不进这平康坊了,觉得太丢人。
堂堂的京兆尹居然给青楼题字,还堂而皇之的挂在平康坊最繁华最有名的青楼门楣之上,可以想象阎立本是何等心情。
还不能摘下来,不然肯定会有人拿着此事做文章,御史的弹劾是肯定的,你阎立本可是京兆尹,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威逼烟花卖柳之人,简直有辱斯文,更是丢尽了大唐官员的见面。
还不如就这么挂着,虽然会被一些老夫子所不齿,但是也算是一件有趣的轶事,别人说起来最多心领神会的笑几声,并不会对他产生太大的影响。就是先帝李二听别人说起,也只是大笑说阎立本不愧才华过人,在烟花之地盛名霞卓,吾不如也。
连皇帝都发话了,这样的事一传出来翠云楼立刻身价骤增,声名鹊起,一年之内就成为长安城最有有名的青楼。达官贵人风流才子络绎不绝,一时风头无两。
刘滔一进平康坊的大门翠云楼眼尖的下人就看到,立刻把头缩回去通禀。如果是一般的纨绔自然用不着这么麻烦,管你白天来还是晚上来,翠云楼自有好酒好菜招待,要找哪个姑娘也是有求必应,只有钱财足够一切都好说,您就是大爷,不要说市侩,人家挣的就是这份钱。
可是刘滔不一样,在长安横惯了,新一代的纨绔子弟中有名的暴脾气,一言不合即使是长孙家的子弟他都敢冲过去一顿暴打,不见血不撒手。
赶紧出去迎接,出来的慢点大门就会被踹碎,已经换了几回了,实在不想再多换一次。这些在军伍上待过的人个个都是暴脾气,一身钢猛之气,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每次来腿下的脚要是不踢坏点东西就不舒坦。刚
第十三章打的就是才子
本来在一旁揉腰的苏庆节立刻来了精神:“却不知这位顾怜仙女是何人”
苏小义不由的翻了一个白眼,对苏庆节抓重点的本事十分不齿。大家明明在愉快的讨论大名鼎鼎的骆宾王,怎么又拐到什么顾怜身上去了
正想再和盼娘深入的聊一下骆宾王就感到有人在拍自己后背。谁呀打扰老子的雅兴好不容易在翠云楼看到个顺眼的,瞧盼娘越来越顺眼,话还没说完,有美人在侧,不知道老子不喜欢被打扰
回过头看到一张陌生的脸,有些苍白之色,干巴巴的,满脸的傲气,眼睛都要到头顶上去了,正满脸怒气的看着自己。
这个不要脸的混蛋的是谁苏小义再确认一下,十分眼生,应该不是自己的朋友。
用眼神询问一下盼娘,这个营养不良的家伙是谁脸色如此不堪,分明就是纵欲过度。不好好在家调理还好意思往翠云楼跑,闹出人命算谁的
“这位就是骆宾王,最近长安最负盛名的才子。”盼娘抬眼看了一下,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这个脸色阴沉一副阴柔之态的家伙就是骆宾王心里升起的一点好奇心一下就被浇灭,对骆宾王所有的猜想顿时烟消云散。五岁就能写出咏鹅诗的人此刻就现在自己面前,苏小义本应升起一股敬仰之情,但看到这张讨厌的脸就忍不住一拳揍了过去。
老子在这里好好的吃瓜聊天,美女入怀好不惬意,你跑过来一副别人欠你钱的表情出现在我身后,还好意思拍我,不揍你揍谁
骆宾王又如何老子现在是左武卫行军参军,可是官身,揍你一个外地人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刘滔轰然较好,为了表达自己的态度把手里的半块西瓜给扔了过来,惹的盼娘一阵心疼。暖房里可是上好的西域羊皮毯,现在被一地的西瓜汁给弄脏了,洗都没地方洗。
苏庆节咧着嘴笑骂,说苏小义的拳头着实无力,一拳下去挨打之人头上连个鼓起的包都没有,还不如他家的烧火丫鬟。还好死不死的拿着自己的拳头乱比划,说他的拳头有碗口大小,力过千钧云云。只是比划的不在地方,来来回回的老往盼娘胸前招呼,惹的盼娘左躲右闪,不让他的魔爪得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