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虎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绝四毋
河东君是柳如是,这位的大名响彻后世,能和她比肩的杨王两女自然不是庸脂俗粉,杨宛是金陵人,擅长书法,有大家之风。
王微出身扬州妓院,常常往来吴郡,游历江楚之间,喜好名山胜水,吟咏诗文,两人都是才女加美女。
陈子强驻守淮扬,闲暇时也尝和文人喝酒闲谈,自然听说过她两的事迹,再者来自后世的人,有几个不知道秦淮八艳的名声,对于能和八艳比肩的两女,自然也了解一些。
王满最小也最天真,听到陈子强问杨宛,看着大家笑她却脆生生地汇报道:“少爷,杨姐姐回来了,听说茅大人整天喝酒,她苦劝不听,还把她赶回来呢。”
原来茅元仪被贬谪,数次上书请求赴辽东作战被拒,悲愤之下酗酒成瘾,身体日渐不好,加之杨宛经常劝谏,他也觉得不能耽误她,遂打发她回来,许其再嫁。
王微更早离开,其本来就出身扬州,杨宛回来后到扬州游玩,听闻李贞丽在此,特来拜访,李贞丽年纪大些,原就认识两人。
王微比陈子强足足大了二十多岁,杨宛也大了十来岁,她两成名时李贞丽还小,但也已是勾栏中人,自是早有交情。
如今已是四十出头的王微,虽则年纪大了,但姿色却未曾消减,否则历史上茅元仪死后,她还被万历年间的进士许誉卿收为侍姬。
而且此女被当时的文人传颂,最多的就是她的才情,陈继儒曾评价她的诗词,连须眉男儿都要愧煞,董其昌更是说她胜过卓文君,可见其名满江南,绝非虚言。
陈子强当然知道这些,也知道王微命途多舛,七岁时父母双亡被卖入妓院,长大后因为为人正直,急人所难,被人骗财骗色,跟了茅元仪没多久,茅元仪就被贬官,跟随着去漳浦偏僻之地,可谓受尽苦楚。
不像杨宛毕竟年轻,还有大把的青春经得起漂泊,想了想对叶小鸾说:“娘子,不如把草衣道人留下,这些年也够她辛劳了,如今地方不靖,她恐怕无所依了。”
叶小鸾诧异地看着他,不明白为何自己这丈夫不留下年轻貌美的杨宛,却想留下年纪大许多的王微。
要说王微给陈子强当娘都可以了,留下她来不是问题,如今她已是自由身,不需要跟谁去交涉,但年纪相差如此大,真的好吗。
“人家知道了,哥哥是怜惜修微姐姐的身世,就像当年怜惜人家一样。”
&nb
第六十九章 募捐
这晚过后陈家并没有再提起此事,王微杨宛在平江伯爵府呆了几日,告辞而去,陈子强夫妇也没再说什么。
闰四月,洪承畴上书加派辽饷,崇祯并未像历史上那样加派二百八十万银两,而是咨询内阁与户部,让其协商看看如何尽量不扰民。
早知此事的陈子强,运送十万担粮草进京,多是番薯和土豆制品,并上书内阁号召宗室勋贵募捐,以解国难。
这一来骂声一片,大明的勋贵谁也不愿出这钱,皇室宗亲更不用说了,陈子强却让人放出流言,说不交募捐也可以,反贼或鞑子打上门来时,虎卫只保护那些出钱出粮的人家。
曹变蛟拿着陈子强的拜帖,去了一趟开封周王府,不知说了些什么话,总之,曹变蛟回去后,周王上书愿捐饷十万两白银。
紧接着虎卫的骑兵就开始到开封一带出没,打着的是训练的旗号,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在为周王撑腰。
更过分的是虎卫竟然让人到洛阳一带鼓励贫民离开,到开封府归德府一带垦荒种田,凡是无主的田地,谁先开垦就算谁的,每户按丁口准许开垦亩数。
洛阳有大片的田地,但基本上都是福王府的,许多贫民根本无地可种,只能为福王种地当长工。
陈子强这一手釜底抽薪,让福王大为光火,派人到归德府找曹变蛟,早已准备好的陈子强已经在那等着了。
王府来人还想在曹变蛟面前逞威风,哪想到被陈子强揍一顿赶出,警告他说,若是下回再有人闯进虎卫地盘,一律当做鞑子奸细斩首。
官司打到金銮殿,崇祯召陈子强进京,不怀好意的陈子强,带着新编成的虎卫辅兵三千人,浩浩荡荡地经过洛阳,住宿一晚后启程。
第二天人们发现福王府,多处农庄的护卫被人打了,全部被捆在野外农田里,虎卫却大摇大摆地进京去了。
“胡闹...你...你..朕说你什么好啊,一再交代不要去招惹宗室就是不听...你这孽障想气死我啊...”
看着笑嘻嘻的陈子强,崇祯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他训斥道,陈子强没一点不好意思,笑眯眯地问道:“皇叔父,这事可不是我干的,谁知道谁是不是看福王府不顺眼啊,正好趁机栽赃到我头上呢。”
崇祯气乐了,呸了一口说道:“栽赃给你,你还需要别人栽赃啊,一路上招摇的巴不得人人知道,谁见过被召见的官员带兵进京的啊,你跟朕说说。”
“啊...那可不是正兵,是辅兵,管后勤的不算啊。”
“辅兵就能干翻王府护卫你那什么辅兵啊!”
崇祯好奇地问道,他知道陈子强不会在这事上骗他,但若真是辅兵,那护卫的战斗后续力量也太强了吧。
陈子强理所当然地说道:“本来就是辅兵啊,虎卫的辅兵人人每天都要训练的,正兵所掌握的技巧,辅兵也必须做到,只是能力没正兵强些而已,打起战来正兵若消耗了辅兵顶上去才能马上接着战斗啊。”
崇祯大为震惊,愣愣地望着他,心里翻起滔天巨浪,虎卫正兵如今是两万人,辅兵少说也有三万以上,若都能战斗,那虎卫的合格兵士达到五万人以上。
五万人对于整个大明是不多,但那是尚战的虎卫啊,想想鞑子每次入关,也不过是十来万,还是加上蒙古鞑子才有这人数的,可见这五万人是很可怕的。
“咦...皇叔父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陈子强狐疑地望着他,崇
第七十章 冠礼
“殿下还不知道啊,娘娘说既是先皇的义子,就该称呼为殿下,原来是年岁尚小,现如今马上成人了,按制行冠礼后要改口的,皇上说了,殿下提前行冠礼,不用等到二十岁了。”
琉璃柔柔地回答着,陈子强憨憨地摸着自己的后脑勺傻笑,自言自语地说:“母后也真是的,这么急让人家长大干嘛啊。”
华夏的成年礼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隆重的,但自蒙元入住中原后多有废弛,明代在民间已经很少见了,到了清朝基本就没了。
满清官方规定的五礼,虽然还有嘉礼的存在,但嘉礼中的冠婚之礼侧重点已经是婚礼,冠礼被忽略为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即使是明代,也只是皇室贵族家,还有真正的儒门传家的人家才有冠礼,民间倒是兴起男子十六岁成丁的礼仪,但只是摆酒请客热闹一番罢了。
真正的冠礼是很繁琐的,宋代司马光简化了冠礼仪式,正是有感于佛教影响下,华夏人民废弛了冠礼,为了能够推行天下而做出的努力。
程颐程颢兄弟两也极力倡导,到了朱熹更是把司马光的《书仪》中,关于简化后冠礼全盘接收,写入他的《朱子家礼》。
但刚刚被倡行起来的冠礼,在蒙元入侵后再度废弛,近百年的不行此礼,普通百姓如何还会去重视,有明一代做过努力才开始略有改观,但满清再次毁了它。
陈子强家学渊源,又师从大儒徐光启,要举行成年礼是正常的,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其实这是他有感于后世几乎无人行此礼了,想着重振华夏的礼仪而做的决定。
只是他没想到崇祯会按照皇室的规矩来操办此事,被琉璃说的一愣一愣的,懿安皇后在殿内听到他两的对话,笑着让人叫他们进去。
“强儿不必介怀,这也是母后的意思,先帝无子,日后家谱中即使有过继的孩子,也要等孙辈才行,否则你知道的。”
陈子强闻言马上明白了,天启若是有子,即使是他名下的皇室中人过继,对日后的皇位都是威胁,他作为外姓才无此虞。
可作为母亲,懿安皇后自然要为他打算,虽说只是义子,但也是唯一的义子,总比那名为过继,实际上毫无关系的人强,何况陈子强确实对她孝顺。
在京中晃荡了几天,带着几个小皇子跟太子,叫上还在京城读书的徐尔路,除了花街柳巷没去,其他地方都玩疯了,累的跟在后面的锦衣卫护卫叫苦连天。
东厂的密探把事情报给皇帝,崇祯对他们疯玩不感兴趣,却对陈子强身边的亲卫感到惊讶,都是十**二十来岁的小子,却跟着连续跑了几天,还要警惕周围的安全,竟然连锦衣卫的人体能都不如他们。
他知道陈子强亲卫的来历,都是原先难民中投军后挑选出来的,除了张献忠那三个义子,其他人之前可没经过训练。
好奇下问曹化淳道:“大伴,强儿那些亲卫是怎么练得啊,你说锦衣卫也算是训练有素了,怎么还不如他们啊。”
“皇上,那些人是平江伯从数万人中挑出的精锐,据说是经过特别训练的,精于查探军情,刺杀对方主要人物,总共才七十人,年纪最小的组成一队,给他当亲兵,其他的都在虎卫中隐藏着,上次大战就是他们潜入城中,烧了鞑子的粮草呢。”
曹化淳笑眯眯地回答道,陈子强并对他没隐瞒这些,等于没隐瞒崇祯,听到曹化淳不用思索的回答,他也就明白了。
展颜笑道:“这孩子就是心实,有什么事从来不藏着掖着,这样的精锐从来都是宝贝,他也这么详细地
第七十一章 礼成风波
“陛下这是胡闹,陈子强如何能加冕,祖宗规矩都不要了.....”
冠礼才结束,内阁中就吵翻天了,来观礼的只有亲朋故旧,陈子强在京中没几个故旧,跟他同年的举人,考上进士的虽有好几个,但都外放到外面主政一方去了。
京营跟他关系最好的黄得功也去了地方,剩下一些军将虽然在这,但他们压根不懂这礼仪该如何。
徐尔路倒是来了,可他才不会管这事,笑眯眯地看着,原本韩鑛今天是要来的,可不巧的是老人昨夜拉了一晚肚子,今天起不来了。
六月天太热了,贪凉多喝了几碗加冰的酸梅汤,结果人老了肠胃撑不住了,早早地韩家就来人告罪,说好的事情失约了。
也是他高兴,看着陈子强成年了,这几年虽他在京城,两人远隔南北,但自从他当了首辅,和陈子强接触以后,别看小家伙对他嚷嚷的,其实很尊敬他。
年节都有问候书信,并送上一些小礼品,虽不值几个钱,却能看出是花了心思的,他也把对方看成子侄,人老了看到后辈成才总是欣慰的。
可他这一没来就出了这事了,朝中那些大佬跟陈子强没什么交情,成年礼本来就是自家人跟亲友到场的,没人说话干涉的皇帝自己乐得高兴就行。
事情已经办好了还能怎么办,总不能再来一次,等到韩鑛知道后也只能把陈子强叫过府去,仔细地叮嘱一番罢了。
“老爷子您就放心吧,小子再浑也知道轻重,陛下是疼爱小子,可小子绝不会恃宠生娇的,往后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陈子强信誓旦旦地安慰他,让他好好休息,别理会外间的闲话,韩鑛点点头说:“绣虎啊,老夫知道你的为人,也相信你能把持得住,不过此事已经发生,总要给各方一个交代,老夫想着,是不是让你去一趟辽东.....”
说着认真望着陈子强,原来洪承畴去年趁着陈子强大胜的机会,皇太极忙于跟各位王爷周旋,巩固地位和权威。
洪承畴趁着刚刚建国的满清内部不安定,在大小凌河重建起城池,把防御战线推到大小凌河,大大地减轻了宁锦防线的压力。
今年要增加辽饷正是因为这,战线拉长了,辽东将门觉得自己出力更多了,一个个提出的要求也更多了。
若不是洪承畴尚算威信很高,方正化虎视眈眈,祖大寿兄弟又不愿明着支持他们,不然早就闹起来了。
让陈子强去一趟正好可以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又可以让京中那些人闭口,人都打发去辽东了,还想怎样。
陈子强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答应下来,两人商量了一下日子,毕竟他还要回去拜祖宗,这是大礼仪决不能疏忽的。
拜别了韩鑛陈子强去了趟宫里,跟崇祯沟通此事,也要跟懿安皇后汇报一下,自己接下来要去辽东,那可是大明最乱的地方。
崇祯气咻咻地叫道:“朕怎么就胡闹了,不提官阶爵位,强儿是不是先帝的义子,作为先皇义子如何不能加冕了,朕这是按照宗室的规矩来办的,如何就不行了,这些腐儒实在可恶。”
陈子强只得劝他道:“皇叔父别生气,不值得为此事生气,韩阁老说的不错,辽东确实要去个人震震他们,虎卫的战绩是他们比不上的,正好孩儿也想去那看看,日后总要跟皇太极对上的,早点去实地了解一番更好。”
“可你才十八岁啊,去那里又不能带上全部虎卫,若是鞑子报仇心
第七十二章 家事国事
兄弟两不再说这些事,携手走出招待客人,陈子龙的好友如今只剩一个周立勋在家,其他的都在外地为官,幸好徐尔默在老家,徐家在上海县太卿坊一带。
陈子强回乡他自然过来帮忙,两人少年时代就玩在一起,虽差着辈分,其实却是同辈相交的,他祖父也不是迂腐之人,不会干涉小儿女的交往。
见到陈子强两兄弟出来,抱怨道:“子强啊,你倒是会躲清闲,我都累死了,刚刚天如先生的随从来了,说他马上就到,我正想去催你呢。”
“啊,天如师兄要来啊,含之啊,你可要小心啊,小师叔这位师兄最讲究礼法,你要是当着他的面没叫我师叔,担心小屁股遭殃啊。”
陈子强斜睨着徐尔默调侃道,两人打小闹惯了,徐尔默何尝当他是师叔了,没好气地盯着他笑骂道:“一边去,祖父的学生中就数你最皮,谁都知道祖父没把你当学生,而是当孙儿养着,否则就你那样,屁股早开花不知道多少次了。”
这话刚说完,门外传来一声爽朗的大笑,张溥的声音响起说道:“含之说得对,恩师把小师弟宠坏了,我这个师兄今天来行家法,看看这小老虎还敢不敢上书说师兄的坏话。”
一语毕,张溥的身影出现在大家眼中,身边跟着一位绝色佳人,款款走来,陈子龙连忙带着弟弟迎上去。
施礼作揖道:“天如师兄久违了,小弟在应天府多时,却没能上门讨教,实在愧煞啊。”
陈子强也跟着施礼,笑嘻嘻地说:“师兄就会埋汰人,小弟可是为您好,怎的就变成说您坏话了。”
张溥含笑搀着陈子龙道:“卧子不用客气,咱们这小弟啊,别理他就是,走,跟为兄进去说话。”
“啊...别介啊...咱不是一家人嘛,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带上小弟啊。”
陈子强可不会不好意思,笑眯眯地跟着去中堂,张溥也没理他,自顾自的走去,身后的美女好奇地看着陈子强,浅笑嫣然。
“嘿嘿..这位姐姐好美啊,您是哪里人啊,小弟陈子强,字绣虎,姐姐可有字号啊。”
陈子强自来熟地搭讪着,美女浅笑不应,前面引路的陈子龙回头瞪了他一眼道:“五弟不可造次,此乃河东君,张师兄的红颜知己岂能如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