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虎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绝四毋
曹王两人掩嘴直笑,王承恩笑后突然脸色一整,小心地对崇祯说道:“皇上,奴婢想起一事了,刚刚慈庆宫传来那话,皇上也要注意一下,坤兴公主也大了,若是殿下要插手婚事,这可是麻烦事。”
崇祯一愣,这才想起朱徽娖十五岁了,确实也到了指婚的年纪了,若是陈子强也像对他女儿那样,要让她们自己满意才肯嫁人,那还真是麻烦。
曹化淳也是愣住了,呆了呆后苦笑道:“皇上,承恩这话说的不假,依奴婢看来,此事不是万一,而是一定,殿下宠爱弟弟妹妹那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若是不让他满意,其他的不说,奴婢怕哪个人成了驸马,第二天就会被莫名其妙的揍一顿。”
崇祯明白这事还真是这样,陈子强的性子他如何不知道,虽说经常嬉皮笑脸的,但那护短的脾气是改不了的,去年还因为朱慈炤调皮,成国公家二公子不知道他是皇子,骂了几句,结果陈子强愣是打上成国公府上。
他倒是没拿皇子的地位压人,可愣是用拳头去教训人,说什么弟弟被欺负了,哥哥自然要上的,弄得崇祯哭笑不得。
“看来朕要跟强儿好好谈谈了”
崇祯自语后吩咐道:“去看看强儿那边如何了,让他要出宫时过来一趟。”
&nbs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变法的第二步
崇祯无奈地摇头叹息,对曹化淳说道:“看看...朕就知道会这样...”
说着对陈子强道:“强儿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世俗规矩,大明的女子嫁人年纪就是这么大啊,总不能让人家说咱们不管子女的婚事吧,你说是不是这理儿。”
陈子强摇头晃脑地回答:“才不是呢,小鸾姐嫁给我时都二十岁了,也没见人家说我岳父,要不咱们再过几年吧....三年好吧,十八岁再嫁人,妹妹也大一点,日后生外甥也安全一点,女孩子太小生孩子可是很危险的。”
“呃”这话让大家呆了呆,敢情他是担心这啊,崇祯明白自己这侄儿有时候神神叨叨的,但不会乱说,看来这事还是要问个明白。
因而认真问道:“强儿说这个可是有根据”
“有啊有啊...不信您让御医来说说,再说叔父也知道,儒家崇尚周文化,西周时规定男女的结婚年龄,显然比后世大了很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说的正是男女在这年龄才是肾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是按照内经的说法,我觉得最有道理。”
陈子强引经据典地开始解说,崇祯不可能为这事去叫御医,要说被人知道,是为了公主出嫁问这些,还不被人背地里怎么说呢。
听得陈子强说的有道理,也不禁跟着点头,王承恩却疑惑地问道:“殿下,您说的是有理,可为何春秋开始,婚嫁年龄越来越小,各诸侯朝代甚至都规定婚嫁年龄,没依从的还要被处罚啊。”
陈子强白了一眼王承恩,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说道:“老王啊,你咋就转不过弯来呢,东周开始各个诸侯混战不休,人口大量减少,不生孩子等着灭国啊,各朝代还不是为了人口增加,有人耕种,朝廷可以收取更多的赋税,才硬是规定者破规矩。可咱们家是谁啊,妹妹是公主,用得着吗”
崇祯作为帝皇,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王承恩被说的一愣,恍然大悟,忙说道:“皇上,奴婢觉得殿下说的有理,公主确实不宜早婚,安全最要紧啊。”
曹化淳也点头称是,崇祯看看三人,明白他们是真心为公主着想,欣慰地点头,微笑道:“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也要提前看好人啊,总不能到时候再来选人吧。”
曹王两人回味过来,重要的不是公主什么时候出嫁,而是嫁给谁能让陈子强满意,而不生事端。
曹化淳呵呵笑道:“殿下啊,那您说咱们该如何给公主定驸马的人选呢,这可不是坤兴公主一人的事,日后还有昭仁公主呢。”
陈子强算是明白了,敢情起先自己在母后宫中的话,让他们三知道了,怕自己搅和公主的亲事啊。
讪讪地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说:“那个...叔父是听了小报告了吧...也对,妹妹跟丫丫她们一样,若是嫁个不喜欢的人,我还真的会偷偷杀人的。”
三人瞪大眼珠子瞪着他,崇祯指着他道:“朕就说这孩子胡闹,幸好问一问,否则出了事,日后不被人笑话死。”
说着没好气地问道:“那你说说,你妹妹的驸马要怎样才合你意”
“叔父这话没道理啊,妹妹的夫婿自然要她自己满意才对,我是大舅哥,怎么能说让我满意呢。”
&
第一百九十章 和黄道周赌气
“高明呀...殿下不愧是文曲星下凡,这脑瓜子怎么长的啊....”
王承恩不禁赞叹道,曹化淳乐呵呵地望着,脸上的褶子都漾开了花,崇祯也是满脸笑意,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
陈子强瞪了一眼王承恩,没好气地说:“老王尽会埋汰人,小爷就是个举人出身,还文曲星呢,被那几个阁老听见,还不被笑话啊,要说,也该说小爷是武曲星下凡还差不多。”
王承恩呵呵笑道:“得...奴婢这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不过奴婢还是要说文曲星啊,这对殿下日后有好处。”
崇祯一听赞许道:“王伴伴这话说得对,这是未雨绸缪的老成之言。”
陈子强一听就明白了,王承恩这话确实有理,对他日后能不能成为内阁首辅极为重要,大明的内阁没有举人进入的先例,这对自己是个硬伤。
有些规矩就是这样,不管你有天大的才能,若是资格不够是不能坐上那位置的,就像后世要看文凭一样,即使你是书呆子,可你的文凭可以,才有加薪升职的机会。
可若是一个人的名气大到天下皆知的地步,你就是没读过书又如何,照样有许多人争着崇拜你,在古代若是被人传颂是文曲星下凡,那谁还管你读过几天书啊。
曹化淳乐呵呵地建议道;“皇上,此事应该让阁老们来一起议议,拿出一套完整的方案来实行,不然,以殿下那懒惰的性子,别把好事情搞成一团糟才是。”
“老曹....你越来越坏了。”
陈子强怪叫着,曹化淳才不理他呢,望着皇帝等候回复,崇祯点点头道:“让人去宣阁臣们吧,把这事定下来,正好由平江侯府先办一场宴游试试,地点就在城外的皇庄吧,快到密云那边有个皇庄朕去过,风景很好的,就赐给仁儿吧。”
陈子强一听嘟囔道:“叔父就是偏心眼,我都没庄子呢,就知道赐给我儿子,您也想想侄儿啊。”
“一边去,仁儿是长孙,不能让信儿比下去,要怪,去找曹大伴,是他先给了信儿一个庄子。”
崇祯乐呵呵地笑道,一点也不为太监有钱而生气,原来前几日,曹化淳把自己的一个庄子给了陈子强的五儿子陈守信,那是他的干孙子,秋瑶生的孩子正好周岁。
陈子强眼珠子转啊转,斜睨着曹化淳,不会好意地奸笑着,曹化淳一激灵叫道;“皇上,奴婢去内阁看看去。”
叫完转身就走,开玩笑,要是被这赖皮的殿下惦记上,家里又要少东西了,上回上家里喝酒,愣是把一副唐伯虎的春宫图抢走,还振振有词地说,公公看这些不好。
崇祯乐得哈哈大笑,揶揄地对陈子强说:“强儿啊,曹大伴这是被你坑惨了,你到底抢了他多少东西了,害他怕成这样的。”
“哪有啊”
陈子强叫起撞天曲,悻悻地说:“老曹就是太小气了,现在除了信儿能拿他的东西,其他人他都像防贼似的,真是的,一点都不大气。”
留在乾清宫的君臣三人说笑着,一炷香功夫,内阁七人跟着曹化淳过来,听完陈子强复述一遍前面所说的话,大家沉吟半晌,互相看了看后方越贡开口道:“绣虎说的有理,那咱们合计合计,该如何下手。”
孔贞运阻止道:“等等,让礼部两位侍郎也来商量吧,毕竟这关系到礼部的变动,部里主持的都是他两。”
几人沉吟一下点头称是,如今
第一百九十一章 还是被弹劾了
黄道周也回过味来了,跟这小子吵架千万别当着皇帝,这家伙就是混不吝,一不小心就说出大逆不道的话,到时候真会害了他。
他虽然反对陈子强的一些方法,可在大事上还是全力支持的,见对方被首辅叱骂后悻悻地坐下,他也坐下不说了。
想了想发现陈子强的话还是有道理的,皇室威严确实要靠皇帝是明君才对,想到这抬起头看着坐在对面不甘心的陈子强。
黄道周展颜笑了,揶揄地说:“老夫想通了,算你说的有理,再生气眼珠子就掉下来了。”
陈子强扑哧一声乐了,嘟囔道:“死老头还会说笑话呢。”
崇祯微笑着摆摆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强儿啊,你这性子也是该改改了,幸亏在座的都是自己人,要是被别人听到可又要被弹劾了。”
“嗯嗯,知道了知道了...皇叔父就是爱操心。”
那不耐烦的语气,怎么看就是不听话的孩子敷衍父母,方越贡瞪他一眼转头对叶绍袁道:“仲韶当初怎么会看上这浑球的,琼章那孩子心气多高啊,愣是嫁了个混小子。”
叶绍袁只能哭笑不得,陈子强一听不乐意了,梗着脖子叫道:“方大叔好没道理,我哪里差了啊,你看你看,长得多精神。”
他是不敢说自己才华横溢,那还不被笑死掉,也不敢说自己长得帅,显然自己跟帅扯不上关系,只好说自己精神了。
见他那模样,叶绍袁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淡淡地说道:“你就安份点吧,咱们还是议事要紧,该如何办要拿出细则来,否则出了纰漏,到时候就难办了,对日后的变革影响极大。”
岳父的话他可不敢不听,连忙正襟危坐,跟着众人开始讨论,先是从勋贵本来就有的游乐说起。渐渐地引申到闺阁之中,凡是能套用的自然省点气力去重新设计。
马球这种在明朝几乎消失的运动被陈子强提出来,这项运动应该是唐朝最为盛行,宋朝只有极少部分勋贵能玩得起,无他,马匹太稀罕了。
自从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大宋就缺马缺的厉害,从北方买回来的都是运货的劣马,战马都是被阉割成不能生育的,才肯卖给宋朝的商人。
故而宋朝无法组织大型的马球比赛,转而兴起蹴鞠这种运动,可明朝不一样,虽然和蒙古一直交战,可大部分时间,主动权都是掌握在大明这边,加上河套地区本来就是养马之地,故而明朝并不缺马,完全能够经得起马球运动的需求。
原来没人去打马球,是因为太久没人重视了,陈子强建议道:“勋贵若是兴起打马球有两个好处,一则不会无所事事,整日斗鸡斗狗的像个废物,二则可以训练骑术,大唐军中重视马球,本来就是为了练兵所用,咱们若是提倡,军中儿郎自会加紧训练,毕竟这也是一条晋升之路。”
黄道周皱眉道:“如此不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若是幸进之徒效仿之,徒之奈何啊。”
陈子强笑道:“幼玄兄过滤了,任何一项事务都有正反两面,神仙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唯有权衡益弊两子而已,益大于弊时就可行,弊大于利时就废止,如此而已也。”
大家点头称善,接着又讨论其他一些事宜,大致定下来后,告退回去再仔细研究,陈子强也告退,去了后宫,接上两个闺女回家去,三丫头还是留在宫中,由懿安皇后带着。
&nb
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江侯府的宴游
张凤翔还想争辩,可看到李若琳面如土色,立刻明白这家伙昨晚竟然睡在青楼了,这事可是律法不许的。
明白过来后马上退下,再也不敢用这事说话了,拿着眼色示意其他人,陈子强岂会让他们如愿,大明这些官员几个没在青楼有相好的。
上前一步说:“我这里有张记录,锦衣卫骆指挥使提供的,哪位大人要是没留宿过得可以出来弹劾本侯有伤风化,若是没这自信,就请闭嘴。”
朝中确实有洁身自好的人存在,可这些人大多是支持陈子强的,虽有三两个不是,但也不愿参与其中,明白这事肯定经过内阁同意,说多了得罪人不说,平白搅了自己平静的生活才是不值。
其实谁都知道陈子强这是胡搅蛮缠,人家弹劾的是你宴游的事,可他偏偏拿别人的私德来说事,再说谁没有个不能宣之以口的**,锦衣卫若是要查你,谁也逃不掉。
被他当众公布出来那才不值,可这家伙就是如此,一手是皇帝内阁的信任,另一手是东厂锦衣卫的支持,大明三百年这是头一个了。
虽说魏忠贤等同样也是权势通天,可内阁却不会支持这些人,就这个陈子强,两边都交好,明眼人都知道,只要他不造反,想干的事是拦不住的。
李若琳退下了,没脸再和陈子强对峙,这种事私下里说是风流韵事,谁也不会在意,权当是说笑罢了,可在金銮殿上被提出来,那是丢脸的事了,不是说笑而是笑话了。
陈子强洋洋得意地睥睨着众人,陈子龙皱眉轻咳了一声,他一见急忙满脸堆笑地退下,低头偷看一眼兄长,见他不是恼怒,顿时吁了一口气。
崇祯顿时乐了,笑呵呵地说:“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这样吧,新的事物总要一个适应阶段,若是真有不好的影响到时再议,退朝吧。”
说着众人三呼万岁,他也起身向后而去,陈子强连忙招呼着勋贵们叫道:“各位...各位...小侯先走一步,到庄园去等候大家光临啊,大男人别磨磨唧唧的,都是站着撒尿的,有啥好怕的。”
勋贵们本来就是好凑热闹的,一个个无所事事的,自然轰然叫好,那些文臣们许多不忿,可他们全然不理会,一个个对着陈子强笑盈盈的说着恭维的话。
上午巳时中,密云郊外的皇庄已经人潮涌动,至少有上千人来到这里,勋贵们子女众多,一家来个三四个,加上大人随从,侍女小厮等,每家来个几十人是正常的。
平江侯府是全部出动,除了不会走路的娃娃外,小不点的儿子女儿都被带到这来,用陈子强的话来说,这是郊游,孩子要多出去走走,见见人才不会孤僻。
去年皇帝同意了虎卫超过四十岁的士卒回家,脱下战袍由年轻的辅兵接替,这些回来的士卒,有家室的回去了,孤家寡人的全都留在北京城平江侯府,一共四十三人。
加上从淮扬调上来的辅兵剩余人员,平江侯府如今拥有将近四百人的护卫,除了留守侯府的,派到这边三百人维持周围的秩序。
密云城的守军和京营各派出军队,为这次宴游提供保护,防止不良的贼人进入,惊扰了女眷,由平江侯府提供每个士卒十天的口粮补助。
这对士卒们也是一种生活补贴,自然来护卫的没人会抱怨,还争着来充当护卫,毕竟大明的军户收入不多。
虽然开始军户改革,但主要是针对陕西辽东,还有沿海的水军军户,其他的虽有一些改善,但还是生活贫困。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勋贵
而张维贤又是一个强力的英国公,他执掌京营兵权,他一生两次护卫皇帝登基,第一次是明光宗意外暴毙,一片混乱中,张维贤挺身而出,亲自抬着天启进宫登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