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当然,也会有些人觉得扫盲运动属于开销大,实际意义并不大的面子工程,那么接着和三哥对比一下吧。
花了几十年,花费无数人力物力,玩了命的建小学中学中专技校高中大学的种花家培养了多少人才?人口只有一亿的三哥又培养了多少人才?
种花家辽宁号、山东号、052、054之类的渔政船可以跟下饺子一样下海,三哥的一艘航母修了多少年?
当初大毛拉了一船的56半当成ak卖给三哥,出现故障之后三哥却修不了,还要找种花家来要求售后服务的事情,还有多少人记得?
还有,都说中国喷子全球第一,可是没有8.3亿的网民基数在那里撑着,97年的62万网民能喷得过谁?斗图又能斗得过谁?
文盲是做不了网民的。
当然,做了网民的也不一定就有智商,还是以三哥和三哥家的那艘航母为例子。
三哥家的网友在评论山东号渔政船入役时就曾经说过:“没啥大不了的。印度从1999年开始就建造维克兰特号了,而中国在2013年开始才建造01a型渔政船(山东舰)。
就这个层面而言,印度的航母科技可比中国的领先了14年之多。”
提前了14年建设的航母,技术也就领先了14年?似乎没毛病?但是又感觉哪里不太对劲的样子……
当然,印度也不全是睿智,总是会有几个比较正常的。
“科钦造船厂负责的维克兰特号其设计工作始于1999年,但直到2009年才铺设第一块龙骨,2011年从干船坞里拖出,2013年下水,2019年本该进行海试但最终却没有。
原先预计将在2021年服役,而今又推迟到了2022年。从1999年到2022年,这中间整整相隔21个年头了,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段时间还可能会延长。
或许等到维克兰特号服役那时,这艘舰的设计师都已经去世了。”
维克兰特号服役那天印度设计师是否还健在人世这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比较肯定的是,那时候种花家更先进的003型渔政船差不多应该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也有可能种花家的海军已经拥有五六艘渔政船了。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三哥的软件行业很牛逼,许多顶尖的程序猿都是三哥家里的。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三哥家里的程序猿大多是干的一些外包性质的工作,极少数顶尖的待遇确实不错,然而对比起整个三哥家的软件行业来说……
不提也罢。
倒是种花家,花了五十多年的时间,又砸了无数人力物力才完成的扫盲运动,直接让种花家把别人走了百十年的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顺便还走了许多别人家的路,最终让别人无路可走。
再穷不能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仅仅是几句口号那么简单。
相反,这句话反而是一种治世的真理。
如果嫌弃三哥太软而没有资格和种花家在一张牌桌上打牌,那么就用种花家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时光来对比吧。
历史上大明朝都快唱了凉凉的时候,依旧有个叫宋应星的家伙写出了《天工开物》,比如有个叫徐光启的家伙翻译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书籍。
而紫气东来三百年的……
算了,不提也罢。
而杨少峰现在要做的事情,其实就跟种花家在建国之后要做的事情差不多,只不过没有那么拼命,也达不到那种全国扫盲的程度,仅仅是打算把社学强制推行下去,不求人人都中得了科举,最起码也要让下一代人都能识字。
换句话说,杨少峰没打算在即墨开展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但是杨少峰打算在即墨实现杜绝新生文盲的计划。
……
中原百姓有许许多多的老话,比如民心如铁官法如炉,比如胳膊拧不过大腿,比如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
当杨少峰这个即墨的百里侯铁了心的要搞社学,要让即墨七岁到十四岁之间的孩子都去读书的时候,整个即墨县也只有老老实实听从命令的份儿。
方法很简单。
不能收什么教育资源税是不是?
改罚款!
家里有一个孩子不老老实实的送到社学去读书,就罚款!一个孩子一年罚一两银子,两个孩子就是二两银子,三个就是三两,如果家里孩子多,可能就得卖儿卖女再卖地了!
当然,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教诲——奖!
孩子在社学是不用花一文钱的,从一天三顿饭到校服、书本乃至于笔墨纸砚,都由即墨县承担了,考得好的,再额外给奖学金,男娃女娃都给!
杨少峰还真就不信了,再怎么拧巴的老百姓,还能跟那些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毛驴子一样不知好歹?
但是,自愿不自愿也差不多承担了半个即墨县丞工作的朱瞻基却开始有意见了:“你知道即墨县还有多少钱吗?”
杨少峰有些懵:“现在花出去的钱,不都是经过你和白庚你们两个的?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才是,现在你却跑来问我?”
“对!就是问你!”朱瞻基神色不善的盯着杨少峰道:“如果不考虑永乐十八年秋的商税,那么现在整个即墨县就只有两百锭宝钞!
换句话说,一千贯宝钞,就是现在整个即墨县的库里所能动用的所有钱财!”
杨少峰顿时就懵了:“不对,这两百锭宝钞,是因为顺天府的宫城、皇城完工之后,夏老抠提议赏赐给我的吧?什么时候进了即墨县的库里了?”
“这不重要!”
似乎是跟杨少峰在一起厮混的时间长了,现在的朱瞻基明显有些不要脸的趋势:“重要的是咱们现在就只剩下两百锭的宝钞了,连下一批收购鸭蛋的钱都不够了!”
“不对!”杨少峰瞪着眼睛道:“卖鸭蛋的钱呢?卖生蚝和扇贝的钱呢?这鸭蛋都卖了几个月了,总不可能没见着回头钱吧?”
朱瞻基呵的一声冷笑道:“见着了!可是鼇山卫的码头,通济南府的主路,这些不要钱的?
除去已经完工的六十所社学,现在整个即墨有一百二十所社学动工,需要的青壮、水泥、石头、木材乃至于先生,哪个是不要钱的?
不对,青壮不要钱,咱们可以打着出徭役的旗号让他们白干活,反正是给他们的娃子修学堂,就算咱们不给钱,他们也得老老实实的用心干活。
不过,那些先生,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支出,却是实打实的在烧钱。”
“如果算上商税呢?”
被朱瞻基这么一说,杨少峰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只要卖鸭蛋和海鲜的钱能和这些乱七八糟的支出持平,那咱们就不怕没钱,毕竟还有商税不是?”
“商税也指望不上。”
出乎杨少峰的意料,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唐赛儿那小娘皮折腾的太狠,整个山东的商税都没多少,即墨区区一个县,今年能有一千两的商税就算是好事儿了。”
杨少峰一脸懵逼的瞧着朱瞻基道:“咱们没钱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我凭本事借的钱
“对,没钱了。”朱瞻基满脸的蛋疼:“花钱的地方太多,赚钱的速度太慢,那两百锭宝钞能支撑半个月就算好事儿了。”
杨少峰摸着下巴琢磨了半晌,忽然抬起头盯着朱瞻基道:“那家呢?那家都弄宰的差不多了,就没翻腾出点儿好东西?”
“有!而且还很多。”朱瞻基道:“但是那家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咱们什么事儿,夏老抠天天喊着国库空虚,早就把这些钱都给充公了,你想从他手里抠钱出来,基本上没指望。
另外,你也不用再打其他士绅的主意了,整个山东现在除了济南府的士绅地主没倒霉之外,剩下的那些早就被唐赛儿宰了个干净,现在你想宰个肥羊都没得宰了。”
一听最后一条路都被堵死,杨少峰顿时也蛋疼起来。
知名学者罗怃先生曾经说过,有钱年好过,没钱难过关。
后世的种花家可以像下饺子一样下渔政船,各种二踢脚之类的玩意三天两头就往天上扔,大量的北斗卫星抢占通讯频段,挤得欧罗巴的伽利略系统快要没有信道可用,归根结底还是俩字儿,有钱了,拳头硬了。
换成当年长者开局之时,整个种花家的科研实力有多少?国库里里又有几个小钱钱?穷疯了的兔子可是连二踢脚都敢卖给狗大户的……
后来长者忍辱负重好几年,哪怕是被人欺负了都打落了牙和血吞,强令军事为经济让道,不就是为了攒下几个小钱钱?
尽管有着这样儿那样儿的不如意,但是归根到底,技不如人,实力水如人,要么忍,要么继续忍。
很明显,长者是真的忍了,忍到连种花家的小兔子们都看不下去开喷,最终为种花家的崛起攒下了偌大的家底。
至于现在
修路,修学堂,收购鸭蛋,收购海鲜,造船,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没有哪一样是省钱的,别说即墨县原本在永乐十八年的税收就没几个钱,就算是加上还没有收上来的秋税也照样不够看。
更别说杨少峰还打算再多弄些“劳工”回来。
更让杨少峰犯愁的是,当初杨少峰暗中指使着唐赛儿把整个山东都给搅和的乱成一团,大量的地主都成了刀下亡魂,以至于现在想要去宰几个肥羊,都面临着无羊可宰的局面。
当然,杨少峰也不是没想过国债之类的玩法,而且跟后世有五大流动武器贩卖商不同,现在整个世界上就大明一家能当得起大流氓的称呼,也不担心有人玩什么金融手段。
只不过,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的玩法。
种花家玩国债,是因为有种花家的国家信用在背书,而且种花家的小兔子们愿意相信种花家政府的信誉。
但是大明……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信誉不信誉的问题,因为根本就没人相信官府的信誉,而且山东的百姓原本就穷,就算是想要支持杨少峰玩国债,这些八辈子贫农的百姓也没那么实力支撑。
琢磨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摸着下巴道:“银行不是有钱么?即墨支行虽然不大,但是这段时间各大工坊,还有百姓的薪水,不都在银行里么?”
“你想干什么?”
朱瞻基迟疑着道:“夏老抠同意你截下五年的税收就已经不容易了,他不可能同意你动银行的钱的。”
杨少峰斜了一眼朱瞻基,说道:“我找银行贷款不行吗?即墨分理处也好,青州和济南支行也罢,就算是山东分行都算进去,他们的钱有人贷吗?百姓存款的多,他们不把钱贷出去,难道要留着下崽?”
“贷款?银行确实是有放贷的说法,但是你要以什么身份去贷款?以商人的身份?那你自己家就有百万身家,自己投进来不就行了?”
朱瞻基有些理解不了杨少峰的思维:“如果是以即墨县的身份去贷款,那这钱最后要怎么还?而且你能这么干,那其他的州自然也能这么干?”
杨少峰道:“当然是以即墨县的身份去贷。
如果把我家的钱投进来,我是不是得占份子?以后发财了,这钱都到我家去了,即墨的百姓手里能落下多少?
如果以即墨县的身份去借贷,把贷款还完了之后,剩下的钱就可以分给即墨的百姓,受益的也是即墨的百姓。”
“不对劲,”朱瞻基疑神疑鬼的瞧着杨少峰道:“这不像是你的作风,明摆着有好处的事儿,你却不打算掺和进来?”
“那也得看什么事儿!”
杨少峰翻了个白眼,说道:“比如像搞倭国,坑蛮子,这些事儿别说是有好处,就算是没好处,我也愿意往里掺和。
像即墨现在这种情况,如果我要是掺和进来,那就是摆明了是占百姓的便宜,这种事儿我还能掺和?”
朱瞻基道:“那你说,夏老抠能同意?毕竟你能这么干,其他的州县肯定也能这么干,有样学样之下,赚了钱的还好说,赔了钱的怎么办?”
杨少峰沉默了半晌之后才开口道:“写计划书,分析整个借贷流程之中需要用多少钱,以后能赚多少钱,是否可行,这些事儿是我应该操心的。
是否应该放款,放款之后是否会出现贪没的情况,这些事儿是银行或者都察院或者锦衣卫应该操心的。
很明显,你站在皇太孙的角度,确实应该操心这些破事儿,毕竟官员们的操守就跟姐儿的贞洁一样,信不得。
但是站在我的角度,我要考虑的是即墨县的问题,是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即墨缺钱,并且趟一趟这条路是否可行。”
朱瞻基沉默了半晌之后道:“那利息呢?就算是最低档的利息,这算下来也得不少钱吧?”
杨少峰呵的一声轻笑道:“什么利息?我凭本事贷的款,我为什么要给利息?”
“那夏老抠肯定不会贷款给你的!”
朱瞻基用瞧二傻子的眼神望着杨少峰道:“现在想想当初咱们在京城坑了一堆人,其中就有夏老抠,你现在找他借钱,可不是正落在他的手上?不给你涨息就不错了,你还指望着免息?”
杨少峰认真的点了点头,答道:“对,就是免息。”
朱瞻基疑道:“你打算怎么忽悠夏老抠?我宁肯相信太阳会从西边儿出来,也不相信他夏老抠会愿意免息借钱给你。”
杨少峰道:“那咱们不妨打个赌,就赌我找夏老抠借一百万贯,最后夏老抠肯定会借给我,而且是无息的。赌注……”
“我不跟你赌。”还没等杨少峰说完赌注,朱瞻基就直接拒绝了杨少峰的提议:“大明禁赌,我不能知法犯法。还有,这计划书是你自己写吧?”
……
“以一县的税收为担保?贷款一百万贯?分十年还清?还要求无息?”夏原吉随手将杨少峰派人送来的贷款计划书扔到一旁,气冲冲的道:“让他滚蛋!如今国库空虚,哪儿来的一百万两!”
李倦小心翼翼的道:“部堂三思?”
夏原吉呸了一声道:“三思个屁!他杨癫疯犯了癫病,你也跟着犯么?无息贷款,一百万两,就算他还得起,可是十年后的一百万两,跟现在的一百万两,那是一回事儿么?
如果你不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就去查一查永乐八年的物价,再查一查现在的物价,那是一回事儿么?
米价持平,那是在常平仓和预备仓在撑着,剩下的东西,你看看哪样儿东西没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