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明天我们也不能一窝蜂地冲出去,给我修工事,把几把抬枪集中在一起打明军……”孙定义和他的手下研究了一晚上,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明军的新战法。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明军这边的战况就汇总出来了。跟昨日相比,很明星是增加了伤亡的。尤其是躲在暗处的敌人放的冷枪,对明军的杀伤很大。
“这些鞑子已经不光躲在暗处放冷枪,而且从巷道冲击的时候使用了骑兵,骑兵的速度快,往往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敌人就冲到跟前了。”
负责进攻的连长把情况报告到了前沿指挥所,而指挥所的李年就需要研究改进战法了。
想重新回到过去一样靠人山人海的冲击作战已经是不可能的,指挥部下了死命令,就是要研究出一套适合新式战法的作战手段。
而这个任务直接压在李年的头上,没有二话。
在没有机枪这种火力压制武器之前,散兵线冲锋本来就是很危险的。这是在用尖兵的生命吸引敌人暴露,然后用臼炮打掉对方。
“有一个办法或许可行。不过……”杨展瞅着李年,脸上乐呵呵地说。
第476章 钝刀子割肉疼死人
“范先生,你说明军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各城的求援信每天都在送过来,但是三个月过去了,除了盖州,没有一座城失守。明军既不围死也不强攻,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多尔衮已经完全被明军的作战意图弄得晕头转向,各城的求援一直不断,但是从来没有说到城池失守。
“奴才也看不懂明军这样做到底有何目的,这样做要么是他们的将军是个蠢货,要么就是一个大阴谋。”范文程说。
明军其实根本就没有阴谋,无非是新一轮练兵而已。或者说,只是慢慢地割后金的血,而且还是钝刀子拉肉。
盛京派出去的援军都很顺利地抵达了各个地方,但是明军的进攻始终依旧。多尔衮不想在辽东和明军决战,也不想直接丢掉辽东北逃,所以他的每一批援军数量都不多。
这样的表象,无论如何看都像是毛文龙当年的作用,只是规模稍微大一点而已。
“三个月了,我们一共派出去了多少援军?”实际上多尔衮自己也不记得他下达了多少次增援的命令。反正前线一告急,他就增援千把人的。
“前前后后对各城的增援已经超过五万人了。”范文程回答。
“不好,这就是说我们留在盛京的主力已经不多了”多尔衮一慌,手不停地颤抖。
“恐怕是这样的,可是进攻的明军却未有任何减少,难度他们就没有伤亡吗”范文程了解,从南方传过来的消息说朱由检根本就没有增兵辽东。
“传本王的命令,让各城报告伤亡情况。”多尔衮终于开始预感到不妙了。
收到多尔衮命令的孙定辽欲哭无泪,因为锦州到底死伤了多少金兵只有他是最清楚的。起初多尔衮的命令是不急代价守住锦州城,所以后来的每一次求援,都是孙定辽在确定实在无法坚持的情况下才向盛京求救的。
盛京方面虽然不慷慨但是也算够意思,总是不断地派来增援。就这样,每一次增援过后,孙定义都希望明军能赶快走,他已经不奢望能直接打赢明军了,只希望盛京方面的判断是正确的,明军也只是短期内骚扰锦州而已。
不丢锦州,成了孙定辽心中最后坚持的信念了。
而明军这边,经过三个月的实际战场练兵,整个大军的技战术水平已经和敌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仗打了三个月,死亡人数不到一千,这在这个时代足以堪称是奇迹。
更奇迹的是此战的最高指挥官李定国,除了最初登陆的二十天,他每天保持十个小时的睡眠,然后一半的时间都扛着大钓鱼竿去战舰上跟郑成功一起钓鱼,据说钓鱼的技术大增。
不到三十岁的大兵团作战的总指挥,就这样在船上和郑成功商定了一个娃娃亲,平添了一段佳话。
“亲家,这船就是你的坐骑,有了它你就可以征战四海。我羡慕你。”李定国看着郑成功,由衷而发。
“你还想着你的骑兵呀”郑成功挂好鱼饵抛了一个远钩,然后坐了下来。
“北方比南方广阔,总不能全靠两条腿进攻吧。”李定国说。
“亲家,这辽东的仗还没打完,你已经瞅着大草原了”郑成功一笑,李定国的担心他很清楚。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能统兵百万了,这样的将才是寂寞而孤独的,大约也只有霍去病封狼居胥的丰功伟绩才能够吸引得住他。
李定国被郑成功看穿了心思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大约也就从郑成功的身上能找到一点同类的感觉。
“皇上说过,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旗人,他们的军队都
第477章 大凌河刺卡辽东喉
锦州是离盛京最远的城,也是现有的守军最多的一个城,除去伤亡,孙定辽手下还有一万五千人。
看着已经千疮百孔的锦州,大家都明白明军的心思了,那就是既不撵也不围,只是慢慢耗。我慢慢攻,你慢慢守,我一天就出动一两个连,你也吃不掉。
打急了多尔衮肯定跑,围也只能围一两个城而已。对于没有后金机动力强的明军来说,这不是计谋战,而是军事指挥的智慧战。
但是现在,明军不光像钓鱼一样钓住了后金这条大鱼,而且还伤亡了他们三分之一的力量。
“报告军长,孙定辽跑了,锦州成了一座空城。”一大天还没亮,杨展就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跑多久了”杨展赶紧问,因为总指挥部下过命令:不怕各军攻不下城,就怕各军放跑了敌人。
“一炷香之前,向东。”
“这是打算过大凌河啊,赶快联络水师,请他们务必在大凌河上堵住敌人。另外命令各部,只许追击,不许主动进攻。”
发生在崇祯四年(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是大明朝心中永远的痛,也是后金崛起路上最重要的一场大战。
大凌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就是辽东的咽喉,后金想要向南发展必须拔掉大凌河,而明军想要阻挡后金就必须守住大凌河。于是,大凌河筑城了,大凌河筑城之后大凌河之战就爆发了。
此战标志着大明对辽东彻底的失去,也标志着后金对辽东统治的稳固。此战之后,后金才正式成为足够统一天下的一股政治势力。
野猪皮起家的时候,辽东有许多的汉人,根据资料记载近三百万。野猪皮攻一城杀一城,从不遗漏,这是朝鲜国史料有过记载的。
皇台极执政的时候才开始大量任用汉人,也就是从大凌河之战后,汉八旗的人数大涨,可是这个时候辽东的汉人只剩下一百多万了。其余的一百多万汉人,已经被野猪皮杀光了。
也是因为这一战,皇台极才招降了以祖大寿为首的辽东汉人,从此开始以汉人为攻伐天下逐鹿中原的中间力量。辽东的汉人,要么投降后金,要么等着被杀。
此时的大凌河城早已经被拆得只剩一片瓦砾,而在这片废墟周围,当初八旗围城所挖掘的堑壕还有着一些明显的痕迹。
孙定辽就站在废墟上仰天长叹,他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方向在哪里。
或许这是所有辽东汉人都要重新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们到底是大明人还是后金人。三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被大明放弃在大凌河的他们,现在又要被明人撵出大凌河了。
“都统大人,我们过不了大凌河了,河上的桥全被明军拆毁,河面上全是明军的战船。”孙定辽的手下垂头丧气地说。
“追兵到哪里了”孙定辽扭头向西看了一眼问。
“一直就在我们后面保持着二里地的距离,不攻也不撤。”
“你们说,多尔衮会派援军过来吗”孙定辽突然问。
“……”几个将领全都沉默,因为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后金自己都已经陷入危机了,这个时候谁不是先救的自己,哪里还管得了别人。
“那么我再问你们:明军会放过我们吗”孙定辽又问,众人还是沉默,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回答得了。
二十年前他们这些人是大明戍边的将士,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可是二十年后他们又是大明的叛徒,大明皇帝亲定的汉奸。
“传我命令:就地扎营,明天开始在此修城。”孙定辽说。
“大人,就在这?”部下呆住了,这大凌河城的遗址如何扎营,还要修城?
第二天,金兵修城的消息传到了总指挥部,所有人都像嘴巴里塞了一个大鸡蛋。李定国做不了这个主了,这个主只能由朱由检来做。
于此同时,在京城。
电闪雷鸣之后暴雨倾盆而下,老态龙钟
第478章 李定国布战绕阳河
朱由检是第一次踏上东北的土地上,他这次来是处理大凌河的事情的,但是偏偏遇上了大凌河的这场大战。
所有的明军将领都以为多尔衮要么会退守辽沈,要么会解救海城,但是偏偏多尔衮剑走偏锋,会再一次发动广宁之战。
第一次明金广宁之战,明军大败,最后痛失整个辽东,它切断了与辽西比邻的蒙古各部和明朝的联系,达到了争取蒙古的目的。掠取了大量的粮食,仅右卫屯,即熊廷弼驻扎之处便有粮草50万石,正是这批粮草帮助努尔哈赤渡过了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至于珍珠财宝报掠更是无计其数,战争始终是后金政权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
广宁之战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经抚不和事件,造成指挥中心的分裂,正确的战略主张得不到实施。王化贞不知兵而指挥兵,他寄希望于蒙古的四十万铁骑,实际上林丹汗只出了一万余人,这也可能是林丹汗最大的能力了。他将宝押在了忠心耿耿于努尔哈赤的降将李永芳身上,但却被人家策反了自己的心腹。他的一举荡平之策完全是不顾现实的蛮干。
最主要的是,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遭处死弃市,传首九边。
现在,熊廷弼的女婿,大明天子朱由检就坐在盘山的总指挥部,而多尔衮集中了近八万精锐金兵驻扎辽河以西的广宁,准备解困大凌河的孙定辽。
形势非常明显,大家都在赌。孙定辽赌的不是个人生死,他赌的是朱由检对辽东汉人的态度,如果明军杀尽大凌河的汉八旗,则大明恐永远失去辽东汉人的民心;而多尔衮在赌他的这一场胜利,如果满八旗胜,辽东还是后金的辽东;如果明军胜,多尔衮必会后退。
“你老实告诉我,兵够吗”朱由检盯着沙盘,上面显示金兵的旗帜要明显多于明军,最关键的一点是,明军的十六军还被李定国撒到了盛京的周围了。
布置在大凌河以东和盘山县的军队并不多,明军的另一半兵力还被牵制在海城,可能这种局势给了多尔衮足够的底气。
“如果不够,臣会像皇上要人的。”李定国一笑,他的眼睛始终定在大凌河和辽河这两条河流上。
“皇上请看,我军以四个团固守大凌河东岸的四个据点,阻击金兵渡河;另外在盘山以两个师的兵力作为拦截,逼迫多尔衮决战。”党守素介绍着明军的作战计划。
“其实大凌河上的据点都是多余的,这是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战,多尔衮只能选择跟我们打。”李定国说。
“这就是你拖了三个多月的目的?”朱由检问。
“是的。如果是三个月前我们跟金兵决战,后果只有一个:多尔衮收拢兵力大举后撤,然后在沈阳中卫甚至更北的地方和我们作战。”李定国说。
“如果是那样,恐怕我们再打上三年都未必能把鞑子清剿完。“朱由检倒吸一口气补充说。朱由检知道,在这个时代,整个辽东得到开发的地方也就是沈阳周围,向北到铁岭以东基本上大明都从未真正有效统治过,只是设立了许多的女真司而已。
说到底,就不能在让多尔衮逃回野猪皮起家的地盘上去,最好就在广宁打给天下看。
”所以,我们最好示弱给多尔衮看,让他有敢于决战的勇气“朱由检再问。
”皇上英明。“众将领齐声唱道。
”皇上,鞑子进军了。“众人正商量着,李年大汗淋漓地跑进了总指挥部,他一眼就看到了朱由检。
”在哪“朱由检连忙问。
”前锋离太平堡二十里。“李年说。
”李定国,指挥权朕交给你了。“朱由检见大家都把目光盯向了自己,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以他的指挥水准和多尔衮对阵,恐怕只能下令撤退,而且还得快点跑。
这里不是江淮,这里的所有条件都和江南不一样,无法用地形来取巧。唯一对明军有优势的地方就是盘山在辽河的岸边上,明军的补给不成问题。
&nbs
第479章 年羹尧爷爷年仲隆
“千总,您看对面的明军哪个是将军?”说话的是千总年仲隆的一个手下,原也是广宁的一名比包衣还低贱的辛者库,因为多尔衮承诺抬旗,这些人都巴巴地指望打赢这一仗好捞功劳抬旗当主子。
“我xx哪知道,这些南蛮子穿得都差不多,隔这么远怎么看得清楚。”年仲隆躲在一队金兵的后面,他正在想办法怎么藏好自己呢。
这群包衣已经被当作送死的前锋使唤了好几波了,但是对面的明军火器太厉害了,包衣们始终都近不了明军的身。
最奇怪的是明军的战术,他们居然松散地站成十几排,等着金兵一边进攻一边一排排后退这开火铳。
别看明军的队形松散,但是火力的持续性却持久,等到金兵能追到五十步的距离,差不多一队包衣已经没多少人了。
“嘭~啪!”年仲隆这边还没分清楚明军的官和兵的区别,一声枪响之后,年仲隆头盔上的那个避雷针就被明军的一个狙击手用线膛枪给打弯了。
弯掉的那根避雷针就顺势歪到了他的脑后,流苏穗就像猪尾巴一样耷拉着,活脱脱像后金的文官头上带的那顶“红顶子”,奇丑无比。
年仲隆一慌,赶紧猫下了腰,然后紧接着一声爆炸,一颗明军的臼炮炮弹就在他的身边爆炸了,几个包衣和辛者库滚在地上哀嚎,血洒得到处都是。
年仲隆哆哆嗦嗦地扭头一看,一截肠子就挂在他头顶的“避雷针”上,顺势还耷拉到了脸前面,花花绿绿的甚是恶心。
“啊!”年仲隆吓得哇哇大叫,他胯下的裤子已经破了一个大洞,有血流了出来,就是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生下儿子,以及他的孙子年羹尧还能不能正常出生了。
这还只是金兵的追击战中的小接触而已。打完一小阵的明军立刻就左右翼的掩护下撤离了阻击阵地,然后金兵只能停下收拾残局和重新组织进攻。
如此,金兵的追击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倒是一路不断地伤亡了不少。不过多尔衮也不在乎这些,反正现在死的还不是他的主力。
大明皇帝朱由检和整个总指挥部当然是撤得最快最安全的,否则也不会有部队专门在后面打阻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