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臣觉得辽东也没传的那么冷啊,臣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沐天波说的是实话,因为现在是八月,锦州一带夏天的气温跟云南差不多。
“你知道鞑子骑兵冬天都是怎么骑马的吗”朱由检笑着问。
“臣不知道。”沐天波摇摇头。
“他们冬天都把手插在裤裆里,不抓缰绳的也不拿棍。下马尿尿的时候才抽出一只手来拿棍儿,一边尿一边敲冰,尿慢了大鸟就被冻住了。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手不离大鸟。”
朱由检说完,纪彪噗嗤一笑,倒是把沐天波闹了一个大红脸。沐天波只感觉大鸟一阵阵地发凉,仿佛现在已经到了冬天了。
“臣不信。”沐天波觉得朱由检在跟他开玩笑。
“那朕就任命你为东北行政专员,负责这些俘虏的改造工作,等到了冬天你就体会到东北的冷天气了,如何”
其实朱由检早就想找一个有处理复杂事务经验的官员来管理东北了。想来想去,大约也只有李定国和沐天波最适合,但是李定国这个人用在东北大材小用了,他就暂时只能选择沐天波了。
“启禀皇上,孙定辽派人送来了降书。大凌河所有汉八旗士兵全部等待皇上派人去接收。”
“呵呵,狗改不了吃屎!”朱由检一阵冷笑。
……
大凌河城已经被孙定辽的手下修得有半人高了,城虽然不大,但是装个万把人还是可以的。
多尔衮援军覆没的消息本身就是明军传递的,或者说朱由检压根就把战场消息故意通报给大凌河的。这场胜利也算是安了孙定辽的心,他本来是对祖大寿的建议持怀疑态度的,但是依现在局势看,祖大寿这个狐狸比他孙定辽要有远见的多。
“都统大人…”
“混账东西,还不改口?”孙定辽手摸着已经剪掉的辫子,怒目呵斥部下道:“咱们现在是大明边军将士,不是那女真八旗,要是让朝廷派来的人听到,你还要脑袋不?”
“总,总兵大人…标,下失言了。”部下满头大汗,他已经不习惯大明军队的称呼了。
“当不当得了总兵还两说呢,要是本将军真当了这松锦总兵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孙定辽有些期盼有些向往。
“总兵大人,朝廷那边已经派人过来了。”
“来了多少人是什么官职?”孙定辽一愣连忙问。
“来了三百人,领头的叫什么江苏二建总经理,名字叫车大锤。”部下头皮冒汗。
“这是什么官?你没问他们来干什么的”孙定辽一愣,这官职名字太奇怪了,从来没有听说过。
“说是来帮我们一起修大凌河城的。”
“修城?这鞑子都跑了,还让我们修什么城啊”孙定辽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事怎么听起来这么不靠谱呢。
“可能,或许是朝廷打算让我们驻守大凌河吧!”部下劝到。
孙定辽一权衡,自己现在都已经是案板上的肉了,他还能怎么办,只能先把神仙请进来。
车大锤也算是走南闯北到过许多地方了,可是他还是第一次被派这样的任务,大明皇帝朱由检让他来接受大凌河城的受降。
这明明就是一个打胜仗的将军干的事嘛!
远远地,车大锤带着队伍赶着大批的马车,马车是全
第484章 孩儿军血战野蛮人
在一个村子,最早出外闯世界的一定是脑筋活泛的。一个落后的地区,敢于出来打打杀杀的,一定是胆子大的,或者是不甘于寂寞的。
大明的东北地区不需要这样的人,朱由检心中理想的东北需要的是稳定,而破坏稳定的来源却是类似野猪皮这样的人。
换句话说,野猪皮家族其实是大明都司政策惯出来的。
海城的野人女真已经越聚越多,他们这也是没办法。自从他们到了辽南就以为这天土地真是他们的了,结果从盛京到海城一路的庄子和城镇都被抢了一个精光。
紧接着,明军就出手了。小的城镇和庄子根本就经不起正规军的攻击。当这群在家玩骨箭头的野人女真怪叫着冲向明军的时候,迎接他们的都是铁弹和铁片。
爆炸现在是明军战争的主旋律,就连近距离格斗刺杀都变少了一半。战争,终于从冷兵器时代彻底走向热兵器时代了。
如此一来,散在外面的野人女真哪里还嚣张得下去,一个个不要命地朝大城里逃,回盛京的和进海城的一半对一半。
于是乎,辽沈战役的这一阶段,明军把金兵的两大部分分别包围在了海城和盛京两个城之中。
渔猎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战习惯都不同于农更民族,他们也很少有守城的习惯,指望他们守住一座城那是说梦话。
仅仅只是为了减少伤亡,明军一直都没攻城,完全活生生把一个海城给困死了。
这纯粹就是战争潜力问题,女真人的人口已经枯竭,几场大战之后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战争潜力可以挖掘了。
刘文秀站在海城外面看着整个战场的情况,野人女真的冲击已经很多次了,多日来的尸体横陈在野外,野狗到处乱窜。
在大明的军队系统中,李定国的风头太盛,而刘文秀和艾能奇完全只能当末等的陪衬,中间却是一大群闯军的将领。
“军长,总指挥部已经下了命令,让我军在三日内拿下海城。”刘文秀的参谋长陈曾可拿着命令来到刘文秀的跟前。
“总指挥还有其他指示吗”刘文秀问。
“总指挥给您带来一封信,您请过目。”陈曾可先把信递给刘文秀。
刘文秀轻轻打开信纸,上面只有几个字:抓头砍脖吃大肉。
“看看,这是什么意思”刘文秀一愣,他在猜测李定国这句话里的意思。这本身算是李定国对兄弟的一种特殊的点拨和照顾。
“军长,这我看不懂。”陈可曾是看不出李定国这种暗语的。
“自从辽东开战一来,定国只想用二十万人来平定整个辽东。所以,自从登陆以后各单位一直在强调减少伤亡,我们的进军速度一直很慢。
辽东三十万金兵大约还剩十多万,祸害了大明几十年的辽东祸乱眼看着就有平息了,皇上肯定不放心这些人。我猜测定国的意思是让我们把重要的奴酋抓起来,杀光他们的大部分精锐。”刘文秀说。
“可是这城里的人不少,皇上可不是一个嗜杀之人。”陈曾可皱着眉头,他以为当初亲临一线战斗难,没想到当了军参谋长了更难。
“所以这个事情得我们来做,定国不想直接下命令,所以才给我私信。”刘文秀说。
“我们之所以一直围而不打,一是为了减少我军的伤亡;二是避免城中百姓的伤亡。现在到了总攻的时间了,可是这样惨烈的战斗如果我们使用火箭会伤及城中百姓的。”陈曾可感到为难,这个作战计划他不好作。
“那就要考验我们部队战力了,凭我们的实力去消灭这些敌人保护自己。”刘文秀说:“都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现在就让我们军来打破这个传言,彻底消灭最凶悍的野人女真。”
刘文秀凭什么这么自信?
&nb
第485章 刘文秀铁血垒京观
海城的战斗足足打了一天,整个二十一军等于是轮番上阵,硬生生的用刺刀平了一座城。
京观,这是一种非常极端且残忍的手段,一般都是野蛮人常用。612年,隋伐高句丽,三十万大军渡辽河大败,死伤无数。高句丽用隋军尸首筑京观,后被唐太宗派兵推倒。
历史上有关京观的记载很多,不胜枚举。
朱由检其实是不喜欢玩这一手的,可是海城之战之后只有少数的俘虏押解到了大凌河城。同样是在辽河边上,一千年后,在海城通往盛京的官道两旁,明军足足修筑了八座京观,并分别以八旗的旗帜命名。
这一次是女真人的京观。
“启禀皇上,海城的战报到了。”
皇帝的行宫,一个非常年轻的身影一路急性,这是刚刚才到朱由检身边工作的皇帝最小的秘书:夏完淳。
朱由检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就吓得汗毛都竖立起来,那两个字太扎眼了,让人不由得不一眼就认了出来。
“谁下的命令?”朱由检大声咆哮。
“总指挥部说是李总下的命令,可是二十一军那边的奏折说是刘军长下的命令。”夏完淳这个小鲜肉已经吓得脸色苍白,他是被朱由检的脾气吓到了。
朱由检一听,就知道这事不简单,以他对李定国的了解,这事八成还真是李定国下的命令。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朱由检就不得不考虑怎么处理李定国了,在这件事上面,李定国主动唱黑脸明显是把红脸让给他朱由检来唱的。
同时,对于二十一军,朱由检也需要另外做安排。一支经历过如此事件,又是孩儿军出身的军队,实际上已经不适合待在国内了。
以后这些从战场上退役的军人,绝对不适合回归正常社会。可是,朱由检实在没有理由去亏待这些为大明舍身忘死的英雄们。
朱由检想了一个时辰,最后下了命令“传朕口谕:嘉奖除二十一军外的所有官兵,给二十一军补给十万斤御酒和五万斤干肉。”这算是朱由检的一次态度,等于是封赏了二十一军,但是没有任何官面上的嘉奖。
……
盛京,后金皇宫。
盛京城内早已经一片大乱,各种马车都在慌乱地堆着东西,人群大多向北城门逃去。
海城的京观对盛京造成的影响太大了,大批的旗人只能逃离,而盛京城内一些汉人却乘机挑事,一些逃回盛京的包衣更是添油加醋地把鞑子的败仗渲染了一番。
多尔博呆坐在议政大殿,一群鞑子老头围绕在他的前面吵吵闹闹的。范文程躲在后面冷冷地看着,很明显,多尔博根本担不起辽东的重担。
“贝子,明军杀了我们这么多人,我们要死守盛京跟他们拼命。”
“说得好听,你拿什么拼?整个盛京所有能拿得动刀枪的旗人加起来还不到五万,怎么跟明军打?依我说还是赶紧北撤,咱们回赫图阿拉去,咱们韬光养晦,以后东山再起。”
“天啊!八座京观啊,这都是我们女真人最英勇的将士啊……”
“阿玛,我说你别哭了好不好”
大殿里吵得太狠,多尔博直接埋着头,连脸都不敢露出来。其实他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了,尤其是京观事情传入盛京城之后,多尔博只感到末日崩塌。
“滚出去……”多尔博终于爆发了,他大吼大叫,一顿拳脚把这些老头们彻底地撵出了大殿。
“范先生,我们该怎么办”多尔博拽着范文程的休整,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贝子,我们现在回京城已经不可能了。这盛京城守是守不住的,咱们只能去赫图阿拉。”范文程说。
“那就赶紧走吧!”多尔博催促着。
“我们不能这样就走啊,怎么着也应该把盛京所有的钱财都带上才行。要不贝子您先去收拢部队,我在这里收拾一下库房?”范文程眼珠左右直转。
“好好好,有劳范先生操心了。”多尔博见没人跟他抢兵权,心里还听高兴。
盛京城内的部队其实早已经散了,汉军旗的人里面还打算保后金
第486章 朱由检初入沈阳城
华夏经过几千年的文明,陕西和华北已经过度开发,并不适合大规模人口居住。到了大明朝,实际上最适合农耕的土地已经南移。
东北是一个好地方,最主要是大明朝以前这里的农耕开发少,黑土地那就是天然的大农场。朱由检不可能舍弃这么好的地方,而且最好还要移民开发。
在开发之前,东北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散落在深山老林里的这些习惯抢劫的野人。
朱由检漫步在已经被洗劫一空的后金皇宫,这里的规模和设施跟京城皇宫自然是比都不能比的,而且比后世的沈阳故宫也要小。
朱由检指着大政殿外的十王亭说:“先派人把这东西拆了。”
“皇上,干嘛不把这些宫殿都拆了呢”沐天波问。
“这里总得制式还是学的大明,但是这十个亭子朕看着不舒服,这不是咱们的东西。你记住,以后东北要积极推广我们汉人的东西,不要再保留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物了。以后盛京改名叫沈阳吧!”
“皇上,辽东的行政政策要怎么做”沐天波问。
辽东是明军用武力平下来的,这里的地主和官员基本是除了女真人就是汉奸,不存有亲明势力存在。
在这样的地方执政要比在江南简单的多,因为需要考虑的利益牵扯小很多。
“所有土地收归朝廷,废除所有奴役和奴隶制度,推动土地改制,按人口包租到户;勒令所有女真人改姓汉姓,名汉名,习汉字……”
对于女真人,朱由检的理解是后金几十年的统治已经让他们从渔猎文明转变成了农耕文明,至少在松辽平原是这样的。他并不认为推行全面汉化会出现大的抵制。
“皇上,这样会不会让一些女真人反对朝廷?”沐天波在云南待得久,有些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用担心,他们会很愿意的。只有全面汉化,他们自然也就成了汉人,跟其他汉人并无二致。这么大的好处,恐怕不是他们会反对,而是有许多汉人会反对吧”
现在的东北还不能直接划分成三个省,这里的主要人口依然是围绕在辽东湾一带,从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只能分成辽宁和辽宁以北。
辽宁属于稳固统治区域,而辽宁以北就只能是半军事化统治区,这也是朱由检把沐天波派到这儿的原因。
朱由检和沐天波一边走一边聊,快到议政殿的时候正好碰到夏完淳。
“皇上,锦州最新军情。”夏完淳这小子完全就是一个神童,他跟着陈子龙历练了三年,居然已经能承担朱由检大部分的秘书工作了,要知道这家伙今年才十九岁。
“去把李定国请到议政殿,朕今晚就住在清宁宫了。”朱由检看了一下,这个皇宫虽然不大,当他的行宫还是不错的,他还在想以后再来东北就住这儿了。
“启禀大明皇帝陛下,这儿的宫女和太监全去了京城,留下的都是上了年龄的后妃,这如何能服侍皇上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