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朱由检转了一个弯迎头就碰到一个少年,少年一脸惊恐,但是眼珠子却始终贼溜溜乱转。这是一个典型的旗人打扮的少年,见到朱由检确实有些害怕,不过心思却没有乱。

    “你是谁”朱由检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奴才纳兰明珠,是后金盛京留守将军叶赫那拉尼雅哈的儿子。”少年磕头到地,一副标准的奴才样。

    听到名字,朱由检一点好奇心都没有了。要说凭空出了一个牛人,朱由检肯定会重用,可是遇见了明珠,他就一点不奇怪了。

    明珠从小聪明,但是这家伙聪明过头了,或者说他就是玄烨的大跟班,大玄烨十九岁,最后还被玄烨给一脚踹了。

    这样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旗人,朱由检肯定不想杀掉,要不然也就没有了迷倒完全女性的纳兰词了。所以朱由检特意吩咐过,这个人不能杀。

    明珠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代,曾经是大明拉拢围剿野猪皮的女真大部落。天地会找到明珠之后以为朱由检有其他用处,所以就给送来了。

    朱由检想想,或许明珠这小子也以为朱由检会利用女真各部落之




第487章 李定国意图山海关
    明军先以少了兵力麻痹后金,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平了沈阳周围的主要城镇,消灭了后金在辽东的大部分兵力。

    但是,京城里的旗人不可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不理,如果是那样,大玉儿岂能在京城站得住脚?

    所以,朱由检刚刚进沈阳城,葫芦岛方向就来了军报——后金的骑兵已经出山海关了。

    这一招非常狠,因为对方派出的是蒙八旗的轻骑兵,或者说是科尔沁骑兵。现在派出骑兵,目的不是和大明攻城略地,而是摆明了来骚扰大明对辽东新占领地的统治的。

    随着辽东战局的发展,李岩坐镇南京,左懋第督办山东,这样才完成了大明对辽东战事的支撑局面。

    但是这样一来,跟着朱由检身边的谋士的层次一下子就下降了不少。好在他暂时也没指望在辽东做大政调整,主要的日常事务还是战事,由李定国挑大梁倒是也不太害怕。

    “鸿远(李定国字),先吃包子,猪肉大葱馅的。”朱由检一大早就见到了李定国,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怕是赶了一夜的路。

    以朱由检这个吃货的标准,他每到一个地方必不会亏待自己。大葱本就产自中国,最早生长在在西伯利亚和西北,在东北吃大葱也很常见。至少在南京没这一口。

    朱由检亲自夹了一大盘大肉包子放在李定国面前,然后又朝外招了招手。

    大殿外,夏完淳瞪了明珠一眼,这家伙弯着腰,死呀咧嘴地赶紧提着一大篮子热包子去伺候李定国的随行人员去了。屁股上的疼痛火辣辣的,不过明珠压根不敢抗争,夏完淳那小子下手贼狠。

    “锦州的军情看了吗”朱由检咬了一口包子,顺便喝了一口大杂粥问李定国。

    “刚刚看到,这肯定是洪承畴的计谋。”李定国确实是刚刚看到,因为他在沈阳东面,朱由检这边的军情才是送得最快的。

    “这个洪承畴,还真是朕的头号劲敌,每每在关键时候总能给朕找麻烦。”朱由检说。

    “皇上不必担心,洪承畴现在可以用的筹码已经不多了,他把两万蒙骑派出来虽然可以暂时迟滞我军的步伐,但是这也是后金最后能依仗的攻击部队了。

    如果这两万蒙骑再被我们吃下,京城方便就再也没有攻击我军的能力,他们只剩下防守的部队了。”李定国说。

    “这么说你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了”朱由检问。

    “办法已经有了,不过臣这次见皇上还有一个请求。”李定国说。

    “什么事”朱由检问。

    “东面的将士们已经连续吃了十天的方便面了,这玩意头几天吃还很香,连续吃了多天之后就有点反胃,影响士气。”李定国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说。

    “哈哈哈。”朱由检大笑,单一的完全没有众多调料包的方便面好吃才怪。

    “最近台湾那边刚刚运过来了一批军需,正好给将士们改善一下。”朱由检一边说一边让纪彪拿出一箱子东西一一摆在李定国面前。

    这是台湾最新的特产:鲸鱼罐头、小鹿皮的靴子、野牛皮的皮带、鲸鱼皮的皮包、台南产的果脯以及大量的糖果。

    “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发下去,将士们的士气就高了吧”朱由检嘚瑟着说。搁在这个时代,这些装备那是标准的奢侈品。大明拿下台湾,虽然不能说马上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但是总归是有好处来了。

    “够了,够了。我看着都喜欢。有了这么多好东西,打蒙骑就彻底有把握了。”李定国笑得乐呵呵的,在后勤方面朱由检一向大方,不拖欠军饷不说,那后勤供应是一年比一年好。没有哪个将军喜欢打穷仗的。

    “是不是要用到朕的骑兵?”朱由检心又痒痒了。

    “皇上的骑兵打不过蒙骑,还是待在沈阳比较好。”李定国出口就鄙视了大明的骑兵。

    朱由检脸挂不住了,这可是他花大钱养的骑兵,当初在江淮战场上好歹也是有优异表现的,却被李定国一口否了,这活脱



第488章 孙定辽服刑大凌河
    大凌河城的房子终于盖好了,虽然房顶有些简陋,但是墙体确实很结实。

    一排排的大房间齐整地排列着,每五栋大房子之间还特别修建了一堵高高的隔离墙,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小院子。

    每个小院子的入口很小,最多也就能挤两个人进出。但是并列的房子之间却有一块空荡荡的大场子。

    “孙将军,明天就要安门窗了,今晚是不是给弟兄们加个餐?”车大锤虽然语气有点硬,但是他心里咚咚直跳,死死地盯着孙定辽。

    明军的伙食不错,加餐是常有的事,孙定辽也习惯了。在他看来,加餐是大明朝廷为了笼络他这支部队的手段,并没什么不妥。

    “车大人,您尽管放心,我手下这群兄弟都念着您的恩呢。您要给他们加餐,他们的心早野了。”孙定辽巴不得天天有肉有酒呢。

    晚饭是在新屋子吃的,所有人都挺高兴的,看着自己的劳动成功,一个个满面笑容。最为普通士兵其实没那么多心思,况且房子盖好了本身也是喜事。

    划拳的,灌酒的,整个小城一直闹腾。当山东的高粱酒一缸一缸抬到每个房间里之后,气氛直接升到了高超。

    车大锤豁出去了,今天他要不把孙定辽灌醉就是他失职。

    “车大人,您说朝廷的命令怎么还没下来?”孙定辽酒量不错,几碗酒灌不醉他。孙定辽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他的投降书是递给明军了,但是朱由检那边没有一点反应。

    态度不明,这本身不是一个好现象,孙定辽为这个事心里一直吊着。

    “孙将军,这个事可不归我管啊。我觉得,你应该亲自去沈阳问一问,皇上可就在沈阳呢。”车大锤有些心慌,要是今晚孙定辽突然翻脸了,他和他的手下小命可就不保了。

    “还是等这的事办完了再说吧!”孙定辽心里也虚,他哪敢去沈阳啊。他现在全指望自己手中的这点兵保命呢,如何敢离开。

    “来,敬孙将军一碗。”车大锤主动敬酒,孙定辽不敢怠慢,仰脖子就是一咕隆。

    “车大人,这鱼肉罐头是真好吃。是不是你们平时都很少吃到?”孙定辽的一个部将夹着一块厚厚的鲸鱼肉罐头,狼吞虎咽地吃进了嘴,仿佛比那御厨做的菜还有味。

    “平时吃不到的,这是最近专门供应辽东将士们。”车大锤的话让这些人感到脸上很有面子,这样的事后金是不会关照汉军旗的。

    顺带着,大家越发放的开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等到掌灯之后大部分的士兵都醉醺醺的了,车大锤站起身来说:“孙将军,我去嘘嘘。”

    “车大人只管去,咱俩的酒还没喝到位,您可不许跑了。”孙定辽心情很好。

    “绝对不跑,我马上回来。”车大锤一边走一边说。

    大凌河城外沐天波带着朱由检的骑兵师已经到了大门口了。这些甲胄鲜明的士兵一个个神情严肃,枪上膛,剑出鞘,马儿齐齐带上了笼头。

    “王爷,大门开了。”部下顺手一指,大凌河城的大门被人推开了,本身城上的岗哨早就不见了踪影。

    “传令各部,依照计划封锁所有通道和出入口,不要走漏一人。”沐天波的两个流星锤已经拿在了手上,这是他最趁手的兵器。

    “是。”众将士异口同声。

    当马蹄声出现在四周的时候,孙定辽也听出了不对,可是他已经喝得站都站不起来了。

    明军以宽通道为跑马道,迅速控制了整个大凌河城,一簇簇的刺刀立在每个房间狭小的出入口之后,这些辽东军阀的代表,祖大寿的老底子,彻底沮丧了。

    &n



第489章 洪承畴独揽后金权
    即将到来的山海关之战对明军是一个考验,最主要的是明军要赶在渤海湾结冰之前把部队和辎重送达指定位置。

    在明军暴露作战意图之前,还是需要做一点战术欺骗。

    明军能用于对付蒙骑的部队只有朱由检的禁卫骑兵师,其他的步兵根本就派不上用场。所以,李定国制定的第一道军令就是派骑兵师去各地“抢劫”。

    “皇上,我们的骑兵不够,但是在辽东各地的马匹还是不能留给蒙骑这些人的。如果我们不及时把周围的物资,尤其是畜力收拢到自己手上,它们就会成为敌人的物资。”党守素如是说。

    辽东之前的战争中明军缴获的战马不少,可是明军的骑兵却严重不足,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能不能学当初第一次凤阳之战一样使用大量马车机动作战?”朱由检问。

    “恐怕不行,蒙骑不是八旗。他们的作战方式更灵活,见势不妙立刻掉头就跑,在这种地形下我们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主力。”郝摇旗说。

    理论上,跟北方军队作战,闯军还是很有经验的,而西军就没有接触过蒙骑。好歹郝摇旗他们是榆林边军出身,最初他们面对的敌人就是蒙骑。

    “也就是说他们就是一群泥鳅,滑不溜秋的。”朱由检打了一个比喻。

    “皇上这个比喻很形象,这些人的确就是一群泥鳅。当初皇台极为了征服科尔沁,就采取收买和和亲的政策。”党守素说。

    “先娶姑姑再娶侄女,便宜全被皇台极那个胖子占光了,这哪里是和亲,这是送女人当保护费。”朱由检对旗人的混乱关系很不屑。

    “这些野人哪里懂什么人伦纲常,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李定国终于开口了,不过他实际上思想略显保守。

    “玉液是怎么打算的”朱由检问李定国。

    “臣以为,既然不能促使蒙骑决战,那就加大对山海关的攻击。如此一来,蒙骑就不会离开山海关太远,他们对辽东的骚扰的计划也会慢慢破灭。等大雪来临之后,这些人的补给照样困难,今年的战事也就耗过去了。”李定国说。

    朱由检发现一个将领达到一定层次,他所设计的战争就不仅仅是以计谋取胜了,最高层次的军事指挥官打得都是国力。李定国已经渐渐露出这种指挥思想了。

    ……

    京城。

    洪承畴终于成了大玉儿身边最重要的大臣了。

    现在的京城和北方几个省,后金八旗已经不多了,支撑这个政权还在运行的实际上是原大明朝的一些高官,同时也是一批铁杆汉奸。

    北方的普通百姓对于谁当权其实并不在意,老百姓在乎永远是一日三餐。大明朝后来的确是出了问题,但是后金因为连年的战争,百姓的生活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

    军队,已经不多了,满打满算洪承畴也只能凑齐二十五万可战之兵。就这点兵力,连京城保卫战都打不下来。

    要不是多尔衮在辽东持续的失败,后金还是可以调集力量和大明打一场的。

    “洪先生,今日宫外可有什么大事发生?”大玉儿为了自己儿子的皇帝位置,已经把娘家的老底儿都借过来了。

    很可惜,她的娘家并不富裕,勉强才凑齐了两三万骑兵。大玉儿想想,如果科尔沁真的厉害,当年又怎么可能送给皇台极两个女人呢

    大玉儿自己是不能出宫的,外面后金现在控制的地盘又不大,主要的大事也



第490章 地方势力下的辽东
    明朝的辽东是以卫所制度留下的氏族把控下的地方豪强局面。

    一是世代在辽东任军事要职的大姓,利用手中的权势,兼并土地,盘剥地方,成为巨富。例如,铁岭李氏,是明末辽东的头号势族大家。万历年间,李成梁镇守辽东,爵封宁远伯,其兄弟子侄长期掌握兵权。其弟李成材曾任总兵官,其子侄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梓、李如梧等均担任过辽东总兵等军事要职,可谓“满门富贵”。

    在辽东势族中,世代担任军事要职的世家大族影响较大,除铁岭李氏之外,还有辽阳韩氏、崔氏,义州马氏,前屯杨氏和宁远祖氏等。

    二是本为地方豪富,因募兵而被明政府授以军职,从而在政治上、军事上也取得权势。明中期以后,边备废弛,边军缺乏,而边患却日益严重。明政府曾几次号召辽东豪富募兵并授以军职,从而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军事势族。辽阳豪首屈勤七、孙贤等应命招集并被授以军职。这类势族,所任官职虽然不高,势力不大,但他们的影响不可忽视。

    三是辽东的大商巨富,他们自身虽未在军界中任职,但是却和封建政权相勾结,控制着本地的经济,影响着当地的政治。例如佟氏是辽东一个有名的世家大族,明末原在开原经商,后迁至抚顺。佟氏家族“雄资一方”并且“能役服其乡人”。后金政权建立后,佟氏中的佟养性即与后金政权相联系,秘密为后金政权输入明朝的禁运物资,被明朝边吏察觉,置于狱,逃出投奔后金。

    除此之外,辽东的势族还有辽阳的高氏、佟氏、石氏、祝氏、鲁氏,锦州的王氏,义州的李氏,前屯卫的毕氏和辽南的刘氏等。

    论汉人投降野猪皮的第一人,当属义州李永芳和辽阳的佟氏。固,李永芳在野猪皮在世的时候便获得三次不杀之殊荣。

    类似祖大寿这种人都在汉军旗还留了点底子,李家就是旗人绳子上的蚂蚱,自然是底子更厚。而且李家和洪承畴等人一样,哪怕旗人全都投降了,他们李家也会跟大明斗到底,他们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话说这个时代是不能逃到海外的,否则李永芳的儿子们肯定会想到出逃海外。李永芳有九个儿子,有三个是留有性命的,分别是:李率泰、刚阿泰、巴彦。

    从姓名上完全可以看出李永芳已经从他儿子开始取名旗化,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已经否定了自己汉人的身份,把自己当做外族人了。就像朱由检认为的,很多华人会取名詹姆斯李、约翰洪一样,后世有很多人想各种办法西化,就是想从根子上否认自己的汉人血统。
1...111112113114115...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