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江南,钱氏乃吴越第一望族。就是后世,在全世界当科学院院士以上的名人就有一百多位。钱肃乐四兄弟和钱谦益都是,方以智之所以没有把话说完,肯定跟钱谦益有关。

    朝廷为什么在江南招揽人才这么困难,那是因为江南多私学,人家是为自己培养人才,轻易不会替朱由检效力。

    朱由检深深地感到,对于一个穿越到古代的人来说,什么军事,什么经济其实都不算太难。真正太难的是人才和人才的培养,综合起来就是教育问题才是真正最困难的。

    假如朱由检手里有一千名后世的博士研究生——不,可能只需要一千名本科生,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朱由检只有大明本身的人才资源。

    回到苏州的钱谦益过得很凄惨,以前那些门生故旧大多都不登门了。六十多的钱谦益现在想卖一副字都卖不出去,他只能典卖以前的藏品度日。

    加上自己和柳如是脱离钱府单独居住之后,日子就变得更加拮据。要知道养柳如是可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到底人家也是年轻貌美的女人,放在后世光是“神仙水”都需要不少钱。

    “牧斋,这些东西我都不需要的。”柳如是推开一堆胭脂水粉等物说。

    “如是你要经常见人的,怎么能少得了。”钱谦益揉揉眼睛说,他已经得了眼疾,看东西都有些看不清了。

    胭脂水粉是钱谦益才拿一本孤本去换了银子买的,他不想让柳如是太丢面子。虽然现在抛头露面的机会不多,可是也是要常备的。

    柳如是看了一眼钱谦益,她本不是一个势力女人,相反她很懂柔情。

    “牧斋,南京文学院给我发了一个帖子,请我去当教习…”柳如是的文采世人皆知。朱由检在新的学校成立之初就交代过,能招女教师和女学员就单独给奖金的。文学院自然要给柳如是发聘贴。

    “不准去。你一个妇道人家,天天去那里算怎么回事。”钱谦益有些颓废和无奈地跌坐在椅子上。




第441章 何腾蛟树倒猢狲散
    所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何腾蛟孤零零一个人坐在衡阳的巡抚衙门,衙门内的官吏全都不知所踪。

    就在半个月前还热热闹闹的衙门,瞬间就变成了冷锅冷灶。官场一向如此!湖北过来的朝廷大军离衡阳城还有三十里,何腾蛟还没有出城迎接的打算。

    “老爷,您该更衣了。”何忠站在门外,轻声唤着。

    “哎!”何腾蛟叹了口气,扶着椅子的扶手站了起来。他的身边不光没有官吏,连招的一些兵也跑光了。

    “何忠,你说老爷我现在躲起来,还来得及吗”何腾蛟问。

    “老爷,您又没做错什么,这几年又为朝廷筹粮筹饷的,为什么要躲?”何忠不解。

    何腾蛟说:“老爷我的手下全反叛朝廷了,皇上会饶了我?”

    现在的衡阳城已经残破不堪,一次兵乱足以把这座重镇摧残。尤其是刘承胤的部下,那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那些乱兵反叛了朝廷,可是老爷您一直都是在劝说的啊!刘承胤还把老爷您绑起来,逼着您跟他一起反叛朝廷,老爷不是宁死也没答应嘛。”

    何腾蛟是觉得自己过不去这一关的,说到底衡阳的兵祸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皇上会饶了自己?

    “你的意思是朝廷不会拿我咋样?”何腾蛟身边早没有了师爷和谋士,也就这个叫何忠的远房亲戚兼管家留在身边。

    “皇上追缴的是乱兵又不是老爷,乱兵跑永州去了,老爷又没有跑。皇上不会难为老爷的。”何忠说的话虽然没有师爷将的道理深,可是仔细听还是有些道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何腾蛟问。

    “老爷,您还是湖南巡抚,朝廷又没有革职。老爷尽管去迎接大军,有朝廷大军撑腰,湖南的兵乱很快就会平定了。”何忠说。

    “可这高一功又不是我的部下,他凭什么听我的?”何腾蛟对官兵的思维还停留在左良玉的时期,只有自己拉起来的人才能用。

    “老爷,您就是舍不得手上的兵权。”

    “没有兵,谁会听我的?”何腾蛟最羡慕的人是那左良玉。

    “再坏也坏不过现在吧。”何忠说。

    何腾蛟听了这句话噌一下站了起来,楞了三秒后喊了一句:“更衣,出城迎大军。”

    高一功部打湖南乱兵优势没那么明显,论战力,高一功部在明军中那算是垫底的。高部本身就是闯军中整编后战力最弱的一支军队。

    进湖南的三支军队战力都不强,而且都不满编,就是兵部既定的准备转化为地方驻军的部队。可是从军纪军容上看,那也是强军的样子。

    何腾蛟看着远远走来的大军,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这是他做梦都想要的“强军”。整齐的着装,整齐的武器装备,连走路迈哪条腿都是整齐的。

    “见过何大人。”高一功见到何腾蛟就是一个军礼。

    何腾蛟脸上一阵红一阵黑,他心里是又气又担心。如果是朝廷承认他这个巡抚,为什么眼前这一个小小的将军见到他居然不下拜。如果不认他这个巡抚,又为何对他敬礼。起码何腾蛟还能判断刚刚是在向他敬礼。

    “唉唉,高将军辛苦了。”何腾蛟不敢托大,到底人家高一功手上是有兵的人。再说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安宁,就等着高一功嘴里喊出一道圣旨来决定他的命运呢。

    “大军就不进衡阳城了,我们就在城外扎营休整一夜,明日一早就离开。”高一功笑着说。

    “就,就这?”何腾蛟呆了,没有自己什么事吗

    “对啊!何大人想要什么事吗”高一功正欲走,好奇地问。

    “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何腾蛟立刻明白自己好像就这样过关了,他便立刻恢复了官威:“本官的意思是大军驻扎城外是好,可是这城内也需要人手保护。本官让高将军派点人先去保护府衙……”

    &nbs



第442章 朱由检铁腕治两广
    广西也是有地方驻军的,但是都掌握在地方官手中。如果朱由检下旨,这些人到底能有多大作用恐怕只有天知道。

    不过南方几个省的确没有什么有战斗力的部队,全都需要整编。

    现在三个军一起集中到了永州,摆明了就是冲着广西去的。至于朱由检对朱由榔这个大明最后的身处高位而不愿意合作的王爷,恐怕所有人都觉得是桂王怕是没有什么好下场了。

    两广总督丁魁楚是朱由检穿越之后到现在唯一不是亲命的高官,也是一个最无能的总督。他的无能简直比何腾蛟还不如。

    何腾蛟至少还知道组建军队,建立防御。而丁魁楚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挖掘两广的文化传统,舞文弄墨,制砚卖官。

    正史上的丁魁楚派水军到今天肇庆附近的羚羊峡,放干河水,在斧柯山下的老坑取砚石。行政用人方面,也是弊端丛生,“将吏以贿为进退”。

    这是一个把文事发挥到极致的高官,朱由检认为他最好的职务应该是两广退休办主任兼老年书法协会会长才对。

    不过呢,这样的人也有好处,那就是不惹事,反正不管朱由检在长江一线如何闹腾,始终没有听到过两广有什么大事发生。朝廷的事仿佛跟他没一点关系,他也对两广之外的事情毫无兴趣。

    所以朱由检一直没动两广,就连施琅也只是被派去海边打海盗,没有对两广动手。

    南京,内阁会议。

    “方爱卿,两广的事情如何解决?”朱由检看着方岳贡。

    方岳贡做户部尚书挺好,但是当首辅勉为其难了点。说是首辅,其实现在内阁中真正挑大梁的是李岩。

    “臣还没想好。”方岳贡实话实说,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跟李岩比自己差太多。

    “为安全见,最好是把丁魁楚调入南京,然后派一员能吏去收拾残局。为仿制局势动荡,还应该派一军主力进驻两广。”李岩说。

    朱由检点点头,他觉得李岩看问题又准又狠。局势现在全面有利大明,丁魁楚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反叛的。

    其实这是一个全局的问题。如果朱由检不趁现在稳定湖南、江西和两广,等正式北伐的时候,后方就会畏手畏脚的。

    现在朝廷派近十万大军在湖南平叛,说白了就是去对付湖南和江西的。而也有可能枪头一掉头就杀向广西了。

    不过,两广在丁魁楚这种人的治下几年,朱由检现在还是手上却人,却大量的官。

    太频繁地调动职务也不是好事,尤其是对地方官来说,还没干出一点成绩就要走了,换一个人来又从新开始,完全是浪费行政资源。

    “可不可以让宗师子弟参与政事?”朱由检突然问。

    众人一愣,还真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这也是皇帝的逆鳞,别人谁都不敢朝这方面想。朱由检说的宗室当然不是朱由榔,永历纯粹就是一个逃跑皇帝。宗室里能用的只能是朱聿键。

    “这……”方岳贡不敢开口了。

    “只要不掌兵权,是可以试一试的。皇上想用何人”李岩想的开,唐王连首辅都当过,其他宗师自然也可以当官。

    “唐王。”

    “那谁人接手钱庄的事呢”李岩问。

    “唐王会推荐人的。”朱由检可以肯定,朱聿键这两年已经储备了在钱业上的人才了。相反,朱聿键其实更适合当官。

    “臣觉得还应该派一个干吏去协助唐王,最好是就地考评,就地发现人才。”李岩说。

    “夏允彝。”朱由检想都没想就说了出来。因为这个人是他为未来预备的真正的吏部尚书,或者说因为这个人的儿子名气特别大。

    夏允彝现任吏部考评官,就是干这个事的,而他的儿子夏完



第443章 钱谦益办学邀天子
    钱谦益真不适合当官,他只适合搞教育,用嘴皮子说可以头头是道,自己干的时候就容易“水太凉”。

    江南大学的筹办速度之快堪称奇迹。

    一是江南的大户都有这个需要;二是原本就有现成的资源。

    江南大学是钱谦益跟朝廷协商之后办的大明第一所非官方的综合性大学。按照朝廷的要求,江南大学不再只注重文科类学子的培养,还需要加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偏重工商类。

    江南本身就是大明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在这里想找一些工商经济类的人才,光是这些望族大户都能凑齐。

    而且他们本身也有一套自己培养接班人的方式,大家族能延续可不仅仅只靠写写诗,作作词能繁荣下去的。

    房子是现成的,几所大的学堂和私塾合并;学生是现成的,各家族都有大量的学生在读;资金也是现成的,钱谦益开口,汪明然直接出巨资;就连教习,都是重金聘用。

    钱谦益非常喜欢这个校名,“大学”是一个充满了儒家经典的名称。而且在这所大学里还没有了他讨要的所谓理工类的学科,这里只有他喜欢的文学和经世之学。

    这是朱由检默认下的第一所大学,其他所有的高等学校全部都称学院。起码朱由检认为在这所学校,将来的文科毕业学生基本上是够资格称“本科”的,所以就同意提高级别。

    “钱阁老,您确定皇上会来巡视江南大学吗”汪然明恭恭敬敬地亲自给钱谦益倒酒。

    “当然,这可是大明的第一所大学,皇上还有亲笔题词的。也不枉我一番奔波。”钱谦益满脸挂着骄傲的神情,这是他一辈子中从没和崇祯皇帝靠的最近的机会。

    柳如是也很高兴,起码她看到了钱谦益再一次容光焕发的时候。

    “要不要请熊家小姐?”柳如是问。

    现在的熊家在江浙可是炙手可热,哪怕熊家小姐不露面,也足以让整个江南官场趋之若鹜。

    同为女人,柳如是很好奇这个熊家小姐为何让皇帝迷恋上,而且坊间传闻这位熊小姐可能是皇上的良配。柳如是既为陈圆圆感到可惜,又从心底充满了渴望,她还没见过能上战场的巾帼英雄。

    钱谦益沉默了一会说:“请,必须要请。这是咱们江南人憋了几个月才出头的盛世,自然不能让外省人小瞧了咱们。”

    “可是这样岂不是让他们抢了咱们的风头?”汪然明问。

    “不然,学校是咱们办的,别管他楚党还是齐党,通通只有眼红的份。有本事他们也办一个?”钱谦益浑身上下都带着骄傲。

    “那就办的热热闹闹的,让整个天下都看一看咱们江南人的排场。也该咱们江南人扬眉吐气一回了。”汪然明深以为然。

    自朱由检到南京以后,对江南的压制一年年变本加厉,就像是套在脖子上的绳子,起初不觉得,后来越勒越紧。尤其是在科考和刘宗周失利之后,江南士绅一下子如通进入寒冬一般。

    “牧斋,你真的想开了吗”柳如是看着钱谦益,她真的害怕钱谦益和当初一样,还指望在朝廷上翻一波浪。

    “想通了。老夫已经是花甲暮年,守着这江南大学挺好。”钱谦益可能是真的服老了,眼睛带着落寞。

    “阁老说哪里话,您老当益壮。我汪某人没什么可送的,唯有这点薄礼请您笑纳了。”汪明然说笑间就招手送来一个礼盒。

    礼盒不大,但是很精致。钱谦益瞧得奇怪,当场想看看。

    “唉…阁老还是拿回家再瞧吧。”汪明然嬉笑着说。

    钱谦益一看对方表情,会心一笑,他大约是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了。

    回到家,柳如是倒是忘了此事,但钱谦益却神神秘秘地躲在角落偷偷打开了礼盒。

    “什么东西”柳如是问。

    “这礼物可不是送我的。”钱谦益捋着胡须。

    “那是送给谁的”柳如是问。

    “自然是专门送给你的。”钱谦益眼神有些淫荡。

    “我看看……”柳如是奇怪,既然是送自己的可是当时也没说啊

    “我呸,原来是




第444章 俏佳人逞凶旧书院
    蓟辽督师的全称是督师蓟、辽、天津、登、莱军务,就是说这个职务是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兼督师蓟、辽、天津、登、莱地区的军事防务,负责抵御后金军队南进,守卫山海关,保卫北京城。
1...9899100101102...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