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朱由检当然是先到自己安排的展区里逛。为了应对这次展销会,将军山推出了很多日用品,从洗衣粉、肥皂、洗发水、香皂、香水到搪瓷用具,玻璃制品,再到新式马桶、洁具

    小到机械配件,大到船舶、机械,完整地展示了将军山的工业研发成果。

    最特殊的地方是这些新产品的介绍上面全部都列了一个醒目的提示:知识产权所有人大明官府。

    另外在主展示台,有一个巨大公示牌,重点说明什么叫知识产权,反正大明人就知道一点,这东西谁也不能乱仿制,谁做了抓住罚钱坐牢。甚至威胁追到天涯海角。

    告示的最后一条解释,如果想要制造,可以购买或者合作生产,详情和大明知识产权司申请。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起码有点像那么回事了。他还是决定要把国内的展销会以每年两季度的形式继续开下去,保持住一定的商业氛围,来带动整个大明的商业习惯。

    朱由检的第二个浏览点就是那个九品主簿的展台。当别的展台前已经门可罗雀的情况下,这个叫马勇的主薄确在卖力地解说着他的特产。

    朱由检看了一下,秦淮河请来的妹子不算卖力,仅仅只是坐在展台后面吹拉弹唱。与其说是大家在看马勇的土特产,不如说是现场的人在看秦淮河的妹子。但是这




第四百三十二章:流言蜚语
第一次展销会的最大消费者是大明官府,是内务府。这是一次朝廷主导的采购行为,而真正的国内消费习惯带动的微乎其微。

    但是,日用品实实在在地引起了南京城一些中高端消费者的主意。香皂、香水、

    style=”border: 1px solid ed424b;

    &nbs



第四百三十三章:故人
    虽然说打仗暂时停了下来,可是整个环绕在大明四周的小仗却在不断。

    云南的一些土司还在反扑、湖南的土匪闹得正欢、川北明军和关宁军摩擦不断、福建的东海水师隔三差五就和红毛鬼遭遇一下、施琅也是天天陷在南海一带的岛礁中鏖战。

    当然,这些事现在都有兵部在处理,用不着朱由检太操心。以大明现在的国力和实力,又有李岩这样的人物调度,打这样的小规模战斗可以说根本好不吃力。

    国家大了,哪哪还没有一点事情发生,总结起来不过就是一些小冲突和nsn而已。

    可唯独在这个时代那黄河天险在夏季是真叫天险,双方依黄河为分界线,相安无事。

    “最近十天,这一段偷渡过来了多少人”

    李年骑在马上巡视着黄河岸边,对岸就是金兵的防区,但是金兵兵力不够根本防不住。总有一些北岸的人悄悄渡河南下。

    要在黄河渡河,比长江还难,虽然黄河的水量没有长江大,可是黄河的大部分河段水流湍急远比长江危险。只有山东段偷渡的可能性大一些。

    “汛期涨水,只接到了二十几个人。”

    黑旗军现在的任务就是尽量接应北方过来的年轻人,这些都是天地会从北方搜罗的还心向大明的人才,也是朱由检筹备新学校所需要的生源。

    当然,这些人中也有一部分是作为黑旗军的补充兵源将会被李年留下。

    跟许多穿越者组建禁卫军的方式不一样,朱由检组建黑旗军的兵源既不是从各军中抽调,也不想特意吸纳年轻人。这是自鲁中军和黑旗军合并整编后朱由检想通的事,他要的是南北平衡,能打又年轻,又有斗志的年轻人。

    整编后的黑旗军总共有两个军,分别驻守在徐州和孝感,未来徐州驻地会改到泰安。

    对,没错,黑旗军将会是特种兵的编制,相当于后世的某特种兵部队。但是不是各军区的特种侦查兵,是整支军队的特种编制。

    李年弄不懂皇帝的道道,但是既然皇帝现在重用他们哥俩,现在他就实心办事。南京城都说现在大明最受宠的就是李岩兄弟俩,这种言论让李岩很谨慎,所以李年不敢有半分差池,每日必亲自巡查。

    沿黄河岸边巡视十几里,除了滚滚黄沙水,就是黄沙滩,对岸绿意葱葱的,其实啥动静也没有。

    看河水看久了,眼睛容易花,水里的浪头根本就看不仔细。远远地,一群细小的白点正从上游飘了过来。

    起初李年觉得那就是浪花,可是真的只是浪花,待到近了才看清那真的是一群人。

    “快,掉头。”李年调转马头顺着水流就朝下游跑,照这种速度要不了一会就会漂很远,马都跑不过水流。

    一共二十九个人也不知道漂了多久,李年他们足足追了二十里才在南岸追上。

    因为李长贵自己跳下水拼死顶着羊皮囊和木头,他们才勉强冲过了河心。要不然这些人有可能又漂回北岸了。

    几乎只剩下一口气躺在泥滩上,李长贵终于看到了一队人骑马跑了过来,长贵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哥,带路的人挺厉害,一共二十九个人其中就有二十五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娃。”山娃子长高了,但是晒得更黑了。

    本来是要送到南京上学的,山娃子自己不乐意,说要跟着李年在军队里混。

    “带路的叫什么名字”李年问道。

    “叫李长贵,说自己老家是山阳的。会不会就是大哥要找的人”山娃子把李年叫哥,却把李岩叫大哥。

    这里面明显有区别,跟李年更亲一些。驼子拜托朱由检找他哥,自然也就成了一件大事。

    “走,看看去。”李年说。

    李长贵当初被抓,也没想过自己会走了那么远的路,直接送到了黄河以北。接下来他只感受到一个字:苦。

    后金虽然说的是恢复生产,可是能给的物资不多。剩下的全靠自己想办法。一群被绑过来的人有什么办法最初差不过生产力一下回到战国时代。

    &



第四百三十四章:故地
    到了月底,三方的势力范围基本已经确定,黄河以南归了大明,因为金兵也守不住。黄河以北是后金范围,明军暂时也没势力过河。西北归了吴三桂。

    但是吴三桂是一个心机重的,他不光收拢了一大批北方人,而且还正式打出大明的旗号大肆行动。主要就是向山西和草原抢劫,因为他的实力最弱。

    “这个混蛋吴三桂到底想要干什么”最新的情报让不骂人的方岳贡都骂了脏话。

    “他打着大明的旗号不思为百姓谋生计,却公开在延遂边境s满蒙旗,这是典型的挑拨离间。”左懋第说到。

    “最可恨的是此贼杀完了人把脑袋割下来丢弃在武关外,说是要向我们n战功。那其中还有大量的妇孺孩童。”李岩一向对s反感,他的狠只体现在战场之上。

    “还有什么是有关吴三桂的情报”朱由检阴沉着问。

    “天地会陕西分舵报告:吴三桂在大量仿制我军的装备,这些s所使用的就是仿制我军的军械。”方近南站出来说。

    “禽兽不如的东西,真是谁都养不熟的狗,逮谁咬谁。”

    虽说多尔衮对吴三桂也没信守承诺,但是总得来讲对他不赖。这一点上后金确实挺大方的。在对待汉人降军的问题上,后金是有所保留地用,而且地位也确实低,但是该赏的一点也没含糊。这是事实。

    可是吴三桂却的的确确是一条白眼狼,并不是他真有什么大义。从根子上讲,从他独掌大权的那天起,他就想着要攀上权利的顶峰。

    “情报说,左梦庚,侯方域,李本深他们全去了西安。”

    “倒是一窝的牛鬼蛇神聚齐了!”

    “传朕旨意:向天下明示,我大明之军队并不包括关宁军。同时说明我族非枉顾乱杀之族,最恨欺凌弱大明不承认那些禽兽之人的恶行。”

    “皇上,这样会导致许多关宁军会对大明寒心的。”左懋第担心地说。

    “关宁军几十年来早已经成了吴家私军,如果他们其中还有人心向大明,早该归队。”很多穿越明末的人会以关宁军为主力,而朱由检却认为关宁军其实早就烂透了,整个辽东防线上的军队其实早已经成了最大的军阀私军。

    这样的军队,任何人想要改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本就不能作为一个帝国的主力使用了。改造这样一支几十年都固化了的军队,还不如另起炉灶的好。

    朱由检已经彻底狠下心,把吴三桂和关宁军除名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吴三桂就是仗着大明要顾及所谓的大义,所谓的民心,而有恃无恐地在敲诈朱由检。

    朱由检想到了后世那场十三年的抗战,如果国人真的一条心,光是东北三省就足以榨干小日本,何至于出来了一个全民抗战。

    同样的,如果辽东防线这些兵真的卖力,何至于区区几十万能成事几十万人口如果放在后世,也就一个县的人口数。

    第二天,大明官方的告示就通过报纸传遍天下了,和告示一通发布的,还有后金水师覆没的消息。

    大明东海水师一举歼灭登莱金兵水师驻地,斩杀金兵水师提督李率泰,光复胶东半岛以及黄河以南所有土地。

    朱由检在表明态度的同时,行动上也配合了一下,让曾英布攻占剑阁、汉中和安康。以显示大明朝廷和吴三桂割裂的决心。

    泰安城外,十里官道旁的鲁中百姓齐聚两旁。

    尽管这里比过去两年穷了,百姓穿的也破了一些,但是依然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黑旗军拆掉了所有马车的车篷,士兵都是齐整地站在马车车厢两边的。而作为军中的齐鲁子弟中的佼佼者,所有立功授勋的将士将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红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鲁中的兄弟们,挺起你们的胸膛,我带你们回家咯!”李年扯起嗓子高喊到。

    &nb



第四百三十五章:大周朝的谎言
    历史是一个最容易产生杠精,发生口水战的领域。反正过去的事情谁也无从真正可以考证,也没有人真的可以印证。

    如果说未来还可以打赌和证明,那么过去是最不能言说的故事。历史是有人来创造的,如果一个人自己没有证明自己,那么他死之后,后世的每个人都可以解说他。

    可以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们读过的所有历史,其实不是真正的历史,都是有后人解说的历史。

    有句话叫怕什么来什么,陈圆圆提心吊胆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

    当吴三桂想利用三皇子再次讹诈朱由检不成之后,吴三桂带领的一小撮人就注定和代表着最正统的大明朝廷直接,彻底地撕破脸皮了。

    于是,谁才是代表着民族利益,谁才是真的卖国,在这两个定义之间双方就打起了口水战。

    吴三桂一方够狠,他们追本溯源,直接占据岐山,然后自封为“周王”,九月吴三桂自己登基称帝,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令部下“蓄发,易衣冠”,起兵陕西。

    反叛之前,率部下祭扫黄帝陵墓,“恸哭,伏地不能起”,对部下大加煽动。反叛之后,发布檄文,指责两京双方均“窃我祖宗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先祖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

    一时间,山西姜襄和王辅臣同时反金,大明这边湖南刘承胤,和各省皆有暗地里的少数人从中响应。

    尤其是当初从南方逃到北方的一些读过书斯文败类,在看到后金被大明削弱了国力之后转而投靠吴三桂,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以髡发,异服为攻击点,大肆攻击朱由检。

    就连后世很多人最喜欢说“大明得国最正”这样的话题,只要读书人愿意,一样可以找出许多反驳的例证。

    比如:韩林儿。

    于是,崇祯不适合当皇帝的各种言论四起,其中就有陈圆圆是狐狸精祸国殃民,崇祯是商纣王沉迷美色,他吴三桂就是现世的周武王,上天专门派他来取代崇祯,一统天下的。

    这样的鬼话很难让读过书的人相信,可是这个时代的大明却是一个文盲大比例时代。尤其是那近乎神话故事般的鼓吹之后,许多农民会相信。

    南京。

    天地会在吴三桂登基之后不久就在各省都发现了问题,尤其是在穷乡僻壤之间,吴三桂所谓的周王代明,以迷信般的谣言像风一样扩散。

    “这都是一些什么东西”朱由检把厚厚一摞儿草纸手绘的鬼画符一般的传单砸在桌子上。

    这是紧急内阁会议,今天讨论的主题就是吴三桂在各省散布迷信的事。

    “这就是各地出现的迷信传单,传播的人把这些东西沿路摆放。说是传单下了咒语,捡拾的人必须每人书写一百份,且以同样方式传播。否则死全家。”

    “许多老百姓深信不疑,纷纷传抄,四川、湖北、河南三省尤其严重。已经快要蔓延到长江以南了。”

    “这三个省根本就拦不住流言的蔓延,整个秦岭都是大山,我们没有办法拦截……”

    方近南这次带了五个天地会的高层情报人员专门供内阁询问相关事宜。

    这是朱由检做的一个创新,在处理大事和突发事情上,天地会开始尝试面相内阁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皇帝一个人奏报。

    朱由检感到一个头两个大,这种手法在后世就是最普通的营销模式。常见的用于cx,某多多的砍价,还有……

    当然也是古代迷信xj最喜欢用的一种手段,而且后世一些流行在青少年之间传播的一些贴文,鸡汤文等等。

    “众位,都说说该怎么办吧”朱由检作为首脑,在发令之前当然要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臣建议皇上应该在南京举办一场祭天大典,以示万民我大明的正统。”方岳贡第一个说。

    “臣以为尽快印刷一批传单和告示,告诉百姓不要相信这些谣言。”顾炎武说。

    ……

    &



第四百三十六章:大报恩寺外
    “皇上是纣王,臣妾是妲己……”陈圆圆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她的眼睛露出的恐惧已经很吓人了。

    朱由检没有想过当初在刘宗敏和李自成面前都毫不畏惧的陈圆圆居然在流言蜚语面前被吓成这样。

    其实朱由检根本就不了解陈圆圆,陈圆圆出身江南,成名秦淮河。自幼接受过儒家纲常教育的她其实和柳如是等人一样有着传统道德理念,她们这些人不惧怕生死,最惧怕名声,而这个名声是高于世俗道德的。

1...96979899100...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