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另外,吴三桂还跟朱由检要钱要粮要军械,还臭不要脸地要蒸汽机。看来吴三桂已经知道大明有蒸汽机这回事了。

    不过这也不稀奇,吴三桂得了硝化棉的技术自然想要生产,而离心机是离不开蒸汽机的。

    “这东西前面所有条件都是假的,只有要这蒸汽机是真的。”朱由检匆匆看过,立刻就明白吴三桂的心思了。

    “那,皇上给不给”李岩问。

    “给,不光要给,而且还要把最新式,罪负责的给他一台。”朱由检双手一摊说。

    “啊!为什么啊”李岩不解。

    “最基础的和最新式的作用一样,给他最基础的他仿制的快。给他一台最新式的,绝对够他忙活几年的。

    这玩意光是我们将军山就折腾了两年,那还是有图纸,有所有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换成吴三桂,两年内把最新式的仿制出来已经很快了,最关键是他根本不知道需要的材料就有好几种。等他摸清楚这些,也该我们打进关中了。”

    “哈哈,原来是这样。皇上,您是从哪弄到图纸的”

    “保密。”

    蒸汽机这玩意将军山可以弄出来,可是朱由检发现自己现在对将军山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他不是学数学的,他发现自己把高数给忘干净了。所以,将军山的科技树,遇到瓶颈了,很多东西没有理论基础根本搞不下去。

    可是,牛顿今年只有五岁,自然定律还需要三十九年后才会发表。

    朱由检现在最多还能教一些基础函数出来,顺带着把二次函数能代出来。就这点东西,勉强可以培养一点炮兵知识。

    对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研究,朱由检就无能为力了。

    一个很显然的道理,其他学科都可以靠发现去慢慢积累,但是基础学科的文数,只能是抽象的思维。他需要天才的出现,这东西朱由检培养不出来。

    将军山现在的研究方向慢慢地开始转向到了基础物理和基础化学上面。尤其是在研究力学、电学和化学方程式上面,现在成为重点。

    元素周期表虽然能发现出来的还不算多,但是这东西是个死的,朱由检已经给出来标准答案,剩下的就是一个个证明而已。哪怕用一百年时间弄明白,那也是大明走在前列。

    力学不是穿越里玩一通滑轮那么简单,尤其是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的基础。没有这东西射击合理的n除非朱由检拥有一切想要的图纸。

    伽利略和开普勒已经死了,朱由检现在真想派人去找牛顿、莱布尼兹、笛卡尔和费马等人。

    以大明现在的理论积累程度,放到应用科学中,朱由检估计最多也就到栓动bn了。n什么的恐怕做出来的效果也不堪大用。

    “皇上,大型蒸汽机的项目又失败了。”

    朱由检正思




四百二十七章:勋章背后的故事
原黑旗军原军营。

    阎应元带着徐州城的最后五百多名部下,和从各军退役下来的一万多名士兵正在这里集训,集训时间是整整一年。

    培训他们的,都是大明各地的刑侦好手,加上刑部派来的熟知

    style=”border: 1px solid ed424b;



第四百二十八章:新宋辽夏
    徐州军的番号取消了,但是徐州军的后路却吊足了全军的胃口。

    退役有安置,立功有品阶,这些好事是大明丘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全江南的官员和百姓都知道了一件事当兵也是有出路的。

    “皇上,退役军人和俘虏的分配方案已经出来了。退役士兵主要集中在湖北和南直隶各野战军及驻军,还有川军的一部分伤残军人,年龄偏大的各级军官将领。总人数十一万人。

    由江北转调江南的驻军有万,其中包括驻守浙江的十三军和整编后的福建驻军,江西驻军。

    总的原则是野战军筛选下来的编入地方驻军,地方驻军大量淘汰下的老弱残兵就地安置进入驿站,养路护路道班。

    各军编制已经完成,但是每个单位全部缺员。最严重的缺员三分之一。十三军和福建原郑家步兵已经混编,编制成两个海军陆战旅,也是缺员。

    但是现在募兵工作进展缓慢,因为是战时,江浙一带的百姓不愿意当兵,不好招募。只有江西一省还勉强招募了三万青壮。”

    李岩的工作卓有成效,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这么多军队的整编工作就顺利完成了。这要是朱由检自己来做,非得累死。就算后世,对整个军队的大规模改编和整编工作也需要一两年。

    好在大明现在的军队装备简单,将领成分也简单。武器无非就是枪炮,军队主要也就是西军、闯军和朱由检亲手拉起来的军官团。

    “派人去两广募兵,跟那些头人们说,赶的上的吃肉,赶不上的喝汤,不愿意赶热闹的别怪黄花菜会凉。”广西的兵那是真好,可是大明对广西的掌控力一直不佳,要想在广西混好还得看那些头人们的眼色。

    “为什么不动湖南”李岩很奇怪,明明湖南还有好几万军队,可是朱由检好像在有意避开湖南。

    “那是何腾蛟的军队,不是我大明的军队。”朱由检话一出口,李岩心一抖。原来是皇上对何腾蛟个人不放心啊!

    朱由检确实对何腾蛟不放心,这家伙能力一般,疑心却重。明明手上只有兵没有将,却偏偏喜欢拿军队私心自用。这就是一个内心想当军阀,却又没能力的一个文弱书生。真实的历史是南明的几次好机会都败在他手上。

    朱由检现在是兵在精不在多,俘虏了那么多金兵却一个也不用,全当了壮劳力了。而大明正规军偏偏严重缺员,这可是硬撑着死扛。

    如果换成其他人,肯定大规模吸纳俘虏,一下子把军队扩编到一百五十万人以上是没有问题的,再丰收一两季粮食,直接挥师北伐了。而且许多朝代都是这么干的。

    可是朱由检偏偏不这么干,他宁愿用招抚的逃到南方的农民军,也不用几次投降的北方军队,至少现在不用。

    “闽浙募到的兵就编入海军陆战旅,如果实在不好招募,就从湖北招募。那些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流民已经在平原上安家落户了,招募一些保家卫国的年轻人总还是可以的。

    另外为了补充募兵之后的空缺,可以在湖北多建两个农场,保证必要的粮食产量。”

    “臣听说多尔衮又起复洪承畴了”左懋第问。

    如今朱由检身边真正的战略核心人物就是李岩和左懋第,这二人的观点比较全面,他们本身其实是文官出身,又对军事熟悉,比单纯的军事干部和行政干部都要合适。

    “洪承畴会怎么想他肯定会想我们先打谁吧”李岩说。

    “我们现在所有的陆军基本上处于整训期,不能动。唯一能动的是水军,可是后金压根就不重视水军,打了也白打。”左懋第摊摊手表示无奈。

    “既然他们自己都不心疼,那就顺手敲掉,反正后金的水师梦也没打算作长久。打掉之后免得给我们找麻烦。”朱由检脑袋一转,三方敌对中大明现在势力最强,如果不弄出点动静,谁心里都在猜测。不如整出点动静,也好为收复n做最后准备。

    “我看可以,今年夏收除淮泗因为战乱和洪水绝收之外,其他各省均丰收了。尤其是四川、江汉和河南等地都是罕见大丰收。如果加上秋收的积累,



第四百二十九章:湘府动乱
翻开正史会发现,何腾蛟这个人虽然号称在湖南招抚了闯军几十万,但是实际上闯军真正的主力一直都不归他指挥。

    他自己号称能指挥得动的军队全是一帮散兵游勇,或者说是地主武装。像卢鼎、焦琏、印

    style=”border: 1px solid ed424b;

    &nbs



第四百三十章:展销会一
    六月,户部采买招标会要正式召开了。

    等到各地客商以及一些地方官府出面带着地方特产挤挤攘攘的到达参会地点之后才发现,说好的采买会变成了一个商品展销会了。

    “敢问这位大人,鄙小县所携之物产,是直接送教内府吗”一群身穿品、九品官服,明显是小地方来的,眼神左瞄右看的,满眼的花花世界看不够。

    “呶,我身边不是贴着户部告示吗所有参展货物要统一购买展位,并标识出产地,品类以及可以每年供应量。如此才好售卖出去。”户部一个没有品级的办事员还带着官腔答道。

    “这可怎么办,我们县尊大人遣我前来,是为了给万岁贡献小县物产的,这怎么可以随意售卖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下官亦是如此,这样回去,下官如何交差。”

    一群人急得直冒汗,他们大多数真的以为是来给皇帝送好东西的,谁也没想到是这种场面。

    “你们就别费心思了,内府压根就不会收你们的礼物。皇上早有圣喻,内务所用以后也全部采买,不再纳贡。万岁就是担心你们像往年一样才会办这场展销会的。”一个消息灵通人士说。

    “敢问这位老爷,这里面可有讲究”

    “这还看不出来朝廷现在要把商税和农稅等列,就是想让各县各州府多售卖物产,卖出去的越多,缴纳的商税也就越多。税收的越多,老爷们的考评自然就越好。此乃不增税而增加朝廷增收的开源好办法。”

    “啊!”一群人听得楞住了。

    道理是很简单的,可是观念却需要转一百十度大转弯。

    从纯农业向工业转变并不是穿越者攀科技树,发明点东西那么简单的。如果你以为你在大明发明点东西立刻就能打开市场,从此就会积累财富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做梦吧您!

    先把商业税的地位提高,和官员的前途挂钩,让商业理念建立起来。等有了商业意识,再推出工业产品。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一个县令如果发现自己辖区内没有强势商品,创造不了税收之后,他会怎么做

    当然是想办法造新商品啊!工业品就是比传统物产更具有吸引力的商品。在这个纯内需的时代,不要担心什么民族工业,放心大胆地干就是了。

    这个时候如果那个县长胆子大,恐怕他几年能干到巡抚都有可能。

    “每一样物品都需要购买展位吗”一个品小官小心问道。

    “原则上一个县需要购买一个展位,但是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两三个县一起合买。”户部回答。

    “那我们合买吧!”品官跟身边人建议到。正好他身边有一些人担心费用问题不好回去交差,也就同意了。

    “这位仁兄,你要不要一起合买”品官看着一个年轻的九品芝麻官问,他猜测对方肯定会同意的,就对方那个样子,肯定是个穷县。

    “不,卑职打算单独购买一个展位。”九品芝麻官回答到。

    “哼!不自量力。”品官狠狠地剜了一眼对方。

    说是商品展销会,其实也是将军山的一次工业品展销会。展销会的规模空前的大,光是前期宣传就足足宣传了一个月,尤其是对江浙地区,户部的要求是要宣传到江浙的每一个乡镇。

    那种带着图画的宣传告示就贴遍了江浙,起初百姓们还以为是朝廷在缉拿什么江洋大盗,因为历来只有缉拿通缉犯才会画出图画。

    中国工商业最敏感,也最发达的地区就是江浙,这是一个天然的主场。

    展销会前一天,朱由检亲自召见了邢红燕和



第四百三十一章:展销会二
    由大明首辅,户部尚书方大人亲自出面,大明当下最炽热的女官邢红燕亲自主持的展销会热热闹闹地在一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正式开幕了。

    不管是来一堵大明首辅风采的,还是来色眯眯地看邢红燕的,反正整个会场也是人头攒动,挤挤攘攘。

    这第一天到现场的人,是一片官服,百姓服装的人只能说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参展的各地官员,还是来看热闹的南京城内的官员,都一个个抬头挺胸,又或者是点头哈腰的忙成一片。

    朱由检猜的一点没错,这些人完全把这里当成了一个交集舞会了,他们根本就不是来买卖商品的,他们是来跑官和联络关系的。

    朝官们昂首挺胸,地方小官低眉顺眼,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把个大明首辅大人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其他有正常买卖需要的商人和百姓谁还敢来

    被挤了两个时辰的方岳贡终于受不了,他只能落荒而逃,宣布明天不在出现在展销会现场。

    “皇上,您可坑苦老臣了。”方岳贡一边拼命扇扇子一边抱怨,他的衣服湿得都能拧出水。

    “哈哈,方爱卿真的宣布明日不再出现”朱由检笑眯眯地盯着方岳贡。

    “不去了,老臣老了,不喜欢赶热闹,太吵。”方岳贡说的是实话,他明显已经看出来了,这群当官的纯粹是去巴结他这个新首辅的。

    “那就请方爱卿明日把这些人都带到别的地方去吧!最好是离展销会越远越好。”朱由检一脸奸笑。

    方岳贡一愣,苦着脸叫到:“再折腾一日,老臣命休矣。”

    方岳贡哪里不明白朱由检的用意,皇上这是要让自己把今日这些官员全部吸走,好给展销会留下买卖的空间和机会。

    于是,当晚南京城就传说这一个“秘密”:首辅大人明日要去燕子矶慰问江北的难民,鼓励大家艰苦奋斗,重建家园。

    这一消息迅速在明天没什么重要事情做的各级官员中疯传,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一定要继续昨天的热度,在首辅大人跟前再努力表现一把。

    至于展销会,似乎也就那样,大多数官员没把它当回事,许多品官离开了,压着九品官留守展位,九品官压着仆人或者小吏留守展位,谁也没打算卖出多少特产。

    做买卖,在这个时代起码从明面上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不干更好。

    而经过了第一日现场的普通人,就更不愿意去展销会了。一群百姓挤在一群官员中间算怎么回事这个时代百姓见官那是要下跪的,那么多当官的,还不自己的膝盖给跪断了

    展销会第二日,一开场就人数寥寥,跟前一日的盛况根本不能比。

    朱由检穿着便服带着陈圆圆和两个孩子走在会场,他的身后是大内第一总管王公公,再之后就是一整队还存留着的皇家贵胄和勋贵。

    这还不算,在这些人的后面跟着的是大内和户部组成的一支庞大的采购团,光是手持账簿的人就有上百人,还有那抬着银箱的士兵,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1...9596979899...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