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看着扬州那些百姓都到了广场了,王承恩悄悄来到朱慈烺的身边低头说:“太子,该更衣了。”
太子猛的清醒过来,赶紧拉着史祥云一起退到了后面,那里还有史家老妇人正哭晕在马车里。
百姓们按着方阵已经站好,紧接着一排低沉的号声从四周响起,代表着皇家和朝廷的队伍进入现场。皇帝朱由检一身黑色正装,腰间系着白色孝布,而太子和太子妃直接是披麻戴孝了。
这个规格,皇帝算是自降身份,一般除非是皇帝直系血缘才会戴孝。皇帝去祭拜普通人,最多穿黑衣表示一下。
太子戴孝,是因为史可法本人是他岳父,但是这一头孝也说明他的太子位置是岌岌可危了。太子那是诸君,诸君也是君。
仪式开始。
朱由检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他直接快步走上台阶,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一把把那块大黑布给扯了下来。
“扬州大s纪念碑!”个血红血红的大字露了出来,几乎就是这一瞬间,场下哭嚎声震天。
在这个时代,在没有扩音器的情况下玩后世那种肃静默哀的场面,根本做不到。
所以朱由检这场祭典,玩的是仇恨宣泄,玩的是爆发,玩的是积压在心底的愤慨。
朱由检掀开了碑文,这个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是站在石碑台阶上的。这石碑共有sn,他退到第二级上,然后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一个大喇叭筒。
朱由检面向广场,背向石碑说:“朕是你们的皇帝,朕的脚下埋葬着你们的亲人,朕的面前是劫难余生的百姓。
不管是朕身前的还是身后的,都是大明的子民,是朕的子民!”
“哗哗哗”人群一下子喧闹了一下,大家从没见过这样的悼词,还以为皇帝要念一篇千古范文呢。
“他们死了,朕心里难过,因为朕没有来得及救他们。听到这么多无辜的子民被杀害,朕寝食难安。朕当时就在想怎么办呢于是朕带着大明的军队转身就替他们,也替你们报了仇。
扬州的子民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几十万亲人是怎么被人害死的吗朕来告诉你们。一惩凶手,押上来。”
朱由检说完,一队士兵立刻吼道:“押上来。”
然后,所有人就看到一长队留着“猪尾巴”,长相丑恶,却已经吓得苍白无力的被串成串押了过来。
领头的多铎还算有点骨气,至少还昂着头。可是他身后一串的贝子、贝勒、固山、佐领们可不是人人都有骨头。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习惯性地掩盖自己的自卑。当他们把刀子架到别人脖子上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凶残,就是因为他们需要用凶残来恐吓别人证明自己的强大。
可是他们真的强大吗不!真正的强者是不需要向谁去证明什么的。
&nbs
第四百二十章:葵花大斩肉
本来朱由检前面已经杀了三拨了,扬州百姓心中的仇恨和怨气已经散了一大半儿了。朱慈烺这么一跪,他本身不算大恶的罪也就被原谅的差不多了。
王承恩看朱慈烺这一跪立刻心中大定,同时眼圈也不争气地红了。只是太子妃史祥云有些噘小嘴。
“既然能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那你就当着百官,当着扬州百姓说说,你错在哪儿了”朱由检本来打算圈禁朱慈烺的,但是看着这家伙的做派,还不错,顶多就是一个被别人蛊惑的单纯少年。
既然是因为被人利用了,朱由检就想让朱慈烺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到底错哪儿了,好慢慢成长。
“儿臣不应该弃大战中的百姓于不顾,自己带着老师南撤。”朱慈烺流着泪说,他确实在这感同身受了扬nn的悲惨,也发自内心觉得自己不应该逃跑,可是他还是没有提及到刘宗周的问题。
“还有呢”朱由检见朱慈烺半天没话,就有些失望地问。王承恩这个时候已经脸色不好看了。
“没有了。”朱慈烺轻声说。
“朕是回到南京才听说,当扬州数十万百姓在这里苦苦挣扎,索求无门的时候,就在江对岸,朝廷有许多大臣、名仕和江南无数的父母官,乘着无数的大船,在朕万千子民的期盼中一骑绝尘。
朕听了之后痛心疾首,此等见同胞不顾,还有什么资格配当朕之子民的父母官、和师尊长辈的”
“决定不能。”邓之容站在下面,第一个吼了起来,他可是深深知道朱由检的心思的。
“哗”全广场再一次喧哗起来,今天的剧情一层深似一层啊。
“父皇”太子还想再说,直接被朱由检给瞪了回去。
“传朕口谕自今日起,夺取皇长子朱慈烺的储君称号,着其流放大别山学习政务。”朱由检一狠心,直接把朱慈烺扔到最苦的地方去了。
王承恩头一晕,直接坐地上。朱由检虽然没办朱慈烺可是也没太优待他。总得来说朱慈烺还是要吃大苦,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朱由检自己的其他所有目的,通过这一场公开的祭典,全部达到了。尤其是收拾扬州盐商和打击东林党刘宗周名誉这两方面,可以说已经很完美了。
但是在对待朱慈烺这件事上,朱由检的心里很复杂,自己穿越过来的时候朱慈烺年龄已经很大了,有些价值观很难改变,除非让环境来改变他。
办完祭典朱由检就赶紧要安慰安慰王承恩了。朱由检是真的不想和王承恩之间闹什么隔阂,这可是他在这个世界最可以相信的人了,起码是崇祯这具肉身最能相信的人。
当天晚上,扬州城。
“王承恩,尝尝我烧得菜,这可是我新学的扬州大菜之蟹粉狮子头。”
“嘁!这东西学名叫葵花大斩肉。”王承恩看了一眼朱由检装在深盘里的菜说。
“你确定不是叫葵花宝典”朱由检一愣,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狮子头的原名。
“哪有什么葵花宝典。这是隋炀帝下扬州时创造的名菜。坊间叫葵花大斩肉。”
“来,尝尝我的手艺。”朱由检殷勤地夹了一个到王承恩的碗里。
“受不起。”王承恩生气地一推。
“还生我的气呢一把年纪了,气大伤身,小心活不过九十九哦。”朱由检凑过去嬉皮笑脸地说。
“豫南苦啊!可怜连顿大米饭都吃不到”王承恩唉声叹气地说。
“十万。”朱由检一边吃饭一边伸出一根手指说:“只要他能把逃进大别山里的百姓又劝说十万人出山就可以回南京。”
“说话算数”王承恩一愣。
“当然,君无戏言。”
“这什么狮子头口感真不咋滴,太柴了。一点没有葵花大斩肉的细嫩。”王承恩咬了一口,嫌弃地看了一眼朱由检说。
“哈哈哈”
对于扬州的盐商,那纯粹就是人为造成的。盐历来都是朝廷很大的税收来源,或者说大明建国以来都是在官营。
它是官营但却不是国营,只是官府控制生产源头却把售卖权利承包给了极少数人,是人为地促成了部分人得力,全民买单的垄断生意。
实际上国家和百姓在这
第四百二十一章:海外利益
扬州城外一个精致的院落,郑芝龙惬意地坐在躺椅上喝茶,抽烟卷。他脑壳后面的辫子在离开京城的第一天就剪了,现在连脑壳前面也已经长出了一片黑黑的短寸。
江淮一仗,让整个后金也没了招揽福建水师的雄心壮志了,何况当时福建水师已经瓦解、n。郑成功根本就不可能和后金合作。所以,郑芝龙自然也没留下当人质的必要了。
“伯爷,皇上来了。”郑芝龙正闭着眼睛掏耳朵呢,猛一听这个消息吓得手一哆嗦,耳朵一下吃疼立刻惊醒了过来。
别看郑芝龙以前是海上霸主,可是他现在连朱由检的名字都不敢听,听到都发抖。一百多万金兵被硬生生吃下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是枭雄也得老老实实佩服着。
郑芝龙哪里还敢躺着,他立刻起身,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头都不敢抬。这种在经常bp学成的礼节压根就深入记忆。
“郑将军快快请起。”朱由检赶紧搀扶起来,这语气中显然已经把爵位省略掉了,但是算是对郑芝龙降金这件事算是既往不咎。
郑芝龙抬起头这才发现皇帝身后还跟着两个人,弟弟郑鸿逵和儿子郑森。
郑芝龙眼圈一红,根本都不好意思看郑成功,自己做的亏心事太多了。郑成功也没和自己老爹亲近,反而是站在朱由检的身后,表明自己是皇上的人。
“郑将军,朕这次来是想要向你请教的,将军一生在海外漂泊,积累了丰富的海上经验,朕想听将军的海上故事。”
“皇上折煞罪臣了。皇上想听什么尽管问,臣一定知无不言。”郑芝龙嘴唇一蠕动,有些委屈又有些激动。大明皇帝的礼待足以让他羞愧难当。
“朕今日不想听有关倭国事宜,朕想听一听有关西洋人,有关n、南洋我华夏族人所遭受的劫难。”
朱由检此话一出,郑家三人皆目瞪口呆,转而神情悲伤的如丧考妣。
出海是福建人最深刻的记忆,这个话题如果是普通百姓来讲,可能只是一个故事,可是如果是中原皇帝来提起,它绝对触动福建人的心弦。
如果说这个时候大家对南洋关注得还不够,那么对于太晚,郑家是再熟悉不过了,它本身就是郑芝龙悲痛的记忆。
华人开始向海上讨生活以来,开始想向大海跨出有组织的步伐起,如果林凤是民间的行为,那么郑芝龙的心里绝对是希望打着官方旗号的第一人。
或者说想收复n的想法是郑芝龙提出来的,他的心思比郑成功要迫切的多。
“皇上啊”郑芝龙泣不成声,直接一下匍匐在地,重重地磕在地板石头上,然后郑鸿逵和郑成功紧跟着一样跪在地上。
此举已经不再是郑家的利益了,而是再替万千出海的福建人请命。
“俗话说的好:宁上山莫下海!”在这个时代,出海的人有多苦,内地人根本无法想象。郑芝龙的确是没有想到朱由检在这个时候会把关注点放在这个上面。
“朕今天不是只问问海外的情况,朕想的是要让我大明军威指向我族人的脚步踩到的每一片土地上。
郑成功,你知道的,朕的船厂有这个能力。只要朕计划好,不出两年朕就有踏上n的实力。”
郑芝龙看看郑成功,他以为朱由检在吹牛,没想到郑成功却在点头。
这就不一样了,郑芝龙一辈子想收复n,但是临了却不能如愿,因为实力还是不够。可是如果由中原的皇帝出手,那情况自然就不同了。
随后,郑芝龙就详细地跟朱由检介绍了n和吕宋岛的情况。朱由检也是才知道现在的n,就是福建人过去从荆棘中开发的,荷兰人为了把n当作对日贸易中转占领了它,强迫n人做苦役不说还威胁着整个大陆对日对海利益。
朱由检在这里待了整整一天,聊了很多海外的事情,唯独没有聊关于郑家的事。朱由检一个人走了,留下了郑家兄弟父子三人。
“森儿,皇上去过海外吗”郑芝龙很好奇,他今天说了很对南洋和西洋的事情,可是朱由检却一点也不奇怪,表现的好像都去过一样,这些事情郑芝龙自己都是从西洋人那里听来的。
最简单的就比如黑人国。郑芝龙最为得意的就是他有一支黑人卫队,当初去京城还可以拿出来显摆的。
黑人在现在放在一般人面前可能会很好奇的事物在朱由检这里压根没丝毫惊讶,反而皇帝能谁出他们的出生地,甚至连东非和西非身高间的差异都一清二楚。这可不容
第四百二十二章:整军
第二天,朱由检再见郑成功和郑鸿逵的地点已经不是扬州了,而是卦洲。施琅全程做陪。
既然郑芝龙已经从郑家家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那么现在郑家自然由郑成功做主了。郑成功直接递给了朱由检一个厚厚的奏折,上面是福建水师所有的编制名册以及郑家在海外的贸易情况。郑鸿逵也直接交出来将军军令。
这表示臣服,而不仅仅是招抚。
朱由检接过福建水师的奏折,却把郑家的生意还给了郑成功说:“海外生意,你们派人去浙江找长平。朝廷断没有占位己有的意思。”
郑成功心里一喜,皇帝还是很够意思的,起码郑家的财路保住了。
“四将军,朕想请你在南京新成立一家船运公司,承担长江口和沿海一带的船运,由你暂时来担任这个船运总督,你看如何”朱由检介绍了一下漕运的情况和当前盐业遭受的困局。
郑鸿逵一愣,他没想到朱由检给他派了这么一个活儿,这等于是以前的漕运总督啊,升官了。
“一切全凭皇上定夺,臣郑鸿逵一定尽力办差。”郑鸿逵高兴的不行,笑嘻嘻地领命出去了。
朱由检要搞海运自然不可能把任务交给一个不懂海运的人来搞,所以郑家人还是不二人选。况且也只有郑家才有大量海船可以提供运力。
沿海的航运交给郑鸿逵,内河的航运交给民生公司,一下子能保障大明主要交通运输了,至少比以前单靠运河要靠谱的多。
郑鸿逵走了,现在只剩下郑成功和施琅两人。
“朕的意思是撤销长江水师编制,暂时另成立两支水师:东海水师和南海水师。其中东海水师负责长江口和福建一带的海防南海水师负责广东和琼州一带的海防。”
施琅听得心里一喜,这等于是他快要和郑成功平起平坐了。
“任东海水师司令,刘国轩任参谋长施琅,你就去南海水师吧,甘辉给你当参谋长。”
施琅的心提到嗓子眼了,一听虽然高兴,但是这等于郑成功的地位还是要高于他。
“不过,南海水师现阶段还不能配备大量新式战舰。朕给你一批战船,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朕肃清广东和琼州一带的海寇,能做到吗”
朱由检知道施琅能力强,可是这家伙的野心难控制,必须要小心使用。论忠心,他可比郑成功差远了。就是后来施琅攻占了n,居然也建议清庭禁海,而且在n大肆搜刮,施琅家族足足在n奴役了二百多年。
这样的人,朱由检还真不敢把他用在大明的国土上。
“臣一定让南海的海面上太太平平的。”施琅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好歹他现在也是两大水师之一的高级指挥官了,不像以前只是郑芝龙身边的一个卫队长。
“朕要的是肃清海盗,保证航行安全,可不是要你禁海,别弄错了。朕的长平,还想去南洋看看西洋景的。”朱由检盯着施琅严肃地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