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太子殿下,再耐心等待几日吧。昨日刘师傅不是说了吗,他们正在组织江浙一带的商贾捐献钱粮,等凑齐了好给江北送过去。到时候父皇就不会责备于你了”
不得不说朱慈烺和史祥云两个人实在是太好骗了,这二人纯粹就是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根本就不适合现在到政治场中来。
太子当然担心朱由检会追究他擅自离开南京这件事,刘宗周老狐狸岂能不知
就如同当年国本之争和移宫案一样,东林党就是在利用太子来bn皇帝,他们玩这一手玩得太溜了。
同一时间,刘宗周、钱谦益、郑鸿逵等人正在南京城聚在一起商量。
“钱大人,五日已过,今日南京就会来消息了。皇上会不会责怪我等”郑鸿逵心里没底,他忐忑不安地盯着眼前的大佬。
“郑总兵放心,江北战事正紧张,绝非一日可了的事。皇上亲临朝政,无非也是为江北筹集钱粮而已,等到南京的消息一到,我等立刻带着太子、兵马和钱粮一起回南京,到时候不光无过反而有功。咱们是去救驾呢!”钱谦益摇晃着脑袋,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刘宗周和钱谦益对望了一眼相互笑笑,其实他们依仗的根本不是北上救驾,而是手中的太子。大明朝重文轻武,国朝从立国初起对文官的处罚最重的罪名只要两个:贪污和逆反。
皇帝就算想弄死一个人也只能给他安一个逆反的罪名,太子没有登基,请问他们这伙人逆反了吗
刘宗周的策略很简单,如果太子登基了,那就成绩利用江南的势力从背后插朱由检的刀子,最后n成功。如果太子没有登基,逆反罪名就不成立。
三人看似表情平淡
第四百一十七章:新势力的崛起
郑鸿逵收到的信里只有一行字:江北大胜,百万精兵。
知道了这件事,还打个屁,赶紧选择站队吧!郑鸿逵直接自己接了太子然后把刘宗周他们卖了一个干净。
没有郑鸿逵手下部队的支持,刘宗周和钱谦益拉的那点驻军直接投降,光是十三军身上表现出的杀气就足够让所有人不敢正视的。
这还不是刘宗周感到最惨的,最惨的是他知道了领兵的是熊廷弼的后代而且还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的时候,基本上他就明白自己手中能打的牌恐怕要被瓦解一大半了。
不过刘宗周也明白,一个小小的熊家还不至于把他打垮,他只是失去胜利的机会了而已。从这一点事上看,朱由检不过是从新把太子这张王牌拉了回去。
朱由检一方最多也只能把局面扳回到之前的样子。他刘宗周可以下野,但是形象没有受损,依然可以影响很多在朝的人。
杭州城外,乔司镇。
所有有关太子南下涉及到的官员全都被羁押在这,而且必须都是单独关押。为此璐王捐献了一座庄园给熊丽静使用,并依此为蓝本扩建成一座监狱。
王承恩过来没有直接见熊丽静,而是提前找的清叔。
“小人恭迎王公公大驾光临!”清叔迎出大门,非常客气地垂手立在大门旁边。
“老弟太客气了,你我虽未谋面却相交已久。老奴只是一个为皇爷爷跑腿儿的,何劳您亲自迎接。惭愧!”王承恩在人情世故上眼睛很毒,一眼就看出眼前的这个看起来像熊家下人的人其实是熊家的掌事。
二人入座,清叔亲自伺候着泡了壶好茶。在这大明朝,谁让敢不知道王承恩。能让皇宫大内第一号大太监亲自来见他这个类似管家的人,当然不是太子。
“王公公此来,不知有何见教”清叔能猜出为了什么,其实所有熊家人都心知肚明的。熊家入宫不过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加上现在朝廷在为熊廷弼翻案,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可是入宫也无非一介嫔妃,用不着王承恩亲自出面吧,这一点到是让清叔捉摸不透。
“老奴此番前来是粘了大福气啊,我是跟着新任刑部尚书兼闽浙总督袁继咸和新任大理寺卿兼浙江巡抚、驸马爷张同敞一起来杭州的。”
王承恩说完很风轻云淡的,但是清叔的心里却汹涌澎湃。不管是袁继咸还是张同敞,都是妥妥的楚党,也就是熊家的故友交好。
从官职看,这二人显然是来审理太子案的。现在掌控浙江的是十三军代为署理,也就是军队暂时代管行政。
而十三军至少有一半多少是受熊家影响的,现在又是驻浙江的朝廷主力,说白了那就是奔着安定东南来的。
这一下等于是朱由检用楚党的力量死死地把东林党骨干按在杭州,压制在杭州。
“不光是如此呢,老奴这次来,还要宣布近五十人的官员调令呢,都是把浙江的干吏调往湖北促进整个湖北的恢复。”
“小人为湖北千万百姓感念皇上大恩大德,万岁万岁万万岁!”清叔赶紧作揖。
其实这个事肯定不是只针对湖北,而是整个过去两年发生过战事的战区都需要大量行政干部。朱由检不过是从江浙抽调一批官员填补这些地区,另外再大量安插一批南京方面的官员过来换血而已。
但是这个事情干嘛跟清叔说呢
“老奴听说,江浙一些顽固不化之辈自认是圣人之徒,经常在朝廷上反对皇上娶妻,这实在是说不通嘛!老奴觉得像钱谦益大人就很好,我听说他就是明媒正娶地迎娶了柳如是柳姑娘,此乃千古佳话啊。”
“啊!”清叔呆了,王承恩这段话的信息量太
第四百一十八章:左懋第进京
京城,永定门外。
七辆巨大的马车一字排开就停在城门外,马车无过多的装饰,整个车体厚重结实,线条简单粗暴,无不体现着一股咄咄逼人的暴力美学。
每辆马车都有四匹高头大马前后拖拽,再加上长长的车厢,整个京城从没见过如此巨长的马车。
车厢只是平稳地安放在一块巨大地盘之上,车厢的周围是一圈木栏杆,栏杆上分别站在名穿着黑色宽松作战服,脚蹬牛皮作战靴的士兵。
所有士兵目不斜视,跨步背手,站得稳稳当当。这些士兵也不曾着甲,只是每个人背上背着一柄窄刀,腿上绑着两炳手铳,仅此而已。
最中间的一辆马车上,左懋第就歪在一个靠枕上睡觉,那酣睡的声音恐怕永定门城楼上的守军都听得一清二楚。
一些手持长枪的金兵小卒好奇地打量着城外的这些陌生人,只见这些马车已经被旗军团团包围了起来。
旗兵怒目圆睁地盯着这几辆车,就是没有一人敢拔刀相向。
“听说了吗在延津渡口有个什长拦住他们,就多了句嘴,最后被晋亲王当着马车的面活活砍了脑袋。”
“这车里是哪家的主子,竟有如此老头”城中的一些旗百姓纷纷猜测这马车里会是什么人。有人说是摄政王,也有人说是皇上。反正他们全都不知道南方的事。
过了一炷香时间,永定门清街,九门提督亲自派兵把沿街的所有人都撵了个干净。就这还不算,街道两边那是并排站满了士兵,生怕马车里的人和京城里的百姓有什么接触似的。
“摄政王恭迎左大人。”一个文官模样的官员亲自走到中间的马车窗户边上,细声细语地作揖说到。
“前面带路。”左懋第哼了一下,算是同意进城。
马车过天桥,直接来到正阳门前,然后bp停下。
“怎么不走了”左懋第故意问道。
“左大人,这不合规矩吧!”范文程自己下了马来到左懋第的马车前。
“我大明皇上历来都是从这牌楼下过,此番我代表的是崇祯皇帝,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左懋第根本就不在乎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他就是来破规矩的。
用临行前朱由检的话说,左爱卿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找不回的场子过两年朕亲自替你找回来。
“可是这现在是我大金”
“哦,是吗那左某今天正好要回来咯!”左懋第一句话差点噎死范文程了。
紫禁城里,多尔衮急得舌头发苦,舌苔起泡。左懋第的来意他始终都没猜出来,仗刚刚打完,朱由检就给他玩出了谈判这一招。
谈什么多尔衮直接糊涂了。
“摄政王,臣以为这是朱由检在虚张声势。仗虽然是他们打赢了,可是他们也没实力北上了。此乃拖延计策。”洪承畴忙着替自己主子谋划。
“那我们可不可以趁此机会再打回去”大玉儿也是气糊涂了,压上家底儿的一场仗,结果输了个底儿掉。
“好我的皇太后,咱手里还有多少人哪里还有人手可用啊。”多尔衮急了,称呼直接变了,这明显僭越。
“臣建议,让吴三桂放弃关中,把关宁军调到晋南防守黄河天险”
洪承畴还没说完,多尔衮就止住了他接下来的话说:“就在昨日,吴三桂那个狗贼直接把我们派驻的旗兵和官员全都撵出了潼关。
据可靠军情奏报,吴三桂在四川的时候就跟朱由检做了交易。这个无耻之徒居然一直藏着朱由检的三皇子,他用皇子的安全讹诈朱由检,获得了新式pn。
整整半年啊!这个狗贼居然对我大金国一直欺瞒着。现在好了,看到我们败了,他就一脚把我们踢开了。如今吴三桂霸占了潼关、武关和剑门关。并且大肆昭告天下,说要公开大试,号召北方的人投效于他”
多尔衮说着说
第四百一十八章:大跃进
三月中旬,百花齐放,春风拂面。
南京城里,朝廷的新机构正在大规模筹建。没有了东林党几大大佬的掣肘,朱由检对基础机构建设顺利的多。
高层的架构还不到时机,但是机构雏形却可以着手。
朱由检首先并没有动原有的朝廷机制,六部还继续保留,但是在六部下面却有增减。比如户部下设财税司、央行、农业司等工部下设工业司、交通司、水利司等礼部下设教育司、科技司等兵部下设陆军司、水师等刑部下设公共安全司吏部没有大动
所有这些机构全部针对长江以北地区增设,而长江以南地区全部不动。
朱由检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反正整个长江以北各区域已经打烂重建,在重建的地方搞改革是最容易的,也不会有大阻力,不会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
最让所有人眼珠子掉一地的是朱由检的第一道政令居然是裁军,而且还是大规模裁军。所有超过一定年龄,一定级别和负伤残疾以及不适合新武器发展的士兵,一律裁撤。
裁军规模高达二十万人,而且对裁撤下来的士兵必须从优安置,安置地方就是整个长江以北地区。另外,整个长江以北恢复生产所需要的大量人力,全部依靠俘虏。
或者说,朱由检是以退伍军人来管理俘虏,然后开始吸引流民归附。并辅助以最近三年老发展的一些科技成果来帮助这些地区的生产恢复。
另外,朱由检下的第二道政令就是教育改革了。这一次朱由检直接公开地创建各军团军事讲武堂,聘请广西狼兵做武术教官,提拔各部队基层战术高手当战术教官,正式大规模培养基层军官。
并且设立南京军事学院,对中高级军官开始轮训。几个指挥造诣高的年轻将领调回南京当老师,连李定国、杨展、党守素、李来亨这几个全部都当了老师了。
第三道政令就是长江以北地区的官员制度,基层官员有了,那么朱由检就直接从顾炎武的培训学校抽调毕业生来充实中高层官员。
三道政令一下,整个江南的年轻人都想往江北跑。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必然现象。
李岩在稳定江北战线之后,果然就任兵部尚书一职。北方战线分成三个战区:曾英还是在川北堵吴三桂任第四战区司令员李年和李过互调,李年任洛阳第二战区司令员李过任徐州第一战区司令员沐天波调到南京,当了南京卫戍司令兼九门提督邓之容正式当了黑旗军的军长。
在部队人事调整中,最让人意外的是最能打的几个将军:李定国、施琅、党守素、李来亨全部只当了军事学院的老师,被朱由检给雪藏了。
用朱由检的话说:“你们几个,抓紧在南京娶媳妇,安家生儿子。有空之后就当当老师。”
其实谁都晓得大明的仗远没有打完,这些人肯定是朱由检留着以后大用的。
在商业方面,长平公主直接去了闽浙,具体做什么没人知道。但是很显然朱由检暂时还没有打算大动。
“皇上,这么多工地建设,老臣没钱。”方岳贡拿着厚厚一摞江北建设计划直接就没打开,他是真没这么多钱来花。
“江北一战不是有缴获吗”朱由检奇怪地问。
“那点钱还不够皇上发赏赐和安置退伍将士的安家费的,哪儿还有多余的。”
朱由检仔细一想也是,这后金打江淮一战又没有直接给大明送银子。说到底朱由检能获得的战利品就是几十万免费劳力,如果当初制定的计划不是大规模俘虏而是杀敌
那完了,除了一堆死人,朱由检啥也得不到,而且肯定还一定消耗和大量伤员。
“不是缴获了大量骡马吗”朱由检算来算去,除了人力就剩畜力了。缴获的一点金银,还都是金兵s扬州百姓抢得。
&nbs
第四百一十九章:扬州祭典
清明节的早上,扬州城外。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清理,扬州城内已经可以开始慢慢住人了。由官府出面,总共动用了十万俘虏把扬州府管辖内的河道全部清理了一边,其中包括高邮湖的沉船,运河里所有遇难者的尸首,全部处理和打捞。
而就在扬州城外,那片难民被杀害最多的地方,就在那片临江的地方,矗立起了一座高高的石碑。石碑高七丈,碑文被黑布遮盖,路过的人皆不知作何用。
石碑的正面向着扬州城,正前方是一处广场,广场使用了最新式的水泥地面铺成,显得格外平整。这里从昨天晚上就开始清场了,四周站满了士兵。
当拂晓微亮,东边的天空星星正在退去的时候,扬州城的南城门大开。新任扬州知府程先贞率先迈步朝城外走了出来他的身后是白花花一片的扬州百姓。
黑衣,白孝,送葬队。
没有吹吹打打,只有满天飞舞的纸钱和绵延数里的花圈。百姓人人戴孝,捧灵牌,低头抽泣。
朱由检带着南京各部主要官员就站在不远处看着扬州城的送葬队伍。
太子和太子妃就站在朱由检的身边,他们浑身哆嗦着。皇帝朱由检自从太子回到南京之后,既没有治罪也没有宣布废黜,但是却始终不曾见他一面,陪他说一句话。
这还是朱慈烺从朱由检北上救李岩部之后第一次和朱由检见面。王承恩不放心,也一起陪着太子来到扬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