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不得不说,李定国打仗鬼点子太多,而且处处留招,处处藏一手。留的这一手可能是士兵,也可能是某种武器,但是他留的每一招都有特定目标。

    这一次,多铎算漏了之前作战的明军部队,多铎以为这些人调到合州休整去了,但是李定国就敢直接把这些人安置在凤阳,连伤员都在凤阳,胆子也真是够大的。

    可是多铎的眼睛就随着李定国的指挥棒一直盯着合州方向在,大家习惯性都觉得凤阳城已经打烂了,不可驻军。

    实际上怀远以及后世的蚌埠和凤阳城,三个地方加起来就是一天的路程。而从淮南到怀远,骑兵需要一整天,步兵最少两天。

    二月二龙抬头,吉。

    寿县总指挥部,除杨展和郝摇旗两个军外,明军所有参战的各单位军长以上所有高级将领全部到齐。

    这一场大会的主角自然得是朱由检,所以当大明皇帝出现在会场上的时候,所有人立刻向他齐敬礼。

    “诸位将军,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奋战,我大明主力大军已经把鞑奴大军近六十万人全部挡在了淮河以南,如今他们天天想着要逃跑,我们该怎么办”

    “哗!”整个会场不安定了。许多人都知道江淮大战的动静不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是这样大的规模。

    “围歼兵。”邓之容立刻站起来高喊道。

    “对,没错。朕正有此意!”朱由检赞许地看了一眼邓之容,不愧是自己一手出来的,挺有眼色。

    “现在朕告诉你们,别看有几十万人,可是他们已经断粮多日了,就如同一只病倒的老虎一样,正是我们打虎的好时候。

    朕的要求就是让你们吃饱了、喝好了,然后以最快的行军速度追上去围住他们,不要让他们跑了。有人说我们坐了大半个月的船,头晕不喜欢,那朕会跟他讲,你一定错过了赚军功的好机会了。

    你们知道吗就在几日前,滁州战场上的人手严重缺乏,李年将军下过一道军令,说只要哪个百姓不管用什么办法能杀死一个金兵,就赏十块银元。

    结果就有两个光棍兄弟把自家的房子从墙根给挖空了。当




第四百一十章:朱由检的政治手腕
    多铎看着烧的发黑的怀远城南郊,气得当场昏厥。他恨自己为什么要先去淮南杀朱由检。如果他能先想到这步棋,可能就找到一条北逃的通道了。

    多铎现在回想起整个江淮大战的过程,朱由检就像是一个鱼饵一样,总是习惯性把目标盯着皇帝身上而忽略了整盘棋局。

    “主子,你们先走吧,别管我们了。”多铎身边一个包衣劝说着。

    北岸还没有明军,如果他们几个主将现在逃完全是可行的。这一点同时也说明多尔衮的战略是没有大问题的,要不然何至于到了现在明军也没办法围住他们呢!

    多铎不敢就这么自己一个人跑了,他必须要有个说法才行。后金又不是大明,不行了还可以逃到海外,后金国的人最多也就听说过一个欧罗巴,他们见到大海腿肚子就直打转。

    现在明军既然能用极少的兵力就能挡住这么多金兵,都是因为黄河决口的原因。

    “对!一定要找到罪魁祸首,就是掘黄河的问题。”多铎觉得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是对于到底要不要跑出去,多铎矛盾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人,不管是哪个阵营,实际上能血染疆场都是最普世的认知。不要说米军或者说欧洲认同在不利条件下的投降观念,那他们也是选择的投降而不是苟且。

    抛弃同伴而选择苟且其实是对一个人人格的侮辱。

    我们可以对某一类人的人性鄙视,但是不能反驳他们的人格做出质疑,比如日本鬼子。他们的人性是bn的,但是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的人格还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多铎选择留下,而豪格选择逃离。首先多铎作为最高指挥官,无论他找一万个理由,都逃不脱战败这个责任。

    豪格只是方面军将领,而且他已经是政治争斗的失败者,已经不在乎名誉和责任了。

    第二天一大早,多铎穿戴齐整的坐在营帐里看着外面,整个大营已经听不到多少战马的嘶鸣而多了众多堆积如山的骨架。

    一些连夜扎成的木筏横在淮河的河面上,很多士兵眼中根本就没有战意,他们不断地看向那些木筏,眼睛里冒出的都是饿狼般的绿光。

    木筏并不少,但是木筏毕竟不是船只,最多也只够几千人乘坐的。

    “主子,明军主力已经出动了。”

    包衣的话音刚落,对岸响起了b和厮杀的声音,显然明军主力已经从淮河对岸攻过来了。金兵能过河的军队很少,是挡不住多久的。一旦被明军包围,谁也走不了。

    “快去请肃亲王,他可以动身了。”多铎嗖地一下站起身,他抽出自己的佩刀,大步流星地走出了营帐。

    河边,豪格带着大约一千骑兵就站在木筏之上,这是多铎能凑出来的最后的战马了。

    “回京城告诉摄政王,把挖掘黄河的那个人千刀万剐碎尸万段。”多铎是真的从心底开始痛恨侯方域的。

    “皇叔多保重。”豪格向多铎行了一个满人标准的跪拜礼,然后亲手划动了木筏。

    “为什么不带我们走他们要把我们丢下。”也不知谁喊了一句,金兵大营一下炸了锅。无数的士兵开始涌向河边那些竹筏。

    这个时候谁还管谁,好几个竹筏直接在争取中散了架,一些战马顺便被淹没在河水中。更多的人都拼命地朝竹筏上爬。

    “轰!”一枚明军的火箭弹直接在河中b,水柱被炸起几丈高。

    “白甲兵何在给本王杀掉那些蠢货。”多铎暴怒道。

    “喳!”

    明军以最快速度包围了多铎主力,但是最后还是让一小部分骑兵跑了。不过这对整个战局已经无所谓了。

    对于最终的战事结果,朱由检已经不担心了,除非真的出现奇迹,否则后金战败已经是铁的事实。

    但是整个战场的消息在这个时候还没泄露出去,不管南北双方都只是知道双方在进行最后的决战。甚至到这个时候,南京城内还有人相信明军会战败,因为明军主力还是没有金兵的人数多。

    朱由检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去杀敌,他要开一场内部的政治会议。

    “黄宗義和方近南,你们即刻带朕的圣旨回南京交给王承恩,五日后朕要在南京临朝听政,讨论救支援江北军事行动事宜,到时临朝不到的大臣,以后就不用上朝了。

    让王承恩以此诏颁布天下,记住:谁都不能把江北的战事泄露一个字。”

    “是。”黄宗義表情非常严肃,朱由检这是把态度摆



第四百一十一章:最后的面子
    涂山,怀远南,涡河和淮河交汇处南岸的一个小山,相传是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山顶建有大禹庙。

    多铎带着最后的一千满旗退守在这里已经三天了,粮草全无,进退不能,山下早已经被数万明军团团包围。

    能投降的金兵都慢慢地成了明军的俘虏,剩下的这点人就是压根就不可能投降的旗兵。

    李定国根本就没有大规模的发动进攻,他只是把金兵包围住,然后就看着金兵没个时辰都在大批自动向明军投降。

    包围圈就是这样慢慢地收缩,然后收缩到这片小山周围。

    “孔有德抓到没”朱由检比较好奇,多铎为后金殉国这很正常,可是这孔有德也太泥鳅了,居然到现在都没抓到。

    “没有。臣猜测他会不会跟多铎一样留在山上了”李定国不能理解朱由检为什么老是问他关于孔有德的事。

    他当然不知道历史上两厥名王的名声有多大,尼勘已经死在他手上了,而朱由检压根不想抢他的功劳。

    朱由检还是希望孔有德死在李定国的手上。

    “不,山上现在都是旗兵了,孔有德跟他们不是一类人。你去俘虏营里再找找,这里就留给朕吧。”

    李定国其实也许亲手干死多铎,这是一个军人最渴望的事。想想都过瘾,两大主帅最后的决斗,以男人的方式。

    不过,明军名义上的主帅是皇上,他还不敢跟朱由检抢这个名声。皇上能让他总指挥这场古今罕见的大战役已经给足他面子了。

    支开了李定国,朱由检当然还是要亲自解决多铎的。最后这点人,朱由检还没无耻到继续饿死他们的地步。作为胜利者,这点勇气都没有,那纯粹就是一个伪君子了。

    而作为原本历史上粘染汉人血最多的将领,朱由检还是打算亲手弄死多铎。

    “亲卫营,下马。”纪彪一声吼,一千朱由检的亲卫齐整地下马列队。

    别以为朱由检会傻乎乎地要一对一跟豪格单挑,那是寿星老上吊,嫌自己活太久了。朱由检是打算给对方留下尊严,但是并不表达要给这些人正的机会,起码单挑是对自己手下的不公平,仗已经打完了,他们没必要白白送死。

    “派人去告诉多铎,我们出一样的人数,用我们明军的士兵武器去杀死他们,问他们干不干,敢不敢”朱由检蔑视地看了一眼山上。

    很快,多铎那边就回复了。多铎非常自信,他觉得一千人对一千人,旗稳赢,哪怕明军有那种会b的n也不会让金兵损失太大。

    “杀了他们!”朱由检从纪彪的手中拿了一支最新式的火枪,脸上露出了微微一笑。这是第一批拉了来福线,使用米尼弹的燧发枪。

    这种带着纯实验性的装备朱由检压根就没打算大规模装备,但是作为对膛线的理论认识,是n发展史上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所以,还是会小规模的制造一批的,这一千人手中就有三百人手中拿的是这种火枪。

    能选入朱由检亲卫营的,不说是功夫高手,起码也是战斗骨干。而能留下来陪着多铎送死的,肯定也是精锐,双方势均力敌。但是加入武器之后,鬼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明军一本正经的排着三段击阵型推进,而金兵那边快速地建立了防御,他们利用地形非常熟练,一看就是常年作战的老兵。

    可是当明军进入到一定距离之后,队形迅速改变,所谓的列队枪毙队形迅速变成了以小班组分别掩护前线的三三制的进攻小组。

    金兵一下子不适应了,因为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进攻方式,明军看起来很慢,但是推进的速度一直很稳定。先派一个小组在火力掩护下快速前进,到达预定地点后迅速建立防御,后面另一组立刻跟进。

    明军全部都是猫着腰快速小跑着突进,如果金兵以为这几个明军好欺负,那么他们会迅



第四百一十二章:两厥名王
    李定国来到俘虏营,他派人又依次排查了一遍还是没找出孔有德。

    “邪门了。”李定国心里清楚皇上说的是正确的,如果孔有德不在多铎那边,就只能在俘虏营,别的地方都是明军,孔有德那头辫子也掩盖不了啊。

    辫子!李定国猛地想起,明军中不是有很多人现在都留的是短发嘛,会不会

    “侍卫,通知各单位留意光头或者是样式剪短了头发的人,大汉奸孔有德有可能藏在咱们的人中。”

    “是!”

    李定国的命令传达下去,军营瞬间闹腾起来。仗打完了,俘虏也抓完了,但是钱也赚上瘾了。一听说最大的大汉奸孔有德还没抓住,士兵们眼睛里放得都不是银光而是金光。

    孔有德聪明地以为自己躲在伤兵营很安全,但是李定国是何许人,二十五岁那绝对是聪明到一脑门子主意的时候。

    “派人把伤兵营包围起来。”李定国略微想了想就直接冲伤兵营跑去。

    还没到伤兵营大门就看到五六个明军士兵从里面朝外走。这几个士兵虽然不慌不忙的,但是其中一个士兵的年龄显然有些老,步伐也不像是年轻人的样子。

    “站住,那个单位的”李定国顺手就把自己的手铳给抽了出来。

    “上官,我们是火铳手。”孔有德的亲兵一开口就露馅了。这个时候的明军,许多称呼和对武器的名称都随着朱由检的习惯在改变。

    以前叫上官现在叫长官,火绳枪叫火铳,用火绳枪的叫火铳手,而燧发枪已经就叫燧发枪了。普通使用燧发枪的士兵叫列兵。

    “围起来。”李定国顺手一挥,孔有德几个人立刻跑不了了。

    不过孔有德也不弱,他也快速抽出了自己的手铳对准李定国就要射击。

    “啪!”李定国抢先开枪,一枪直接打在孔有德胳膊上,实在是双方距离太近了。然后孔有德的手铳就掉地上了。

    “将军您看,这玩意好像不是我们产的。”孔有德几个人被绑了,李定国身边的侍卫捡起孔有德那个手铳递给李定国。

    当天晚上,这把手铳就摆在朱由检的桌子上,很显然它不是由南京兵工厂生产的。起码在零件上没有他们用的精细,朱由检他们用的手铳光是钢材都好几种,从材质本身就能对比的出来。

    “能工巧匠不少啊!这么快就仿制出来了。”朱由检一乐,这些人的逆向工程倒是挺厉害的。不过燧发枪对于大明来讲确实不是什么高科技,点拨一下也就是简单的机械原理改进。

    材料上却没有任何进步,等于说核心技术根本没学到。

    “皇上您不担心金兵也会大量制造”李定国见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很诧异。

    “担心什么他们永远也不懂我军的武器装备是什么样的。”

    李定国楞住了,这桌子上的手铳不是已经造出来了吗难道不是一样的李定国在归顺之前只是觉得川军的火器装备比例过高,甚至那时候反而因为火器过多而导致战力下降。

    后来因为火箭弹和sn两大杀器的装备才让火器的大规模杀伤跟进,战力这才超越了一般传统部队。

    再后来,主力部队使用了新的发射药,碎发火铳的威力才开始全面超越弓箭。普通弓箭射不穿的盾牌和甲胄,在一百五十步左右可以被使用新式发射药的碎发火铳击穿。

    李定国是这个时候对明军有了信心的。一个好的将军,要治军先治器,虽然不能全都指望先进武器,可是也不能太落后吧。

    “等过段时间,你们这些高级将领也该去参观参观我军的军械研制部门了。”朱由检笑着说。

    任何人手里有了军权,都难免会有别的想法。与其部队里有新军阀产生,不如让他们早早死了这条心。

    新的武器光是生产技术都不是一个地方军阀能组建的。如果再透露超越这个时代的高科技出来,估计能吓死他们。

    李定国又是一愣,他心里像是掉深潭一般。皇上的
1...9091929394...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