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朴
谢玄脱口而出:“苻坚,王猛最信任的人是苻坚。”
谢安表情复杂,说道:“苻坚自然是我们所知道王猛最信任的人,但苻坚又自有自己最信任的人。”
谢玄说道:“这样说倒也是讲得通的,不过若是在这个位阶上的,那可不是寻常的细作,大概不是为了具体的军情而来,而是有别的目的。”
谢安说道:“据我所知,苻坚最信任的两个人,一个是张子平,一个是苻融。苻融是他的弟弟,掌管着秦国全**马,是王猛死后的继承者,他你是熟悉的;另一个张子平你或许没听过名字,此人乃是苻坚的贴身卫士,是秦国大将张蚝的弟弟,也是一名剑术的高手。”
听了剑术高手几个字,不知为何,谢玄心中想到的是端木宏,谢熏说端木宏可能擅长剑法,他印象深刻。他想起武鹄刀马虽娴熟,可完全不是使剑的高手,所以,
武鹄并不是张子平。
谢玄说道:“我看不是张子平。”
谢安说道:“王猛死后,我所知道的苻坚就以这二人为最亲密。但这二人如果口风不紧,进一步散布开来,知道那件事的人可就无法胜数了。”
谢玄听谢安说这件事事关王猛和桓温时就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说了几句之后心中已经勾勒清楚。这事情并不事关桓温,所谓一件王猛和桓温的旧事,实则是王猛和谢安之间的旧事,桓温是个无辜的幌子,当事者就是谢安自己。谢安将假设全立足在“桓温只交代给我”上面,全没注意这句话本身毫不周延,以他素来的缜密不该犯这样的错误,而竟然犯了,自然是在全力掩饰谎言。
但他没法给叔叔这样指出来,他说出来的只是:“我想法去查一查。”
谢安岔开了话题,轻轻说道:“我听说王恭本人信佛,为何他却在奔走撮合皇帝与龙虎山的合一道,这事情不可奇怪的么”
谢玄说道:“我不知道,愿闻其详。”
谢安目光定定地盯着半空中某个位置,许久后,才说道:“我也不知道。”
两人陷入一阵沉默,又过了许久,谢安开口言道:“我已经老了,去日不多,我的兄弟辈除了石奴还在,都已经飘零离世。你这一辈里,封、胡、羯、末,都说蔚为一时的俊才,现在也只剩你和谢琰,谢琰才能远不如你,就不必说他了。你虽然性格恬淡,但我看你的面相,担心你不能长寿,接下来谁可以把谢家撑起来或许是像王家那样萧条下去。”
谢玄听谢安说亲人凋零,类似的话他才和谢道韫说过,心中难受,说道:“一个家族的兴衰没落,本来就是常理,该当没落而苦苦支撑,力图挽狂澜于既倾,貌似勤勉,实则有违天理,是为不详。”这是他一贯的想法,若在别处他是不会这样说出来的,但在谢安面前,他以为如实托出才是敬爱的表现。
谢安点了点头,说道:“但家族兴衰如果换成国运的兴衰呢,你怎么看”
谢玄想了一想,说道:“我以为国运兴衰并不在疆场上,而在庙堂之上。我是一个带兵的人,带兵的人只想带兵的事,所有要想的只是为了战胜阵前的敌人,在不得不死的时候去死。北府军可以打赢一场战争,但挽救不了国运衰亡。所以,什么兴衰的责任,我不去想它,也不背这个
第124章 帝师
第二天白天,无事发生,季子推师徒只好等待着。夜里撤走的守卫早上也没有人来换防,好像两军角力不分胜负,便都撤出了战场,只剩下空空荡荡。
一直等到入夜时分,陈卓才又再来,他引季子推师徒在竹枝馆外登上马车,离开松林,一路向北朝皇城行去。入皇城时马车不停,又行了不远便到宫城,他们在玄元门前下了马车,由陈卓引着,步行进入宫城,穿檐过廊的往里走。
宫城中行道虽然平整,但灯火稀疏,几不辨路,有些台阶上下的地方,陈卓便停下来提示一下。季子推走得艰难,不自觉地抓住麻桓的手。
走过不知几重黑压压的宫殿,来到一处烛火通明的两层高的偏殿之前,偏殿外空地上数十名身披甲胄的长刀侍卫列队站立,队列之外不远处站着一人,季子推仔细瞧去,认出那人正是白日里见过的王恭。
见陈卓领着季子推走来,王恭又向外挪了几步,离长刀侍卫队列更远。陈卓走到他近前,低声问道:“莫非是卫将军在。”王恭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本来是我先到的,倒被他赶了出来,站了快半个时辰,脚都有些麻。”
陈卓说道:“大人不妨到厢房里坐坐,这里我来候着就是。”
王恭摇了摇头,他从怀中掏出一物,是个白玉小瓶,先从中倒出一丸,先吞进口中咽下,再将瓶子递给季子推,说道:“师尊如果还在山中修行,这个时刻相比已经睡下了,不过在宫中,这时候才算上半天。我昨天忘记叮嘱师尊颠倒睡眠了,如果师尊等下感觉困乏,便服用此丸抵挡一下。这是海外舶来的香丸,效果很好。”
季子推还想推辞,说道:“贫道已有意料,白日里打坐静思,应该捱得过去。”王恭硬将小瓶塞到他手中,他只得收下。
王恭说道:“昨天我有一件事情踌躇未讲,走后我反复思量,还是和师尊说明为宜。皇帝和他的亲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从前颇信释迦摩尼,已拜了释慧远禅师皈依三宝佛法,成了住家居士。只是他俩都嗜好饮酒,从未奉行五戒,所以我以为他并算不得知门弟子,他默认我沟通龙虎山,也是以此为前提。”
季子推言道:“酒为百药之长,养祭扶衰,行气走神。道家不忌酒。”
王恭皱眉说道:“我倒以为他还是忌酒为好,不必不饮,但师尊至少可以劝他少饮一些。”
季子推点头称是。说话间,只听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行几人从偏殿内走出,走在前面的是一位精光内敛的老者,步幅却有些蹒跚,他见到王恭还立在殿前,走过来开口说道:“孝伯辛苦了,今日事情实在是太急,迫不得已,容我改日登门赔罪。”
王恭躬身行礼,说道:“都是为了国家情事,不怪大人。”
那人点了点头,匆匆扫
了一眼陈卓与季子推师徒,也不多问,转身边走。他的卫队也即开拔而去,剩下殿前空空的王恭四人。
王恭目送卫队走远,才转身对季子推说道:“那老者便是闻名天下的谢安。”说着,他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季子推进殿。
一进殿门,季子推觉一股热气迎面扑来,鼻息为之一滞,深呼吸几次,才稍微习惯。进门后见殿内雕梁画壁,仙草翠绿,香炉袅绕,侍女往来,弦乐隐约,就好像画中的仙宫一般。王恭走到一处转身便不见了,季子推稍迟疑,硬着头皮跟上几步,才看见那有一个转角,转角之处有一条阶梯,通往楼上,他忙拾阶而上。
二楼之上,是一个宽阔的敞厅,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敞厅尽头只有一人一案一支香炉,季子推见一个华服青年盘腿坐在几案之后,正批阅案上一堆散开的文书。王恭走到案前坐下,示意季子推坐在他旁边。
坐下来之后,王恭对那青年说道:“陛下,这位便是天尊道大祭酒季子推师尊。”
季子推知道这便是当今大晋的皇帝司马曜,便伏身而拜,那青年伸手制止,微笑说道:“不必行礼。”
季子推起身坐好,抬头见司马曜年可二十许,面容苍白,悦色和颜,但神情略有些倦怠,他形体瘦削,身躯微微颤抖。那青年先说道:“我读过一位高僧所写的《沙门不拜王者》,深以为然,天尊道也是沙门,沙门中人,不必向我行礼。我便是司马曜,乃是当今不成器的皇帝。”
季子推没听过沙门一词,不解其意,心中有些落落不欢,若在别日里他不闻不问也就放过去,不过此刻事关重大,不可随意放过,便开口问道:“贫道没听过何谓沙门,不知陛下何以将天尊道归为沙门。”
司马曜也是一惊,有些不自信地问道:“沙门不就指的是修道之士么”
王恭说道:“陛下说得不错,沙门确是修道之士的意思,僧道都是沙门,不过这个词语本是梵语,是知教的名辞,逐渐所指才扩散到所有修道之士。师尊没听过,并不奇怪。”
司马曜兴致勃勃地说道:“今日请师尊来,正是想要讨教一番天尊道的真义。”
季子推说道:“说到名辞,我教实为合一道,天尊道不过是因为我教的首领名作天尊而得的俗称,久而成习,合一道反倒是被人提得少了。”
司马曜哦了一声,若有所思道:“我觉得正一这个名字比天尊要来得好听些。”
王恭说道:“正一固然好,但天下之人还是知道天尊道得更多些。”
司马曜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合一道是实,天尊道是名,我这样来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季子推正思忖,王恭先说道:“陛下说得不对,合一道就是天尊道,天尊道也就是合一道,两者应该合二为一
,不是名实的分别。”
司马曜困惑地看着季子推,问道:“如何合二为一叫正一天尊道么,或是天尊合一道”
王恭说道:“陛下,容我们花点儿时间,来溯源正流。”
第125章 水官
季子推说道:“水官大帝是合一道供奉的三官大帝中的一位,主解厄。凡人妄称自己是水官大帝,一望可知为僭越,若他声称自己是水官大帝之下的水官将军,倒还有可以几分取信的余地。至于海水倒灌陆地,贫道以为那是自然的变化,有人牵强附会而已。”
司马曜好奇问道:“三官大帝除了水官之外另外两官是哪两个”
季子推说道:“合一道供奉的三官大帝,除水官之外,分别是天官和地官,分别主赐福、赦罪。三官大帝所主的赐福、解厄、赦罪,既代表了天上的神灵愿意与世间生人的沟通联络的方面,也是生人之所欲。”
司马曜微微点头,说道:“不错,”他随即又问道:“如果说杜子恭僭称自己是水官大帝,而实际只是主管水官大帝祭祀的水官将军,那么在龙虎山上,师尊是负责祭祀哪一官的主祭”
季子推说道:“贫道专司祭祀地官大帝,得授地官将军箓。”
司马曜说道:“原来师尊是主赦罪的,在赦罪上,师尊有什么可以教我的”
季子推说道:“合一道所说的罪不仅仅是寻常所指的罪行,诸如偷盗、抢劫、淫欲、杀人、贪污等,这些都是罪,但并不尽然,而是一切因懈怠、邪念、妄想而起的行为,哪怕是极小的动念,我们都称之为罪。人生而为人,只有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是纯善无邪的,随着身体生长和智识增长,懈怠、邪念和妄想也都在生长,等他可以站立走路,手中有了握力,罪之于人也就成为显然。”
司马曜皱眉说道:“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了呢”
季子推说道:“婴儿之所以长大成人,是因为在每个婴儿的身体里都有生长的力量,这力量使人由无变有,由微变大。这生长的力量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它也有邪恶的一面,它使人成长,也使人渐渐远离婴儿的赤子之心,使人生出邪念与妄想。罪恶从人脱离婴孩的那一刻起,纯粹出于本能的,为了使自己长得比别人更好,而做出各种各样不好的事情来,小到嫉妒,大到谋逆,无不出于这种罪恶的本能。认识到这一点的各种圣人们想出许多方式,企图用教化来匡正这一点,但很可惜的是,后天教化的力量没法匡正绝大部分人的生长力,而只是让他们变得更加虚伪,他们学会了用虚伪的行为来使得自己看起来像是无邪无妄,勤恳勉进,但实际恰恰相反,虚伪会加剧他们原本的罪行,打个比方说,没有教化就没有虚伪,没有虚伪的话他们本来会杀死十个人,但因为有了虚伪,平常忍得辛苦,他们会杀死一百个人来掩盖罪行,舒缓内心的积压。”
司马曜陷入到思索当中,好一会儿没有说话,季子推感觉也不能继续长篇大论地讲下去,要留一点时间来给
司马曜领会。
王恭脸色变了又变,季子推看在眼里,心想,他显然在生气,生气自己违反了约定的说辞路径,但自己说的话,有些他也听进去了,他的理解力比司马曜好多了。
司马曜说道:“既然无人不罪,那该怎么办”
季子推说道:“陛下说的无人不罪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正是这个问题恰如其分的概括。既然每个人都有罪,差不多也就是每个人都无罪,但要说无罪,则又是掩耳盗铃的自欺。究竟怎么办合一道认为,首先,要使世人承认这一点,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罪;其次,忏悔自己的罪行,第三,破除那些圣人们的迂腐教化。循着这样的路径,世界不会立刻截然变好,但至少是会慢慢变好,而不是慢慢变得更坏。”【!… …!免费阅读】
司马曜又是沉默许久,才开口说道:“师尊这一番话,对我启迪良多,但我还要好好消化一番呢。”
季子推说道:“每个人只有对自己有了认识,有忏悔除罪的决心和行为,站在地官大帝面前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徒具形式,开药治病也没有治疗的效果。”
司马曜长吁一口气,说道:“合一道有什么有趣的方面么不是像师尊刚刚这么说理的,而是更加离奇的故事,哪怕牵强附会,人们喜欢自己被取悦,或被吓唬,哪怕是被谋骗,这就是为何杜子恭可以啸聚数十万之众的原因。”
季子推以为自己听见司马曜在说“而龙虎山合一道此刻只能躲藏于一隅,只有可怜巴巴的数十百人”,又觉得这是幻听,司马曜并没有说。两相为难的同时,他有些被羞辱的感觉,说道:“除却三官之外,合一道还有隐秘法门的鬼官,鬼官在教外不传,主死生,所以知道的人不多,但其内容大概合乎陛下所说的有趣故事。”说到这里,他又想起端木宏来,心中隐痛,不知道他是生是死。
司马曜沉思念叨:“解厄,赐福,赦罪,死生。”他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三官大帝所主于人都很有用,容易理解,但死生有什么可主的呢”
季子推说道:“生是一世界,死也是一世界,人的生只有短短几十年,而死亡则是永恒不变的。鬼官主死亡,生也是死亡的一部分。”
司马曜呆了一下,说道:“这和佛家的说法显然不同,知教说凡有生息者死生轮转,永不止息。”他闭目沉思许久,说道:“就我们所看到的,的确生是一世界,死是一世界,生死轮转是没法用眼睛所证实的。”
季子推说道:“陛下真有灵性,生是可以看见的,死亡是我们看不见的一切。”
司马曜有些茫然,说道:“既然看不见,那也说不上有趣。”
季子推说道:“本来是这样,不过陛下有心要看的话,我会想法使陛下看见,必要的话,也可以展现给
世人。”
他为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感到羞耻,可似乎也好像没有更多的办法,他又看了一眼刚刚麻泽站立的地方,他这会儿已经离开了,不知道到那里去了。
司马曜沉吟了一下,说道:“去年苻坚攻下我国的襄樊,劫走了高僧释道安,拜为了他们的国师。释道安是慧远禅师的师父,慧远禅师又是我的师父。这事情十分可恼,倒好像我们落在了下风一般。”
他话音未落,忽听得楼下人声吵吵,司马曜抬头看去,见一人大步流星地闯上楼来,隔得远远地便大声说道:“如此良辰美景,你竟然在这里闷坐,真是
第126章 辩论
车驾才进钟山不远,季子推已听见远处隐隐传来歌声,听不清在唱诵什么。越往山中走那歌声越来越大,音律奇特,人声怪异,仍是一句也听不懂。司马曜见季子推不解,便解说道:“这是知教的迦南行者在唱歌,他们唱的是梵语,梵语是天竺语言,是佛家所传来的地方的语言。”
季子推上车之前便在想和慧远大师的辩论,他听司马曜这么说,心中一动,发现了可以攻击知教的点,但他又觉得似乎此时不适宜说出,便只点了点头。
司马曜停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我前段日子做了一个怪梦,问过许多人,他们都不能解,还想请师尊给我指点一二。”
季子推有些倦乏,他本想推辞说梦是不可解的,但口中说道:“陛下请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