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狂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随清风去

    范弘道到了位于皇城东边的会同馆,在厅里与郜永春等人汇合。然后郜御史便打发另一个属员韩延昌去和会同馆交涉,安排车辆出行。

    郜御史当然不能亲自出面去讨要马车,而几个属员里,范弘道年轻气盛怕是做不好这种交涉事情,所以让看起来老成沉稳一些的韩秀才去办。

    不多久,韩秀才回来了,面带难色的禀报说:“那馆中大使说今日畜力紧张,只肯给四辆大车。”

    他们这一行人,连属员带差役加起来足有十多人,再加上行李,四辆大车确实也不大够用。

    老御史闻言也皱眉道:“事情有这么难办再添一辆也不行”

    韩秀才回道:“兵部主事张甲征张大人的家人也在那里要车,即便馆中有富余,只怕也先给他了。”

    本来范弘道正欣赏墙上挂画,不掺乎韩秀才的差事。可是他耳朵里忽然听到兵部主事张甲征几个字,顿时就有了兴趣。

    他在京师住了这么些时间,对京城一些名人也不陌生了。其实这张甲征不是别人,就是丁忧首辅张四维的长子,万历十一年进士,考选最优,现为七品兵部主事。

    此时京城还有个四大公子的说法,分别是张甲征、张泰征、申用懋、吕兴周,都是京城尤其是朝廷里的名人。

    其中张甲征、张泰征是张四维的长子、次子,申用懋是现首辅申时行的长子,吕兴周是已故大学士吕调阳的儿子。

    这四个人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都是顶级二代,皆为内阁大学士的儿子,而且还都是近几年中的进士。所以四人被京城好事者总结为四大公子,不乏讽刺色彩。

    严格说起来,这个恶劣的先例还是前首辅张居正带动起来的。前几年张居正还在时,不惜动用权力黑箱作业,将自己两个儿子运作成了进士(张童秀张大小姐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然后才有张四维、申时行、吕调阳等人有样学样,于是万历八年、十一年两次科举里,内阁大学士们的儿子忽然集体成才,争先恐后的中了进士,成为一时美谈。

    闲话不提,这时候范弘道凑到老御史面前,故作好奇的问道:“这张甲征不过是个部里的办事官,一般在衙门里坐着就行了,不用出外跑腿,那么他出京做什么”

    范弘道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提醒。不明白的人还在不明白,明白的人立刻就明白了。

    张甲征的父亲张四维服丧期满,即将起复。张甲征作为长子,恰好又在此时出京,八成是要回老家迎接父亲去。




第八十三章 嚣张跋扈(下)
    第八十三章 嚣张跋扈(下)

    张甲征大概也没想到,在这小小的会同馆里面,居然还有不卖他面子的人。自己派亲信家奴张亮去索要车马,结果居然是被人打回来了。

    自从万历十三年父亲张四维第一次当首辅以来,他已经好几年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了,更何况现在人人都知道,他父亲马上就要第二次当首辅。

    作为张家长子,张甲征当然觉得自己不能堕了张家的威风。若随便一个御史随员都敢骑在自己头上,那这张脸往哪里摆

    不过见到范弘道是个读书人,那还得讲究一下“先礼后兵”,不好上来就打打杀杀。所以张甲征问了一句:“你是谁叫什么”

    范弘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如实答道:“在下金陵生员范弘道,现在河东巡盐御史郜察院这里做属员。”

    确定了对方小人物身份,张甲征很气派的“哈哈”大笑,顾左右道:“我还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原来只是个秀才文员,比蚂蚁也大不了多少!”

    范弘道没有恼羞成怒,心平气和的回复道:“在下虽然只是文员,但代表的是公事。你张主事固然身份尊贵,但大概是为了私事。这里是朝廷设置的会同馆,公私之间谁重谁轻谁大谁小,还需要在下教导你么”

    张主事先前听过一个传闻,据说新上任的这位河东巡盐御史,就是冲着他们蒲州张家去的。不曾想在会同馆这里撞见这伙人,也真是无巧不成书。

    “原来是要去山西巡察,难怪有如此大的底气!所以就自视甚高,觉得张家可欺”张甲征上前两步,点着范弘道说:“别以为这样假公济私,我们张家就怕了你们,微末之光,也敢与皓月争辉!”

    张甲征这几句话,说的当真是张扬无忌,将朝廷钦差比成微末之光,将张家比成皓月,充分向范弘道展现了什么叫霸气,什么叫强势。

    而且这并不是虚张声势,如今蒲州张家如日中天,在晋南这块地面上,就是这样厉害,这是谁也不可否认的事实。

    正当张甲征为自己这几句话暗暗得意,顾盼自雄时,范弘道笑眯眯的开了口:“如果我没记错,你也算不上张家的当家人吧

    我曾听说过,在你们张家里面,官场上的擎天白玉柱是令尊,生意上的架海紫金梁是你叔叔张四教,是也不是

    所以张家是张家,你是你,最好不要混为一谈,不然很容易让你产生错误的决断,谨记谨记!”

    张甲征对范弘道的论调嗤之以鼻,“难道我不是张家的人”

    范弘道悠然道:“如果我到了山西,对令尊说,就是因为你飞扬跋扈与我们抢夺公车,所以我们这次就要狠狠的查你们张家。

    然后你觉得张家会怎么想长辈们会怎样看待你你的兄弟们会不会嘲笑你你的族人们会不会觉得你败事有余”

    居然这样!张甲征并不蠢,立刻明白了范弘道的阴险狡诈之处,简直如同毒蛇吐信!

    此刻他顿时觉得有阴云笼罩在头顶,咬牙切齿的说:“这只是你的借口而已,谁会当真!”

    范弘道则依旧淡定,气定神闲的、很有耐心的仔细解答:“这确实只是个借口,没人心里会当真,但既然我把它摆在了明面上,那就要在明面上给个交待。

    除非你们张家已经彻底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任由别人议论张家大公子公然和朝廷钦差抢公车,而张家故意包庇这种行为。

    更重要的是,你的分量大概也没有重要到,张家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你脸面的地步。你并不是家主,也不是不可或缺的门面人物,是可以做出一定牺牲的角色。

    至于处理的办法,你作为替罪羊不妨猜一猜,会是什么我还真不清楚你们张家的家法是怎样的。”

    &nb



第八十五章 我怕死(下)
    第八十五章 我怕死(下)

    一夜无话,次日起身后,便有渡口官员张罗船只渡河,不用郜御史一行人操劳烦心。在等待的功夫里,范弘道负手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滚滚波涛若有所思。

    郜御史闲得无聊,便找范弘道闲聊,问道:“贤生目睹河面良久,有何所思”

    范弘道答道:“想起赵宋名将宗泽精忠报国,临死前犹自大喊三声过河之事,凭今吊古,不免有所感慨。”

    郜御史:“……”

    从茅津渡过了黄河,立刻就要穿越中条山脉,而盐池就在中条山脉北面山脚下。名字虽叫盐池,其实就是咸水盐湖。

    大明产盐的地方里,以海盐居多,两淮、两浙、直隶长芦等盐场都是海盐,唯有河东盐场是池盐。

    这盐池位于解州境内,解州州城的东边。呈狭长形状,东西长五十余里,南北宽七里。冬季会结成盐花,然后盐户取盐花制盐,方法与海盐晒盐法区别很大。

    巡盐御史驻所叫察院,但这察院并不在解州城里,而是单独建有司盐城,位于盐池北岸的正中间。

    司盐城里不但有巡盐御史察院,还有负责盐务的盐运司,以及负责治安的巡检司,另外还建有运学,是一座以盐业为核心的专业化城镇。

    在司盐城里,品级最高的官员是三品盐运使,但地位最高的官员却是七品巡盐御史,这是大明的监察官特重体制决定的。

    巡盐御史负责监督盐运司,盐运司的账目要经由巡盐御史的稽核,盐运司官员要接受巡盐御史的考核。

    在这样的机制下,品级不高的巡盐御史渐渐地就变成了司盐城里最高长官。至于盐运司,也就渐渐的演化为只负责现场生产和外运的技术性、实务性衙门。

    一路过河穿山,范弘道跟随郜御史来到解州城。又向东走二三十里,便抵达本次行程的最终目的地司盐城。

    本城最高长官到任,盐运司、巡检司、学校官员都在城门迎接。郜御史下了车,勉励众人几句,便进城安置了。

    欢迎宴会什么的自然也会有,但都是后话,要先等郜御史进驻察院安顿完毕,然后才好开张。

    巡盐御史察院衙署占地很宽敞,毕竟盐业衙门堪称大明朝最有钱衙门之一,修的衙署肯定差不了。

    察院衙署中,原本就有各色仆从差役数十人,皆由地方征发提供,足够衙署日常使用。

    郜御史进了衙署安顿,范弘道忽然建议道:“在下尝闻,攘外必先安内。老大人今次到任,职责重大,内外瞩目。以在下看来,这察院原有仆役最好梳理一遍,避免祸起睡榻之侧。”

    郜御史一开始还觉得范弘道想的真多,谨慎过头了,但是再细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小心总无大错,梳理一遍察院仆役不是坏事。

    于是郜御史便顺口说:“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得令!”范弘道应声道,然后迅速转身便走,三步并作两步从郜御史面前消失了,表现出了强大的工作积极性和狠抓落实的精神。

    简单安顿完,就已经是午后,郜御史有些困乏,便卧榻小憩片刻。他才昏昏沉沉的入睡,便有吵闹声从院外传来,将老御史惊醒了。

    郜御史强忍怒气,喝问是怎么回事。长随在门外答道:“有个本地老仆役在吵闹,好像是因为被裁革的缘故。”

    老御史不知怎的,想起了范弘道,他直觉此事与范弘道绝对有关系,便将那老仆役叫了进来亲自询问。

    却见那老仆



第九十一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上)
    第九十一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上)

    众人无论对范弘道有什么看法,听到这里,都得赞一声“有担当”。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至少这种敢站出来的勇气,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

    郜御史仍然沉吟不语,其实他并非怕事之人,如果他真胆小懦弱,十几年前也就不会连续得罪几任大学士了。

    只是在目前这种境况下,老御史不便直接出面应对,否则再无任何余地。换句话说,哪有对方才派出几个小卒子,己方老大就直接出面的道理

    所以由范弘道出面不是不可以,老御史所考量的是范弘道是否真做好了心理准备范弘道是否对风险有着清醒的认识

    有些事情,并不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就能办好的。郜御史对范弘道警告说:“你可要想好,如今已然物议汹汹,舆情关注。

    你出面应对此事,若成了还好,那便是皆大欢喜。万一有所失当,罪过就要集于你一身!其中的危险,你知道否”

    范弘道再次躬身行礼道:“晚生明白!”

    “好!”郜御史拍案嘉许道:“那你就去吧!”然后郜御史左顾右看,又指着一名叫魏安的吏员说:“你去辅助范弘道,帮着参赞一二!”

    他还是有点担忧范弘道年轻气盛,做事太过于凌厉,最后变成伤人伤己的双刃剑,故而派个老成点的吏员帮衬着。

    范弘道抖了抖袍袖,又伸手正了正头顶唐巾,昂首向外走,倒是显出几分说不出的洒脱。

    一直来到大门外,范弘道扫视一圈,门外状况尽收眼底。确实有十来人堵在大门前,被察院差役挡着,稍远处则有不少看热闹的。

    范弘道立在台阶上,对着把门的差役喝道:“察院老爷有令,放他们进大门说话!”

    差役听到命令,就闪开去路。而那十来名盐商也不虞有它,进了察院大门。他们确实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在他们后面不是没有人撑腰。

    再说他们是原告,是被察院文员“侵害”了正当利益的苦主,察院是理亏的一方。又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进来了,相信察院也不至于公开对他们怎么样。

    按照衙署格局,大门后面还有二门,也叫仪门,过了二门才算进入衙署的核心地带,至于二门外面的前庭仍然是衙署外围。

    范弘道站在仪门下面,不动声色的与众盐商互相对视,他将每个人的样貌都过目后,才开口道:“察院老爷肯接见你们,并看看你们的状词。

    但是你们人数太多,只怕七嘴八舌的难以说话,所以请你们自行推举出几个人来,代表你们进去面见察院老爷!”

    众盐商交头接耳议论几句,都觉得这个要求很合理,没什么可疑的。最后有三个人站出来,对范弘道说:“我等三人,愿进去面见察院老爷!”

    被派来“辅佐”范弘道的老吏魏安不禁暗赞一声,这范秀才年纪虽轻,手法却很老练啊。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可以分而治之,将一个大群体切割成不同小群体。二是迅速找到核心人物,能被推举出来的人物,肯定都是这个群体里的骨干。

    范弘道点点头,便让差役打开仪门,放了三名盐商进了仪门,其余盐商就继续在前庭等候消息。

    此后范弘道带着三名盐商进了中庭,却见有七八名差役在甬道上排列,蛮横的拦住了去路。

    当即有个盐商问道:“范先生,这是何意莫非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下马威”范弘道呵呵笑了几声,忽然翻了脸,厉声喝道:“拿下!”

    早有准备的差役立



第九十二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下)
    第九十二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下)

    但对这三名即将被隔离的盐商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即便他们看出了套路,即便范弘道明目张胆的将算计说出来,他们也很难破解。

    他们不是经历过相关训练的人,谁敢保证,另外两人在被拷打之后,还能齐心协力的坚持不招供出内情

    只要有一个人动摇了,那所有防线就要崩溃,另外两个人肯定会因为不肯坦白而罪加一等。可是另外两个人如果为了防止被罪加一等,那为什么不主动抢先招供

    三名盐商彼此对视几眼,他们这时候需要主动服软了,免得遭遇多余的皮肉之苦。

    他们来之前虽然没有预料到范弘道这种做法,但也曾商议过,一旦遇到了不可抗力,就立即服软认栽,绝不能负隅顽抗。

    何江水刚才和范弘道呛声几句,此时没脸皮再说话了,所以换了人与范弘道搭话讨饶。

    “我等知错了!我等不该捕风捉影,我等不该误信传言!我等愿将控告撤回,当众向韩先生赔礼谢罪!”另一名盐商边文立当即向范弘道说。
1...9596979899...1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