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麟嘉元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杜二凡

    吴成有些低落,“唉,我娘是被后院里的那些女人逼着了,她看不惯的庶子娶的好,也想让我娶个更好的。

    你还别说,周文珊人不怎么样,身份摆在那里,如今也算头等贵女了。”

    周元宁问吴成,“你自己可有什么心动的人”

    吴成摇摇头,“娶回来,像爹那样对娘




第四十章 饯花
    周元宁嘴上说着不去饯花会,心里还是担心吴成。她虽不能随意出宫,还是让云来去了一趟。

    “佩秋,你今日怎么不同那些小宫女一起去送花神”

    佩秋笑着说,“奴婢要是去了,谁来伺候主子啊”佩秋说着话,手上的活可没有停下来,一直忙着收拾。

    周元宁丢下笔,“也罢,你不愿去就算了,你也先歇歇,孤有事想问你。”

    “殿下请说。”

    周元宁问出了心中一直以来的疑问,“你说,男子和女子,真的不一样吗”

    佩秋有些诧异,“殿下”

    周元宁从小就被当成男子养,从心底深处,那些男子能做的事,她也能做。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发现,男子和女子终究是不同的。

    男子学的是四书五经,女子读的是女则女戒;男子能建功立业,女子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女子嫁人以后,是不是会变得不像自己了”

    李幼清,晋阳,还有数不清的妇人,都是这样子吧。

    周元宁回想起第一次见李幼清的模样,她是如此美好的女子。可嫁了人后,变得周元宁都不认识她了。

    自卑,卑微到尘埃里。沈卓伦那样子对她,丫鬟小妾一堆,她却只能默默承受,不能出声,不能反抗。到最后,她变了,变得浅薄,无知,仗势欺人。

    是自己,将她推入了深渊,也是自己,松开了手,让她坠落。

    佩秋小心地斟酌着词句,“殿下,奴婢还没嫁人呢,您问奴婢是问错人了。”

    周元宁似乎沉默了,不再说话,挥挥手,示意佩秋退下。

    是啊,佩秋怎么会知道就连周元宁自己,也不知道,三从四德,对女子的束缚,竟会到如此地步。

    连自己的姑姑,晋阳长公主,也陷在了里面。没有人能帮她脱离,连吴成也不能。

    周元宁扯出一个凉薄的笑,这世道对女子真艰难。

    傍晚,王嬷嬷来给周元宁铺床,周元宁借机问她,“嬷嬷,您女儿如何了”

    王嬷嬷手上的动作一顿,“殿下怎么想到问这事”

    周元宁笑着说,“今日不是饯花神吗,孤记得嬷嬷有一个女儿的,如今年岁也大了吧。”

    嬷嬷的脸都隐在暗处,看不出神色,“她是个没福气的,一年前,就死了。”

    一年前,周元宁还在江州,自然不知道这事,“嬷嬷怎么不同孤讲”

    嬷嬷说的很轻巧,“这样子的小事,有什么重要的。”

    周元宁没有再去追问,只是等嬷嬷退下,叫来了云来。

    “云来,今日吴家可有什么事”

    云来离周元宁极远,都快退到门口,“殿下,吴家的饯花会没有异常,只是吴大人依旧没有相中的。”

    周元宁接着问,“你可知道王嬷嬷家的事”

    云来还是波澜不惊的样子,“属下知道些,不知殿下想知道什么。”

    周元宁看似随意,“说些你知道的。”

    云来娓娓道来,“嬷嬷是孝惠皇后的陪嫁,也是王家的家生子,配的是王府的总管,婚后,生了个女儿,不过,去年生了风寒,因救治不及,腊月里走的。”

    周元宁很是不满,“你既然早就知道,为何不告诉孤”

    云来跪下,“当日,是嬷嬷求到属下面前,求不要告诉殿下。”

    听到这话,周元宁更是难以接受,“嬷嬷是孤的奶娘,她女儿的事,为何不告知孤”

    云来抬起头,直直地盯着周元宁的眼睛,“殿下,大周女子的性命本就不值钱,嬷嬷也是这么想的。”

    周元宁的力气仿佛一下子都被抽走了,全身无力,斜斜地瘫坐在椅子上。良久,力气才回到身上,“你先下去吧。”

    她是女子,能读书,能习



第四十一章 旨意
    在佩秋眼中,知道周元宁身份的只有自己和王嬷嬷。这两个,一个是嬷嬷,一个是宫女,能帮上什么忙

    “殿下,这可如何是好要不,您去求求陛下吧。”佩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全然没了原本冷静的模样。

    “佩秋,去拿些点心来吧。”周元宁想自己静一静,寻了个由头,让佩秋出去。

    佩秋也明白了主子的心意,“那奴婢去制些梅子冻糕,还请殿下先饮杯茶。”

    周元宁独自一人坐在书房,案上铺着一叠宣纸,写的却不是国家大事,也不是诗词歌赋,而是一圈又一圈的墨点。

    周元宁心乱如麻,根本想不通父皇到底想做什么。佩秋她们看不出来,她自己却明白,自己的父皇可不如表面上那样温和。

    这些年安静的时光,皇宫里的人似乎都忘记了父皇他当年是如何力排众议,废旧后,立新后。

    当年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多少大臣以死相逼,都没能改变皇帝的心意。

    如此的帝王,又怎么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

    午后,吴成求见。

    吴成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前些天,我还纳闷,娘怎么那么着急,我一回来就要给我选妻。原来,我娘早就得了消息,要是你先选,我们这些公子哥哪里还有机会。”

    周元宁觑了吴成一眼,“听你的意思,饯花会上倒是有看中的姑娘家”

    吴成摸了摸下巴,“看中谈不上,不过,有一个小姑娘倒挺有意思的。”

    周元宁来了兴趣,吴成眼界极高,哪个女子能入了他的眼

    “孤倒好奇,是哪家的小姐”

    吴成有些拘谨,“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的,不过是脑子挺聪明的,我才略微有些瞧上。”

    周元宁心中暗笑,还说自己没看中,这话里有话,吴成不就是瞧中了那个小丫头吗

    吴成脸微红,有意避开这个话题,“殿下,这次轮到我来问,你心里就没有看中的”

    周元宁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被茶水呛了一下,“你说什么”

    吴成见他这个样子,扑哧一笑,“京中那么些个女子,你就没一个看中的”

    周元宁复又斟了一盏茶,“说的你自己就有看上的。”

    吴成叹了口气,“咱俩是难兄难弟啊,我听陛下的意思,你是非选不可了。今日你是没去上朝,陛下可是当着那些大臣的面说的,到这会,京城里怕是都传遍了。”

    周元宁放下茶盏,“这样子的好事,只孤一人享受,岂不无趣孤那几个皇兄,有些还没有贴心人,何不趁此机会一同选了”

    吴成拍手称快,“这主意好,我这就去准备,陛下一定会准许的。”

    第二日一早,圣旨就下来了,几个皇子一起选妃,皇族子弟也可选妻,就连大皇子,早已成婚,皇帝也吩咐着给他选几个妾室。

    午膳后,大皇子带着怒气冲进重华宫,“周元宁,你给我出来!”

    宫门口的宫女内侍想拦,但顾忌着大皇子的身份,没能拦住。大皇子越过那些个下人,直冲进周元宁的寝殿。

    大皇子用手指着周元宁,“周元宁,你什么意思,你自己选妃拉上我干什么”

    周元宁刚午睡完,有些迷迷糊糊,“皇兄,孤不明白你的意思。”

    大皇子一把拉起周元宁,手指头都快碰到周元宁的鼻尖,“礼部不都是你的人吗,还装,别想着塞人到我的府里。”

    周元宁从大皇子手里挣脱,整理好衣裳,



第四十二章 选妃
    周元宁又叫来云来,“今日到底出了什么事,大皇兄为何如此生气”

    云来回禀,“是吴大人的意思,说大皇子成婚六年来,膝下无儿无女。”

    周元宁有些吃惊,平日里,吴成同周元建没什么交集,按他的性子,也不会刻意去给周元建添堵。

    周元宁问,“吴成可是听到了什么”

    云来沉思片刻,“属下没听到什么消息。只是,这次不仅仅是大皇子,皇族内二十五岁以上无嫡子的男子都要选妾。”

    周元宁暗惊,看来这次,父皇是下了决心要办一场声势浩大的选秀了。

    云来接着回报,“灵兴寺那里,燕来传来文书,寺内没有异常,一切如旧。”

    那日,周元宁让燕来带着几队人马留在灵兴山,彻查了归之事。没想到,灵兴寺内隐藏的事比她想象中还深。

    周元宁皱了皱眉头,“你再派些人手,从灵兴寺内那些比丘查起,看看哪个和尚有猫腻。”

    云来领命退下。

    周元宁看着眼前的奏折,翻了几本,越翻这心里越烦躁,索性把那些奏折丢到一旁,闭目养神。

    这些日子,这两年来的奏折,周元宁也看得七七八八,那些大臣们只会卖弄文采,厚厚的一本奏折内,真正有用的不过百来字,周元宁看着着实心累。

    周元宁虽远离京城两年,通过这些奏折,对朝堂之事愈发了如指掌。这两年来,朝堂上影响最广的,争论最多的,莫不是要给旧后上封号。

    天册二年,旧后生下大皇子,天册五年,旧后被废,没入冷宫。天册八年,新后,也就是孝惠皇后入宫,两年后,诞下麟嘉太子;又三年,孝惠皇后难产,诞下九皇子周元安后,薨。

    旧后被废一事,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就是旧后善妒。旧后在时,后宫除了大皇子,也就一个二皇子。

    二皇子生母位份低微,原是伺候妃嫔的宫女,一朝得幸,便有了皇子。她是幸运也是不幸,二皇子顺利出生了,也可惜了,还没满月,没等到皇帝赐名,就夭折了。

    二皇子的死,在后宫掀起狂风巨浪。皇帝大动肝火,疑旧后容不下二皇子。旧后也不甘,她也是四王八公府里的嫡出小姐,心高气傲,一气之下,动手伤着了皇帝。

    这事闹得极大,那些日子,后宫鸡飞狗跳,众人皆惴惴不安。

    天册五年,旧后的母家李国公府上书,说旧后言行不当,当不得一国之母。皇帝也顺势废了旧后,将旧后迁至冷宫安置。

    要说这件事,伤害最大的莫不是大皇子周元建。他从一开始的长子嫡子,到如今的泯然众人矣,他可谓是从天上一下子就掉到了地上。

    等到周元宁的出生,更是如此。当年,皇帝要立周元宁为太子,朝里不是没人提起周元建。按理来说,周元建的身份比起周元宁,更为尊贵,更适合立为太子。

    此话一出,才八岁的周元建就被推入了风口浪尖。大臣说的在理,周元建,那可是正统的嫡长子,周元宁再怎么上得天意,那是也继后所生,比不上周元建。

    最后,皇帝大怒,“李氏善妒被废,如何是原配周元建如何是嫡长子”

    皇帝下旨,立周元宁为太子,改年号天册为麟嘉。

    周元建在周元宁面前如何的不讲规矩,周元宁还是愿意放过他,毕竟,他也还是周元宁的长兄。

    只是,他这般生气,是为了什么纳妾,对男子来说,不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吗

    &n



第四十三章 江阳
    “哟,这是哪家的小姐,长得这般国色天香”五皇子周元永平日里最是放浪形骸,当着皇帝的面也敢说出这样的话。

    殿中女子确实长得不赖,肤若凝脂,眉目含情,身姿似弱风扶柳般轻盈,一身浅紫色袄裙如梦如幻,鬓上斜簪一朵玉簪花,说不出是女子肤色如玉,还是那花映得面容更娇弱。

    女子听到五皇子的话,脸上有些泛红,随即又镇定下来,等待皇帝的问话。

    “你是哪家的”皇帝饶有兴致。

    女子微微欠了欠身,“家父是青州刺史山津渊。”

    皇帝点点头,“不错,还算是知书达理,元永,你可中意”

    周元永没想到皇帝会问到他,一愣,心里转了好几个念头,说,“父皇,这山姑娘虽好,儿臣也不是贪恋美色之人,儿臣更愿意选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子做正妻。”

    周元永会说出这番话,也在情理之中。大周沿用前朝制度,刺史一职,虽有监察之名,官职不过六品。名头好听,却无升迁之望。

    周元永若是真娶了她,如何从妻族获益哪怕这女子长得再美,周元永也不会把正妻之位留给她。

    皇帝似乎并不意外,手一挥,让内监带着女子先下去,等待最后的安排。

    又一女子上前,衣饰简朴,料子也好像是旧年的,上头都有些痕迹。

    那女子怯怯的,行了个礼。周元永一看到这女子的容颜,不由得笑出声来,“有意思,长得像一个人。”

    在坐的听到这话,也是起了心思,纷纷望过去,有个胆子大的宗亲将心里话说了出来,“和大皇子妃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此话一出,周元建猛然变色,一拍桌子就要站起来,周元宁更是拉也拉不住。

    皇帝见状,心下不悦,“谁说的,酒糊脑子了,带下去。”

    皇帝是不喜欢周元建,可大庭广众之下,小小宗亲也敢打了周元建的面子,尊卑上下也不懂吗

    皇帝虽然没说自己什么,周元永也是讪讪的,更是闭紧了嘴,再不说一个字。

    殿中的女子不过十六,哪里见过这样子的大场面,吓的花容失色,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
1...91011121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