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嘉元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杜二凡
周元宁还在翻着奏折,那上面的事她要是知道,看两眼就分门别类地放在一旁,不一会儿,面前就堆的像座小山似的。
“殿下,太子殿下!”吴成见周元宁不理会他,一下子就急了,“周元宁!”
吴成叫的大声,周元宁抬起头来,望向吴成,“你胆子到挺大,直呼孤的名字,不要命啦”
吴成脸上堆满了笑,凑到周元宁面前,“殿下,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周元宁被他烦的不行,只好答应了。吴成一看自己得目的达到了,赶忙帮周元宁整理奏折,按着规矩,一一放好。
第三十六章 孟冬
这两日,周元宁除了准备太庙祭祀的事,也没旁的要紧事,便让佩秋带那两个小宫女进来,自己想亲自看看,瞧瞧两人的品行。
进来的两个宫女,一个年纪轻些的,五官长得周正,只是皮肤有些蜡黄,看起来有些小家子气。另一个年长些,更高些,面容清秀,看起来也更文静些。
周元宁并不急着问话,将那两人晾在一旁。她们倒也沉的住气,规规矩矩地立着,垂着目,低着头,安静地等着。
周元宁看完一摞奏折,这才抬头问,“你们两个都会些什么,说来听听。”
年纪小些的抢着回答,“奴婢会,奴婢会打扫,种花......”她看着书房,眼前摆着的都是文房四宝,书籍字画,自己与这里一点都不相配,越说越心虚,她这样子的乡下丫头,怎么能奢望留在主子身边。
另一个说,“奴婢会伺候殿下笔墨。”
周元宁来了兴趣,“哦那你来替孤研墨。”
那宫女走至周元宁的身侧,磨起墨来。她的力道适中,快慢得当,姿势端正。不多时,墨就磨的差不多了。
周元宁望过去,墨汁浓淡适宜,墨细而有光泽,一看就是精心学习过的。周元宁称赞道,“你的手艺很好,谁教你的”
“奴婢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奴婢是从父亲那里学的。”这宫女还算稳重,并没有因为周元宁的称赞而沾沾自喜。
周元宁示意佩秋将这两个小宫女带下去,等到佩秋回来时,就看见周元宁拿笔在纸上写字,一笔一画,格外认真。
“孟冬”佩秋从小跟着周元宁,也认得字。
周元宁缓缓说,“春夏秋冬,这下子,就都齐了。”
“殿下选中了谁”佩秋知道,周元宁已从那两个小宫女里看中了一个。
周元宁的心情似乎不错,反问佩秋,“你觉得孤会挑那个”
佩秋歪着脑袋,仔细想了一会儿,才回话,“奴婢觉得磨墨的好,能伺候殿下笔墨,另一个还有些稚气,还需历练历练。”
周元宁笑着说,“你说的那个也不错,只不过,孤更喜欢另一个。”
磨墨的虽好,只是她出身读书人家,进宫来恐怕不仅仅是想当个宫女,再者,她入宫已两年,还未分派到各处宫殿伺候主子,怕是她别有一番心思。
佩秋没有想到,周元宁看中的竟是那个黄毛丫头,“殿下,那个宫女什么都不会,您把她调来身边,怎么伺候您”
“孤身边伺候的人有你就够了,孤再选人出来,不过是为了减轻一下你的负担。”
周元宁身边有佩秋就足矣。只是,重华不比在江州,江州事少,重华宫事多且杂,佩秋不仅仅要服侍周元宁,周元宁的一切衣饰饮食,皆要由佩秋负责。之前,有知春,如今,知春已死,维夏不顶事,周元宁有心给佩秋找个帮手。
“殿下,只是奴婢觉得,”佩秋还是有些担心,“您选出来的年纪还小,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啊。”
“无妨,孤身边的事还是交由你办,她不是说会打扫屋子嘛,你就派她带些小宫女把重华殿好好清扫一番,若是办的好,压得住下面的人,这名字,就给她了。另一个,也别亏待了,给她安排个别的差事。”
周元宁只是把琐碎杂事分了出去,贴身的还是交由佩秋。一来,佩秋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吃食衣料这些重要的事上,无需在其他事上分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些琐事总要有人去做,不如培养一个心腹,自己也会更放心些。
&nbs
第三十七章 满月
唐国公虽是开国功臣,府里竟找不到出挑的人来继承家业,都是些酒囊饭饱之辈。难得遇上这等喜事,还不大力操办。
“哟,你看看,唐国公那么神气,这离他府还有好几条街,送礼的人都排到这儿。”吴成坐在马车上,撩开车帘,望向车外,感慨道。
“行了,吴成,别看了,外面吵的很。”周元宁一大早就被吴成拖出重华宫,脾气很是不好。
“好好好,太子殿下,您呢,好好睡一觉,到了唐国公府那里,我再叫你。”
吴成嘴上说的好听,周元宁哪里能放心,只得强撑着精神,一路挨到国公府前。
“吴成,孤可同你说好了,这次过来不是以太子的身份,可别说漏了。”进去之前,周元宁特地嘱咐吴成,就是怕他出什么乱子。
“行行行,我知道,你呢,怕大臣参你,去参加这档子事,我呢,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你就说你是吴国公府的远房亲戚,如今呢,在国子监读书,带你来,也是让你开开眼。”
唐家,除了唐国公,无人在朝中任职,周元宁一向不喜外出,想来,唐府里认识她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朝中大臣不喜与他家来往,不过是小儿子的满月酒,来的人也不会怎么显贵。
周元宁看了眼身旁的吴成,这个人倒是个例外。贵族子弟,又有官职,还来凑这个热闹,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唐国公府的总管也是个机灵的,他也认得吴成,一看吴成出了马车,连忙迎了上去,“吴大人,您赏光,是府里的荣幸,您里面请。”
吴成先是扶周元宁下马车,这才理会唐府的总管,“还不前面领路。”
吴成先是去拜见唐国公,周元宁怕被认出,没跟着他一块去,自己一个人在前厅里四处转悠。
周元宁逛了逛,只觉得唐府富丽堂皇,四处雕梁画栋,好生奢侈,就连奉给她的茶盏,那也是名贵的瓷器,茶叶也是贡茶中的一种,应该是皇帝赏赐的松萝。此茶,色绿,香高,味浓,一品,就是上等。
等到宴会之时,吴成才回来。两人坐在角落里,也没人发觉太子殿下的到来。
“怎么去了这么久”周元宁不禁问道。吴成在内堂少说有一个时辰了,也不知在里面说些什么。
“还能有什么事,不过是被唐老爷子拉住,硬是要我去看他那宝贝儿子,诶,你还别说,那小子长得白白胖胖的,看来,老爷子雄风不减啊,凶猛如此。”
“说的你好像见过,”周元宁忍不住槽了一句,“你现在看也看过了,我们什么时候离开”
“不着急,不着急。”吴成摇着扇子,一副逍遥的模样。
周元宁心有疑惑,“你是不是瞒着什么事,非要留在唐府”
吴成靠近周元宁,附在周元宁的耳畔,说,“我怀疑啊,那根本就不是他的儿子。”
周元宁心中一凛,“这话可不能胡说,不是唐国公的,那是谁的”
“你想想,老爷子上一个儿子是什么时候生的,那可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个儿子前几年都死了。”
吴成端起酒杯,喝了口酒,继续说,“老爷子一年纳的妾,那数量,估计都比的上后宫里的娘娘了,你说,偏偏是那个小妾能怀上,你说是不是有问题。”
“你查过了,谁”周元宁追问。吴成是有能力办到的,他既然早就起疑,怕是早就查清楚了。
“京里哪里没有我的探子,还真被我查出来了,你猜怎么着”
吴成故意吊着周元宁的胃口,周元宁因着早起,肚子里本就有火气,一气之下,推了吴成一把
第三十八章 丑事
“唐老爷子的那个小妾,年轻,长得还算可以,不是什么正经人家出来的,不知道唐府从哪个勾栏里赎出的,和唐永贞郎情妾意,一来二去,肚子里就有了。”
“小妾是什么心思,好猜的很,不就是觉得唐国公年纪大了,没几年活头,唐永贞又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家主,攀上唐永贞,她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周元宁听着吴成的话,眉头一皱,“就算是那妾室有意,唐永贞竟敢做出这种事”平常人家里,欺辱父妾已是极大的不敬不孝,现如今,唐永贞可是同自己祖父的小妾厮混,他也不觉得羞耻,读了那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去了
吴成到没觉得有什么,“殿下,你也是男子,怎么不懂,投怀送抱的小美人,哪个不心动。他唐永贞又不是圣人,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啊。”
周元宁心中只觉得恶心。唐永贞的名号之所以在京中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唐府里唯一拿得出手的子辈,更主要的是他与唐家其他子弟不同,不爱美色,洁身自好,只有发妻,并无别的妾室。原想着他还算是出淤泥而不染,没想到,竟也是个肮脏玩意。
“唐府还有谁知道此事”周元宁问道。
吴成说,“没几个,也就是稳婆,小丫头,都是他们两身边的人,唐家主子里没人知道。”
周元宁久久不能缓过来,接连喝了好几杯茶,心里才觉得好些。吴成看她的样子,只觉得好笑,“高门大院里这样子的事多了,殿下你还生在皇家,这都受不了”
周元宁瞥了他一眼,“你见识多,你见过”肮脏的事再多,也没见谁家孙子同祖父的小妾有私情。
吴成笑出声来,“好好好,我见过,殿下没见过,不过,殿下准不准备插一手”
周元宁陷入了沉思,有了唐永贞这个把柄,唐国公府自然可以为自己所用。只是,唐府这样子龌龊,得了来,污了自己的眼,也坏了她的名。如此贪恋女色之徒,还能为太子效力,她的名声还要不要
吴成见她那个样子,知道周元宁不愿意,可好不容易得来这个把柄,若不好好利用,一旦其他皇子得知,不平白给别人做嫁衣,让别人增加实力
吴成劝周元宁,“殿下,我知道你不愿用唐家,可就算我们不用,也不能推到别人那里去。”
周元宁还是拒绝了,“唐家再有权势,等唐国公一死,就唐家那几个,根本就撑不起来,孤何须要拿他污了自己的名声。”
吴成气急了,连礼仪尊卑都顾不上,借着酒劲,发起了酒疯,“名声,名声,周元宁,不是我说你,你到底是不是男人,婆婆妈妈,唐府就算再落魄,那也是国公府,唐国公可是开国老臣,又是文臣,攒下的那些势力,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助益,你是不知道吗”
“你不要唐府,有的是人要,你不会觉得自己有了吴家和王家,你这太子之位就坐稳了,呸,周元宁,你以为你那些兄弟就不眼馋,我告诉你,你不在的两年,多少奏折是要废太子,你看了那么些天的奏折,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这一番痛骂之后,殿内陷入了寂静。周元宁没有因为吴成的辱骂而气恼,仍旧喝着她的仙茗茶。
良久,周元宁轻轻吐出一句,“吴成,孤要是真拿这些东西去威胁唐永贞,你和景略还会效忠于孤吗”
周元宁的话,堵的吴成张不开嘴。
是啊,他和王景略,吴家
第三十九章 吴家
吴成离开之后,佩秋传了晚膳,周元宁见菜色多为荤腥,便同佩秋玩笑,”之前在灵兴寺的时候,总是吃那些菜肴,一点荤腥都见不到,现在,回到宫里,吃着这些,倒有些想起那些粗茶淡饭。“
佩秋听闻,让宫女拿过一碟小菜放在周元宁面前,“殿下,您尝尝这个吧,比不得寺里的味道,但也还能入口。”
周元宁夹起一筷,“不错,佩秋的手艺果然是好的。”
用完晚膳,周元宁嘱咐佩秋,“以后,晚膳就不要再上那么多荤菜,多来点小菜,孤也能尝尝新鲜。”
周元宁本可吩咐下去,不用准备那么多吃食,只是,太子的饮食皆有定例,若少了,不符合规矩。她只能在晚膳上,着意减少些花费,不要那么铺张浪费。
晋阳长公主下了帖子,请周元宁往吴国公府走一趟。晋阳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妹妹,周元宁的长辈,周元宁自然会给姑姑面子。
“姑姑。”周元宁正想行礼,晋阳长公主怎敢受这个礼,连忙扶起周元宁,“殿下这可使不得。”
一番寒暄之后,长公主说出自己的意图,“殿下,我托大,让您来这儿,是为了小成。”
“吴成他又生什么事了”
长公主带着讨好的笑意,“您也知道,小成这孩子,都是弱冠之年了,还不肯娶妻,也怪我,之前太过挑剔,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
晋阳长公主生的尊贵,本不需要对夫家毕恭毕敬,长公主却甘愿为公婆洒扫侍奉。究其原因,还是三从四德束缚了长公主。尊贵如公主,活得也不甚舒心。
晋阳长公主一心想为吴成觅得贵女,可长公主出生皇家,便是再好人家出来的女孩,又如何能入了她的眼
晋阳便把心思放在自家的侄女身上。可大公主二公主接连夭折,三公主四公主年纪又太小,晋阳也不好意思提起。
直到庶子同周文珊定了亲,晋阳才意识到,府里的庶子不安分,这要是成了婚,他在府中的地位,可不得越过吴成
长公主这才真正开始着急,不然,也不会听信崔昭仪的话,让自家儿子去崔氏求亲。
“小成又看不上崔家的姑娘,我就想着,何不借着送花神的名头,办一个饯花会”
“姑姑想办,侄儿定会支持,只是,不知姑姑要让小侄做些什么事”
晋阳长公主有些踌躇,“我也不求殿下什么,只要殿下到时候能出个面,就行了。”
长公主的意思不难明白,她是想借周元宁的名号,来吸引更多贵女。
周元宁哑然失笑,她知道自己的姑姑是个糊涂人,没想到,在这事上竟会如此糊涂。
“姑姑,要是孤出现在您的饯花会上,您想想,到时候,是给吴成选妻呢,还是给孤选”
晋阳满脸是失望的神情,可她又不甘心,“不需殿下您一直在,只要您漏个面,我家小成不就能选到更好的吗”
周元宁实在是劝不动。晋阳的性子,在吴国公府里,磨得愈发没有长公主的骄傲。周元宁的话,她如何能听得进去
两人是谁也说不过谁,还好,吴成听到了消息,把周元宁带到了自己的地方。
吴成与周元宁漫步在吴家花院里,吴成道,“殿下,我娘不是有意的。”
周元宁随手折了一根柳条,“孤知道,姑姑心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