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嘉元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杜二凡
吴恒还想推脱,吴成又称自己只跟着太子殿下,也没去过国子监。吴恒不得已,才选了几件趣事讲予周元宁。
这桌酒席,吴成吃的很不和心意。有吴恒在席上,怎么都不自在。
吴恒也是如此。他也知道吴成不待见自己,虽然那王公子待自己亲切,可他自己心中惶恐,不敢亲近。
酒席用毕,天都黑了,在佩秋的提醒下,周元宁只得先行回宫,临行之前,她叮嘱吴成,“你家难得有个好苗子,你也上点心,去国子监查查,你想改变吴府,多一个帮手总是好的。”
回到皇宫,一路上灯火通明。周元宁不解,“佩秋,今儿是怎么了”
佩秋笑着道,“殿下,今儿晚上宫里来信,说是后宫又有妃嫔有了身孕。”
“哦,是谁”
佩秋道,“是容华娘娘身边的侍女,如今封了才人了。”
宫女晋封,依祖制,只能从彩女起,如今这个宫女倒是得脸,一朝有孕,就是才人,羡煞后宫众人。
“崔昭仪没有异议”
崔昭仪自怀孕后,不能伺候皇帝,故此,亲近她的妃嫔就得了机会。只是,汤容华没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她身边的宫女倒得了机会,还不知汤容华会如何。
佩秋道,“陛下拿话堵她呢,说那宫女有孕晋封,与旁人是不一样的。”
“怪不得宫里如此热闹。”
后宫也是许久没有两位妃嫔同时怀孕的例子,也难怪皇帝会封一个宫女为才人了。
周元宁吩咐佩秋,“明日去把维夏叫来,孤有事要问她。”
第二日一大早,维夏就被带到周元宁面前。
“殿下。”维夏施施然行了个礼,数日不见,维夏更有女官的气韵,不像原先有些毛手毛脚。
“你来的正好,孤之前交代你的事,办的如何”
“您之前忙着,奴婢也不敢打搅,您交代的,奴婢都查清楚了,奴婢还连带着,把四王八公府的,都查了个遍。”说话间,维夏递给佩秋一本厚厚的账本。
周元宁看了两眼,字写得有些像初学者的模样,“这是你写的”
维夏点点头,“殿下交代的事,奴婢不敢交到别人手里,只是奴婢字丑,还请殿下恕罪。”
周元宁很是惊异,她是知道维夏的,学字的时间并不长,原以为维夏只学会了认字,没想到现在还能写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周元宁点点头,表示赞许,“之前是孤小瞧你了,今日一见,不错。”
维夏心中得意,脸上藏的倒好,没漏出一丝,“奴婢哪有殿下说的那么好。”
 
第五十二章 生事
唐府自然是赞成,只是,四王八公同气连枝,若是只有他一家得势,其他十一府该如何
一时之间,僵持不下,国公本就是超品爵位,如何再行加封
最后,皇帝下旨,赏唐国公良田百亩,食邑千户。唐家由此,从最末等一跃而起,俨然成为四王八公之间的佼佼者。
一月后,御史上书,称唐国公私占良田,欺压百姓。唐国公不满于陛下赐予的百亩良田,又侵占数百亩。还私加赋税,让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现如今,百姓已到京中,想求陛下做主。
皇帝龙颜大怒,下令严查此事。
唐国公不顾年迈,跪在宫外,请求陛下还自己清白。其他几府也纷纷上书,说唐国公一心为国,都是奸人陷害,请陛下切勿相信小人之言,而伤了老臣的心。
麟嘉十五年,离上次科举不过一年的光景。刚入仕的学子里,有几个机灵的,也跟在四王八公之后,摇旗呐喊。
周元宁又让礼部之人上书,说唐府内有违制之物,唐国公平日里吃穿用度,都超过了国公的规制。
皇帝更是气忿,又命礼部去彻查。在那个时候,周元宁以为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
提高唐国公的待遇,是为了分化这十二家。这十二家虽然互为联姻,但也不是铜墙铁壁,就如同吴成和王景略所见,他们的内部可谓是风起云涌,为了自己家的利益,多有龌蹉事。
人算不如天算,周元宁本以为唐国公年纪之大,又是声色犬马之辈,就算心中有沟壑,也早就消磨在温柔乡里。
哪知,唐国公不愧是跟着高祖打天下的,唐国公一出手,就先毁了礼部,再去联合其他家族,将一切罪责推的一干二净。也将幕后之人,周元宁,暴露在四王八公府面前。
这一战,周元宁损失惨重。御史台和礼部数十位官员,或死或流放。周元宁本可以不暴露,只是,她不忍心那些青年才俊,落得如此下场。周元宁在大朝之上发声,为他们保住了性命,也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周元宁一直怀疑,当年的恶疾,或许不是宫里,而是宫外的势力,下的手。周元宁的确,身子骨不如男子,可她也是从小练习骑射,也算强健。若不是知春透露了周元宁的弱点,小小的风寒,也不会如此凶险。
周元宁在那个时候,决定去江州,不仅仅是因为国师的预言,也是为了暂时躲避四王八公府的纠缠。
周元宁从回忆里回过神来,细细查看着账本。唐国公果然心思深沉,就算与周元宁撕破脸后,每年周元宁的生辰,周元宁虽然不在宫里,礼物还是照旧送来。其他府里送的大同小异,都是按着规矩来的。
周元宁正看着账本,重华宫外有了异动。周元宁有些心烦,原想叫佩秋去瞧瞧,这才反应过来,佩秋和维夏一起去了库房,现下,不在自己身边。
周元宁只好自己走出书房,门口站着两个小宫女,周元宁问,“宫里的掌事太监呢宫外边是谁在闹”
重华宫里的掌事太监,是皇帝派来的魏福,也是柳良海的徒弟。魏福满脸是汗,急匆匆来到周元宁面前,“殿下,奴才无能,实在不能处理,还请殿下随奴才去看一看吧。”
魏福不是这样无主意的人,周元宁知道是他遇见了难事,便问,“什么人在宫外喧哗”
魏福道,“回殿下,是陛下新封的万才人。”
周元宁问,“是刚有了身子的那个”
第五十三章 风起
周元宁平日里看起来好说话,可面对像万才人这样的女子,也不愿好言好语相劝,只冷冰冰地留下几句话,转身就要离开。
万才人见大势已去,只得说,“殿下,还请殿下带妾身去见陛下。”
若是万才人一开始就说这样的话,周元宁到愿意同她走一遭。只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周元宁也懒得理她,只让魏福带着万才人去见皇帝。
万才人还想争取,周元宁头也不回,进了重华宫。万才人想跟着进去,魏福拦下她,阴阳怪气地说,“哟,万才人,您可瞧好了,这可是太子殿下的宫殿,您可是后妃,怎么能进去呢”
万才人无奈,白了魏福一眼,“殿下让你带着我去见陛下,还不带路。”
魏福有些瞧不起这个女人,在太子面前倒是柔弱,在自己面前,倒是摆起后妃的架子。只是有着周元宁的吩咐,魏福也不能不听从,只得带着万才人,去面见皇帝。
佩秋在库房也听说了此事,急匆匆地就赶到周元宁面前请罪,“是奴婢失察,不知道新晋的才人是从重华宫出去的。”
周元宁面上虽未露出神情,佩秋也不敢起身,直到周元宁开口,佩秋才站起身来。
“佩秋,孤知道,你每日事也忙,只是这样重要的事,你还是要知道的。”周元宁语重心长,在他心里,佩秋是最不用担心的。佩秋自小就跟在自己身边,做事又仔细,她实在不愿意看到佩秋粗心大意,连这等事都办不好。
佩秋也不敢分辩,只低着头,不说话。周元宁见她这个模样,不由得叹了口气,“罢了,你去把万才人的事都查清楚了,算是将功补过吧。”
佩秋默默退下。
周元宁又唤过云来,“后宫里的侍卫竟如此松懈,小小才人都能跑到孤的重华宫,成何体统”
云来道,“殿下,侍卫都是由禁军统领安排的,重华宫外的事,属下做不了主。”
周元宁问,“现如今,是谁担着这差事”
云来回,“是王家王景泽。”
王景泽,是王家二房长子,也是王景略的堂兄。在周元宁心里,王家小辈,除了景略,有真才实学,其他的,都只是碌碌之辈。
王景泽,也是如此。周元宁在王家见过,庸人一个,无才无德,白瞎了一副好皮囊。
“难怪,是他,”周元宁道,“父皇后宫的事,孤不能插手,云来,你到父皇那里走一趟,说清楚。此事,你去比孤合适。”
云来离开后,佩秋也回到书房。佩秋回禀,“殿下,奴婢去查过了。”
周元宁仍是一副淡然的模样,“说说看。”
原来,那日,万才人离开重华宫后,就被宫正分配到汤容华宫里,做小宫女,伺候汤容华。
自崔昭仪接连有孕后,后宫就是崔昭仪的天下。汤家好歹是国公府,汤容华虽是旁支,出身比崔昭仪要好,也不得不依附崔昭仪,以求分得一点恩宠。
崔昭仪现下正有着身孕,不能伺候皇帝,就把这机会推到与自己交好的宫嫔那里。汤容华也是不争气,皇帝好不容易到她宫里去一趟,竟没能留住,皇帝一眼就瞧中了新来的万氏。
起初,皇帝并为册封万氏,还是留她做宫女,让她还在汤容华那里伺候。哪知,万氏也是有福气的,只一次,就有了身孕。
佩秋道,“殿下,万才人这次到咱们宫来求情,听魏福说,是汤容华要拿宫规罚她。”
周元宁问,“汤容华也不是那么不谨慎的人,为何要罚”
佩秋回道,“是万才人自己不懂尊卑上下,冲撞了汤
第五十四章 鲎帆
鲎,《山海经》有云,其状如肺而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鲎又形似武将的头盔,有一别号,为惠文冠鱼。鳖在东海虽然常见,但在京城,那可谓是稀世珍宝,难得一见。
唐国公送来的就是由鲎腌渍而成的酱,此酱其香无比,千金难换。
周元宁体质虚,吃不得这些海物,这些东西到了重华宫,王嬷嬷是不会送到周元宁面前的,因着是食物,都转送给了两位公主。
上位之人的弱点,如何能让外人知道。因此,周元宁的短处只有近身的人知道。也是因为这些,当年的药里,被人掺了海物,惹得周元宁头晕心慌,进而口舌及四肢发麻,差点就要熬不住了。
那些海物对普通人来说,只是寻常之物,混在药中,太医也查不出来。可对周元宁来说,无异于至毒之物。
这些鲎酱,不知道唐府从哪来的,送来又是何意
周元宁又去看其他几家的账目,除去祖籍在的交州的朱国公府,别府的都没有献过海物。
交州位处大周东南,与海相接,朱家有些海物进献也不是什么稀奇的。
周元宁抬起头来,“佩秋,魏福呢”
佩秋正在一旁收拾着书架,“他呀,在外面训着新来的小太监和小宫女呢。”
周元宁道,“哦,那宫正到舍得送人来了”
佩秋走至周元宁跟前,“殿下,听外头的奴才说,宫里的新人是越来越少了,以前,嫔妃宫里死了个丫头内监的,第二日,宫正就能补上。如今,咱们宫里短了这么些人,好容易凑齐了,才送过来。”
周元宁不解,“这不是前头才选了些吗,怎么等到这时候”
前些天,选秀女的同时,也选了一批宫女,以冲内室。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宫女数量正是充足,哪里那么快,宫里就缺人了
“可不是呢,不止是咱们宫里,奴婢听说,”佩秋压低声音,“陛下宫里也缺着呢,宫正才粗粗调教了六十多个,有一大半都分到了陛下宫里。”
“你去把魏福叫进来,孤有事要交待。”
魏福丢下手中的事,匆匆就往书房去。魏福不是周元宁身边的旧人,他是周元宁回到宫里,皇帝见周元宁身边没有一个得力的内监,这才拨了魏福到重华宫的。平日里,周元宁也难得召见他,如今一听到消息,魏福忙着去表现一番。
魏福极其恭敬行了个礼,“给殿下请安。”
魏福年纪不大,做事老练,要不然,也不会到了重华宫,领了掌事太监的职。
“孤听说,唐国公得了个儿子,你去拟个礼单,等佩秋看过了,就送过去吧。”
周元宁交给魏福这件事,也是想看看他的本事。宫里的事,佩秋可以担着,外面的事,佩秋不能出去露面,云来又忙,本想着燕来可以跟着,没想到他在灵兴寺困了那么久,不得已,才看中了魏福。
魏福也是会做事的,第二日,把礼单给佩秋看过后,东西就送进了唐府。
“殿下,您真的要用魏福”佩秋有些担心,毕竟,不是从小伺候的,难免有别的心思。
“无妨。”周元宁倒不在意。对她来说,无论是魏福还是其他人,只要这个人能听话,办好琐事就行了。魏福又是皇帝派来的,对皇族对忠心,周元宁相信,他还是有的。
“殿下,”佩秋显然还是有些犹豫,“您要不要避避他,陛下那里......”
佩秋的话没有说完,周元宁也懂了她的意思。这人是皇帝的人,周元宁的女儿身,还是要好好藏着。
周元宁浅笑道,“孤有数,你去盯着小厨房吧,孤疑心还会有人生事。
第五十五章 过去
周元宁看着眼前的云来,他的眼神,总让她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麟嘉八年,周元宁才八岁,正是不安分的时候。那日上午,她和王景略丢下吴成,两人偷偷离了宫,想到宫外游玩一番。
王景略是个老实人,他虽然跟着周元宁,也是好言劝阻,奈何,周元宁起了小性子,也是巧,那日正好有人犯问斩,周元宁又是头一次遇见这事,拉着王景略就往午门冲。
周元宁有些好奇,“王景略,你说,那人犯了什么罪,小小年纪,就要被砍头”跪在地上的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瘦极了,长得也不像穷凶极恶的模样,周元宁不明白,这个人怎么会在上面。
王景略比周元宁大两岁,在三人之中,最为稳重。此时,围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王景略死死护着周元宁,生怕他受一点伤害。他全身心的注意力都在那上面,周元宁的话他是一点也没听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