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没有什么了不起,”顾玮淡淡的说:“朝廷让我代领扬州郡守,牧守扬州一府,我当在扬州全力推进税制革新,至于缺额官员,我会向朝廷报告,同时征辟一批希望推进税制革新的官员。”

    说到这里,他看着柳寒问:“柳兄觉着如何”

    柳寒笑了笑:“极好,这世上绝对不缺愿意当官的人,不过,人心之战更重要。”

    “此言甚是,”顾玮赞同的点头,随即皱起眉头:“这人心之战,第一剑该如何出”

    句誕苦笑下,晁攸皱眉思索,莫齐有些迷惑不解,但顾玮只盯着柳寒。

    半响,柳寒才开口道:“按我的想法,就从扬州书院开始,大人可以公告天下,在扬州书院办一个辩难,题目就是税制革新。”

    此言一出,小亭内的数人震惊万分,类似这样的辩难在大晋历史上曾经有过。道典传承至今,已经数万年之久,可这道典究竟如何而来,谁也说不清楚,有人说是仙人所传,有人说是古代贤人所留,传承数万年后,自然而然就分裂了,形成了多个门派,这些门派对道典的认识各不相同,在士林中争论不休。

    对道典认识的不同,在各家书院特别明显,帝都的书院众多,其实按照道典认识,可以分为数派,其中现在最流行的有三派。

    雍凉学派,这一派以长安集贤书院为首,他们主张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在帝都的代表便是西山书院;

    颍汝学派,这一派以颍川书院为核心,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乱天之经,逆物之情,帝都的东贤书院便是宣扬此派学说;

    荆襄学派,这一派以松鹤书院为首,主张天人相映,正心明义,这一派在帝都的代表便是龙门书院。

    这三派是现今大晋士林的主要学派,除了这三派外,还有数十个小学派,什么竹林学派,临湖学派,翠岗学派,等等,这些小学派也有支持者和研究者,但一直不是主流。

    大晋辩难盛行,与学术流派众多有很大关系,每每两派学子相遇,必定有一场辩难,每次辩难,双方的支持者都蜂拥而至,如果能在辩难中

    出彩,那就扬名天下,历史上不乏其人。

    句誕神情复杂,晁攸有些担忧,莫齐则很期待,只有顾玮神情自若,含笑点头:“还是柳兄明白我。”

    “以大人的名声,这扬州各地的士子还不蜂拥而至,这场辩难想来十分精彩,大人之名,必将流芳百世,”柳寒赞道:“不过,这场辩难之后,大人便再无退路。”

    句誕轻轻舒口气,微微点头,显然赞同柳寒的判断,晁攸和莫齐略想了想才明白过来,他们的神情复杂,莫齐有些迟疑。

    “敬明,怎么啦难不成,你要辞职”顾玮眼尖,立刻察觉莫齐的心思。

    “哪能,”莫齐苦笑下:“我




第764章 士族的力量
    扬州轰动了!

    江南士林震动了!

    白衣书生顾玮要与扬州士林就朝廷推行的税制革新来一场辩难。

    孤身一人,单挑整个扬州乃至江南的读书人。

    朝廷在扬州推行税制革新,早就传遍了扬州城内城外,士子们在茶寮青楼议论纷纷,连街上的贩夫走卒都知道,对这事,士林中反对居多,赞成极少。

    “与民争利!国将不国!”

    “竭泽而渔!朝中奸臣当道!”

    这还是好的,更激烈的将目标直指皇帝。

    “皇上此举为了出兵塞外,塞外那些胡人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这是穷兵黩武!”

    “士族乃国之基石,皇上这是自断根基!”

    ............

    一时之间,扬州乃至江南士林群情汹汹,无数士子从各地赶往扬州,准备与顾玮辩难,甚至有急切的士子等不及十天之后,迫不及待的赶到钦差行营,准备与顾玮辩难,但被守在行营门口的士兵劝退。

    对士林来说,顾玮的公告是挑战书,对那些门阀世家来说,这份公告无遗是宣战书,最简单的判断便是,十天之后,税制革新将全面推开。

    “这是欺我江南无人啊!”陆峤看着聚集在书院门口士子们,十分轻蔑的说道。

    “白衣书生顾玮也是我江南读书人,贤侄言过其实了。”坐在桌边的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老人轻松的说道,老人面容清癯,头发已经纯白,简单的束在一起,老人很随意的喝着茶。

    “哼,盐税革新,我们总共损失了上百万两银子,明公,这次若再次成功,我江南士族蒙羞受损还是其次,我大晋立国之基亦将崩溃。”

    陆峤的语气中含有愤怒,他没有说出口的是,盐税革新是江南扬州,税制革新还是江南,天下这么大,朝廷凭什么拿江南开刀!这不就是欺负江南无人吗!

    老头姓虞,叫虞文,字云明,是现在虞家的家主,这虞文今年已经六十二了,虞文嫡子有三个,长子虞献,次子虞清,三子虞苏;与别家争夺家主不一样,虞家的三个儿子却不愿意争这家主之位,三子虞苏跑到帝都求学,一去便是七年;二子虞清说出去求仙问道,五年前便跑出去了,现在也不知道上那去了,老大虞献,喜欢诗词,对当家入仕没有什么兴趣,跑到建康的白鹭书院教书去了。

    虞文对三个儿子没丝毫办法,每天在家里骂,家中之事只能自己处理。

    “这次盛怀还顶得住吗”

    坐在虞文对面的中年人神情忧虑的说道,中年看上去四十多岁,穿着件绣花锦缎长袍,中年人名叫张荥,是扬州三大门阀之一的张家家主。

    “顶不住也得顶,”陆峤冷冷的说道:“载波兄,这点无须担心。”

    虽然同为江南一等门阀士族,但张家与陆虞两家不同,这些年,张家缺少优秀人物支撑,这些年虽然有几个子弟在州郡任职,但担任刺史以上职务的几乎没有,故而张家有衰落之态,全凭老祖宗的荣光支撑着,等老祖宗那点福荫吃完了,也就衰落下去了。

    “可硬顶能顶住吗”张荥似乎没听出陆峤语气中的不屑,神情中依旧有浓浓的担忧。

    “载波,这不用担心,盛怀知道此事的厉害。”虞文淡淡的说道,语气又是一变:“不过仅凭他一人也挡不住,所以,后天的会上,我们要给他支持。”

    张荥摇摇头:“仅靠我们也挡不住,唉,皇上为了出兵塞外,什么都不顾了,太祖定下的治国之策也不管了,这甘棠一去,皇上改组尚书台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希平兄,朝中恐怕还要多着力。”

    王泽悠悠的喝着茶,不以为意的说道:“放心吧,载波兄,朝中已经开始了,潘链和太后那,都有人去说了。”

    “潘链”张荥微微摇头:“此人除了收银子,恐怕没什么大用,要不然,盐税革新为何没挡住。”

    “你太悲观了,”陆峤转身说道:“潘链虽然没用,但太后呢,皇上对太后还是很孝顺的。”

    虞文起身走到窗前,看着书院外的情境,好一会才说:“朝中自有朝中诸公,我们只需作好我们自己的事,远山贤侄,巨木先生和稚真先生会到吗”

    “我已经去信,昨天收到回信,巨木先生和稚真先生都答应。”陆峤很肯定的答道,顾玮要挑战江南士林,他们这些江南的一等士族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更何况,江南书院的背后就是他们在支持。

    陆峤在第一时间便给去信,请巨木先生和稚真先生南下,参加这场辩难。

    “魏典魏先生也已经启程南下,估计五天后到。”虞文补充道,随即又有些遗憾的叹口气。

    陆峤心里清楚虞文的遗憾在那,这些人都是北方的,没有一个江南文人。

    魏典名满天下,原为御史令丞,为陈国土地清查,率众叩阙,被罢官入狱,但不久便在众大臣求情下释放,随后返回颍川,在颍川书院教书。

    顾玮的公告发出后,虞文便去信颍川,请魏典南下,魏典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回信说即可起身南下。

    不过,扬州是江南同样文萃繁盛,各书院山长也是精研道典多年之人,再加上赶来的巨木稚真和魏典,这个阵容足够强大了,足以应对顾玮。

    &nbs



第765章 招贤
    告示贴满了全城,告示前挤满了士子,有人摇头晃脑的念着,不时被人打断,有人激动反对,有人沉默不语,有人笑呵呵的打岔。

    “柳兄啊柳兄,下官佩服之极!”

    在书院的另一边的茶楼上,顾玮和柳寒笑眯眯的看着,这个主意是柳寒私下里给顾玮出的,就是为有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辞职潮,即便没有辞职潮,这些人也可以另有用处。

    柳寒随意的歪靠在窗旁,手里端着茶杯,淡淡的说道:“还不知道有没有人来报名,对了,顾大人,听说你也是扬州人,你是在扬州那个书院念书的有没有同窗好友,可以征辟几个到行营任职。”

    顾玮没有回答神情有些黯然,不过,柳寒在他侧后,没有看到,等了半天没听到回答,他看了眼那群书生淡淡的笑了笑,转身回到茶几边坐下。

    “年青人啊,是最容易被操作的。”

    顾玮没有动,依旧看着书院门口,好半响才幽幽叹道:“扬州书院,扬州最好的书院,当年我就很羡慕,可惜家里没钱,只能在家读书。”

    柳寒略微有点意外,顾玮轻轻叹口气,低下头不愿再谈,柳寒也叹口气,似乎在对俩人相似的命运很有感。

    沉默的喝了一会茶,俩人不约而同抬头看着对方,忽然笑了笑,俩人同时起身,离开了这个茶楼。

    柳寒骑马,顾玮乘车,看上去就象众人簇拥护卫着马车。

    马车驶过大街,从街边的茶楼冲出几个书生,拦在车前,冲着马车叫道:“奸贼!乱国奸贼!”

    “顾玮!你祸国殃民!”

    柳寒眉头微皱,马车前负责开路的魏豹缓缓上前,大喝一声:“住嘴!来人!将他们拖开!”

    “慢着!”柳寒轻踢马腹,缓缓上前,看着那些书生,温言道:“朝廷之事自有朝廷处理,你们对顾大人不满,可以去参加辩难,当面质问顾大人,相信顾大人会给你们一个答复,而不是如此冲动,阻拦朝廷钦差道路,须知无恰当理由阻拦朝廷官员道路,按大晋律当枷号三日,速速退下。”

    “大人!我等是梅花书院士子,朝廷税制革新乃乱国之策,朝廷本无此意,就是奸贼顾玮,为谋求权力,一力主张,实乃祸国之贼!”

    “住嘴!”柳寒喝道,声震长街,那书生脸色微变,下意识的倒退两步,柳寒平静的说:“顾大人给了你们说话的机会,八日后,在扬州书院,现在,各位,请让路。”

    请让路,最后三个字,语气平静温和,却用上了无上秘法,书生心神失守,下意识的让开道路,站到边上,等马车过去了,才醒悟过来,看着马车的背影,十分沮丧,又忿忿不平。

    顾玮从头到尾都没露面。

    经过这一事后,前面开路的魏豹加了小心,好在没有再出意外,一路平安无事的回到行营。

    行营门口设有登记点,有小吏专门登记报名,但登记点处空荡荡的,小吏显得十分无聊。

    顾玮过去看了看,登记薄上空白,没有一个名字。

    柳寒微微摇头,顾玮却不在意,叮嘱小吏,有人来报名就登记,然后就住到钦差行营中,行营中已经准备好了住宿,不过要注意,别让人浑水摸鱼,那些不学无术之徒不能要。

    小吏堆笑应下,心中却不以为然,今天摆了一整天,连一个人都没有,还浑水摸鱼。

    “两位,你们可算回来了。”句誕看到俩人,好像卸下一副沉重的包袱,浑身上下都轻松了。

    “各县县令和县丞都到了,目前安排在馆驿,要不要提前见见。”句誕说道。

    明天就要召开税制革新会,下面五县的县令县丞陆续赶到扬州,莫齐在馆驿负责接待。

    句誕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状况,一方面朝廷一定要他推行税制革新,另一方面,下面阻力重重,从门阀士族到官员,全部反对,强行推行的后果难料。

    两边都不敢得罪,可又不得不注定要得罪一边,心里那个苦,不知道该向谁人说。

    句誕的心思,无论顾玮还是柳寒都十分清楚,特别是柳寒,让句誕当正使,顾玮为副使,正是他向薛泌建议的,他原本就是借句誕的圆滑,顾玮在士林的声望,减少盐税革新的阻力,但没想到朝廷居然顺势又推出全面税制革新,而且就定在扬州。

    说是全面税制革新,还不如说是朝政推行新政,目标就是对准士族特权,其阻力之大,可以想象,压根就不是盐税革新能比的,后者不过是小打小闹,前者却是颠覆性的。

    这个时候,再让句誕当正使,那就不合适了,而是要一个铁腕人物,要敢于打破所有一切的勇气,要有准备死在扬州的心理准备,否则压根别想成功。

    “见什么见,他们不过是陆虞张几家养的狗。”顾玮冷冷的哼了声。

    “还是见见好,不如这样,句大人,您去见见他们,听听他们有什么意见。”柳寒提议道。

    句誕马上答应,笑呵呵的走了,顾玮看着他的背影,淡淡一笑,转身去了后院。

    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两军对垒,形势分明。

    柳寒没有过去,转身去了军营,现在钦差行营内外皆安防皆由虎贲卫接管,他重新制定了安保措施。

    “外面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税制革新能不能成,与咱们无关,不过,钦差行营的安全,大人们的安全,就与咱们有关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打醒精神,谁出了问题,在朝廷处理我之前,我先处理你们,到时候别怪我无情!”



第766章 设伏
    这个安排只是预防,柳寒并不认为陆峤虞文他们那样蠢,唐龙不过是小角色,死活都无伤大雅,他倒是很希望扬州这些门阀出手。

    第二天,他没有去参加句誕顾玮召开的会议,依旧在行营大门口,五县的县令和县丞先后到达,每个人都是心事重重,一脸的忧国忧民。

    坐在门口的小吏还是昨天那位,他叫洪阳,他也很无聊,在门口迎接县令们的活还轮到他,站在钦差行营门口的是晁攸。

    “那是盐渎县县令明贤和县丞张和,明贤是张家门生,张和是张家旁系子弟。”

    “那是湖城县令朱亢和县丞刘向,这朱亢以前曾在梅花书院求学,是萧家女婿,刘向是陆家门生。”

    每到一个县令,洪阳便悄悄给柳寒介绍,倒底在扬州郡郡守府混了七八年,对各县十分熟悉,每县令的履历,以及背后的背景都了然于心。

    “大人,”洪阳迟疑下问道:“这人都到齐了,您不去参加”
1...301302303304305...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