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这个方案下发下来,顾玮十分无奈,赶紧给朝廷上疏,建议还是采用原方案,并对原方案作出了些许修改,以满足朝廷的要求。

    但门阀士族拒绝协商,甚至连钦差召集开会也不来,以盛怀领头的扬州官员则不明着对抗,而是暗中推诿,导致税改方案完全无法推行。

    “唉!”顾玮放下笔,重重叹口气,这段时间,他亲自登门拜见了陆家虞家等扬州一等门阀的家主,劝说他们支持这个税改方案,可惜的是没有一家答应。

    “如果还不行,我就实在没办法了。”顾玮说道。

    句誕过去将他刚写就的奏疏和方案拿起来,三下五除二的看过后,轻轻叹口气:“老弟,你这啊,我看朝廷不满意,地方上也不满意,我估计太学和国子监那帮读书人又要出来弹劾你了。”

    “恐怕还有你吧。”顾玮冲他勉强笑了笑,神情中颇为疲倦。

    小童进来给他换了杯茶,然后才退出去。

    句誕苦笑下,与顾玮共事一年多,对他的了解也多了,别看平时温润如玉,可偶尔发出一剑,却直入人心。

    “老实

    说,这是我能想出的最后的办法,如果,...,那我只有向朝廷求去了。”顾玮摇头叹道。

    句誕也同样摇头:“我看够呛,这比上个草案还要严,他们会接受我看还是按朝廷的意思,强力推进吧。”

    俩人心里都清楚,朝廷突然让柳寒掌控扬州郡军权,就是为以后的武力推进作准备。

    江南不是北方边军,八百年来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因此武备废弛,太祖时,江南水师有三千条船,水师官兵有八万人,经过八百年,江南水师也就剩下两百多条船,其中还几十条开不动的,兵力也就三千人。

    扬州郡的郡国兵兵力有两千多人,之所以有这么多郡国兵与十多年前那场与鲜卑的战争有关,泰定皇帝下旨,各郡国招兵,郡国自行训练,以备朝廷调用。那时,扬州郡的郡国兵足有一万人,整个扬州各郡有兵力三万。

    有这五千人




第761章 天下之害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怪,比前世历史上的士绅不纳税还过分,柳寒其实看过朝廷税制革新方案,这个方案有点类似摊丁入亩,不过比摊丁入亩要粗糙。

    西域那些被他控制的国家都实行一体纳税,主要收土地税和交易税,那怕国王也要交税。

    “国王也要交税!”顾玮显然有些惊讶,他不相信的看着柳寒。

    柳寒点点头:“对,曾经有些国王不想交税,但民众不答应,所以,有几个国家动乱之后,国王被废黜,重新立了个国王,这个国王是赞成交税的。”

    这话很简单,可里面有多少腥风血雨,顾玮不用想就知道,可这正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顾兄不希望流血。”柳寒笑道,顾玮苦笑下,没有否认。

    “这个很难,”柳寒很坦率,他略微斟酌下用词才说:“任何体制都有利益获得者,体制革新,势必损坏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就是反对者,就像现在,朝廷推行税制革新,这损害了士族门阀的利益,他们肯定反对,而顾兄又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对他们的要求一再让步,这给了他们希望,再加上盛怀强硬反对,所以,他们的立场就变得更加强硬,所以,顾兄,你一开始就错了。”

    顾玮依旧没有说话,眼神却是若有所思,柳寒也不理会,径直说下去:“朝廷推行税制革新,却没有说税制革新的目的,或者立意,并没有对天下人说清楚,顾兄在士林中小有名气,为何不在这上面作点文章。”

    顾玮悚然一惊,举手拍额,连呼失策失策,然后问:“柳兄既然说起立意,以柳兄所见,这立意当如何”

    柳寒轻轻叹口气:“圣人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朝廷要出征塞外,粮食要百姓出,力夫要百姓担,战场厮杀,也是百姓子弟,那些门阀士族子弟呢美人醇酒,冥想玄修,玩物丧志。”

    “可圣人也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顾玮分辩道。

    柳寒摇头,打断他说:“圣人之意不能曲解,劳心劳力之分不是天然的,劳力者,若努力,可变为劳心,同样劳心者,若不学无术,则为人所治,圣人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圣人从未说过,君子之泽,万世恒传。”

    这些都是记于道典的圣人大义,但柳寒的解读却与当代的主流解读大有不同,可听在顾玮耳中,却十分中听。

    “其次,门阀士族不纳税,对朝廷的危害更重,朝廷税收为何逐年减少很简单,这些减少的税收都在门阀士族手中。士族门阀不纳税,朝廷用度日增,全都加在百姓身上,百姓的税赋越来越重,百姓只能卖地,自己再租种门阀士族的土地,如此,朝廷可纳税的土地越来越少,税收也就越来越少,更过分的是,门阀士族还将手伸到商业上,这扬州一地,有多少酒楼,多少盐场,多少丝绸布匹作坊在门阀士族手中,于是朝廷的税收进一步减少,朝廷为了保证税收,只能将减少的税赋加征到百姓头上,于是百姓不堪其负,只能卖地卖酒楼卖作坊,于是,朝廷的税赋进一步减少。

    老有人在说,祖宗规矩,祖宗规矩是什么八百年前,太祖定下了规矩,可八百年过去了,太祖的规矩还要一成不变八百年前,太祖时,天下有多少人现在天下有多少人

    更何况,太祖还定了,门阀士族不能经商,现在的门阀士族有几家不经商的!这个时候,他们为什么不提祖宗规矩了!”

    顾玮听着,神情越发沉重,眼神却渐渐明亮起来,忍不住大声叫道:“这就是天下之害!对,柳兄说得好,这才是天下之害的本源。”

    顾玮站起来:“百姓失地,要么给士族门阀种地,要么沦为流民,士族门阀乃天下之大害!”

    柳寒微微点头,纠正道:“应该是士族不纳税,乃天下大害,应该承认,士族多数读过书,是大晋的精英,但不纳税,危害太大,关键的是,多数士族还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顾兄要做的是,首先将道理给大家讲清楚,至于税改,则应该采取强力推进。”

    顾玮点头,随即皱眉:“强力推进唉,我就担心,折损过大,损了江南读书人的根。”

    柳寒大笑:“顾兄宅心仁厚,可惜,他们是听不进去的。蓬柱在陈国,开始不一样不想流血,可最后呢,还是不得不流血,而且还流得更多。”

    顾玮苦涩的叹口气,看来扬州的事已经无法善了,可这样作,势必天下震动,士族会有什么反应呢当年邵阳郡王,以王爷之尊,推行改制,最后落得身死政灭。

    前车可鉴!

    柳寒看着顾玮,顾玮振奋之后,又有些迟疑,显然考虑到一些问题,略微思索便大致明白他的想法,心里不由叹口气,看到问题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需要勇气的。

    今晚,说了不少,其实是点醒他,这几个月,他们在扬州浪费了不少时间,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撞,最后还是不得不走回头路。

    走回头路,是因为无路可走。

    如果以前老黄告诉他,士族力量强

    大,即便皇帝也不免束手束脚,这几月,他完全认识到这种强大,他们可以抵制皇帝的命令,而且是明目张胆的。

    燕家这皇帝当得可真憋屈,柳寒在心里嘀咕道,这与他的认识完全不一样,前世看到的那些电视小说,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几乎想作什么就作什么,可现实却是,皇帝束手束脚,一个州刺史就可以挡死他的政策,这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有一点,我一直没想明白,”柳寒看着顾玮,顾玮眉头微皱,不解的看着他,柳寒迟疑下才问道:“这盛怀为何要死阻税制革新他就不怕将来皇帝砍他的脑袋”

    “他当然怕,”说起盛怀,顾玮毫不掩饰他的



第762章 初起微澜
    莫齐,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微胖,原是丞相府属官金曹掾做事,这次到扬州是甘棠举荐。

    丞相府属官众多,全都是甘棠自己挑选举荐,整个丞相府有属官便有四百多人,莫齐在四百多人中并不是最突出的,所以这次被甘棠举荐到扬州,颇令他纳闷。

    他出身兖州士族,但家中并非门阀,反倒比较清贫,属于家道中落,年青时发奋读书,在秋品中获得比较好的品鉴,被举荐给甘棠,成了丞相府属官。

    到扬州这一年多,莫齐的心情经历了大起大落,盐税革新基本成功,这几个月的盐税收入比革新前增加了两倍,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很振奋。

    可朝廷在盐税革新成功后,却进一步提出全面税制革新的计划,而且是当前最重要的国策,可这个国策受到士族阶层的坚决抵制,扬州官府也同样不配合,到现在,税制革新举步维艰。

    作为钦差行营计掾属,莫齐深知行营内幕,这次税制革新,明面上是句誕主持,实际上是顾玮在掌控,这让他有些迷惑不解。

    (前文有误,钦差行营主薄是晁攸,莫齐是晁攸下官员。)

    最大的迷惑便是,句誕怎么会接受这种状况,大权旁落的句誕几乎没有什么意见,甚至还主动配合,毫不掩饰,以至于行营上下,连负责饭菜的伙房厨子都知道,钦差行营的真正主人是顾玮。

    莫齐不明白,所以给他视为伯乐的丞相甘棠去信,在信中隐约提到这事,甘棠的回信也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句誕此举乃避祸之策。

    扬州士族门阀和官员的表现,让他恍然大悟,可这下他就为难了,如果改制失败,他们这些参与改制的人,势必受到门阀士族的追杀,顾玮能保住性命就是幸运。

    相通这点,莫齐差点就上疏辞职,但甘棠一封信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甘棠辞相前给他来了封信,让他一定要守住,绝不能在这个时候退却,那怕要辞职也要在扬州事了之后再走。

    这让他有些迷惑不解,甘棠在信里没有说税制革新的事,只说风险和机会并存,此事当然有风险,可机会呢如果成功,今后自己的宦途就一遍光明吗

    正犹豫不决时,顾玮将扬州郡交给他,这让他大为振奋,莫家已经很多年没出过郡守以上的官员,特别是扬州这富庶的郡,如果税制革新成功,回到帝都,说不定便会外放郡守,这让他极为兴奋。

    税制革新的第一刀,肯定落在扬州郡,莫齐心知肚明,所以“接任”扬州后,他立刻抓紧时间熟悉扬州的政务,同时理清扬州人口和土地。

    顾玮的请帖送出去后,莫齐立刻感到,事情要开始了,今后一年到两年,扬州将是天下焦点。

    为了保证税制第一箭不出意外,他请顾玮下令,让扬州郡下属五个县的县令和县丞全部到扬州,顾玮没问原因便答应了。

    顾玮给了各个门阀和扬州官员五天时间,莫齐只给下属各县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必须赶到扬州城。

    但莫齐没想到,命令刚下,第二天便收到功曹韩章,主薄陆奇,督邮虞葱的辞书。

    莫齐很是生气,强压愤怒将三人请到公事房,希望说服他们收回辞书。

    “朝廷要在扬州推行税制革新,正值关键时刻,诸君在这个时候辞职,是为何意”莫齐语气很冷,神情更是阴沉。

    三人中功曹韩章的官位最高,但却是以陆奇为核心,陆奇只有二十六七岁,面容瘦削,身材硕长,很是风流潇洒。

    “下官当然清楚,下官不赞同朝廷之策,士族乃天下之根,是朝廷的柱石,朝廷此举乃自毁根基,下官难以苟同,可朝廷要推行,下官只能求去。”

    陆奇没有隐瞒自己的观点,神情十分坚决,韩章叹口气,拱手道:“下官也不同意朝廷此策,本来早就该走了,可朝廷迟迟没有任命新郡守,下官不得不勉强留任,可朝廷现在摆明要强行推行此策,下官只能求去。”

    虞葱一直在玩弄手中折扇,他的神情倨傲,虞家子弟用不着对一个下品士族家庭出身的官员客气。

    “咱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什么税制革新,我看是与民争利,朝廷诸公在祸国殃民,在挖大晋祖宗的根呢。”

    莫齐略微沉凝,沉声道:“三位大人,你们的辞呈下官可以转呈顾大人,至于顾大人是不是同意,下官不敢保证,不过,在此之前,各位还是扬州府的官员,当恪尽职守,不可懈怠,否则,朝廷自有制度在。”

    虞葱冷笑下,没有多说,起身便走,还没到门口,莫齐叫道:“韩大人,请留步。”

    虞葱头也不回的出去了,陆奇扭头看了眼韩章,韩章平静的站住,莫齐看着韩章,待陆奇出去后,莫齐才缓缓开口说道:“韩大人,你是扬州府老人了,当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税制革新就要开始,还有两天,顾大人就要召开扬州各门阀和官员大会,这个会后,税制革新就要全面展开,大人在这个时候辞职,朝廷将如何作想,还请大人慎重。”

    之所以留下韩章,莫齐知道无论陆奇还是虞葱,他都不可能劝



第763章 走进暴风雨
    句誕看到俩人,示意他们过去,顾玮和柳寒都回头,俩人赶紧上前。

    “坐吧,德光,敬明,进来坐。”

    句誕很随意,满脸笑容的招呼俩人进去,晁攸莫齐俩人也没推辞,柳寒提起茶壶给俩人倒上茶。

    顾玮含笑看着俩人,晁攸重重舒口气,看了看柳寒,本想嘲讽两句,可又觉着不是时候,便改口道:“大人。”

    刚说了两个字便忍不住苦笑起来,顾玮微微摇头,温和的说:“不急,先喝口茶,慢慢说。”

    晁攸无声的叹口气,也觉着口渴,连喝两杯茶,莫齐倒还好点喝了一杯便放下了,静静的等着,知道没有什么好消息。

    晁攸抬头看着顾玮和句誕,深吸口气才说道:“这两天下官按照大人的吩咐,拜访了梅花书院紫竹书院扬州书院,城外的安平书院,各书院的山长,他们全都拒绝参加,全都反对朝廷的税制革新,大人,各书院的士子在秘密串联,要在大人开会那天,到钦差行营请愿,要求朝廷收回成命,改弦易辙。”

    句誕神情微变,顾玮眉头微皱,柳寒则神情自若,似乎这事与他没有什么关系。

    顾玮轻轻叹口气,没有说话,扭头看着莫齐,莫齐也苦笑下,拿出三份辞呈:“大人,这是功曹韩章,主薄陆奇,督邮虞葱的辞呈,下官虽然尽力挽留,但他们的辞意甚坚,另外各县的县官也在最近两天陆续前来,卑职不知道会不会还有人辞职。”

    顾玮再度叹口气,扭头看着句誕,句誕干笑两声,叹口气:“这下,唉,连士子都不理解朝廷的难处,唉。”

    句誕束手无策,只剩下唉声叹气,不知道的人似乎会觉着,他不过是敲边鼓的次要官员,而不是正式钦差。

    顾玮淡淡一笑:“陈腐守旧,朝廷推行税制革新,之所以困难重重,就是因为这些陈腐守旧的思想,无论士林还是门阀士族,将圣人的微言大义,皆抛之脑后,不过,无妨,本官已经料到了。”

    柳寒皱眉问道:“如果朝廷不准他们辞官,会怎么样”

    “不准辞官”莫齐微怔,似乎还没遇上过。

    句誕说道:“那还用说,自然辞不了,不过,照这样下去,他们也不会尽心,对推行税制革新好吗”

    “我的意见是让他们走,不过,此事要上报朝廷。”顾玮平静的说道:“如果,以后有人要辞职,一律照准。”

    “可...”莫齐欲言又止,神情很是不安。
1...300301302303304...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