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柳寒仔细思考手中的人选,最终还是无奈的摇头,手上的人才实在有限,根基太薄。

    想着想着,忽然觉着窗外有异,这是他首次在不熟悉的地方睡觉,他没有动,气机却已经放出,锁住窗外之人,这人在窗外待了几分钟,然后悄悄退走了。

    神识继续向外放,在客房角落的花坛边角,还蹲着个黑影,柳寒无声笑了,这也太小儿科了,若要出去,怎么会走门。想着神识又向上放,屋顶很安静,没有任何东西,他还能感觉到皎洁的月光和微风吹拂,可窗外,小树林里,却有两个人影。

    “唉,这还行。”柳寒在心里微微点头,至少还知道在窗外放上监控。

    他并不担心秋云会对他下手,这个时候对他下手,那是给他自己找麻烦。

    可如何才能帮秋云脱困呢柳寒想来想去好像只有动用秦王的人,可他又没把握让这些家伙听他的。

    迷迷糊糊的,他睡着了,秋府很安静,他不担心有人会进来做什么,前后门都有人保护,用不着他去考虑安全问题。

    第二天,在习惯性的时间醒来,在床上躺了会,才想起来,自己住在那,他不由苦笑下。

    起身推开门,门外早有两个稚龄小丫头候在那,见到他出来,两个小丫头恭敬的施礼,柳寒见她们手中拿着水壶和面盆,知道她们过来做什么,于是,他让开路,走到园子里,这才看清这间园子。

    这间园子不大,沿着回廊与月亮门衔接,两边有花坛,花坛中草木稀疏,园子中间,有两个下人正打扫着昨夜的落叶,空气清新,闻着有股淡淡的湿润。

    “老爷,洗漱已经备好,老爷是现在要用吗”

    柳寒点点头,两个丫头的年岁都不是很大,看上去也有十四五的样子,眉眼中还带有几分清涩,有些好奇,也有两分胆怯的看着他。

    柳寒冲她们微微一笑,然后进屋,另一个小丫头站在面盆边,看到他进来,立刻提起水壶,往面盆里倒上水,然后将面巾放进去,浸透后拧干,踮起脚准备给柳寒擦脸。

    柳寒连忙伸手:“我自己来。”

    说着便要接过毛巾,小丫头愣住了,小心的问:“老爷,是不是奴婢做得不好”

    柳寒笑了下说:“我习惯自己来。”

    小丫头迟疑下问:“老爷是不是担心奴婢做不好,老爷放心吧,住这的客人都是我们姐妹伺候的。”

    “这倒不是,”柳寒笑道:“我真习惯自己洗,在家里也这样。你们二公子起来没有”

    “奴婢不知,二公子住在后院,我们是在客房伺候的。”小丫头答道。

    柳寒伏下身子,深吸口气,热水带着新鲜木材的清香,让他有些陶醉。

    小丫头在边上低声解释:“老爷,这是樟香木新作的。”

    柳寒没有说什么,与秋家这样的贵族相比,他还是个丝,樟香木不算名贵,可天然带有一种香味,热气一熏,香气满屋,市场上价格不菲,一般只有贵族人家才用得起。

    柳寒将脸擦洗干净,门边的小丫头将盆端出去,身边的小丫头又拿出个面盆,在里面倒上清水,柳寒有些不解,小丫头很聪明,立刻知道柳寒不知作什么,于是拿起边上的一个小瓶,从瓶里倒了几滴绿色液体进去,水立刻带上了一层绿色。

    小丫头又将毛巾放进盆里,然后轻声对柳寒说:“老爷请净面。”

    柳寒想问,可又不愿被小丫头看扁,于是又洗了一遍,毛巾擦干后,柳寒摸了摸脸,心里明白大约是什么东西了,这玩意恐怕就是个护肤用品。

    洗过之后,小丫头又给柳寒梳头,以往柳寒的头发都是天娜三女梳,出门在外便是下面的男人随便梳一下就行。

    可这两小丫头则不一样,一个给柳寒梳头,另一个则开始给柳寒松骨,小手在柳寒身上不时敲打,拿捏得极其准确,以柳寒的宗师修为,都能感到舒服,可见两小丫头受过严格训练。

    松骨持续时间并不长,主要是两条腿,这让柳寒有些不解,可也不好问,让两个小丫头小瞧了,不过,两个小丫头这一弄,他倒起心了,想看看这个时代贵族家庭的生活方式。

    小丫头松骨过后,又拿起柳寒的靴子,到屋外去了,料来是清洗靴子去了,果然,过了会,小丫头拿着靴子进来,靴子已经变得象新的一样。

    “你们每天都这样吗”柳寒问道。

    小丫头摇摇头:“家里客人少,我们姐妹的活不多。”

    柳寒笑了下改口问道:“家里来客都这样吗”

    小丫头点点头:“有些这样,有些不这样,象那个鲁公子,就很简单,穿的是草鞋,头上随便笼一下,插根簪子便行了。”

    “二公子也这样吗”

    小丫头摇头:“奴婢不知,伺候二公子的自然有二公子房里人,我们只是小丫头,只负责这园子。”




116.第116章 一举两得
    柳寒看看四周,这里是秋家后花园,地面上干干净净,落叶都被扫到一边,池塘的水清澈见底,游鱼在池底游动,园子里除了他们俩人再无其他人,下人们一个都瞧不见。

    “大将军,恕我直言,”四周没人,柳寒心里有数,恐怕秋云在不希望俩人的谈话被第三人知道,于是便直言自己的担忧:“我不清楚您的处境,然而从目前来看,我非常担心,所以,我想暂时停一下送粮计划。”

    “万万不可!”秋云神情顿变,急忙阻止:“这个计划一停,恐怕凉州立刻便是生灵涂炭。”

    秋云很清楚,柳寒不是说着玩的,如果他想停,那就肯定能停。拓跋部落买粮的钱是柳寒出的,瀚海商社事先储备了数万石粮食,所以,没有柳寒,这个计划立时就进行不下去。

    “凉州生灵涂炭!”柳寒冷笑两声:“我现在担心的是我瀚海商社被涂炭了,而且还要背上卖国的名声!”

    秋云顿时无语,柳寒神色惨然,神情略有些激动:“大将军,我不说什么为国为民的屁话,可我在这件事上没有自己谋一分利,这点您该承认吧!”

    秋云无言以答,柳寒又说:“我的要求很高吗我的要求仅仅只有一个,安全。可您现在连这个都不能给我,我凭什么还要干下去”

    面对柳寒质问,秋云完全无法回答,俩人同时陷入沉默,秋风从水面拂过,带来阵阵凉意,秋云神情萧瑟,目光有些呆滞的看着水面。

    柳寒心里却不像表面上那些激动,相反还很冷静,现在不比在凉州时,除了秋云,他还有件护身符,那就是秦王,他相信,若秋云出了事,秦王至少还可以护他一会。现在,他要作的是逼秋云,让秋云透露更多朝廷内幕,他相信,停了送粮,他固然很麻烦,可不是没有脱身之计,但秋云的麻烦就大了。

    什么凉州生灵涂炭!首先被涂炭的便是他秋家!秋云不会看不到这点。

    “其实,上次见驾,我便向皇上报告了驱虎吞狼之策,”秋云看着水面的阵阵涟漪,思绪似乎又回到上次见驾时的情景,幽幽的说道:“皇上是同意这个策略的。”

    柳寒心里巨震,神情陡变,惊讶之极的看着秋云,后者的神情带着浓浓不解和无奈。

    “所以,开始有人弹劾我时,我没在意,因为皇上已经知道了,而且是赞同的,”秋云叹口气:“可太子回来后,却象不知道似的,所以,我猜不透,皇上究竟是怎么想的。”

    柳寒现在有些明白了,要么皇上没有告诉太子,要么太子别有深意,转念一想,还存在一种可能,皇上告诉了太子,可太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要打压秋云,如果是最后一种,那么秋云可能有什么让太子不放心的地方。

    “皇上病重,太子监国,”秋云又象是对柳寒说,又象是在喃喃自语:“太子,还是年青了。”

    秋云坚信自己这驱虎吞狼之策是正确的,至少在目前是正确,朝廷府库空虚,天下流民四起,兼之皇上病重,眼见不起,兄终弟及,流言不断,可以说大晋现在是内忧高于外患,必须先安定内部,才能对外用兵。

    柳寒依旧沿着自己的思路,秋云有什么让太子或者说皇帝不放心的呢他不知道,对于秋云,他了解得还是太少,这只言片语,还无法让他做出判断。

    “大将军,您以前和太子有没有过矛盾”柳寒决定单刀直入,秋云闻言有些惊讶,随即好像明白了点什么,迟疑下没有回答。

    “大将军,现在我和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拴在一起的,”柳寒诚恳的看着秋云,秋云沉默着,过了会才略微点头,柳寒接着说:“所以,我希望了解多些,您现在的状况,我想和朝局有关。”

    尽管柳寒说得婉转,秋云是什么人,一听就明白了,他在心里苦笑下,他何尝不知他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朝局有关,可这朝局,有时候,他以为看清了,可有时候又让他感到糊涂。

    柳寒不想绕圈子了,和秋云这种老油条绕圈子根本绕不过:“大将军,我想问一下,皇上的病,还能不能好”

    秋云的目光陡然严厉起来,象把剑盯着柳寒,这是朝廷最大的机密,谁敢在这上面胡说八道。

    柳寒却象没察觉似的,依旧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下去:“我不知道皇上的病能不能好,可四大总督返朝,除了齐王外,绝大多数藩王就藩,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在安排后事。”

    秋云默默的听着,没有打断柳寒,至少最初他的判断和柳寒一样。

    “大将军回朝不久,便传出弹劾之事,随后太子监国,尚书台人事变动,我以为这几件事是有联系,绝不是孤立的。”柳寒说着:“我原来的判断是,皇上自知不起,所以安排太子监国,准备权力移交,而您遵旨返朝,获得了皇上的信任,可弹劾一事持续不断,这又让我迷惑不解。”

    “有何迷惑不解的”秋云反问道。

    柳寒苦笑下:“正常情况下,这事只要您上了自辩折之后,这事就该和缓,因为您的做法就算有错,也只是小错,更何况不一定是错的。可现在我们面临的是非正常情况。”

    秋云又不说话了,柳寒看看他的神情,然后才小心的说:“朝廷面临权力移交,太子需要建立威权,竖立权威的最简单的法子就是,惩治一个位重权高的重臣,震慑群臣!”

    柳寒说着便看着秋云,秋云面无表情,可柳寒却知道自己打中了他的软肋。

    “大将军,我丝毫不怀疑驱虎吞狼之策的正确性,可现在看来,您好像被太子选中了。”

    停顿下,又补充道:“而我,好像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柳寒一口气说完之后便不再言语,端起茶杯喝茶,说了这么多,隐藏的意思就是,今儿咱们摊牌,要么你让我安心,要么那粮食就别送了。

    秋云当然听出了柳寒的潜在之音,他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个人,最初这个人给他的印象是狡诈油滑,可后来又加了两分果决,原因是瀚海商社很快行动起来,他还没离开凉州,第一批粮食便启程送往外塞外。

    可现在,这些印象中,又增加了敏锐,哦,还有渊博;不敏锐不会感觉到他的困局,不渊博不会清楚现在的朝局。

    当然这个印象中也有消失的部分,比如,油滑,还有,狡诈。

    面对有些咄咄逼人的柳寒,秋云很慎重,他清楚,如果不能打消柳寒的疑虑,那么送粮计划恐怕真的会终止,驱虎吞狼之策将半途而废,秋家恐怕也就大祸临头。

    秋云凌厉的目光渐渐变得温和,又渐渐变得无奈,轻轻叹口气:“驱虎吞狼之策,我早已禀告皇上,皇上当时也是赞同的,可朝中大臣不知,那些个御史,就知道我大晋富有天下,威凌四海,可不知道我



117.第117章 皇帝的决断
    圆脸的小程子在阁内轻手轻脚的忙活着,不时悄悄抬眼看看皇帝,皇帝拥着被子,眼睛微闭,他的神色更差了,脸上象蒙上了一层灰色,头发散乱的摊在枕上。

    房间里有股淡淡的香味,小程子在心里轻轻叹口气,入秋之后,皇上的精神头更差了,几乎就下不了床。太子回朝,监国理事,分担了皇上的公务,皇上这才稍微轻松了点。

    可小程子却在担心,他不知道皇上有什么安排,可伺候皇上这么多年,他隐隐觉着这里面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园子里有动静,小程子眉头微皱,立时拉下脸来,这都什么时候,这帮小兔崽子没王法了,正要推门出去,门先开了,穆公公进来了。

    小程子赶紧上去请安,穆公公抬头阻止他,低声问皇上今天怎么样了,小程子微微摇头,穆公公担忧的问:“参汤用过没有”

    小程子点点头,可随即又说:“林太医说,参汤现在用处不大了,只能用参灵汤,可干爹,您知道,这火云石没多少了,再找不到,就断了。”

    穆公公闻言神情焦虑,火云石,就像是块真石头,这段时间,内卫们被他逼得都要疯了,可这火云石就是没踪影,也不是完全没有,可找到的多是零碎的,而且品级不高,严重影响参灵汤的药效。

    “小木子来了吗”

    房间内传来皇帝的声音,穆公公连忙进去:“皇上,奴婢来了。”说着走到床前,仔细打量下皇帝的脸色,然后笑着说:“皇上今儿的精神不错。”

    皇帝露出一丝笑容,眼中却有些许悲哀,穆公公假装没看见,过去检查了下药碗,又拿起来闻了闻,皇帝看着他在边上忙碌,过了会,穆公公才过来。

    “皇上,秋云上疏,请求致仕。”穆公公低声说道,皇上眉头随即皱起来,脸上布满阴云。

    穆公公轻轻叹口气:“他大慨是被这些弹劾给吓着了,另外,恐怕心里也有委屈。”

    “太子呢”皇帝冷冷的问道。

    “太子殿下召集尚书台和丞相太师他们商议,准备驳了。”穆公公低声答道。

    皇帝听后没有言语,目光转向窗外,看着窗外有些阴霾的天空,穆公公没有言声,只是静静的等着,过了好一会,皇帝才说:“齐王的意见呢”

    “王爷的意思是秋云功高,送粮也是事出有因,太子应该劝慰挽留。”穆公公说着偷偷打量皇帝的神情,皇上的目光有些阴冷,嘴角露出不屑。

    “收揽人心罢了!”

    穆公公心猛颤,皇上对齐王的猜忌居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他不敢多说一个字,只能沉默以对。

    “太子呢”

    “但左辰认为,秋云此举于国不利,乃养虎遗患之举,故应追究秋云之责,考虑其功,可以高爵遣乡。”

    皇上面无表情,穆公公小心的看了看才接着说:“裴舒和潘链的意见也不尽相同,潘链赞同齐王主张,裴舒则认为秋云此举有害亦有利,两权相间,利大于害,秋云既然回朝,若朝廷不同意,可命凉州头停职送粮即可,不用追究责任;其次,他举荐秋云担任大将军。”

    皇上依旧没有开口,可穆公公伺候他多年,却感觉到他那死气沉沉的目光中多了些东西,他等了会,又继续说:“太子并没有将秋云的折子转交大臣们,下面的人还不知道,据老奴所知,不少大臣正在串联,准备继续弹劾秋云。”

    皇帝还是一动不动,穆公公只好接着说:“秦王上疏,依据皇帝的意思,他已经在雍州推行治理流民之策,不过不少士族门阀不满,认为此举有损士族的名望,要求对庶族荫户加以限制。
1...3435363738...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