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之所以会演变为坦桑尼亚,是因为英国人最初,在认可德国对坦噶尼喀殖民权的同时,

    争取到了,领有沿海两个岛屿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的保护权。

    在葡萄牙人的势力衰弱之后,来自阿拉伯半岛阿曼地区的阿拉伯人,曾经在17世纪南下东非海岸,重夺控制权。

    并恢复、新建了一系列贸易城邦,桑给巴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由于在一战后,都归属英国的坦噶尼喀、桑给巴尔这段,曾经分属德、英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二者先是分别独立,然后很快再合并为一个国家。

    尽管失去了独立地位,但面积、实力,完全无法与坦噶尼喀抗衡的桑给巴尔,也由此把自己的标签加入了新的国名之中。

    南苏丹并非是唯一一个,在地缘z治归属上有多重选择的国家。

    位于坦噶尼喀湖与赞比西河之间的“赞比亚”,也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

    以班图人覆盖的赤道及其以南的“班图地区”来说,赞比亚算得上是地理中心。

    由于并不是班图人南下的主路线上,班图尼格罗人大量进入这片高原的时间,

    其实并不比葡萄牙人“发现”黑非洲的时间要早,也是在16世纪前后。

    铜矿是北罗得西亚(赞比亚)的主要矿石资源,不过比起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的金矿来说,赞比亚的资源吸引力,就要小的多了。

    这使得赞比亚,无论在阿拉伯还是欧洲贸易时代,都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记。

    后世国人对赞比亚却很熟悉,甚至有很大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来源于一条,帮助赞比亚打通出海口的“坦赞铁路”,其最主要是运输铜矿。

    这条铁路的意义是如此的重大,以至于后世天朝用更先进的技术,更合理的运作方式,

    在东北非修建类似意义的“亚吉铁路”时(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

    还会被媒体冠以“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之名。

    &nb




第665章 大国崛起(六十五)
    卢旺达与布隆迪两个国家人口结构相似,占据人口绝对多数,约85%的都是胡图族。

    种族屠杀的主要对象,则是属于少数m族的图西族。

    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不让英国独得“德属东非”的遗产,卢旺达、布隆迪,当时称“乌隆地”被分配给了比利亚。

    基于阶级史观,后世人们看到的公开报道会认定,z族屠杀的根源在于殖民时代,欧洲殖民者,扶植少数派图西族统治胡图族的做法。

    欧洲殖民者扶植图西族的理由,也非常的“肤浅”,仅仅是因为图西族肤色似乎较浅一些,五官更接近欧洲人。

    然而,实际情况是,两族之间的这种统治关系,并不是在柏林会议之后才形成的,而是延续了长达数百年。

    从z族角度看,后世的胡图、图西两族,都属性班图尼格罗人,且语言非常的相近。

    其中,胡图族最早在公元2世纪,可能就已经迁入大湖地区,图西图则是在公元16世纪前后迁入。

    在水草丰美的大湖地区放牧长角牛,是当地的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只不过,后来者的图西族掌握牲畜的所有权,胡图族则通过租赁牛群来维持生活。

    这使得两族之间的民族关系,又可以被理解为统治与被统治的阶级关系,富裕的图西族,很自然的会取得z治上的统治地位。

    以至于在成为欧洲殖民地之后,欧洲人可以通过财富多少,来简单归类图西、胡图两族。

    在16世纪时,图西族与胡图族之间的差异,是否比20世纪要大的多,人数较少的图西族,

    又是如何成为统治阶层的,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是很难弄清的。

    考虑到在文明层级,要高得多的天朝,类似北方民族入侵,并取得长期统治权情况也很多,这点应该不难理解。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后世所谓的图西族,一定吸收了部分原来胡图族的成分,就像所谓旗人中有很多汉人一样。

    不太确定的一点是,长角牛这种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很有可能是由图西族带入的,

    更早进入的胡图族,当时则有可能还处在,原始的渔猎/原始农业阶段。

    至于后来欧洲人,更加倚重图西族来维持当地统治,更多是一种顺势而为罢了。

    毕竟,如果没有特别的需要,殖民者并没有必要,打破原有的统治秩序。

    比如后世m族结构相似,且相邻的卢旺达、布隆迪地区,之所以被分为两个国家。

    是因为在德、比建立统治之时,这片山湖交错之地,已经自然形成了,两个由图西族统治的王国。

    在一人一票的民主风刮遍全球之际,处于阶级底层的多数m族,推翻少数派的统治m族,几乎是一种必然。

    即会有南非那样和平完成z治转换,并成就黑白两个“诺贝尔和平奖”总统,白人前总统德克勒克,h人总统曼德拉的样板。

    也会有卢旺达大t杀这样的血腥案例。

    是不是多数派掌权之后,就会拥有更光明的前景,就只能由历史来证明了。

    在大历史的视角下,人口始终是最重要的“地缘”要素之一,选票和战争都是,显现这一要素影响力的方式之一。

    很多统治者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口,消化一片土地的话,

    那么,不管你的强势地位,能够保持多久,最终都还是会失败。

    做为大航海事业的先行者,葡萄牙人被后来者超越,甚至没有像西班牙那样,阶段性的成为,全球性霸主的原因有很多,人口不足,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



第666章 大国崛起(六十六)
    虽然订立一个z治统一的终极目标,更多是一个挂在天际的理想,但并不妨碍各方以务实的心态,去推进经济方面的合作。

    毕竟,不管是从改变上层建筑,还是提振眼下经济的角度,打破地区经济壁垒都是必须的。

    纯粹从种族、语言、地理结构等基本地缘要素来看,东非国家的这一预期,倒也算得上是有基础的。

    不过,无论是z治还是经济上的连通,都必须先做到交通的连通,而路网建设,却又是最难最费时日的。

    东非共同体正式成立之前,成员国就试图从英、比、美等西方国家,寻求经济上的帮助,来完善各国的基础建设。

    只是,从最终的情况来看,正在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并且一直秉持着“要想富,先修路”战略的天朝,应该是最有可能帮助东非诸国,实现梦想的国家。

    东非共同体互联互通的基础,是由蒙巴萨港起向东非腹地延伸,经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连接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南苏丹,甚至刚果(金)东部的“东非铁路网”计划。整个计划预计2030年建成。

    2015年,整个计划的第一段“蒙内铁路”,蒙巴萨至内罗毕已经由天朝企业承建开工了。

    显而易见的是,这一计划如能成功实施,将极大提升肯尼亚在东非国家,乃至整个非洲的话语权。

    因此,尽管在建设中,不出意料的又遇到的人权、环保方向的阻力,但还是很有希望成为,复制“亚吉铁路”的又一个成功标准。

    事实上,最早提出“东非联邦”设想的,是该地区的前宗主国英国。

    上世纪50年代,在非洲独立浪潮已不可逆转之时,英国曾经希望将治下的“英属东非”,包括:

    桑给巴尔、乌干达、肯尼亚,以及从德国人那里,接收来的坦噶尼喀组合成“东非联邦”。

    无奈当时急于d立的原住民们,并不支持这个宏大的计划,而是各自谋求d立了。

    至于最早进入斯瓦希里地区葡萄牙人,却从来没有关心过东非的z治形态。

    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块通过印度的跳板罢了。

    虽然同属斯瓦希里城邦体系,但蒙巴萨和马林迪两城,对于葡萄牙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前者因认定,这个后来者,一定会对自己的贸易得益构成威胁,而非常的冷淡。

    后者则相信,葡萄牙人可以帮助自己,在与蒙巴萨等城邦的竞争中,获得额外的的优势。

    在任何一个不管紧密还是松散的集团中,这两种态度的存在,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一些看似整体实力有限的族群/z治体,能够做到“蛇吞象”,正是看到并利用了,对手内部的缝隙。

    而所谓z治家、外交家的生存空间,也正在于此。

    葡萄牙人在马林迪不仅得到的补给,还得到了接下去航行的方向。

    一位叫作伊本.马吉德的阿拉伯航海家,成为了葡萄牙舰队的领航员。

    按照传统的沿海岸航行法,达伽马需要继续沿非洲海岸线北上,经索马里进入阿拉伯半岛的阿曼沿海,然后再由沿伊朗高原边缘,进入印度河下游地区。

    奥斯曼帝国到并不会,成为达伽马前行道路上的障碍,因为这个突厥帝国,此时的直接统治区,还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及巴尔干半岛。

    埃及、叙利亚,以及汉志地区,则处在马穆鲁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不过,葡萄牙人开拓印度洋航路后不久,奥斯曼帝国便完成了,对上述地区的征服。

    将控制线,延伸至波斯湾北部及亚丁湾奥斯曼,随即开始直接染指印度洋贸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奥斯曼帝国是在1517年,吞并了马穆鲁克王朝的。

     



第667章 大国崛起(六十七)
    印度、东南亚,甚至天朝西南地区,每年5-10月份,都会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南季风,为上述地区带来来充沛的降水。

    尽管这些降水,经常会造成洪涝灾难,但在掌握自然规律之后,这些地区的人民,

    还是依靠西南季风的润泽,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农业地区,以及人口密集区。

    达伽马是在1498年4月抵达肯尼亚,并于当月24日从马林迪启航。

    马林迪的位置距离赤道,仅有约250海里的距离,这意味着幸运的葡萄牙人,

    恰好能够赶上,北印度洋即将刮起的西南季风,抵达他们梦寐以求的印度。

    随着达伽马一步步的迫近印度,令葡萄牙及整个欧洲为之沸腾的“发现”,终于要在,这个世纪相交之际到来了。

    无论对于贸易者还是掠夺者来说,一处文明之地,远比一片荒蛮之地,哪怕资源丰富的荒蛮之地,要更有吸引力。

    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更加密集、文化、技术更发达,z治体系更成熟的话,那么它所积累的财富,也必将是惊人的。

    在欧洲人的思维里,印度早已被描述为一片黄金遍地的土地,不过很显然,他们还需要花很长时间,来了解这片土地。

    这对于后世的国人来说,其实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佛教、种姓、雅利安、宝莱坞等种种源自印度的标签,已经深深的印在了国人的脑海中。

    之前随着亚历山大、成吉思汗等征服者的征程,我们也多次翻越兴都库什山脉,从西北方向触及过这片大陆。

    但这些碎片式的信息,还不足以帮助我们,形成一个关于印度的大历史架构。

    更何况,这次达伽马登陆的地点,是之前内容并没有触及过的“南印度”。

    技术上看,大英帝国的登场,将是一个解读,印度地缘结构的最好契机。

    毕竟后世印度-南亚次大陆地缘z治结构的形成,也与这个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史,有着直接的关系。

    然而,做为大航海时代开启的直接动因(寻找印度),借助葡萄牙人的登陆,来梳理一下印度中世纪及之前的历史,也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印度比之黑非洲那些尚处在文明前,或初级阶段的地缘板块,看起来要强大太多。

    随着欧洲列强,在印度洋及其周边地区的扩张,最起码大家会感兴趣,

    印度本土文明有没有机会,遏制这一势头,又或为什么没有做到这点。

    基于天朝、印渡两国,都是屹立于亚洲的两大文明古国,从大历史的角度,将两大文明的变迁史,

    及地缘z治结构的变化做一个对比,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古老国家的前世今生。

    尤其,两者似乎在各方面,都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两条道路。

    首先,就“印度”这个标签的初始含义来说,并非指向的是后世的印度,而是大部为b基斯坦所有的印度河平原。

    最初,在“印度”这片土地上创造文明的,也不是大家熟悉“雅利安人”,

    而是后世生活在南印度的“达罗毗荼人”,这些黑皮肤土著所创造的文明,被称之为“印度河文明”。

    西南季风所带来的水气,从印度河流域东侧滑过,滋润了后世属于印度的恒河流域、德干高原等地区。

    却没有给印度河平原,带来多少降雨,同时被错过的还有阿拉伯半岛。

    整体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的印度河平原,纯粹从气候角度来说,本该是一片沙漠的。

    不过幸运的是,印度河平原的西、北两部,是由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青z高原,
1...201202203204205...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