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所组成的高地集水区,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




第668章 大国崛起(六十八)
    如果将哈拉帕文明所处的时段,对应天朝历史的话。

    大家会发现它所兴盛的年代,大体与华夏文明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相对应,即公元前21-前16世纪。

    两大文明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处在青铜时代初期。

    除了部分使用青铜器以外,还有大量石器时代的工具遗存。

    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华夏文明数千年来一脉相承,并使用了技术上,最有利于承载历史的汉字。

    这使得后来的国人,即使再难看到夏王朝的遗迹,也有理由相信它的存在。

    而印度河文明,却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案例。

    如果不是20世纪初的考古发现,后世的人们会依然相信,雅利安人才是这片土地的文明初创者。

    就21世纪的情况来说,有遗址支撑印度河文明,能够显露出更多的信息。

    如城市、灌溉农业遗址,甚至印章文字。

    不过,即便是夏王朝考古获得重大突破,多处遗址都能够,和历史记录相互印证的夏王朝,

    也在国际上得不到,那些冒充别国文明的殖民国家的认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夏王朝比印度河文明更有生命力,如殷墟之于商那般。

    印度河文明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其实并不是孤例而是常例,如华夏文明这样,数千年一脉相承下来才是特例。

    这与两大板块所处的地缘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

    印度河流域所处的位置,固然使之更有机会,与周边文明地区交流并受益,但也让它处在,一个更危险的境地。

    那些从西、北方向,或陆或海而来的外来因子,并不总是通过和平的手段进入。

    相比之下,华夏文明就要“安全”的多了。

    当然,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

    这一地缘上的封闭性,也曾经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这段时间里,

    让中央之国没能踏上,工业化时代的第一列快车。

    一般认为,印度河文明的终结者,是从西北方向而来的雅利安人。

    然而,就考古方面的证据来说,印度河文明,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就已经呈现出衰弱的迹象。

    造成这一情况有直接原因,有可能是冰川融化,所带来的过量洪水。

    也有可能是,其它外来民族的入侵,毕竟印度河流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地缘板块。

    如果有人抢在雅利安人之前,给过这个文明,以致命的破坏也属正常。

    不过从雅利安人的记载来说,他们的确是那些黑皮肤土著的征服者,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塑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地缘结构。

    事实上,几乎与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同时期,东亚的的夏王朝,也在大约公元前1600年,

    同样遭遇了,来自北方“商人”的致命一击。

    与终结印度河文明的雅利安人类似的是,取代夏人,建立“商王朝”的商人,也是一支游牧属性的民族。

    做中印文明比较的话,真正让人感兴趣的,正是这之后的历史。

    东亚与南亚地缘文化的不同走向,也正是由此开始。

    葡萄牙人并不是,最早到达印度的“白种人”。

    雅利安人的入侵,是让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事件。

    雅利安人变成了“印度人”,也因此,在种族属性上,经常被归入,与欧洲人类式的“高加索人种”(白种人)。

    然而,问题在于,后世生活或文学作品中,所看到的印度人,尤其是南印度人,

    很多要与人们印象中的“白种人”,有很大差别。

    尤其在感官上,要“黑”得多,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热带气候影响所能解释的。

    &nbs



第669章 大国崛起(六十九)
    正是由于在迁徙时间、方向上不同,才在最终定居地造就了种族属性相近,语言上却有所差异的不同族群。

    比如,向西迁往欧洲方向的雅利安人后裔,就分别形成了凯尔特人、拉丁人、希腊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波罗的人等族群。

    上述几个族群标签,之所以能够并立,是因为它们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之下的“语族”级别。

    在现实z治中,这些语族下面,又会因各种地缘环境差异,分化出许多民族来。

    关于诸印欧语系m族,在欧洲的前世今生,在我的《理想国》这本书的下册中,已经详尽理出过脉络来。

    现在,随着葡萄牙人即将登陆印度,我们的关注点,是那些些南迁雅利安人。

    伊朗高原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的必经之路,由此也造就了,雅利安人南支的两大语言集团:伊朗语族和印度语族。

    后者就是通常所说的“印度雅利安人”,也正是这支雅利安人所创造的宗j,成为了后世印度文化的基础。

    从人类认知的角度,解读宗j的发展过程,无论东西方,大体都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万物有灵,即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多s信仰、一s信仰。

    基于理解自然的能力有限,最初的人类,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魂,也包括自己的祖先。

    并试图用祭拜的方式,使自己免受其害,或者庇护自己。

    这种自然崇拜的做法,在后世依然十分普遍。

    比如说,在天朝许多地区,一棵树龄明显比周边树木,高出一个量级的古树,

    往往会被当地民众,认为是有“灵”性之物加以祭拜,就是万物有灵观念的遗存。

    祖先崇拜是宗j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随着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以及知识/经验的积累,

    原始氏族阶段的人类,开始寄希望于祖先的灵魂,能够给自己以最大的保护,包括对抗其他氏族的攻击。

    这一阶段,并不是和万物有灵阶段割裂开,而只是说,在万物有灵的“泛灵论”观点中,

    寻找一个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主灵。

    以刚才天朝民间崇拜神树的案例来说,这种行为,并不会影响天朝宗j思维中,祖先崇拜的中心地位。

    在转换的最初阶段,人类并不十分确定,自己的人类祖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

    帮助自己对抗自然力,图腾崇拜文化便因此而诞生。

    图腾崇拜的表现,一般为将某种特定的动物,有时也可是植物,视为自己氏族血统的一部分,

    加以崇拜,因此,也可以被归为祖先崇拜的一种类型。

    比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就是图腾文化的反映。

    技术上,有可能是各氏族图腾之集大成者的“龙”,以及华夏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其实都是图腾-祖先崇拜文化的产物。

    在原始氏族阶段,为自己的族群,标明一个图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自己的氏族,与其它氏族区别开来。

    毕竟,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终将发现,自己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自然力,而是与自己相同属性的“人”。

    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这些宗j类型,往往会被归类为“原始宗j”,

    甚至不被认定为具有宗j的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一s教的西方人,往往会认为国人是“无s论者”。

    而我们自己在生活当中,却总感觉各种宗j性质的活动,却比比皆是的原因。

    即使在无神论占主体思想的后世天朝,也常常被鄙称为“封建迷信”。

    至于那些貌似层级更高,有体系j义的多s、一s信仰,则被认定为有合法地位“宗j”,

    加以保护,虽然之前



第670章 大国崛起(七十)
    达罗毗荼人在种族上,属于“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h人。

    在武力和体质上,都占尽优势的雅利安人,自视为“高贵之人”,雅利安的原意。

    雅利安人并不愿意,自己的种族特征受到“污染”,由此而生的种族隔离制度,

    也就是后世大家所说的“种姓”制度,所谓“种姓”二字的原始含义,即为肤色。

    文化是人类摆脱原始宗j阶段的重要武器。

    正是通过文字的记录、整理,仅仅依靠祭师口口相传的原始宗j仪式,开始体系化,并最终进化为,有典籍传承的多s/一s教。

    记录和神话雅利安人早期历史、文化的古老文献,是四部被称之为“吠陀”的经典,合称“四吠陀”。

    吠陀经也是后世印度j,与早期婆罗门j最根本的经典,编订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这一被印度文化形成的历史阶段,被称之为“吠陀时代”。

    如果对照天朝历史,大体就是商朝至东周的春秋时代。

    在这个时代,东亚的华夏文明,同样确立了,以“周礼”为表现形式的系统化行为规范。

    也可以说,两大文明的社会典章制度,基础都是在这一阶段打下来。

    接下的历史,两大文明的走向,依然惊人的相似。

    天朝开始由春秋时代,转入战国时代,印度则同样进入了“列国时代”。

    当然,两个时代的相似点,决不仅仅在于出现群雄并立的局面。

    我们的春秋-战国时代,大家应该相当熟悉了。

    首先,这是一个国家形态重塑的过渡阶段。

    随着战国阶段的结束,之前由周王朝强化过的“封建”模式,开始退出舞台。

    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特征的帝国形态,登上东亚地缘z治舞台,并由此在这片土地上,运行了2000年。

    其次,这又是一个各种学说,竞相登场的时代。

    儒、道、法、墨、纵横……构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

    地缘z治上异彩纷呈的局面,是这些学说涌现的基础。

    基于竞争的需要,各国统治者都希望,借创新思维之机,取得比较优势。

    值得注意的背景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群雄并立局面,是经过长时间磨合,自然博弈形成的。

    看似纷杂的局面,内核却存在很大稳定性。

    以至于,秦国凭借军事优势,完成一统之后,很快就又在,以项羽为代表的,六国贵族的反攻下土崩瓦解。

    而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基于时间沉淀,而形成的稳定性,一方面使得统治者意识到,

    需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改变的绝不仅仅是某一个点,而是需要触及根本的全方位一揽子解决方案。

    所谓“变法图强”中的“法”,并不是专指律法。

    法字从水,其本意为公平、平衡,一个兼顾各方平衡的,能够建立新秩序的“法”,才是真正的。

    另一方面,诸国在战略层面谋求突破的需求,促使参与争鸣的各家学说,

    都趋向于从更深层次的哲学层面,来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至后人在评说那个时代时,都会认可诸学派的佼佼者堪称思想家、哲学家。

    比如,墨家虽然在军事防御战术上的贡献很大,但这样做的本质,是为了说服统治者接受其兼爱、非攻的哲学思想。

    虽然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墨子的想法显然又过于超前了。

    又比如,身为“兵家”的孙武,其所诸的《孙子兵法》,也绝不仅仅是一本,事关军事战术的书。

    说到这里,顺便谈一下关于分裂和统一的话题。

    湖海散人的《三国演义》开篇写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尽管历史上那些分裂、战乱的年代,给整个华夏留下了不可磨



第671章 大国崛起(七十一)
    达罗毗荼人的空间,则进一步的被压缩,他们进入了高原地形为主的南印度。

    在这个扩张进程中,原本还处在部落阶段的雅利安人,开始完成国家化进程,

    并完善了以《吠陀经》为理论基础的,婆罗门j-种姓社会架构。

    区别于达罗毗荼人所创造的“印度河文明”,可以将之称为“印度-雅利安文明”。

    这些早期印度-雅利安国家,在公元前6世纪完成了进一步整合,使得北印度在与天朝的春秋/战国,

    几乎同期之时,也进入了一个,乱而有序的新时代——列国时代。

    天朝的战国时代,有“战国七雄”之说。

    印度的列国时代之始,在包括印度河、恒河流域在内的北印度,则存有十六个较大国家。

    两个时代过后,天朝、印渡两国,都进入了统一的帝国时代。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在统治秩序的进化中,处于同一阶段。

    天朝战国时代,与印度列国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天朝在三代,即夏商周时,已经完成过z治上的整合。
1...202203204205206...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