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帆体及支撑帆体的横杆,可以围绕桅杆灵活调整角度,及至与船体呈一条直线,“纵帆”之名,由此得来,以适应不同的风向。

    更为神奇的是,纵帆还可以顶风逆行。

    当然,这个逆行并不是呈直线,而是走“之”字形曲折前进。

    至于原理,就不在此




第702章 殖民战争(三)
    这一需求所催生出来的新船型,便是葡萄牙人在15世纪中叶设计出的,著名的“卡拉克帆船”,西班牙人很快复制了这一技术。

    其特点是:在前桅和中桅装上多面横帆,以扩张船只的排水量。

    后桅则装上一具三角帆,增加灵活度。

    完成横穿大西洋壮举的哥伦布,其旗舰就是卡拉克帆船。

    现在大家清楚了,被卡利卡特人驱逐出境的达伽马船队,并非没有办法逆风横穿印度洋。

    然而,纵然有“纵帆”的帮助,这一逆天而行的航行,也注定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3个多月前,从马林迪出发的葡萄牙人,借助顺风穿越阿拉伯海到达卡利卡特,仅仅花了26天时间。

    而这次原路返回,却足足花费了将近5倍的时间。

    一年之后,达伽马的舰队回到了葡萄牙。

    葡萄牙通往新世界的窗口,也就此打开。

    公元1499年7-9月,达伽马的船队,陆续抵达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然而,最终回到葡萄牙的船员,还不到出发时的一半。

    损失的原因,并不是武装冲突或者恶劣天气,而是由坏血病造成的。

    这个可怕的病症,能够导致水手牙龈及皮下渗血,最终痛苦而亡。

    后世的人研究得出的原理,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而造成的,只要能够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就能够避免。

    不过,欧洲人要在18世纪下半叶,才通过试验明白了这一点。

    当然,没有弄清楚原因,并不代表每个出远洋的人,都会得坏血病。

    在此之前,有一些独特的饮食习惯,帮助特定群体避开了坏血病的威胁。

    比如,食谱中拥有大量蔬菜的国人,就不会为之所困。

    随船携带的泡菜、用雨水培植豆芽,以及饮茶的习惯,都可以帮忙天朝船员,解决维c的补充问题。

    在完全没有蔬菜水果供给时,生食海洋哺乳类动物的肝脏,其实也是补充维c的有效方法。

    不过,相信能够通过这种特殊嗜好,无意规避坏血病风险的船员,并不会很多。

    并非只有国人通过传统饮食,歪打正着的避开了坏血病。

    腌渍蔬菜,在很多不能四季供应蔬菜的地区,都很流行,比如中东欧地区。

    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拥有这一习俗的荷兰人,就凭借这一饮食习惯,而降低了坏血病产生的概率。

    另外,酿造类的果酒,如欧洲贵族们喜欢饮用的葡萄酒,即没有蒸馏过的,也同样能够提供,一定量的维c。

    而后来水手们喜欢饮用的,以甘蔗汁发酵蒸馏而来的朗姆酒,就没有这个效能了。

    从维c含量及易储存程度来看,原产自天朝南方和东南亚的柑桔类水果,是最适宜加入水手食谱的新鲜食品。

    18世纪末,英国海军也正是通过为每个水手,每天供应一杯柠檬汁,彻底摆脱了坏血病的威胁。

    然而,在达伽马远航印度之时,他和船员们,对上述知识一无所知。

    在其顺风,向印度航行的20多天时间里,维c补充的问题并不会凸显。

    而当需要花上数倍时间,逆风穿越阿拉伯海时,情况有多么糟糕就可想而知了。

    尽管,达伽马没有能够与印度方面,达成贸易协议,并且损失了过半的船员。

    但经济上的获利,却是十分的惊人,据称有60倍的利润。

    这样的利润,足以让葡萄牙和整个欧洲疯狂,并且让所有的投资人,愿意为他的下一次航程买单。

    当然,这次探险之旅,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抛开暂时还无法解释的坏血病威胁,如何与阿拉伯人控制的印度贸易网合作,将成为葡萄牙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第703章 殖民战争(四)
    作为马拉巴海岸的霸主,卡利卡特的印度人本身,并非不想允许葡萄牙人在此贸易,毕竟每笔交易,都会为自己带来税收。

    然而,阿拉伯商人在卡利卡特的渗透太深了,他们深知,如果,葡萄牙人成为了,卡利卡特的新合作伙伴,自己将可能被边缘化。

    为了阻止双方达成协议,卡利卡特的阿拉伯人,甚至在达伽马离开之后,就暗杀了其留在城内的几名,充当联络人的葡萄牙水手。

    并威胁以罢市的方式,阻止卡利卡特的统治者,与葡萄牙人达成协议。

    当葡萄牙人的船队再次来临,并准备在卡利卡特扫货时,阿拉伯人很快对这个竞争对手,发动了袭击。

    不甘示弱的葡萄牙人,也同样用武力做出了反应。

    这次短暂冲突,对双方都造成了一定损失,并且让葡萄牙人,暂时放弃了与卡利卡特贸易的想法。

    好在,卡利卡特并不是马拉巴海岸,唯一的贸易港口,虽然是最强的。

    相比卡利卡特的敌对态度,以柯钦为代表的其它马拉巴城邦,对葡萄牙人的态度,就要缓和的多了。

    毕竟,葡萄牙人代表着,一个巨大的新市场。

    因此,未能进入卡利卡特的葡萄牙船队,在柯钦等港口,还是收购到了足够的货物,并于次年中,回到葡萄牙。

    尽管,因为风暴和武装冲突,损失了半数船只,葡萄牙人的这次航行,依旧带来的丰厚的利润。

    只不过,对于葡萄牙来说,卡布拉尔船队的,这次印度之旅的意义,决不在于又一次证明了,航路的可行以及印度的富庶。

    而在于,让葡萄牙人意识到,他们虽然可以,在阿拉伯诸商业集团内部,寻找到贸易对象。

    但要想吃到最大的那块蛋糕,战争将是唯一的方式。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印度寻找基地,并驻扎一支常备海军,即印度洋舰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鉴于印度距离葡萄牙本土,是如此的遥远,并且,对手并非弱小的土著部落。

    葡萄牙建立印度洋舰队的想法,在当时不可谓不疯狂。

    不过,东方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足以让葡萄牙上下,去接受这个挑战。

    公元1502年2月,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达伽马再次受命远洋印度。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达伽马这次,不再是以使者和商人的身份,出访印度,

    而带着“印度洋海军上将”的尊号,以及由20艘军舰(武装商船),组成的舰队前往印度。

    如果,前两次印度之旅,葡萄牙人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冲突,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达成贸易合作。

    那么,这次的话,他们则完全做好了,“仗剑行商”的准备。

    在东非斯瓦希里城邦,达伽马代表葡萄牙,第一次向阿拉伯人,展示出了称霸印度洋的决心。

    迫于葡萄牙船队的压力,以及自己的体量,大型斯瓦希里城邦的常住居民不过万人。

    因此,基尔瓦的绿教统治者,表示愿意臣服于葡萄牙。

    对于东非的阿拉伯人来说,这样做也有可能是一次机会。

    最起码从表面看起来,葡萄牙人能够帮助他们对接欧洲市场。

    而在此之前,输入往地中海的海上商品,只会经由波斯湾或者红海。

    事实上,葡萄牙人对东非的想法,远不止于将既有的斯瓦希里城邦,纳入自己的贸易网那么简单。

    能够在印度洋获得成功,决定着葡萄牙,能不能晋升为一个“帝国”。

    在印度洋,印度才是成败的关键。



第704章 殖民战争(五)
    要知道,一国的海洋影响力延伸,并不仅仅取决于海军的实力,以及海岸线的质量,更取决于你,

    在全球各沿海板块,尤其是关键海峡/水道上,是否拥有基地。

    后世人们谈论中、米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正是这点。

    作为西方强盗文明发展的巅峰之作,米国不仅凭借米西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在西太平洋拥有,属于自己的海外领地(g岛)。

    更可以凭借,与西欧国家的地缘及同盟关系,尤其是与英国,获取那些前殖民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缘z治遗产。

    典型案例,就是米国从英国手中,租借“迪戈加西亚岛”,从而获取了,在印度洋中心位置的支点。

    相比之下,没有殖民和大航海强盗时代积累的天朝,在拓展蓝海影响力时,就掣肘多多了。

    先天不足,但后天可补,比如:填海造岛的l海,是天朝能够,直接延伸海洋控制力的最重要领域。

    南沙在天朝海洋战略中,所起的作用,类似于g岛之于米国。

    至于印度洋,支点国家是否愿意合作,更多要看天朝,所能展示的贸易合作前景了。

    柯钦愿意与葡萄牙人合作,也正是看中了,与之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尽管,这种合作,尤其是允许对方,在自己领土上的军事存在,难免会让人想起,后世存在于天朝的“租界”。

    对这一合作倍感威胁的,自然是一心希望驱逐葡萄牙人,并且不愿看到柯钦坐大的卡利卡特了。

    在控制卡利卡特宫庭的阿拉伯人看来,之前与葡萄牙人的几次冲突失败,更多原因在于自己准备不足。

    当葡萄牙人的堡垒开始兴建之时,卡利卡特的备战工作,也紧锣密鼓的运转了起来。

    公元1504年,据守柯钦堡垒的葡萄牙人,迎来的真正的挑战。

    为了拔掉这颗钉子,卡利卡特集结了它所有的力量,包括那些,服从于卡利卡特的马拉巴海岸城邦。

    这其中,包含总数不少于6万的,由印度人组成的陆军;以及不少于150艘的船只,由阿拉伯人操控的海军。

    葡萄牙方面的军力,则包括总数不超过5艘的卡拉克、卡拉维尔,两种型号的葡萄牙战舰;堡垒内的兵力,也仅有150人左右。

    即使,加上柯钦派来协助的数百印度军队,胜利的天平看起来,完全倒向卡利卡特一边。

    然而,战争从来不是一个,拼数量的游戏,尤其是处在技术革命时代。

    技术领先方,往往能够凭借技术上的代差,以非常小的代价,取得巨大的胜利。

    在陆地上,葡萄牙人构筑的坚固堡垒,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兵力的不足。

    封建贵族林立,以及频繁的战乱,使得欧洲人在构筑城堡上颇有心得。

    十字军东征时期,是欧洲城堡技术的一个大发展期。

    正是依靠坚固的城堡,十字军骑士们,才在绿教徒的包围当中,拉锯了那么长时间。

    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水平的发展,又进一步让欧洲的城堡,在设计上日趋科学。

    由此,也在16世纪初,催生出了世界军事建筑史上,著名的“棱堡”。

    所谓“棱堡”,简单点说,就是把城堡原来平滑、平直的轮廓,设计的凸凹有致。

    整个墙面上,缀满凸出的塔楼式堡垒(棱堡),两个堡垒间的距离,则以远程交叉火力,能够封死整个防御面为标准。

    实际上,类似的设计,在天朝古代也有。

    在很多古城墙上,大家会看到一些,均匀分布的突出部——马面。

    这一设计,所起的也是这个作用



第705章 殖民战争(六)
    类似的情况,其实早在2000年前雅典、斯巴达,争霸的伯罗奔尼战争中就曾经出现。

    雅典城在斯巴达人的重兵包围之下,始终不被攻破,就是源自于它能够,从海外殖民地得到补给。

    只不过,雅典城本身,并没有兼具港口功能。

    为了能够打通海上生命线,雅典人在海岸线与城市之间,修筑了一条“甬道”,并以重兵护卫。

    为了对接海上贸易通道,而修筑的葡萄牙-科钦城堡,并不会被陆军所围死。

    也就是说,卡利卡特如果想彻底困死葡萄牙人,就必须取得海战的胜利。

    问题在于,葡萄牙人在海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如果说,葡萄牙人在陆地上的优势,仅仅体现在防御上的话,那么船坚炮利的葡萄牙战舰,

    则不仅能够击沉对手的战船,更能够直接进攻对方的港口。

    最终,在几次海上对战失败之后,卡利卡特人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因,在于卡利卡特人也无法承受,围城战所带来的损失了。

    在将近半年的围城战中,卡利卡特陆军穷尽了,几乎所有的攻城方式。

    而整个战役中,仅仅是直接死在战场上的印度人,就超过了5000人。
1...212213214215216...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