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作物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就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这一问题来说,墨西哥高原上的文明创造者们,有过很成功的实践。

    与热带森林气候一样,热带草原气候,也被分为“干”、“湿”两季,而不是我们在温带,所见的那种四季分明气候。

    尽管不缺乏降水,但热带气候区的降水集中度非常高。

    每年5-9月份的雨季,集中了全年8成左右的降水。

    这种旱涝两重天的景象,以及对动物生存状态造成的严重影响。

    人类解决全年水资源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修筑水利工程。

    墨西哥高原的地形,帮助了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美洲原住民,解决了用水问题。

    后世考古学家们,在奥尔梅克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水渠和蓄水池的存在痕迹。

    阿兹特克人的解决方式,则显得更为的奇特。

    后世墨西哥城所在的谷地,当年也是阿兹特克z治中心,“特诺奇提特兰”的城址所在。

    阿兹特克人并没有费力,去排除谷地中天然蓄积的湖水,后被称之为特斯科科湖,

    而是利用旱季在湖中央,修筑周长达十几公里的堤坝,以使堤坝内的水平面,

    长年维持在一个稳定高度,然后再在堤坝内填土,兴建水道纵横的城市。

    这座被西班牙人认定,与威尼斯颇为相似的城市,是如此的宏大,最高峰时甚至容纳了30万人。阿兹特克人在适应环境的创新,并不止于构筑一个水上城市,还在于他们颠覆式农田设计。

    一般的农耕思维,是在平整的土地上开垦农田,然后通过水利设施引水灌溉,阿兹特克人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这些农田,并没有被开垦在周边平原或者山地,而是被巧妙布设于堤坝之外的湖面上。

    有一种说法是,阿兹特克人会利用湖底生成的杂草固定木筏,然后再在木筏之上,

    堆覆营养丰富的湖泥,以此打造出一片“浮岛”式的水上农田。

    不过,阿兹特克人的真正做法,更有可能是在湖中,扎下能够高过丰水期的湖面木桩,然后再在上面架设木筏、堆覆湖泥。

    不管具体采取哪种做法来打造水上农田,阿兹特克人所种植的玉米等作物,都不会有缺水之忧了。

    淘换上来的淤泥,则能够不断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

    悲剧的是,在西班牙人入侵阿兹特克之后,殖民者们并不认为阿兹特克人的设计,有什么可取之处。

    更大的原因在于,tz教徒们并不愿意美洲人,存有能够引发m族自豪感的记忆。

    因此,特诺奇提特兰所处在湖面,最终被逐渐填平。

    新的墨西哥城,则在古城遗址及被填平的湖面上,重新兴建及扩张,并成为了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

    美洲原住民在农业上面,还有很多创新。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不管什么样的技术创新,作物生长都离不开:阳光、水、土壤这三大要素。

    在沙漠当中,这些要素并非不能凑齐。

    比如,旧大陆最为先发的两河文明、埃及文明,都处在沙漠当中,但他们不是农业起源地。

    两大古文明的形成,得益于两地所邻的高原,能够为之带来丰沛的




第734章 神赐之地(七)
    只不过,在两面临海的米国,这两种相伴而生的气候现象,是引发干旱的主要原因罢了。

    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这片“米国西部大高原”,整体呈现出荒漠化状态。

    当然,再荒凉的地方,也会有几个地标为世人所知的。

    后世以赌城之名,为世人所知的“拉斯维加斯”;奉行多妻制的m门教中心“盐湖城”。

    经常出现在西部片中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是这片温带沙漠气候区的著名地标。

    事实上,在“前哥伦布时代”,玉米和文明并非完全没有尝试过,在米国西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渗透过。

    毕竟,高原之上,并非完全没有降水,在漫长的历史中,总会有个别成功案例。

    比如,考古学家们,就在米国y历桑纳州首府f凰城南郊,(这个州的州花是“柱状仙人掌”,气候类型可想而知),

    发现了公元前300年——公元1400年期间,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南瓜等作物的痕迹。

    只不过,在欧洲人入侵前的公元15世纪,这颗诞生于荒漠腹地的文明种子,就自然消失了。

    好了,现在大家知道了,源自墨西哥高原南部的“玉米文明”,一定尝试过向沿着山谷,向北方自然扩散。

    只是受限于地理环境,玉米并没有在米国西部的高原地带,竞争过仙人掌。

    那么,在科迪拉山系以东的相对低地区,玉米的命运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不管是“热带沙漠气候”还是“温带沙漠气候”,造就出来的环境,并不一定是那种黄沙漫漫的沙漠,更为精确的说法应该是荒漠。

    在米国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腹地,人们虽然见不到那种撒哈拉沙漠的感觉,但那种荒凉感,

    可以让人真切感受到,这一地区,实在不是文明迸发的好地方。

    人口密度,是最能反映一片土地,地缘潜力的指标之一,尤其是在更多只能依靠,土地物产求生的光合文明时代。

    以身处这片荒漠地带的内华达州为例,这个总面积达到,286297平方公里的米国第七大州。

    相当于辽东都司(辽宁省)加南直隶西部地区(安徽省)的面积,21世纪总人口却只有300万。

    这其中,又有2/3生活在那个以赌城之名,而为世人所知的“拉斯维加斯”。

    事实上,受赌业和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刺激,内华达州还是米国21纪人口增长最快的州。

    当然,米国西部绝对人口的不足,还与米国总人口数量有关。

    如果,把这些土地交给国人来打理,估计即使是内华达州这样的荒漠州,也还是很有机会突破千万级的。

    只是可以想见,当年尝试向北迁徙的玉米文明,以及后来西方殖民者,初看到这片土地时,会有多么的绝望。

    不过,科迪勒拉山系并非是米国的全部,抛开太平洋沿岸,那点狭长的湿润平原暂且不谈,

    落基山脉以东,还有大片的低地,为我们提供想象空间。

    从位置对应关系上来看,玛雅人似乎应该为这个方向的尝试,做出更大的贡献。

    毕竟,在中美洲,相对墨西哥高原上的阿兹特克人,包括其之前的文明创立者,玛雅人看起来已经适应了低地生活。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并不是说地势相近,就一定会更有吸引力的。

    相比那些高原文明,玛雅人会更不愿意向远方迁徙。

    一提到玛雅,后世略知一二的人,脑海中都应该会浮现出一幅,被丛林包围的金字塔形象。

    玛雅文明是这个星球上,少有的“热带雨林文明”。

    不过,这也限制了玛雅文明的影响边际。

    在中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区从墨西哥高原东麓,沿“索科努斯科山”(科迪勒山系在墨西哥高原以南的中美洲部



第735章 神赐之地(八)
    最起码他们知道,在旱季通过一些人工水渠,将一些天然洞穴的储水引出使用。

    只是相比阿兹特克人那种,可持续性的“水上农田”耕作法,玛雅人对“水”、“土”利用,实在是不够高明。

    后世很多人会认为,拥有亚马逊平原的巴西,应该在人口上极具潜力。

    问题在于,尽管后世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看起来比玛雅人要多得多。

    但巴西如果真的准备把那片地球上最大的雨林,变身成为农田的话,他们在水、土平衡方面,遇到的战略问题,并不会比玛雅人少。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上来。

    如果玛雅人选择向北,沿着墨西哥湾海岸线,向米国方向迁徙的话,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气候问题。

    受东北信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墨西哥高原东麓的沿海低地带,并没有象高原西部那样,成为沙漠地带,而是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

    不过,鉴于玛雅人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这种转变。

    实际上,在玛雅文明后期,玛雅人已经在做这种尝试了。

    一般提到玛雅,总归会和“尤卡坦半岛”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地理位置上看,这个从位于墨西哥高原,与中美洲地峡连接处的半岛,在向北延伸之后,

    与北美大陆方向,向南延伸的“佛罗里达半岛”,共同组成了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的地理分割线。

    受益于山地迎风面所形成的“地形雨”,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属于雨林区,并成为了玛雅文明的起源、兴盛地。

    只是受限于“索科努斯科山”体量,其迎风面所形成的“地形雨”,难以覆盖南北纵深达700公里的“尤卡坦半岛”。

    因此,尤卡坦半岛的中北部,属于树木密度相对较少的“热带草原”地带。

    兴起于尤卡坦半岛南部雨林地带的玛雅文明,除了向中美洲地峡的雨林地带扩散以外,后期,也向尤卡坦半岛北部的热带草原地带迁徙。

    及至公元9世纪后,尤卡坦半岛北部地区,逐渐成为了玛雅文明的中心。

    相比有更多“烧荒”材料雨林深处,这一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要弱,使得这一时期的玛雅城市,在规模上要小于雨林时代。

    另一个制约玛雅文明农业升级的因素在于,低平的尤卡坦半岛北部,并没有大江大河,

    无法象旧大陆文明那些,依靠灌溉农业技术发展出成熟、高效的农业来。

    除却内部原因以外,外部留给玛雅人的时间也不多了,因为西班牙人就快来了。

    以后世的科技发展速度来看,我们几法预料几百年后,技术会升级成什么样,也许人类已经不在地球上了。

    但在光合文明时代,技术的发展则要缓慢的多。

    当然,玛雅人或者墨西哥高原上,其它依赖玉米而生长的文明,并不一定要等待自己衰弱之后,才向外传播文明因子。

    北美原住民在科迪勒山系腹地,荒漠地带的玉米种植遗迹,已经证明了玉米文明,在很早就已经向外传播了。

    有鉴于此,我的讲述本质上,只能解读玛雅文明为什么衰亡。

    而无助于解释,为什么北美大陆的低地地区,没有在漫长的历史中,成就自己的文明。

    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看米国本土的自然条件。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拉到落基山脉东麓来,看看这里的环境状态。

    之前曾经说过,米国的整体地势象是个“大盆地”。

    西边的“科迪勒山系”,与东海岸的“阿



第736章 神赐之地(九)
    公元1682年,法国探险家由密西西比河上游出发,向下一路探索至墨西哥湾。

    随即,法国政府宣布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到落基山脉之间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为法国殖民地。

    并以当时的法王“路易十四”之名,将之命名为“路易斯安那”。

    后世米国中部,还有一个州以此为名。

    不过,最初的“法属路易斯安那”,可比后世的路易斯安纳州要大得多。

    关于英法等国在北美的博弈,以及米国具体的地缘z治结构问题,后面我会详细的讲解。

    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文明升级。

    以旧大陆“大河文明”的为参考的话,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包括整个墨西哥湾北部那些严格意义上,

    不隶属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沿海平原地区,应该是很有机会进化出自己的文明的。

    一个更为利好的信息,是受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及东北信风的影响,包括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在内的,

    整个墨西湾北部的米国东南沿海地带,在气候上,属于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米国东北部,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这意味着,玉米在它最初登陆米国东南部之时,就应该能够在雨、热两方面,遇到个好环境。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说,华夏文明在发展初期,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以黄河为代表的水患的话。

    那么,米国东南平原地区,发展农业文明最大的障碍,则是频繁而又破坏力极强的飓风了。

    所谓飓风,就是国人所熟知的“台风”,麦哲伦在探险活动时,我已经讲解过。

    “飓风”和“台风”,只是风速较大的“热带气旋”,在太平洋两端的不同命名罢了。

    后世的米国,是这个地球上,遭遇飓风灾害最多的国家。

    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又是飓风灾害的重灾区。

    由加勒比海方向北上的飓风,几乎每年都要在此肆虐一番。

    整个飓风季,从当年的6月初一直到11月底,跨度达整整半年之久。

    如果说,旧大陆“大河文明”的创立者,比如大禹面临的水患,还能有“人定胜天”的想法。
1...221222223224225...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