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那么,在一神教统治的欧洲,在面对飓风灾害时,他们就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了。

    在他们的神话中,遇到了水灾,s帝就会派一艘方舟来,人们爬上方舟逃跑。

    地势是人类抵御强风灾害的重要依靠。

    比如,发源于天朝东南海域的台风,每每沿东南沿海北上,抵达富庶的江南平原地区时,就已经势衰。

    至于最受台风气候影响的东南沿海地区,正好又是复杂的丘陵地带(东南沿海丘陵)。

    山地极大的削弱了,台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比之下,试图在米国东南平原,发展农业的原住民部落,就完全没有可以依靠的地势了。

    在这种情况下,原住民们又有什么机会,去发展出那些注定,要周期性被摧毁的文明呢

    玛雅文明之所以,长期困守于中美州热带雨林之中,缺乏向外扩张的动力,一定程度也是受飓风灾害的影响。

    实际上,受飓风灾害影响的,并不只有墨西哥湾的沿海低地区,还有墨西哥西侧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区别在于,前者被称之为大西洋飓风、加勒比飓风,后者被称之为太平洋飓风。

    这也是为什么,源起墨西哥高原的玉米,在高原南部和东南方向的热带雨林中,都催生了文明,

    近在咫尺太平洋沿海地区,却一直未能成为土著文明中心。

    &




第737章 神赐之地(十)
    问题在于,地形只是影响降水量的因素之一,相比之下风向的作用要更大。

    墨西哥湾北部,即米国东南平原,雨热同期的亚热带气候,受益于每年夏季,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季风,虽然会因此有飓风灾害。

    中美洲雨林地带的形成,归根到底则是因为东北信风的存在,将墨西哥暖流上空的暖湿气流,吹向了玛雅人的生存之地。

    在哥伦布决定向西探险,寻找天朝和印度的时候,这股东北信风亦曾经,帮助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完成这次发现之旅。

    只是,到了米国所处的中纬度地区,大西洋之上所刮起的,就不再是东北信风,而是著名的“西风”了。

    环行于北纬35°~65°之间的西风带,曾经帮助哥伦布的船队回到了欧洲,

    并且为纬度偏高的欧洲大陆,带去了丰沛的降水,以及相对温暖的气候。

    想象一下,纬度甚至比m古首都w兰巴托,还要高一点的大巴黎;同纬度平移到北亚,

    就会落到贝加尔湖中的柏林,如果没有西风的帮助,将会成为什么样的苦寒之地。

    大家肯定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西风之于欧洲大陆的重要性了。

    只是,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欧洲大陆借助西风得到了大西洋的厚爱时,北美大陆却不得不成为牺牲品。

    作为补偿,太平洋水气同样在西风的作用下,被带入了北美大陆,并为米国西海岸地区,带来充足的降水。

    以太平洋海岸城市西雅图为例,它位于北纬47度36分35秒,这座城区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000毫米左右,

    山地降水甚至能达到3000多毫米的城市,在米国便素有“雨城”之称。

    然而,科迪勒拉山系的存在,阻挡了太平洋水气,在北美大陆的进一步深入。

    地理阻碍,不仅让山系腹地盆地(米国大盆地)呈现出大片的荒漠状态,同时也在落基山脉以东的高地区造就了“雨影效应”。

    在西风的作用下,落基山脉以东地区越是离山脉近,降水量反而越小。

    然而,刚才描述的这片高地,正式的地理名称,却没有被标注为“草原”或者“高原”,

    而是一个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标签——米国大平原。

    这个名称的出现,源自于米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

    在英国统治时期,帝国治下的移民们,被限制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沿海平原,也就是最初的“北美十三州”地区。

    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初是因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原本是法属路易斯安那的范围。

    不过,尽管在米国d立战争爆发前的1763年,英国已经通过战争,得到了密西西比河以东,至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地区。

    但为了便于管控,已经有分离倾向的东海岸殖民地,英国政府出台了,禁止向密西西比河流域迁徙的禁令。

    随着米国d立战争的结束(1775年—1783年),英国的禁令,自然也就不再起效果了。

    原本聚居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英国移民们,后来应该已经可以叫米国人了,他们开始翻越山脉,向西寻找新的土地。

    这也就是为什么,地缘角度的米国“西部”,范围曾经要比,地理层面的认知要广得多。

    随着米国领土的持续向西扩张,以及西进运动的一步步推进,落基山脉东麓那片,无论从海拔还是降水量来看,

    都与大家印象中的“大平原”,相去甚远的草原地带,亦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被开发对象。

    为了吸引移民,政策的推进者便玩了一个游戏,将本



第738章 神赐之地(十一)
    随着后世新考古证据的发现,这一时间点,有可能被大大推前。

    然后,被跨越白令海峡的人类带入了美洲。

    与玉米一样,狗并不是一个原生物种,而是一个完全由人类,从灰狼中驯化而成的新物种。

    虽然,也会有一些野生物种,参与了这场物种大交换,比如:

    源自北美,被后世天朝吃货们热捧的小龙虾,但总的来说,被人类驯化的物种,才是“哥伦布交换”的主角。

    在动物驯化的问题上,美洲原住民们,并不如他们在植物驯化上的表现那么突出。

    如果说,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到来,美洲原住民驯化的玉米、土豆、可可、南瓜等等植物,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落地生根。

    那些旧大陆对新大陆的物种贡献,则主要体现在动物身上。

    美洲原住民在动物驯化过程中差强人意的表现,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驯化动物的能力。

    中美洲原住民所驯化的“火鸡”,以及南美原住民所驯化的“羊驼”,就是他们对在驯化动物方面的典型成就。

    只不过,这两种动物,在对人类经济生活的影响程度,要远逊于那些美洲作物。

    对后世大多数国人来说,“火鸡”更多是一种,通常出现在米国感恩节餐桌上的遥远食物。

    而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印第安人教这些,被他们救活的白人种植玉米和南瓜,饲养火鸡。

    白人移民举行了丰盛的感恩会,他们在受到印第安人的恩遇和款待,假意感恩麻痹他们之后,反而举起了屠刀,展开了美洲原野上最血腥的屠杀。

    美洲大地上的印第安人,在300多年的时间里,被白人屠杀殆尽,这就是感恩节的来历。

    言归正传,而“羊驼”则只是一种,以“草泥马”之名出现在后世网络上的神兽。

    在未曾引入旧大陆驯化动物之前,无论生活在北美大陆的印第安部落,

    还是已经进入文明阶段的玛雅、印加等中南美文明区,都因为这块短板的存在,而受到了一定影响。

    如果说,餐桌上没有“鸡”还可以用“火鸡”来代替。

    “羊驼”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承担驼兽的职能,以及为人类提供毛纺原料和肉食,那么马作用,则是无可替代的了。

    在旧大陆,最早被欧洲游牧者所大规模利用的“马”,成为了他们驰骋草原、掠夺边缘文明的利器。

    而对于那些成长于边缘农业区的文明来说,“马”同样是衡量他们军事能力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美洲并非没有过马的存在。

    后世,在南美还能够找到,被命名为“南美土著马”的,那些数百万年前就迁徙到,美洲土地上的原始种群的后代。

    北美的迁入时间为地质时代的上新世,南美的迁入时间为稍晚的“更新世”。

    只是,在这片大陆迎来人类之后,北美那些野生状态的马便很快消失了,南美土著马也没有被印加人所遇见。

    在欧亚大陆的历史中,游牧者与骑马者的形象,可以说很大程度是重叠的。

    所谓的“游牧威胁”,说到底是来自于“马”的威胁。

    我们很难想象,一群没有马的游牧者,还能够对那些拥有更多人口、资源的定居者,造成重大威胁。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游牧者通常会与马上m族重叠。

    虽然,在马被驯化之前,已经有游牧经济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马上m族,都应该被认定为“游牧m族”。

    后世人们受影视作品中,米国印第安人纵马驰骋,与白人战斗的场景影响,北美原住民部落,通常被描述为“游牧者”。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经过



第739章 神赐之地(十二)
    后世一些文章认为,米国在西进运动中,屠杀了上千万的印第安人,这个是可以考证的。

    但最为夸张的说法为4000万,并使之数量锐减至二十万。

    实际考虑到渔猎生产方式的初级性,北美大陆上,并没有生存着那么多原住民,其数量约在1000-1500万之间。

    以北美野牛与原住民之间的数量比来看,依靠狩猎而维持生存的经济是可持续的。

    也正因为有数量充足的野牛可以猎杀,绝大部分北美印第安人,在很快学习到骑马技术之后,

    并没有进一步从殖民者那里,学习畜牧牲畜的手段。

    随着米国西进运动的推进,大量的北美野牛在19世纪被屠杀。

    及至20世纪初,由于东部自然条件较好的森林地带,被全面开发为耕地,

    体型较大的“北美森林野牛”,在米国完全消失,后世只在j拿大西部的森林地带有少量存在。

    只有在因为半干旱环境,而残存有天然草场的“米国大草原”,才残留有数十头“北美草原野牛”。

    21世纪,经常长达一个世纪的保护,北美野牛的种群数量,勉强恢复到了1万头,不包括人工饲养的野牛。

    其强悍的外表及其强烈的北美地缘属性,使得米国政府签署法令,将之正式定为米国“国兽”。

    稀缺性,看起来是野牛成为,米国“国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研究者认为,北美野牛的灭绝,是一场针对印第安人的阴谋。

    这一理论的逻辑线是,既然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源自于野牛,那么野牛的数量锐减,也必然导致印第安人数量的同比例削减。

    北美野牛数量的锐减,固然改变了很多印第安人的生存方式,对北美原住民的数量,造成致命影响。

    及至野牛几近消失的20世纪初,米国印第安人的数量,只占总人口的1%。

    随着殖民者和新技术的输入,北美的土地潜力被大大激发。

    换而言之,即使失去了野牛,印第安人也有很多途径,比如交换等获取新的食物来源。

    针对北美野牛的大规模猎杀,更多是因为经济驱动。

    在殖民时代,毛皮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贸易项目。

    北美野牛的浓密毛皮,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商品,不仅可以用之来御寒,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耐用的皮革制品。

    在这场延绵百年的猎杀活动中,印第安人并非完全无辜。

    为了从白人手中换取商品,印第安人开始猎杀超过食用数量的野牛。

    从欧洲人那里学习到的马和火枪技术,则大大提升的捕猎效率。

    这种打破原始生态平衡的做法,反过来又迫使印第安人,进一步淡化自己的原始属性,并向那些白人学习新的生存方式。

    对于殖民者来说,他们并不在乎北美野牛资源是否会消失。

    因为他们拥有,从旧大陆学来的驯养牛马等技术,来填补这一空间。

    既然一片土地适合野牛生存,自然也能够为它们的欧洲远亲,提供足够的牧草。

    当一片土地的北美野牛种群消失之后,这些土地如果不被耕种的话,通常就会被畜养的牛群所覆盖。

    由此,也造就了一个享誉世界的米国标签——西部牛仔。

    在经济层面上,种植作物、蓄养牲畜,要比捕猎野生动物更为有利可图,也更有可持续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那些希望成为农场主的白人,有没有为了土地的利用,

    而屠杀印第安人和野牛,最起码也是乐见人和野牛,从被他们圈定的土地上消失的。

    好了,现在大家知道了,在中美注文明之北,的确有一片,被误读为“米国大平原”的“米国大草原”存在。

    但由于没有马和其它可供畜牧的牲畜,并没有所谓“北美游牧民族”存



第740章 神赐之地(十三)
    同处一条海峡之上的大、小安的列斯群岛,除了与大陆一起,围就出“加勒比海”之外,还成为了连接尤卡坦半岛,与南美洲的岛链。

    最初生活在这些岛屿上的土著,被称之为“阿拉瓦克人”。

    地理位置来看,玛雅人散布的尤卡坦半岛,与在安的列斯群岛最西端的古巴岛之间,仅仅相隔了200公里海峡。

    南美大陆与岛屿最南端的格林纳达岛之间,直接距离也不过150公里。
1...222223224225226...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