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比如,莫切文明的金字塔、活人献祭,反而更容易让人联想起中美洲文明。

    这种文明上的差异性,源起于地理环境上的巨大落差。

    与印加文明所处的清凉山地不同,在副热带高压的作用下,整个秘鲁沿海及智利北部地区,

    都为被热带沙漠气候所覆盖,其核心沙漠区被称之为“阿塔卡马沙漠”。

    尽管秘鲁沿海的考古发现,以及旧大陆那些,存续于沙漠地带的古老绿洲文明,

    足以向人们证明,有高山之水灌溉的沙漠地带,其实是很有机会,成为农业及文明催化地的。

    但对于秘鲁沿海的,这条狭长干旱地带来说,两个问题限制了其成为文明的沃土:

    一是它的东西纵深实在太小,以至于没有足够大流量的河流,来保证绿洲的体量及持续性。

    相比之下,类似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这样的大河,就有足够的流量,来确保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了。

    另一个问题在于,在封闭的“前哥伦布时期”,秘鲁的沿海平原并没有机会,凭借海陆连接点的优势,

    获得额外的贸易优势发展自身文明,身处沿海沙漠的利马,是在西班牙人建立“秘鲁总督区”后,才成为地缘z治中心的。

    这使得在西班牙人登陆南美大陆时,身处高地区印加文明,成为了南美文明的唯一代表。

    而身处安第斯以西的那条,曾经诞生过独特文明的低地带,则没有像中美洲那样,并存一条如“玛雅文明”那般的低地文明。

    总得来说,不管是代表安第斯山区的印加文明,还是那些在秘鲁沿海沙漠,被发现的文明/文化遗址,

    都与安第斯山脉有着密切的地理关系,因此,将南美洲文明概括为“安第斯文明”,还是比较准确的。

    当然,就像我刚才分析的那样,如果说中美洲文明内部,还能被细分为阿兹特克、玛雅两个高/低地文明类型。

    那么,“安第斯文明”的代言人,其实就只是印加文明了。

    不管安第斯地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多少文化、文明体,印加文明的地位,都是无可置疑的。

    如果不是对文明的演化过程特别感兴趣,印加文明这条主线,便已足够帮助我们了解,“前哥伦布时期”的安第斯地区了。

    将印加帝国的时间轴,与大航海时代的时间线,放在一起比较,可以有些让人叹息之处。

    大约是在公元11世纪,印加人开始生活在后世,秘鲁中部山区的库斯科地区。

    在1438年之前,印加人都没有太大的野心和能力对外扩张,以库斯科城为中心的印加王国,领土面积不过3万余平方公里。

    此后,在新国王帕查库特克的带领下,印加人开始了在秘鲁境内的扩




第748章 神赐之地(二十一)
    在后世,秘鲁和墨西哥分别是南、北美大陆,印第安后裔比例最高的国家,就与这个背景有关。

    当然,如果秘鲁一定要说,印加或者安第斯文明只属于自己,周边那几个国家,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鉴于大部分重要的文明遗址,都存在于秘鲁境内,如果说秘鲁只是声称自己,最有资格做南美原住民文明的代言人,问题倒也不大。

    相比之下,土豆的起源地之争,却是要模糊许多,甚至差点在秘鲁和智利之间,引发一场国际官司。

    千万不要小瞧这一点,既然土豆在安第斯文明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那么,土豆最初是在哪里被培育出来的,可能就是关乎,安第斯文明的原点问题了。

    如果,一定要从地缘z治角度,去探究谁更有可能,得到“土豆之乡”的美誉,智利并不是秘鲁最有力的挑战者。

    先来看看“安第斯文明”和“土豆”,在适应的气候环境上,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我们知道,抛开昙花一现式的,曾经出现在,沿海干旱地带的文明萌芽不谈,印加帝国所代表安第斯文明,本质是一个山地文明。

    以印加帝国的z治起源地“库斯科”为例,这座古城的海拔,就超过了3000米。

    单纯从纬度上看,秘鲁应该算是一个“热带国家”,印加文明也应该是一个“热带文明”。

    然而,山地的复杂性,造就了一个气象学上的名词——山地气候。

    在一片狭小山地之中,根据海拔、朝向不同,可以拥有从热带到温带,乃至寒带的各种气候,类似就气候类型。

    依托农业发展文明的人类,总是会在山地中,选择局地气候,最为适宜的谷地来发展。

    从这点来说,散布于安第斯山区的文明点,气候上可以被归类于,温凉的“亚热带高原气候”。

    也就是说,因为安第斯山脉的存在,印加文明在气候属性上,成为了一个“温带文明”。

    在我熟知的区域,同属于这种情况的的,还有纬度更高一些,但海拔也更低一些的云贵高原。

    参考一下那些高原坝子,也就是小型盆地的人口密度,以及昆明所享有的“四季如春”的美誉,

    就不难想象高海拔,是如何帮助安第斯山区,进入更有竞争力的温带文明范畴了。

    也就是说,由于在纬度上身处热带区间,高海拔在安第斯地区,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

    这点,从该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也能看出。

    以秘鲁的南邻玻利维亚为例,湿热的亚马逊平原,占据了其60%的国土面积,

    然而,高达70%的玻利维亚人,却生活在西部的安第斯山区。

    之所以在这里拿玻利维亚举例子,是因为,一定要和秘鲁争夺“土豆”起源地的话,玻利维亚应该比智利更有资格。

    这是因为,智利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地,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而最接近安第斯文明核心区的北部地区,则是阿塔卡马沙漠的核心区。

    这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至21世纪都人烟稀少。

    并不是说沙漠就没有可能,成为农业的摇篮,但具体到土豆这种性喜冷凉,喜欢凉湿土壤环境的作物来说,

    显然应该是,在安第斯山脉上面那些,谷地中培育出来的。

    即使是在山地之中,决定农业潜力的,也往往是平原的面积。

    按照这个思路,在安第斯山脉中搜索,我们可以在南美洲的“腰部”,找到整个安第斯山脉最“宽”的所处。

    较宽的东西纵深,使得这一位置的山脉,呈现出“边缘高,中间低”的高



第749章 神赐之地(二十二)
    最起码在安第斯山区,还有21世纪天朝网民,喜欢用来调侃的神兽“羊驼”存在。

    这使得安第斯文明的农业经济中,除了种植以土豆为代表的作物以外,还包含的牧业成分。

    即可充当肉食和纺织品来源,又可充当驼兽,是安第斯文明的一个独特象征。

    在功能上,羊驼即能够为印加人,提供肉食和纺织原料,还能够充当驼兽。

    从这点看,倒还真像是羊和骆驼的结合体。

    那么,它到底算是骆驼还是羊的亲戚呢

    动物学家告诉我们,这种网络神兽,可以算作是一种没有驼峰的骆驼,属于骆驼科,只不过体态、大小长得像绵羊罢了。

    需要说明的是,羊驼只是对这一物种的一种统称。

    细分的话,骆驼科-羊驼属下面,还可以被分为“小羊驼”、“大羊驼”、“原驼”三种类型。

    不过,鉴于三者可以交配繁衍,前两者,很可能只是野生状态下的后者,人工选育的结果。

    适宜开展种植经济的土地,同样会适宜开展畜牧经济,反之则不一定。

    由于前者的土地利用率更高、产出更多,在第一经济还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畜牧集中之地,

    往往被挤压到那些淡水资源,不太充裕的地区。

    基于这点,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中南部,大片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高地平原”,成为了安第斯地区,最大的畜牧业集中之地。

    不过,与中美洲文明一样,印加人同样不必担忧,旧大陆诸文明最害怕的“游牧”威胁。

    蓄养状态下的小羊驼,成年个体的重量,约在60-80公斤;大羊驼则在100-120公斤。

    作为驼兽来说,即使是体型最大的“大羊驼”,也只能说是勉强为之,更无法象“马”那样,

    赋予那些集中饲养它们的部族,额外的军事机动力。

    事实上,除了骆驼和大象,在一些特定地区,能够做到这一点以外。

    “马”几乎是工业革命之前,军事机动能力的唯一来源。

    在西班牙人征服印加之后,安第斯地区的羊驼们,也如印加人那样,大量死于来自旧大陆病毒的攻击。

    人烟较为稀少的“阿尔蒂普拉诺高原”,反而成为了羊驼们最后的避难所,并使得其种群得以延续到现在。

    从这点来说,“阿尔蒂普拉诺高原”即使不是,羊驼的最初驯化地,得到个“羊驼之乡”的美誉,也是不为过的。

    对于动物来说,没有什么比吃一顿饱饭,更值得期待的了。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梦想不值得一提,那肯定是因为你们吃得太饱,不信把自己饿上三天试试。

    有了土豆和羊驼,生活在安第斯山区的美洲人,看起来,已经可以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当然,人类既然是万物之灵,自然不会简单满足于吃饱的。

    与的满足,是人类追求进步的源动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吃饱和吃好,一个是存在的底限,一个则是进步的动力之一。

    单从作物的品种来说,印加人和其它美洲原住民们,吃得并不比旧大陆的人类单调。

    甚至还能够享受到,后来让旧大陆人为之着迷的:可可、烟草、辣椒等食物的刺激。

    嗯,烟草算是一种食物吗也算是吧,只是食用方法有点特别。

    虽然,美洲大陆相对于旧大陆来说是封闭的,但美洲内部,却不存在这种绝对的地理障碍。

    土豆、玉米、可可、烟草、蕃茄、南瓜、辣椒、棉花、花生等等这些,

    在不同地点培育的作物,在“前哥伦布时代”,就已经散布于美洲的各个角落了。

    &



第750章 神赐之地(二十三)
    这片整个安第斯山脉上,最大的平原,核心区是被“乌尤尼盐泽”所覆盖。

    对于后世的旅游者和摄影师来说,这片面积空旷、盐层表面,覆盖着浅水的盐泽,是美到让人窒息的“天空之镜”。

    然而,除了有机会,为安第斯人提供食盐以外,盐泽及其周边地区,并没有开垦的价值。

    缺乏适宜的大平原,使得安第斯先民们,只得把种植作物、聚落人口的希望,放在那些小型河谷中。

    问题在于,那些分散的小型居住点,对文明发展的贡献,是极其有限的,即使,它们加起来的人口总量很大。

    从这个角度说,后世天朝热衷于城市化,及制造特大城市,战略方向上并没有问题。

    在粮食整体供应不足的光合文明时代,除了少部分贸易极其发达城市,

    大部分城市必须依托周边足够的耕地,才有机会壮大自己的人口规模。

    创造性的发明出了,“水上农田”模式的阿兹特克人,得以营造出了人口数量,达到30万的中心城市。

    同样生活在山谷之中的安第斯人,并没有这样做,而选择了一个“三维”的方式,来扩张耕地面积。

    之所以说这个方法是“三维”思路,是因为印加人,并没有把视线局限在,河谷平原及湖泊上,

    而是选择了两侧山地要土地,具体来说就是营造“梯田”。

    最初见到印加人梯田的欧洲人,无不为这种创造性感到惊讶。

    这主要是因为,在不缺乏冲积平原,甚至本身就是以“大而平坦”而著称的欧洲,并没有发展梯田技术的紧迫性。

    相比之下,在天朝南方的丘陵地带,梯田技术的产生就自然的多了。

    印加人之所以能够,在诸多安第斯部族中脱颖而出,与他们率先掌握,最起码是规模化使用的梯田技术有关。

    印加人会用石头,在河谷两侧陡峭的山坡上,阶梯式的垒出一道道石墙。

    这些高达2-5米的石墙与山坡之间,先会填充进碎石和泥土,然后再铺上一层,

    肥沃的火山土做种植层,因为安第斯山脉中段,拥有丰富的火山资源。

    降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印加人选择的,那些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河谷,年平均降水,一般在500-1000毫米之间。

    以库斯科为例,其年平均降水在800毫米左右。

    应该说,这样的降水区间,不会过量也不会过少,是很适合农业发展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印加人要如何人工干预,这些自然降水的分配,以使土豆们,能够愉快的在梯田中生长。

    对于已经想到,用梯田来扩张耕地的印加人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在河谷之中,河流之水的主要来源,在于那些山坡之上的降水。

    换句话说,印加人所要做的,就是在更高海拔处,用他们营造梯田的技术兴建水库,

    以截流那些原本注入河谷的降水,并用水渠将之引入梯田。
1...225226227228229...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