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传统粮食作物每年只需照料几周,而这种热带作物却不同,从种植、料理、收割到运输,都需要大量劳力。

    烟草需要收割、晒干,糖需要收割、煮、提炼。

    &nb




第832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三十八)
    根据基尼系数,即社会学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巴西连续几十年来,被评为世界大国中,最不平等的国家。

    总体说来,巴西在增长的每个阶段,都面临着通胀障碍。

    开始经营需要资金,然而,资金不足且主要掌握在特权阶层。

    运输货物需要基础设施,然而基础设施稀缺、无法满足需求、价格不菲,且通常掌握在特权阶层手中。

    若是扩大资金或基建需求,会导致相关的花费投入更多。

    扩大经营需要技术工人,由于技术型劳动力储备不足,雇佣技术工人,会导致工资投入增加。

    而且,巴西城市间至今无法连通,阻碍了所有发展,因此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在巴西,增长引发通胀的程度,远超世界其它地方——这会毁掉经济增长。

    所以,巴西几百年来,都是增长低于平均水平,而通胀高于平均水平,因此,与多数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工业都欠发达。

    即使不考虑寡头偏好,任何有意义的基础设施工程,都必须有能力在国外盈利,所以,可建设的工程,就缩小为农业和矿业,所有商品都是米元计价。

    正因如此,巴西除了生产和提炼,诸如糖和铁矿石一类的初级产品外,别无选择。

    这些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不仅会加强寡头体制,而且也会导致经济产出扭曲。

    2010年,至少70%的巴西出口,都是米元计价的,按价值计算,其中45%是初级产品。

    这也许能让巴西,在美元计价下,勉强保本,但却无助于改善基础设施、劳动力、不平等和通胀等,长期面临的问题。

    因此,巴西至21世纪,仍未成为世界大国,就不足为奇了。

    若想发展,经济必然产生通胀,无异于自杀。

    不幸的是,技术工人储备和资本市场,都无法满足需求,而寡头为保护既得利益,又不想改变现状。

    即使采取措施,尝试摆脱这些陷阱,但最终却稳固了这一体制。

    除此之外,巴西取得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于商品价格上涨,以及为获取这些商品的外国资本,

    对巴西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并非因为巴西自己做了什么。

    但这并不意味着,巴西是个失败国家,也不是说巴西未来,注定像过去一样失败。

    这说明的是,巴西若想成为大国,必须要改变。

    实际上,因为邻居兼主要竞争对手,阿根廷的衰落,让巴西的这两个情况变化了。

    让我们来看看巴西的这个邻居阿根廷吧。

    阿根廷拥有成为世界大国所需的一切条件。

    土地平坦气候温和,河流通航且相互贯通,与主要竞争对手有一定缓冲距离,充足的自然资源,能保证他崛起。

    确实,在d立后的一个世纪里,阿根廷迎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首先,是打败巴西,然后是巴拉圭,然后跻身世界最富国家排行。

    站在阿根廷的阴影下,巴西人自然产生出,一种谦卑和消极倾向,不愿挑战富庶、充满活力的南方邻国。

    三国同盟战争之后,阿根廷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繁荣期。

    大批欧洲移民加入,拉普拉塔遍地机会,大量资本在这里被创造和消化。

    在所有拉美国家中,阿根廷是唯一一个,产生庞大中产阶级的国家。

    但是,阿根廷有两个弱点,所以大概从1930年后,阿根廷开始走下坡路了。

    首先,与英语美洲不同的是,阿根廷的土地,并没有广泛分配给个人所有。

    阿根廷与拉美其它国家一样,起初形成的是地主寡头体制,大多数人在经济上,依赖一小撮富有精英。

    成功发动的劳



第833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三十九)
    结果,阿根廷忽略了几十年来积攒的国家问题。

    后来的变化加强了这一趋势。

    2001至2002年的经济危机,使一个新的民粹政府上台,该政府宣布债务违约,使得布宜诺斯艾利斯不必再支付债息。

    然而,阿根廷并没有抓住这个计划,调整经济z治制度,发挥地理优势,改良经济z治基础,相反,国家把省下的钱,用在大规模补贴以显示自己的民粹特征上。

    政策带来了高增长,但也付出了高昂代价,国家资本储备被掏空,基础产业——从养牛业、到小麦种植业到发电业,都开始萎缩,经济扭曲。

    高税率、大规模补贴,导致的高消费以及物价管制,严重削弱了企业主和农场主等。

    补贴政策也问题重重,补贴政策导致政府只能不断增加支出,满足人民索求的恩惠,这在民粹主义z治下,成为民众的权利。

    结果是,阿根廷只在南美洲发挥着有限影响,而在南美大陆以外毫无影响力。

    尽管这样,阿根廷仍是南美唯一发展道路清晰的国家。

    它仍控制拉普拉塔河网,仍控制南半球最好的农场潘帕斯草原。

    阿根廷没搞清楚的是,如何利用它优厚的地缘条件。

    只要情况一直这样——只要这个南锥体中的天生大国继续衰落,其它国家就有一线崛起希望。

    所以,我可以继续讲巴西。

    巴西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但是本质上,就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巴西的地缘条件与自己作对,经济陷入通胀陷阱。

    巴西人已经花了几十年时间,来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最终,他们的w加斯总统取得了显著进展。

    如前所述,巴西沿海核心区,要想发展,面临各种无法克服的困难。

    而巴西在内陆开发了广泛的耕地,那里更平坦,气候温和,地形条件基本单一,但难点在于,

    如何把大峭壁东侧的,沿海地区与内陆联系起来,而不伤及国家政权。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巴西人发展策略一直相对明确:向内陆耕地区发展基础设施,一千米一千米地艰苦劳作。

    与通胀和交通瓶颈限制巴西沿海核心区发展不同,这部分能开垦的领土,部分克服了这一问题。

    尽管,由于鼓励对阿根廷的经济联系,早期的内陆扩展,确实削弱了中央权威,但这种扩展,

    是自食其力做到的,而且还发展出了规模经济,内陆成为巴西巨大的经济引擎。

    尽管巴西仍没有脱离拉普拉塔河流域交通网,但巴西幅员辽阔,足够发展d立的经济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把巴西内陆与沿海联系起来,就不再是一个经济灾难,而是一个经济难题。

    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连锁因素,共同巩固了内陆的发展成果:阿根廷更加萎靡,降低了拉普拉塔河网的吸引力。

    巴西最终清理出足够的内陆土地,因此,便于运输的传统谷物,开始大批量生产,使得巴西农产品运输的单位体积价值有所增加,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运输问题。

    巴西向内陆的扩展,一直进行到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边界,在小做试探之后,巴西开始穿过国境线,

    将基础设施与资金,带到边境三国的农业土地上,三国最终整合入更广泛的巴西经济体。

    阿根廷基本没做抵抗。

    阿根廷一点点丧失了,对这三国的影响力,到2011年,这三个国家,已经成为巴西实际的经济附庸国。

    外国投资商发现巴西内陆充满商机,愿意大笔投资承包巴西内部发展项目,也承包了巴西同化近邻三国的工程项目。

    &nb



第834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四十)
    贷款——不管是政府、私人、国内还是国外,都受到极大限制,认为巴西体制,无法做到既不通胀又有增长。

    政府支出和赤字性支出,都被大幅削减,认为应当尽量减少,所有形式的刺激政策以避免通胀。

    实践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被多数经济学家,形容为正统的,即“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包括极低的政府债务,极有限的政府行为,以及完全资本化、管理严格、保守的银行。

    这些限制通胀的政策,保证了经济的高度稳定。

    年通胀率从2000%,骤降为个位数。

    但是,这些成果付出了代价是:1980至2005年间,巴西从世界经济增长最快、通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变成通胀率最低增速最慢,(如果不规范地说)的国家之一。

    但雷亚尔计划,并不是正统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经济正统源于这样一种信念,即通过控制贷款、有限政府和低通胀,是最大化增长的政策工具。

    正统政策是手段,而非目的。

    雷亚尔计划刚好相反,高增长是敌人,因为高增长,能导致恶性通胀导致经济、z治和社会不稳定。

    因此,控制贷款、有限政府和低通胀,是雷亚尔计划的目标,而非手段。

    这种区别非常重要,值得再重复一遍:雷亚尔计划的敌人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不是目标。

    结果是,巴西人的想法与现实并无太大差别,是巴西政府想做的事,与国际市场认为的有很大差别。

    全世界的投资商,都认为雷亚尔计划目标就是手段,他们认为这个目标,完全符合自己的利益。

    所以,外国投资商都投资,支持巴西和雷亚尔计划。

    巴西的对内投资达到空前规模,巴西央行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计划吸收资金高达600亿美元。

    而这些投资,却与雷亚尔计划的目标冲突:引进了外国贷款,但政府想要控制贷款。

    给银行过度拨款,而政府想要严格管理银行。

    鼓励政府支出,却被政府视为危险动作。

    因为国外的低息贷款,巴西人也许觉得更富了,但对政府来说,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威胁到雷亚尔计划,维持的来之不易的稳定。

    到2013年时,巴西的年通胀率小幅上升至6%,6%正是政府能接受的底线。

    雷亚尔计划的真正成果,在于保证了经济稳定,最重要的是控制力。

    巴西的地理和社会问题,让人望而生畏,如果不能首先控制当地宏观经济力量,不管哪个政府,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从这点来说,雷亚尔计划完成了初衷。

    尽管,通胀没有完全解决,但也受到了抑制——这给了政府空间,去解决国家面临的其它种种问题。

    与内陆扩展计划一样,雷亚尔计划的成功,改变了巴西人对自己国家的看法。

    当通胀让穷人的储蓄极度缩水,毁掉几千万穷人的生计时,人们对中央政府的信心微乎其微。

    雷亚尔计划虽然没有带来高增长或更多财富,但却保证了物价稳定——于是,人们可以为自己的未来,打下有限根基。

    一年又一年,储蓄保值。

    购买力稳定。

    本来这些是发达国家基本的经济政策,人们认为理所应当,但对这一代巴西人来说却不熟悉——巴西人将此归功于中央政府。

    正如内陆扩展计划,让巴西所有的州,都在巴西的事业中,拥有既得z治利益。

    雷亚尔计划,让巴西所有的州,在中央政府中,拥有了既得经济利益。

    并不是说雷亚尔计划,消除了巴西通胀问题的结构性和地缘条件原因——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835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四十一)
    任务二:有选择地向内陆扩展

    发展或采购一支海军,是保护巴西核心区的一个方式。

    另一个方式,就是把核心区扩展至内陆新区,那里没有暴露在敌对海军面前。

    巴西在这方面,面临几个问题。

    沿海孤地不够大,无法独立产生规模经济,而向内陆扩展,又需要花费大量资源,而这正是巴西没有的。

    所以,巴西的内陆扩展进行得犹豫、缓慢、零碎,通常在政府、寡头和外国资本的不和谐推动下进行。

    这个扩展计划的明确目标,是国家南部亚热带、温带地区,而不是北边热带地区。

    然而,这些新土地离海岸越远,就越容易与南边资金充足的,拉普拉塔河流域整合到一起。

    讽刺的是,为了达到战略目标改善经济条件,巴西要冒险让自己与邻国完全整合,而这却伤害了核心区的利益。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巴西内陆地区经济和人口规模小,自然倾向于阿根廷的势力范围。

    但是,随着经济和人口规模的增长,最终影响力会达到临界点,这就是即将说到的第三个任务。

    任务三:向拉普拉塔河流域扩展

    解决方式是,增加巴西对南部的影响力,这样,那个地区最终会听从,巴西的经济z治决策。

    正如前两个任务一样,这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才能见成效。
1...249250251252253...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