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东汉末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潜阳

    因此,这次南下攻略塞外三城,那是势在必得。而走升龙谷一线,则既是军事上的需要,同时亦具有极重要的象征意义。自出了这升龙谷,他和连便一飞冲天,从此龙翔九天,再也不会受到世人诟病。是的,和连自继位以来,一系列的举措确使得草原上许多贵族和长老多有非议,甚至发生了西部鲜卑分裂的恶劣事件。

    在他的心中,这亦怪不得他,盖因他既然成为了鲜卑的大单于,作了檀石槐的继位人,便需得有相应的排场和权势。而他一系列集中权力,聚敛财富以壮大部落的举动,却被人认为是横征暴敛,贪婪无道。因此,直到如今,檀石槐单于去世虽然已三年多,和连在鲜卑族中的威信却依然未曾树立起来。如今终于整合好本部落内部事务的他,急需要一场大胜来提振士气,稳定权位,而塞外三城便是他升龙之路的踏脚石,此战将会是他的成名之战。

    大军行到距升龙谷五十里之外,天色已然转黑,他命令部队就在此地扎营,待明日天明了,再集合大军通过升龙谷。兵者大事,无论如何小心谨慎都不为过,和连亦算是知兵之人,于行军之中的这些细节自然知之甚稔。

    鲜卑大军皆是上马为民,下马成军,他们常年逐水草而居,随身的马车上便携带着帐篷。如今大军南下,条件虽没有游牧之时那么松散自由,却也不过是几个人挤在一顶帐篷之中。不过对于树立帐篷,一众牧民早就习惯了的,因此不过顿饭功夫,大营便安置妥当。过不多久,只见草原之上篝火四处,伴随着响便各处的炙烤牛羊肉的滋滋声,烤肉的香味亦随之四处飘荡,虽多没有孜然这种高档的调味品,撒上点盐巴后却依然以其稍嫌野蛮的食用方式和粗犷的氛围,挑逗着人们的味蕾和被长久压抑的内心。

    虽是在行军之中,草原上的牧民们却依然乐观而开朗,因此随着各处篝火的点燃,军中以部落为依托,各自围到一处。从牧民迅速转变为骑兵的鲜卑士兵们,先熟练地以锋利的腰刀将冒着油脂烤得焦黄的一层羊肉旋下来,然后从随身携带的盐袋子中捏了一小把食盐撒上,便将烤熟的肉片就着手中小巧的腰刀送进嘴里。

    伏在远处的郭二瞧着和连大军营中仿佛野餐一般一片欢腾的样子,不由得嗤笑一声,心中不由得对眼前的鲜卑大军愈发瞧不起。

    随在他身后的一名士兵以极低的声音道:“二爷,打不打”

    不要怀疑这名士兵的称呼,凡是伏龙山庄军中的普通士兵,对郭斌身边自郭大到郭五这五个贴身护卫,那是恭敬服帖得很。因为如今军中广泛流传的以五人为一组的分进合击之法,最初便是由他们传下来的。

    这种战法源自景室山的华佗,虽然易学易练,然其中精深奥妙之处,便是习练百鸟朝凤枪法,见多识广的赵云亦是赞不绝口,受益良多。当初郭斌与董杏儿在洛阳城外受到青袍怪客的袭击受伤,郭大他们五个一路护卫着郭斌去景室山求医,华佗感念这五人一片忠心,护主心切,便将这一套早便创出的法门略加改动之后传给了他们。

    这套法门原来并非枪法,而是拳法。武功练到华佗这样的境界,草木竹石皆可为兵,运用之妙全在一心,手中的是长枪亦或者是拳头,区别已然不大。而这套分进合击之法原来却只是几个弟子与他过招练功之时所创。

    那几个弟子武功不凡,可虽合力向华佗进攻,却依旧是屡攻不克。正当他们灰心气馁之际,华佗却是灵光一闪,又潜心研究了一个多月,方研究出了几人分进合击的配合方法。这套方法,可二人,可三人,在理论上更是可以多至于万人,最讲究的是步法的习练与节奏的掌握,至于手中所用的是什么兵刃,反倒是并不甚苛求。只是当初传授郭大五人之时,因为他们用的是长枪,亦有了郭斌所传拼刺法的底子,华佗便顺手教了他们几手简单的枪法,以配合这套分进合击的法门。不过,便是如此随手而为的一番无心之作,却已然让他们受益无穷。

    伏龙山庄的部曲,自创建之初便是以五人为一个单位,他们进山狩猎,既是练兵,亦是锻炼。况且五个人的配合于纷乱复杂的战场上,已然是普通人可以掌控的极限,否则人数一多,便颇有点儿手忙脚乱了。况且于训练时的难度,亦是成几何倍数地上涨。

    因此,郭斌便决定,只以五人为一个小组,习练这套法门,而




第二百三十七章 塞外之战 (五)
    赵铁牛听了郭二的话,好奇之心更盛,道:“这是什么道理我军既趁着夜色骚扰了他们,和连便只有愈加提防的,又怎么会在升龙谷中不做防备呢”

    郭二嘿嘿一笑,道:“这便是主公的高明之处了。你想啊,此去塞外三城,怕不还有近十日的路程,若是每日里实施骚扰,待他大军抵达,哪里还有力气攻城”

    赵铁牛一拍大腿,道:“对啊!如此妙策,为何主公不采纳呢”

    郭二道:“嘿,你道主公与军师如此人物竟想不到这个主公说了,这一招叫做示弱于敌,亦可称之为骄兵之计。”看众人一脸崇敬的目光,郭二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便为众人解释道:“你想啊,这鲜卑人见我出兵骚扰,会怎么想”

    赵铁牛道:“自然是‘啊呀,糟糕!我大军的行踪让敌人知道了’。”

    郭二见他耍宝的样子,不由莞尔,道:“不错,可是随即便会想到,我军这是实力不济,否则哪里需要派遣小股部队前来袭扰如今距离塞外三城还有近十日的光景,他必然要担心我军日日来扰,故定会加速前进,以期早日抵达。到了那时,便是我大军的机会了!”

    见赵铁牛还待再问,郭二面色一板,道:“莫再问了,眼见鲜卑人偃旗息鼓,想是要歇息了,诸军士检查器械,准备随我破敌!”

    众人见状,面色登时转为严肃,齐声低喝道:“诺!”

    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天朗气清,月明星稀。在和煦的春风中,塞外的夜晚虽已不似严冬那般酷寒,却也没有人愿意在野地里过夜。因此,待吃过晚饭,一众鲜卑人便各自回帐歇息了。

    因地上多有融雪后的水洼,故许多人便将随行的马车推入帐中,充作床板。而马车毕竟有限,多数人还是采了一大抱秣马用的干草,铺在地上充作临时的床铺。上面再铺上一层兽皮,虽不是特别舒服,可毕竟是行军在外,便如此将就着过一夜也可应付得过去。

    临近半夜,就在一众鲜卑士兵睡得正香甜的时刻,忽听得大营四周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这响声清脆而连贯,不要说年纪尚幼小的贺拔舍从未听见过,便是曾打过几次“大仗”的他塔喇也是听得一头雾水。他们两个本是同族,如今更是共同睡在一个小帐篷之中,听到这响声,便都披上皮裘,拿了放在一侧的刀弓,掀开帘子出了大帐。

    与他们相同的人还有很多,可只听到极快速而杂乱的响动,看到大营边缘倏起倏灭的几点星火,却并未有何异常。待响动声过去,只惊了大营外围的几匹战马,其余的却并未有何损失。

    众人正要回去睡觉,却听得嗖嗖声破风而来,待回头看时,却原来是绑了燃着布条的火箭。直到此时,众人方反应过来,这是敌袭。

    暗夜之中,火箭从大营四周攒射而来,他们未曾看到敌人的身影,只是火箭的射程却可贯穿半个大营,便是身处大营正中的大单于王帐,亦偶尔会受到几支箭矢的骚扰:这实在是叫人惊恐得很。一时间,惨叫声,求救声,奔走声,大声呼喝声,响彻云霄,在茫茫夜色笼罩的草原上传播得极远。

    待十几支斥候队伍向着箭矢射来处分散奔去,敌人却已然没有了踪影,只气得和连哇哇大叫,却丝毫没有办法。所幸是春日里,草原上各处又都是刚刚融化的雪水,故此第一波的大多火箭并未造成太大的伤害,只有几支侥幸射到了帐篷上,将三两顶帐篷烧坏了大半。

    然而,即便是如此,近三万人的大营亦是好一阵骚动,待过了大半个时辰方渐渐平息。也不怪他们纪律性差,这些鲜卑骑兵原本便是最普通的牧民,哪里接受过军事训练因此,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非但不明白应当如何应对,军官们便是想要稳住精神高度紧张的他们,亦是一项极考验人的工作。

    而当大营刚刚归于平静不久,适才急促而响亮的噼啪之声竟又传入了众人耳中。此时的众人有了经验,他们迅速穿起衣服,拿了刀兵小心翼翼地出帐,单等着对方的火箭。可左等右等,噼啪之声已然响过好久,却仍不见有火箭射来。待又一次奉命前出巡视的斥候队回来,竟又是没有抓到人。

    和连见状,所幸便披衣而起,不再睡了。他传令众军继续睡觉,而斥候队则出大营巡视,一旦抓到可疑人物,立刻押解过来。随即下令中军击鼓,迅速召集众将前来议事。

    待一众军将聚齐,和连道:“都议一议,看看这半夜里的火箭是哪里来的”

    骞曼听了,马上出列,道:“启禀父汗,儿臣以为,父汗贵为我鲜卑一族的大单于,在草原之上所向披靡,寻常的部落哪里有人敢于前来捋虎须此次攻击来得蹊跷,虽声势不小,可造成的伤亡却甚是寥寥,故儿臣以为,此次仅为骚扰,当不得我军如临大敌。”

    和连听了,点点头,道:“唔,有道理。那你认为,此次前来骚扰之人,能是哪个部落的呢”

    骞曼忙敛去洋溢在脸上的笑容,道:“我军此次南下攻略塞外三城,动静极大。临近三十余个部落,竟集合了近五万人,大军南下,消息自然是瞒不了人的。而汉人的



第二百三十八章 塞外之战(六)
    关于如何行军,是该稳住缓进,还是该加速行军,尽快进入战场,以防塞外三城有了防备。大王子骞曼与和连手下头号智囊秦先生的建议竟截然相反,双方所言都有一定的道理,至于如何取舍,却实在不是那么好拿定主意的。

    要说用兵之道,稳当确是极为重要,因为战争关乎千万人性命,一旦指挥失误,便可能引发战争的失败。而战争失败,非但意味着自己的军事目的未曾达成,更是会无端害了无数人的身家性命,使得在后方的无数家族生死无告。

    另外,身为一个领袖,一旦遭逢兵败,其在国内的威望势必大大降低,甚至会因国内士民不满而引发暴乱。若真是到了这个地步,非但极大地削弱了本国的国力,恐怕自己在国内的地位都要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说,越是身居高位之人,为人行事便越发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因为他们已经成功了,他们已然成为了人生的赢家,所以没有必要冒着不测之祸去冒险。他们无法承担失败,以他们的身份来说,一旦失败便定然是影响极大的惨败。这种失败,甚至会造成政治乃至经济上的大地震,整个大局都会随着权力平衡的被打破而发生剧烈变动。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然而,如今和连所以发动对塞外三城的战争,并不是为别的,他为的是依靠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树立威望。只有自己的威望树立起来了,他在号令草原各部的时候才更能一呼百应,继而实现檀石槐单于当年的荣光。因此,和连此来是要立功的,他不需要小心谨慎,他需要的只是带领手下的鲜卑人民,从一场胜利到另一场胜利。唯有如此,他方能实现自身的抱负。

    况且,秦先生讲得也是极有道理的,所谓兵贵神速,自己此次南下,打得便是对方的一个措手不及。若是对方真的有了防备,准备充足,到时候自己所率五万大军顿兵城下,鲜卑人又不擅长攻城,则必然导致战事旷日持久。自己率领大军在外,可谓劳师远征,无论是粮道的维持还是武器物资的消耗,都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便是以鲜卑一族大单于的身份地位,也不是轻易便可承担得了的。

    另外,虽然鲜卑士兵上马成军,下马为民,极是节约了平日里维护部队的成本。可相应的,若想叫他们听你的话,乖乖地跟着你卖命,你非但事先需要为他们画一个大饼,事后还需要看得见的好处,才能将各部酋首喂饱。若是战事旷日持久,城内守军定然愈发信心大增,继而众志成城,而城外的鲜卑大军则定然会因为损伤日渐扩大,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利益而分崩离析。

    骑马民族每次南下,所携带的粮草都不多,这极大地增强了大军的机动性,同时也减少了战争成本,然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没有稳定的粮草军械的供应,骑马民族每次南下的粮草便都要在中原王朝的境内踅取,所谓“因粮于敌”。

    在长城以南,人口密集,走出十几里地便是村落或者小县城。草原民族的大军攻打坚城难度太大,可面对这些小县城或者村落,甚至是连个篱笆都没有的简单的聚居地,其进攻难度毫无疑问是极小的。一旦将其攻破,便可获取极多的粮草,在县城之中则可获得中原民族引以为傲的先进兵器。如此这般,草原民族便可依靠这种以战养战的法子,在中原腹地流窜。

    然而,此次和连南下,所进攻的塞外三城本便是在长城以北,人烟稀少,一路上的大小部落也都是鲜卑人。和连身为鲜卑大单于,便是再丧心病狂,也不可能一路攻略沿途的鲜卑人部落,依此来踅取战争物资吧若是如此,那他在草原上仅剩的一点威信便也荡然无存了,更何谈建功立业,恢复大单于檀石槐的荣光

    因此,他和连所能劫掠的,便只有塞外三城,一旦久攻不下,队伍中粮草短缺,进攻便难以为继。一旦到了这个地步,他手下的这几十个大小部落酋长便会首先起来反对自己,偷偷地去劫掠附近的小部落那还是客气的,和连相信,没有往年劫掠南朝所产生的巨大利益刺激,这些大小部落的老爷们甚至会直接领军撤回。到时候,不要说他和连,便是檀石槐单于复生,也没有办法收拾残局了。

    和连权衡利弊后,终于拿定了主意,遂起身对众人道:“我意已决,明日里大军加速行进,迅速通过升龙谷!待过了升龙谷,我亲帅本部的一万铁骑加速前进,封锁塞外三城进出之路!”

    骞曼听了,登时满面懊丧。他虽不敢当即发难,心中对于秦先生的不识时务却已经是极为不耐。

    对于自己儿子的脾气,和连是极了解的,当下朗声道:“骞曼听令!”

    骞曼登时便是一惊,难道自己心中的不满已然被父汗察觉了然而,他想得虽多,行动上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施礼道:“儿臣在!



第二百三十九章 塞外之战(七)
    早在收到鲜卑大单于和连要南下攻略塞外三城的消息时,郭斌便率领手下众将把沿途的路线瞧了个遍。升龙谷于和连南下的路线上首当其冲,是大军南下塞外三城最近的路线。若是不走此处,便不得不围着山岭绕行,非得多走个三五日方可。

    因此,这升龙谷实在是扼守塞外三城之锁钥,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郭斌之前来升龙谷时,看了周遭的地势,便决定将此处打造成为此次战役的重要战略节点。这里四周是并不甚高的绵延的山脉,若说走人虽没有问题,可若是让驮运着战争物资的大军通过此处,那简直是每一个将军的噩梦。山上长满了郭斌并不识得的树木,正好可以借之隐蔽身形。而升龙谷则是贯通这低矮山脉的一处平整谷地,宽也有几十米,长度约有三五里路。因为大单于檀石槐多次南下时的修整,这里谷中地势低平,两侧的坡度也不甚陡峭。

    可以说,在这样的地形中,于双方战斗时虽亦颇有利于埋伏的一方,其优势却也很是有限,并非极适合布置伏兵的所在。因为两侧山坡过于平缓,山顶上的守军便极难阻止谷中的敌人沿着山坡登顶。而且山谷太宽,敌军便有了辗转腾挪的余地,若想全歼敌军,难度实在太大。

    不过,在塞外这忙忙的草原上,能找得到如此地形已属难能,还能奢求什么呢况且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一场战役不到最后都难说有什么变数,又哪里有什么必胜的战役呢否则便是守着塞外三城那有利的地形岂不是好又何必费尽心机地来此处设伏呢

    因此,塞外三城中所储备的战争物资,早已通过极隐秘的途径运送过来。当郭斌第二次从塞外三城抵达此处时,绕过几个山沟,便抵达了花费数日时光所建设的一处基地之中,恍惚间,郭斌仿佛看到了阳翟城外的特种兵训练基地一般。只是这里搭着防雨用的棚子,棚子之中则被各种战争物资所充斥,火油、硫磺、箭矢等物将这处并不甚大的基地塞得满满当当。

    这是两万多从中原前来的原黄巾军降卒,几天时间的紧张忙碌所取得的成果。见此战前的一干准备工作,也都在这几日里完成,郭斌心中不由得唏嘘不已。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能干,最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国人可以完成许多看似绝无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也可以在极恶劣的环境中,用粗糙简陋的工具制作出最精美的艺术品。这处塞外战略节点的建设,虽然有着塞外三城充足的物资供应作为依托,却也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

    经过了一个上午的急行军,早已被马鞍磨得两股内侧生疼的秦先生便一直为如何叫停大军而苦思对策。此时,他的心中满是懊悔,自己怎么就那么傻,为了出风头,竟然给和连出了这么个主意。如今可好,生生地给自己找罪受不说,还要得罪了大王子骞曼,自己虽有和连的照顾,可日后在鲜卑王庭之中的日子想来便没有那么好过了。

    自己毕竟是个汉人,虽然大单于和连为了表现其开阔的胸襟而对自己十分礼遇,而自己也确实很是为他出了不少好主意,可王庭中的贵族们看他的眼神便都不是那么友好了。尤其是骞曼,那是一副主子瞧自家猎犬的一般的目光,其中的轻视与挑逗意味,绝不好受。也是,对于自家的猎犬,人们在打猎时虽用得上,却绝不会对其表示尊重。
1...6566676869...1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