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东汉末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潜阳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说说关羽的官职了。当初在黄巾之乱前,天子为了剿灭京中的黄巾贼,封郭斌为骑都尉领越骑营,并将营中一应人事任免之权交给他。郭斌为了迅速掌控越骑营,便也毫无顾忌,将关羽和张飞二人提到了军中司马的位置上来,平时负责训练士卒,战时则带兵打仗。

    后来,郭斌转战天下,虽然屡立奇功,可闯祸的本事亦大得可以。只为了长社城外二十万黄巾降卒的性命,竟率军将身为南路军主帅之一的朱儁的帅帐给围了。战时一切为战争让步,这是战争的最前线惯用的规则。而在朝廷之中,讲究的却是一切为政 治斗争让步,这是无论何时都通行的法则。

    因此,郭斌后来虽然屡屡立功,其官职却是迟迟难以晋升。这其中除了朝中大佬们对郭斌略显飞扬跋扈的性子不满之外,也是天子故意为之。否则以郭斌的功劳,便是封个车骑将军亦是寻常。只是站在天子刘宏的角度,若是郭斌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则极易成为众矢之的,压着他晋升的速度也是为了保护他;此外,若此时便让郭斌升到赏无可赏的地步,那有朝一日新天子临朝,如何面对位高权重,功高难赏的郭斌到了那时,郭斌怕就会成为第二个窦武,大汉朝廷势必又会进入动荡不安的政治大地震。

    因此,直到黄巾之乱被剿灭之后,天子方借着封赏皇甫嵩的机会,将郭斌的爵位升了升,同时将他升为颍川郡守。

    然而,郭斌从来就不是一个专心一意务正业的主儿,在京中竟搅和进重修南宫的事情中。就这么一耽搁,又参与进营救王允的事件中,待到离京之后,却是直接来了塞外。原本依照郭斌的计划,是想让关羽和张飞分别任左右颍川郡尉,负责统领颍川全郡的兵马。举行一场授衔仪式,借以彰显他对二人的看重。可如今尚未回到郡中,二人的一身装束自然还是当初任军司马时候的样子。

    关羽却哪里能想到,自己这一身军司马的装束,着实将和连气个够呛。

    二人大战二十个回合,尚未分出胜负,和连顾忌双方的身份差距,在缠斗之时便显得颇急躁。关羽何等样人,和连心态的一点点变化瞬间便被他捕捉到了,脑中一转,便明白了个大概,当下攻守之间愈发谨慎小心,。

    和连的武艺较之关羽原便颇有不如,如今关羽在攻守之间加了小心,招式之中的破绽便更少了,此时和连若是想以雷霆手段获胜,便更是难上加难了。鲜卑大军在升龙谷中遭逢大败,军心士气原本便颇为受挫,如今谷中近一万的精锐铁骑被困,危在旦夕,可大单于竟连对方一个小小的军司马都斗不过,那还何谈恢复檀石槐单于当年的荣光

    因此,和连心中愈发焦躁,招式亦变得愈发沉重而狠辣起来。关羽见状,打得愈发谨慎而保守,青龙偃月刀厚重而宽大,用于进攻,自然是力大招沉,而若是用于防御,宽大的刀面甚至可以抵得上一面小盾牌了。况且关羽的战斗方式极为特殊,他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要将青龙偃月刀抡圆了,这使得他周




第二百四十四章 塞外之战(十二)
    郭斌正在中军观察哨处听取四处纷飞而来的情报,各处战场上的动态似雪片般飞来,便是在郭嘉的帮助下,亦是将郭斌忙了个脚不沾地。直到此时,他方晓得有戏志才在身边是何等幸福的美事,因当初这些工作均是戏志才在做的。

    于纷繁复杂的情报之中遴选出有用的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分析,确然没有想得那么轻松写意。这非但是一项脑力劳动,更是一项体力劳动,郭斌如今暗叹果然是术业有专攻,虽只忙了半日,却早已是头昏脑涨了。与这半日里的一番忙碌相比,郭斌宁可在长社城外冲击黄巾军联营。

    看着下面的火势逐渐减小,汉军众人的心也渐渐提了起来。滚滚浓烟之下,瞧不清楚山谷中的情况,如今浓烟散去一些,谷中的情况方显了出来。只见下面一片焦黑,被火油截成数段的鲜卑大军,在大火之中抱团求生。只见谷中各处都可看到以几十人为一组的鲜卑士兵,这些士兵一个个浑身焦黑,也不知是被火焰燎到还是于遮天蔽日的烟炎之中被灰烬染黑,只是均跌跌撞撞,仿佛喝醉了的酒鬼一般,想来是没有再战之力了。

    除了这些人,地上还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鲜卑士兵,瞧他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样子,想来是在大火之中昏厥或者被烧死了。

    就当此时,忽听得南面谷口处爆出一阵撼天动地的喝彩声,霎时间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地陷天塌,似岳撼山崩,众人大惊失色。苏双更是惶急地道:“莫不是关云长处出了岔子”

    郭斌对关羽有种莫名的信任,这或许是传统的中国人都会出现的情绪吧,故只淡淡地道:“想来是云长立功了。不需惊慌,稍待片刻便可知端的。”

    众人闻言,无不面现狐疑,却不敢公然质疑。阵前公然质疑主将,祸乱军心,便是斩了都不是不可能的。郭斌为人虽极宽和,对自己人更是毫无上位者的架子,可在众将之中偏偏极有威信。

    便是像张飞这样粗犷暴躁的莽汉子,又或者是关羽这种寡言少语却气度俨然的猛将之流,都不敢在郭斌面前炸刺儿。尤其是在军前,一旦此战的安排议定,除了戏志才能够在紧急时刻与郭斌商量对策,其他人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

    就在众人将信将疑之际,山南奔上来一个小校,郭斌如今耳聪目明,远远地便见这小校眉目之中兴奋之情难以遮掩,心中方暗暗松了一口气。

    待那小校奔至近前,郭斌瞧了他一眼,喝到:“慌慌张张,不成体统!”

    那小校一听,大惊失色,忙整了整身上的军装,敬礼道:“启禀主公,有重要军情禀报!”

    郭斌点点头,道:“可是云长胜了”

    那小校登时再绷不住脸上的笑容,大声道:“启禀主公,半个时辰前,鲜卑大单于和连率领五百士兵欲灭火出谷,被关将军领军截住。关将军与其交战,不过七八十个回合,便将其斩落马下!其所率领军兵欲抢回尸体,被关将军率军大败,尽数授首!”

    霎时间,这处小小的前沿指挥所中一片欢呼雀跃之声,便是王允,亦兴奋地差点跳了起来。怒斩敌酋,扬威异域,一直是每一个中华男儿心中的梦想,而怀揣这梦想的中原文人尤其如此。中原文人自古便不缺投笔从戎的豪情与浪漫,如今竟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的时刻,如何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只郭嘉听了这消息,却没有过于剧烈的反应,甚至眉头微微一皱,旋即松开。

    郭斌道:“和连首级何在”

    那小校忙将背着的包裹取下,双手放到郭斌面前桌案上,道:“鲜卑大单于和连之首级在此,请主公查验!”

    郭斌点点头,却没有打开包裹,而是伸手指着它,对身后的郭大道:“传遍三军,然后交给张翼德。让他告示谷外的鲜卑军兵,以弱其军心!”

    郭大领命,转身大踏步而去。

    郭斌道:“云长既已拔了头筹,我观谷中形势,亦可发起总攻了!”

    众人心中一凛,知道此战最后的时刻就要到了。

    骞曼在和连率众离去之后,便传令众军准备开拔。可他毕竟是初次领军,经验既不足,威望亦颇有欠缺,因此指挥起来便颇费力气。

    况且最精锐,直接份属于鲜卑单于部统领的部众已被和连带走了大半,余下的除了五千当初和连分给他的部众,剩下的便是和连这么些年来竭力保住的各部的军队。这些小部落各自的人数都不是特别多,聚在一起却是规模巨大。如今南征,各部之中确是拿出了所能拿出的最强大的力量了,因此各部多是部落酋首或者酋首的指定继承人领军前来。

    这些人,当和连在时那叫一个听话,一个个大单于前大单于后的叫得好不亲切。可如今和连先期率军一离开,他们便各自回营休息去了,至于开拔的消息,许多人甚至都没有传达下去。当骞曼亲自前去分说之时,他们却一脸诚恳地对其大吐苦水,其理由虽然五花八门,听上去也都极在理,却总是不肯出兵。

    骞曼给气得不行,这些各部的酋首们



第二百四十五章 塞外之战(十三)
    得了和连被困升龙谷的消息后,一众酋首们再也不敢迟疑。之前不太给骞曼面子,不是他们真的肆无忌惮,这只是给这位二世祖一个小小的下马威罢了,这也在和连单于可以容忍的范围内,毕竟不影响大局嘛。至少,当时在他们的眼中,这种行为是不会影响大局的。

    况且,这些酋首们哪个不是人精和连将二万大军交到骞曼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手中,难道真的是他觉得骞曼是天生的将才,能迅速掌控部队难道他想不到以骞曼的威望和年纪,若统领由各部酋首所率的两万大军会出现这种情况

    想必这些情况大单于和连都能想得到,可他为什么还是将这两万大军的统帅权交给了骞曼难道里面就真的没有什么深意吗

    在他和连的想法之中,五万精锐鲜卑铁骑,号称十五万,浩浩荡荡地南下,这哪里是塞外三城可堪抗衡的力量因此,此战必然是没有悬念的碾压之战,塞外三城的郭斌私兵,只有躲在城中瑟瑟发抖的份儿,哪里会放在和连的眼中这次战争,培养自己属意的继承人,锻炼其统领大军的经验,方是重中之重。

    因此,他将这两万大军交给骞曼,便是要锻炼他的,他要看的就是骞曼如何应对。而他的意思,各部的酋首们亦是领会得极好的,他们在不会耽搁紧急军情的情况下配合大单于将锻炼大王子骞曼的事情做好,大单于只有高兴的。

    可如今形势变了,一万精锐大军被困升龙谷,大单于和连危在旦夕,这可真的是紧急如火的大事。此时行动若是慢了,和连单于少不得要秋后算账,到时候就不是好玩的了。而且,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局面,酋首们上午的桀骜不驯,便极有可能被迁怒而变成罪过,那时候事情可真就是弄巧反拙了。

    于是,在得到和连被困的消息后,各部酋首们连忙召集大军加速前进,一个比一个动作迅捷,表忠心嘛,哪里能迟了

    就在骞曼大军得到和连被围的消息时,和连已然授首。郭斌派遣郭大拿着和连的首级去各军之中鼓舞士气,同时命令埋伏在升龙谷两侧的塞外三城军士准备总攻。他知道,只有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士兵,才是真正的精锐。塞外三城中虽然多是黄巾之乱中投降的农民军,可他们并未经历过什么惨烈的战役,况且还是投降过一次的俘虏,便是身体康健,年富力强,亦只是新兵蛋 子罢了。

    他们所缺少的,是血与火的考验,是实战的经验,是在布满残肢断臂的战场上自由行走的洒脱,是面对强敌亦面色不改的沉稳。还是岳飞的那句老话,什么样的士兵才算得上是好士兵“执枪不抖,口中有唾。”

    郭斌见大局已定,遂下令道:“撤去山坡上铁蒺藜,五人一组,缓缓推进,压缩对方生存空间!”

    随即,传令兵前往各部之中传令,便是山谷对面,亦有人以旗语同时传达了消息。一时间,只见适才于半山腰上散布的以绳索穿起来的铁蒺藜被纷纷收回,过不多时,两侧山坡上的汉家军兵便手执长枪,五人一组,以泰山压顶之势往谷中杀来。

    就在此时,升龙谷南口处亦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战鼓声,那声音撕心裂肺,仿佛要将鼓面捶破了一般。

    谷中的鲜卑士兵们,虽多是百战精锐,可奈何先是遭受铁蒺藜与鞭炮的双重攻击,之后又在受惊暴乱的战马群中惊慌搏命,随后又在浓烟大火中挣扎求存,简直可以拍一步“人在囧途”了。如今虽尚有一条性命在,可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况且适才汉家士兵还擎着大单于和连的首级四处展示,那血淋淋窟窿中尚滴着鲜血的首级,虽然披头散发瞧不清楚容貌,可大单于的帅旗总错不了啊!大单于既死,我们这些普通士兵们奋力厮杀还有什么用呢

    况且南面谷口处喊杀声震天动地,若是大单于尚在人间,汉家士兵如何会如此嚣张

    而汉家士兵们则不然,在半山腰上看着敌人被接连不断的手段折磨蹂躏,总是一件颇快意的事情。如今鲜卑酋首已死,大局既定,面对这些萎靡不振、毫无战心的鲜卑士兵,这些昔日的黄巾军士兵们哪里还客气

    他们大多经历过长社之战或者广宗之战,经历过长社之战的尚罢了,可经历过广宗之战的士兵们,其战斗力却是不容小觑。因为当年广宗城内的黄巾军士兵亦是经历过许多战事的,他们自起义之初便追随张角兄弟,后来与卢植所率领的汉家官军对战,卢植通过几场小的胜利将黄巾北路军主力的行动范围逐渐压缩,最终方将其困在了广宗城内。

    就是如此,这些黄巾士兵们亦算是与汉家官军打过几场仗的,绝非从未见过血的新兵蛋 子。况且黄巾举事之初,攻略州县,似摧枯拉朽,攻克县衙,开放武库、粮仓乃至杀人放火



第二百四十六章 塞外之战(十四)
    前沿指挥所中,郭斌正与众人商议军情,忽听得外面马蹄之声大作,虽因春季道路泥泞的缘故瞧不见烟尘,可震动的地面还是显示出正有规模极为庞大的骑兵部队向此处驰来。不敢怠慢,郭斌与众人连忙出帐,登上山谷一侧的山坡,观察敌情。

    所谓人马上万,无边无岸。只见一道长龙般的骑兵从北方蜿蜒而至,竟毫不掩饰地带着马蹄踢踏地面的隆隆声迅速及近。

    就在后军的进攻被张飞击退数次后,眼见天色转暗,随着和连前来却并未进谷的一千多鲜卑骑兵,便由一部分人继续以弓箭进攻扰敌以拖延汉军,另一部分则分了出来立营扎寨,他们做好了营救和连单于的长期准备。

    况且,若依照原来的计划,骞曼大军会紧紧跟在大军之后,作为和连大军的后援。因为和连所率前军一直是轻装前行,所携带的不过是三日的粮草,一应器械也俱为野 战之用,况且大军之中全是作战人员,所以行得极快。而大军的一应粮草辎重,主要作为劳动力使用的一干老弱士兵,则都在骞曼所率领的后军之中。因此,便是后军中的一应酋首们未曾故意拖延,大军行进亦快不了。

    然而,自从得了前路大军被伏,大单于生死不知的消息后,骞曼便一路催促大军疾驰,终于在如今夜幕降临之前抵达了升龙谷的谷口处。所幸前军中所余千余人在谷口处设立了营寨,否则大军便是到了,要立下营寨也要颇费功夫,至少前半夜是消停不得了。

    这边汉军众统帅在观察哨里指点解说鲜卑士兵如何前来,如何立营时,后面打扫战场的士兵们已然将升龙谷中迅速清理出了一条通道。而在这条通道贯通之后,后方的战争物资则被源源不断地运送而来,随着这些物资一同到来的,还有五千民夫。

    郭斌在战前便早已与戏志才商量妥当,以后在升龙谷处要设立一个小城,以作为战后北方鲜卑各部进出塞外的门户。而这五千民夫的到来,目的便是要连夜紧急扩建升龙谷北口的营地,使之具有一座小型城市的规模和防御体系。

    郭斌率领众人前来点验器械,当看到山坡上一群人围着一个有极长力臂的木制器械议论纷纷时,便分开众人靠近过去。待看清了,便不由感叹戏志才的贴心。

    这个木制器械,便是抛石机。抛石机古称“砲”,又叫抛车、投石车、霹雳车等,根据其抛射时所借助的外力来源,分为人力机、扭力机、配重机三种,而我国战国时期所出现的最早的抛石机,便是纯粹利用人的拉拽之力抛掷的人力抛石机。

    这种抛石机可大可小,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的成本低廉,拆装和运输简单,可以像粮草一般打包后装载到车上,运输极为方便省力。可是其缺点亦是极明显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使得其极易被模仿。另外,由于其抛射所借助的纯粹是人力,便极难形成精确的打击,因为人数的多寡、拉动力臂力道的大小和速度,都是极不确定的,因此其在抛射中很难击中精确的目标。

    第三,若是想要提高这种抛石机的杀伤力和杀伤范围,则必须要加大其尺寸,并且要增多操作人数。这种抛石机的力臂被称为梢,小的抛石机用的是单梢的,而大型的抛石机用的则是多梢的。梢的数量的增加,无非是为了在提高其长度的基础上增强牢固性,而不至于在使用中使得梢断掉。相传最大的投石机可以达到十三个梢,而相应的操作人员竟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人。因此这种抛石机的另一个缺点便是操作人数过多,操作难度大,对场地的要求也很高。

    目前郭斌所见到的便是人力抛石机,因为其运输方便,制作简单,便被坐镇塞外三城的戏志才给制作了出来。郭斌与戏志才分工明确,郭斌负责伏击鲜卑大军中的先头部队,以挫伤敌军的锐气,而戏志才则负责坐镇塞外三城,在紧张布置城中一应防御工作的同时,为郭斌提供后援粮草的支持。毕竟郭斌若是在前线败了,尚有个修养退缩、固守待援的地方,而一旦塞外三城有个意外,那郭斌在外的大军就真个是瓮中之鳖了。

    原本郭斌没有想到竟能伏击到鲜卑军中最为精锐的大单于亲卫部队,如今能够将这支部队重创已属意外之喜,而竟然能将鲜卑大单于和连斩杀于阵前,则纯属意外赠送的大礼包了。以目前的情况看来,这场旨在抵御鲜卑大单于部进攻的反击战应该能够提前结束了。

    鲜卑大军分为东、中、西三路南下,郭斌与戏志才所议定的是集中力量先破其一路,然后固守塞外三城,于城下抵御其余两路大军的进攻。毕竟鲜卑一族所擅长的是野外作战,而对于攻城战,则实在是不太在行。所以只要城中储备充足,便是外面没有援军前来,亦可稳稳地守下去。
1...6768697071...1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