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夜空中凡星点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路的拐弯处

    他气呼呼地回到家里。

    叶世新随后也赶到。

    “你说我哪里得罪了叶文明和叶文联,他们非得这样处处为难我”他气不过,心里也断定是叶文明在搞鬼。

    对于叶文明兄弟俩的为人,叶世新自是了然于心。他早就料到此事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叶文明和叶文联会像拦路虎一样,拦在叶德安面前,让他无法前行。

    无法前行的,其实也包括叶世新。虽然他的文化并不高,也没有多大的政治抱负,但作为年轻的一代,他的视野总比叶文明来得开阔。他已经察觉到中国大地上寻改革、求发展的时代潮流,像叶文明这样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人,是无法顺应时代的变化,是注定要被淹没在时代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之中……

    就在叶德安满嘴说着气话的时候,刘丽萍出现了。

    当她知道情况之后,却不屑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就不信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碾米厂!”

    她的话让两个大男人感到十分的惊讶!这个才二十岁的女人,竟然比他们两个大老爷们更显得从容自信。

    刘丽萍又说道:“要竞争就来,有什么好担心的!虽然我嫁到上山村没有多长的时间,但多少也了解这边的情况,村里有能力和我们竞争的,我相信不会超过五个人!”

    两个男人都不出声,都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驼背岭那边自然不用说,就算有人来竞争,我相信姓叶的都不会同意。苦茶坡上,五房和六房的人口最少,也没有几个能人,我看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大房的人口虽然最多,但条件好的没有多少。叶康元的条件还不错,只是卫生所已经都够他忙的了,他不会来凑这个热闹的。二房里条件最好的是叶文明,但他的心思都在芦柑园里;而且,他作为村支书,为了防止人们背后闲话,我断定他不会参与其中。倒是叶文联一直惦记着碾米厂,可他家里困难得连小儿子的病都不打算治了,如何能打碾米厂的主意三房里就属老六最有钱,但他和我们是自己人,他是绝对不会和我们竞争的,更何况这小小的碾米厂也难入他的法眼!现在就剩下四房了……四房呢,情况就特殊一点!我们家的情况虽然不是很好,但这一件事情是由叶德安而起,他算是最有力的竞争者。除去叶德安,我看就属叶世新你的情况最好了!”

    刘丽萍故意看着叶世新,并且煞有介事地问道:“你应该不会和我们竞争吧”

    叶世新笑着摇了摇头——碾米厂对他而言,他简直是唯恐避之不及。

    最后,刘丽萍很有信心地说道:“你们就等着看吧,叶文明和叶文联的如意算盘,绝对要落空!”

    情况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就算大家都知道碾米厂是一块香甜的蛋糕,但真正有能力把它转包下来的,确实没有几个。再说了,有能力的人也不见得愿意做这件事情。刘丽萍正是抓住了这几点,所以才表现得如此从容自信。

    看来,她已是成竹在胸了。

    看着刘丽萍自信的样子,叶德安也开始恢复了信心。他又开始想象自己有钱之后,那一副神气威风的样子……

    当天,为了扩大影响,叶文联特地用毛笔写了一份歪歪扭扭的大字报,贴在村部门口那一块木板钉起来的告示栏里:

    通告

    全体村民:

    经村部研究,一致决定将村属碾米厂转包给个体经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全体村民皆可参与此次竞争。有意者,请速来村部报名登记。

    特此通告!

    上山村村部

    1986年1月5日

    上山村这个公告栏,除了用大毛笔写上一些什么“贫困山区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社会主义好,**万岁”之类的口号,以及张贴催促村民缴纳各种钱款的通知之外,就是猴孩子们涂鸦的好场所了。

    大字报一贴,来村部的人却寥寥无几,来的人甚至看都没有看一眼。叶文联觉得如此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于是就打开村里的高音喇叭,将通告念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念得他的嗓子眼都快冒烟了。

    很快,消息在村里传遍了。

    叶文联坐在村部办公室里抽着烟、喝着茶,就等着有人来报名参与竞争。但他左等右等,等到晚饭的点都到了,也不见有个鬼影子来。

    这倒间接证实了刘丽萍的分析。

    他很是失望,但又寻思着大概是有兴趣的人家,正在家里合计此事,说不定明天就会来村部报名。他看了一眼外面渐黑的天色,突然想起该回去给小儿子煎药了。他赶忙起身关了办公室的大门,快步走出村部。走到叶进来的小卖部的时候,他想着得买一包烟回去,免得到了夜里把烟抽完了,还得跑出来。

    天这么冷,鬼大半夜才愿意往外面跑!

    他走进小卖部。

    叶进来一见到他,立马笑着迎了过来。

    “给我拿一包大前门。”

    说完,文联就往口袋里掏钱。可他把口袋都翻遍了,也掏不出钱来——原来他忘记带钱了。

    叶进来看得出叶文联忘记带钱了,但还是把烟给了他,并说道:“没事,下次再给。”

    叶文联不由得愣住了!他觉得很奇怪——要知道,叶进来最不愿意赊账给别人,更别说是他主动说出来。若是别人说要赊账,他那一张老脸,一定难看得就像是要了他老命似的。

    管他呢,反正是他主动给赊的。叶文联把烟接了过来,抬脚刚想走,却又想起碾米厂的事情。他放下抬起的脚,说道:“村里要转包碾米厂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知道、知道!高音喇叭的声音那么大,连驼背岭上耳背的张有顺都听得到,我怎么会听不到!”

    “那你……”叶文联没有把话说完。

    叶进来明白他的意思,急忙说道:“我哪有本钱!”

    叶文联知道叶进来是在叫穷,也知道其实叶




第三十三章 情难自禁
    虽然碾米厂的事情暂时搁置了,但刘丽萍的小卖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叶德兴提前从县里回来了。他一回家,就找出二叔留下的木工工具,为小卖部打造柜台。虽然他没有出师,木工活也没有学到家,但制作几个简单的柜台,还难不倒他。家里自留山上已经没有成材的树木,但二叔生前留有一些木材,做几个柜台是绰绰有余的。

    叶德安也没有闲着,搬来梯子上了屋顶,换了半茬新的瓦片。接着,他去镇上买了一些水泥回来,将几处墙体开裂的地方用水泥填补上。开裂的地方很容易让老鼠钻进来,祸害到里面的货物,就会造成损失。

    最忙碌的当属刘丽萍。她回了一趟娘家,在三哥的带领下,到集市上买回了称重的案秤、放东西的玻璃罐、装物品的塑料袋……刚好二哥这几天闲着,她索性先进了一批生活用品,叫她二哥开车拉回苦茶坡,就像是热水瓶、雨伞、电池、剪刀、肥皂、牙膏、牙刷等等。

    回到家里,叶彩蝶不高兴了,说她忘了进一些作业薄、圆珠笔回来。

    其实,叶彩蝶更希望她进一些糖果零食回来。

    为了支持女儿,刘益善也随车来到苦茶坡。自从女儿出嫁,他的老婆已经来过两次,但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苦茶坡。当初他曾向叶家提了一些苛刻的条件,以致他一直不好意思到亲家这边走走看看。他原本打算春节的时候上来一趟,但他的老婆一直催促他,女儿也诚心相邀,他只好坐上车。

    对于女儿的选择,他到现在依然心有芥蒂。不过,叶家人一直没有委屈她,让他欣慰不少。当他走进叶家大门的时候,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羞愧,但叶家人对他足够热情,也没有谁再提起那一些让人难堪的往事,他就安下心来当起了“座上宾”。

    苦茶坡果然与他想象的没有任何差异!放眼望去,除了田地里绿油油的萝卜芥菜还算惹眼,其余的就真叫人看不下去。低矮破旧的泥瓦房;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狭小土路;被冻得手脚嘴唇都开裂的老人小孩;衣着陈旧、土不啦叽的庄稼汉……唉,这里根本找不出任何一点能够与镇上相比较的地方!可是,这里却是女儿死活都要嫁上来,是女儿后半生要生活的地方,他不由得为女儿心疼得紧。

    看来,是女儿上辈子欠了叶德兴这小子的,这一辈子还债来了……

    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家人都围绕着小卖部忙忙碌碌。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现在距离春节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间段的生意不容错过;而且,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春节期间的生意更是不容错过!

    不管怎么样,小卖部一定要尽早开业。

    小卖部还没有开业,倒先成了坡上人们聚集的场所。尤其是四房的人,一拨一拨地聚到小卖部,一边看着叶德安兄弟俩忙来忙去,一边赞叹刘丽萍能干、本事!对于这样的赞叹,刘丽萍嘴上说着谦虚的话,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她拆开一包瓜子,招呼人们随便吃。当然,这是一个拉拢人的手段。

    两天的时间不到,叶德兴就做好了柜台。他借来叶世新的自行车,到县里割了两块玻璃回来装上。这个柜台准备用来摆放文具,以及一些生活用品,像“张小泉”剪刀、“固本”肥皂、“蜂花”护发素、“百雀羚”雪花膏等。柜台才搬到小卖部,刘丽萍便迫不及待地将暂存在家里的东西,一箱箱搬了过来。她一会儿想把东西放在第一层,想想觉得不妥,就改放在第二层;可是,再想想还是不妥,只好又放回第一层……

    就在刘丽萍一家忙前忙后的同时,坡上有那么一个人,正在密切地注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叶进来。

    这几天来,眼看着属于自己的蛋糕,即将被刘丽萍分去,叶进来的心情简直坏到了极点。但他也只能窝在自家小卖部里生闷气、干着急,只能看着刘丽萍一步步将小卖部张罗起来,看着她拿着瓜子这样的小恩小惠,去收买人心……不过,他也在暗自思考对策。他狠下心来,用一包“大前门”怂恿了本房一个贪小便宜的人,去刘丽萍那边打探情况。那人回来告诉他,刘丽萍小卖部的柜台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些东西是他这边没有卖的。

    叶进来寻思着自己得赶紧到镇上,把那一些欠缺的东西进回来。到时候,刘丽萍经营什么,他就跟着经营什么;刘丽萍卖什么样的价钱,他也跟着卖什么样的价钱,甚至要比她卖得更便宜一点……反正抢生意的对手出现了,竞争关系也成立了,他必将和她“斗争”到底!

    而自从叶文联和他说起合伙转包碾米厂的事情,他就一直等着叶文联再来找他商量。叶文联分析得很有道理,但他的两个儿子所考虑的更有道理!他就想着先问一问叶文联能出多少本钱,如果他不吃亏,他就会出来跟叶德安竞争。可叶文联这两天不知道怎么了,连一个人影也没有见着。

    就在这时,叶进来看见叶文联领着背着医药箱的叶康元,正急匆匆地从他家小卖部门前经过。他赶忙追出去喊了一声。就在叶文联回过头的时候,他才发现叶文联一脸的焦急与忧愁。

    叶文联知道叶进来找他所谓何事,但他没有说什么,抬起脚又急匆匆地走了。

    看着叶康元背着的医药箱,叶进来料到是叶文联的小儿子又犯病了。

    半个小时之后,神情哀伤的叶文联走进进来的小卖部,让他给收拾一些米糕以及香烛银纸。

    叶进来大概猜出了这些东西的用途,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了”

    叶文联没有回话,颤抖着手拿出十块钱递给叶进来。

    叶进来算好帐,准备找钱的时候,猛地想起叶文联还欠他一包烟钱。他把烟钱扣下来,说道:“前天的一包烟钱,也一起算了!”



第三十四章 如何相信
    只用了五六天的时间,刘丽萍的小卖部就准备正式开业了。

    傍晚,刘丽萍将一张从家里搬来的八仙桌子摆在小卖部里,又把一套茶具和两把崭新的热水瓶放在桌子上,就算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这是为了招呼顾客而准备的,可以供他们坐着歇一歇、聊聊天,再顺便喝一杯热茶,也不失为一种招揽生意的方式。

    虽然还有一些货物没有进回来,但也不影响明天正式开业。小卖部里的东西可谓是琳琅满目,烟酒糖饼、油盐酱醋、书包文具、鞋袜裤头、日常所需……来看过的人,都说上山村另外两家小卖部里的东西,加起来都没有这里的多。倒是有人替刘丽萍担心,说她进这么多东西回来,到时候卖不出去就赔大了。但刘丽萍才不担心这一些,因为她的三哥说过,实在卖不动的东西,就拿到他那里去,他那里不愁卖不出去。

    三哥还教给她一些经营技巧,比如说物品的定价,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呀!价格定高了,大家便不会上她这里买;价格定低了,自己便没有什么利润。因此,如何给一件物品定一个公道合理、自己又有利可图的价格,可是一个关键所在。别忘了,上山村还有两家虎视眈眈的小卖部。

    天色渐暗,气温也开始下降。刘丽萍将门锁上,一边往家里走着,一边拉起衣领包住脖子,挡住刺骨的西北风。吃完饭,她把刚吃完一碗鸡蛋面线的小章宏抱走,好让她的嫂子也去吃饭。

    小章宏不安生吃饭,嘴巴上糊了不少东西,刘丽萍就找热水把小章宏的嘴巴擦干净,就走到来到厅堂。

    厅堂里,家公叶永诚吃完饭,也在这里坐着。

    她正想问一问碾米厂的事情有没有进展,家公却拿出一叠钱,对她说道:“这是五百块钱……你拿去,看看小卖部还需要进什么货,或者需要增加什么东西!”

    刘丽萍知道这些钱是家公从外面借来的,就急忙推却道:“爸,不用!我身上还有钱呢!不用……”

    叶永诚把钱放在她面前,说道:“你是我们的儿媳妇,你说你想开一间小卖部,我们这当公婆的,不支持一下,我们的心里总过意不去……你赶紧拿着!”

    刘丽萍又推却道:“真的不用!我自己有三千块钱,我爸前几天来的时候,也给了我三千块钱,真的不用……”

    “你看,连你爸都拿了钱出来支持你,我们不表示一下,怎么说得过去不要再说什么,拿去!”

    刘丽萍很坚决地说道:“爸!我知道现在家里还欠着许多钱,我不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为家里分担一点,还拿着钱去开小卖部,我都觉得十分过意不去了,现在怎么能拿这些钱!”

    叶永诚也很坚决地说道:“你别说这样的话!家里也就这个情况,我跟你妈也只能拿出这些,你可别嫌少。你不拿着,等会儿我让你妈给你拿去……”

    刘丽萍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家里能这样对她,她十分地感动,可她怎么忍心拿这些钱呢

    不过,看情况,她不拿这钱也是不行!

    一时有点僵持不下。

    这时,叶德安和叶德兴吃完饭,也来到厅堂。

    情急之下,丽萍想到一个办法,说道:“要不这样吧,这钱我就拿着,但就当是大哥跟我合伙开小卖部,我算一些股份给他!”

    叶德安问了情况,急忙说道:“不、不!这可不行!”

    “这有什么不行”

    “你出本钱让我转包碾米厂,这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你说现在又要我白占小卖部的便宜,这可万万不行!”

    “碾米厂的本钱,你以后还我就是。而这些钱,就当是爸妈给你出的开小卖部的本钱,哪里是什么白占便宜”
1...125126127128129...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