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凡星点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路的拐弯处
刘丽萍知道他的习惯,也只好先行吃饭……
厅堂里。
15瓦的钨丝灯发出昏弱的灯光。这样昏弱的灯光,充其量也只能让黑夜有一丝光亮。但这样的光亮,在上山村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够拥有。就像是叶老冒家里,点不上煤油、点不起电灯,天一旦黑透,就只能上床睡觉。
叶永诚来到厅堂,开始督促小侄女叶彩蝶写作业。
刘丽萍一直等到叶德安也来到厅堂,才开口说道:“我想在坡上开一间小卖部。”
叶永诚父子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刘丽萍生怕他们没有听清楚,
第二十七章 阳光明媚
有了弟妹的支持,叶德安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大半夜的,他无法静下心来睡觉。他不停地胡思乱想,不停地想着转包碾米厂的事情……
到那个时候,他就是碾米厂的主人了,再也不用受村里的支配,再也不用受那个叶文明的气!而且,届时碾米厂所得的加工费,只要向村里上缴电费,其余的都是自己的收入!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呀!
呵……想到这里,叶德安兴奋得直发笑,以至他老婆一个劲骂他是不是神经不正常了。
他早已将自己即将成为碾米厂主人的事情,告诉给李月华。李月华倒没有他这么兴奋,反而担忧借这么多钱,到时候还不上,该怎么办他才不担心这些,继续沉浸在兴奋之中,他甚至想象着自己有了钱之后,那一副神气威风的样子。
见他大半夜的不肯消停,李月华只好给他泼一下冷水。她说道:“还不知道村里会不会把碾米厂转包给你,你说你大半夜的瞎兴奋什么劲!再说了,这一段时间你和叶文明大吵大闹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一个小心眼的人。”
虽然叶德安不爱听这样的话,但也算给他提了一个醒。是啊,这一件事情只是家里商量要去实行,可是村里会不会把碾米厂转包给他,倒还真是说不准!况且,这一段时间他和叶文明吵也吵了、闹也闹了,就差没有把脸皮撕破!叶文明会不会记仇会不会给他使绊
这全是说不准的事情!
要知道,叶文明虽然是村里最大的官,可心眼只有针眼那般大小。
上个月,叶文明的老婆赵红莲因为一点小事,就跟三弟媳李翠英干了一仗——李翠英家养的一只大公鸡,跑到文明的菜园里,把几棵芥菜的叶子给啄吃了。赵红莲拿烧火棍子追着公鸡打了一路,把公鸡的腿都打瘸了。打完了,她还不解恨,叉着腰、歪着脸,站在弟媳的院门口,嘴里不干不净、骂骂咧咧,还要弟媳赔偿她家的芥菜。
这本是一件小事,赵红莲的做法也过分了一些,可偏偏李翠英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见自家公鸡被打瘸了,而嫂子还不依不饶,居然要她赔偿什么狗屁芥菜!她气不打一处来,当下就和嫂子理论上。
妯娌之间相处是一门大学问,尤其是在农村,能相处得好的,根本没有几双。再加上泼辣的李翠英,一直看不惯仗着丈夫是村支书,处处显得霸道的赵红莲,妯娌俩立即你来我往、对着骂开。
把能骂的、不能骂的,都骂了一个遍,分不清胜负、又毫不相让的妯娌俩,一下子失去理智,动起手上演起全武行,又抓又挠又扯又咬……幸得邻居们出来劝架,费好大劲才把俩人拉回各自家里。
当时,叶文明正在镇上开会。当他回来听老婆哭哭咧咧又添油加醋说及此事之后,他居然跑到三弟家里,不仅几脚踢死了那一只已经瘸腿的公鸡,还踩死了几只刚孵出来的鸡雏。接着,他又跑到三弟的菜园里,把整园的菜折腾得没有一棵是完好的……
还有一次,叶兴财欺负叶德隆的时候,被急了的叶德隆用力推了一把,结果脑袋撞到桌角出了血。叶文明想叫叶德隆家里赔偿医药费,但叶永诚很不客气地指出,是叶兴财欺负叶德隆在先,叶兴财是咎由自取,根本没有叶德隆的责任。
叶永诚看不惯叶兴财的顽劣以及叶文明的溺宠,所以想通过这一件事情,给他们一些教训,也希望以此提醒叶文明,好好管教孙子。叶文明知道叶永诚有意偏袒叶德隆,也知道自家理亏,只好暂时隐忍。
没有多久,村里统计困难户。叶老冒家里的情况,在上山村是最为惨不忍睹的,但叶文明居然没有把叶老冒家纳入困难户的范围,任叶老冒到村部苦求,叶文明也是无动于衷。最后,还是由一直被叶文明排挤的叶永盾,出面为叶老冒说话,叶文明才极不情愿地将困难户的名额给了叶老冒……
这些事情早已在村里传遍了,而叶文明的小心眼,也早已是妇孺皆知。所以,叶德安的心里不免开始担忧起来。
第二天,叶德安早早就起了床。洗漱之后,他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就出门往叶世新家走去。他着急把家里计划转包碾米厂的事情告诉给叶世新,也想着向叶世新打问一下,看这一段时间叶文明对他有没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但叶世新一大早陪老婆回娘家去了。
叶世新的老婆名叫黄美丽,是乐丰村嫁上来的。黄美丽的娘家经营着粮油店,家境相当殷实。她隔三岔五总要回娘家一趟,每一次回来总能带一些吃的、喝的、用的东西,甚至包括钱。叶世新是村里为数不多不需要务农的年轻人,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娶到一个不错的老婆。
村里还有一个不用务农的年轻人,是村支书的儿子叶国相。此人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还时常聚一帮无所事事的小青年打牌喝酒……
叶德安只好掉头回家。
走到半路,他看见叶文明夹着一个公文包,正迈着八字脚,慢悠悠地走向村部。
这大清早的,山里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马路边上的草丛里,昨天夜里下的那一层薄薄的地霜,也没来得及消融。叶德安起得匆忙,忘了穿厚衣服,偶尔一阵山风吹过来,让他忍不住打起冷颤。他搓了搓手,又擤了一把清鼻涕,本想着先回去加一件衣服,再把早饭吃了。可他转念一想,突然又决定到村部找叶文明——他寻思着干脆趁叶文明在村部,去说一下碾米厂的事情。
他可不想去叶文明家,因为赵红莲是出了名的势利眼,叶德安可不想去她那里讨什么没趣。另外,这件事情早晚也得告知叶文明,干脆现在就去和他说一下,好看看他是什么反应,又有什么意见。
当叶德安走到村部办公室外面的时候,里面传出叶文联说话的声音。
叶文联说道:“我把碾米厂的资产核算好了,一台三相电机、一台碾米机、一台手摇风车,以及一些箩筐、工具之类的杂
第二十八章 不容小觑
1985年最后一页终于揭了过去。
多数人家已经买来新的春耕图;屈指一算,距离春节也只有个把月的时间了。赶在小寒前,人们基本把田地里的活忙完了,作为接济口粮的地瓜干和下饭的萝卜干、腌芥菜,也都基本晒制完毕。还有几户人家趁着水还没有结太厚的冰,也趁着不用下地的闲暇,赶制地瓜粉,好到镇上集市换几个活钱——镇上的几个村子,并不是家家户户都务农。
就上山村而言,也幸亏叶德安购置了碾薯机,人们碾地瓜就更加便利了——倒是采石坑因此损失了一大半的生意……
时已近小寒,一年最冷的日子就要来临。地霜越下越厚,田野里到处是被冻坏的植物,就连香蕉树也能冻死。不过,被霜打过的芥菜,倒是格外清甜爽口,是冬天里最为美味的菜肴。不论是煮芥菜,还是炒芥菜梗,或者是焖芥菜饭,都是山上的家常菜肴。最为美味的,当属焖芥菜饭!焖熟之后,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芥菜饭,饭里再加上一小匙猪油,那真叫一个扑鼻香!要是能再来一碗三层肉加地瓜粉勾芡煮出来的肉汤,那简直是人生一大美事!
只是,这样的待遇,一个冬天都难得有一两回……
一旦下了地霜,就着实苦了求学的孩子们。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孩子,还穿得起白布鞋或者解放鞋,可大多数孩子还是外面穿着拖鞋、里面套一双袜子。只是,不论穿什么,一踩到又硬又滑的地霜上,准前俯后仰摔上一跤。不是摔疼了屁股,就是磕到了胳膊。但孩子们都能勇敢地爬起来,拍一拍衣服上的土、揉一揉身上的伤,继续往学校走去……
今天是双休日。
叶永诚一如既往起得很早,但郭惠珍和老人起得更早。郭惠珍生了火,开始煮早饭;老人则是准备把鸡鸭放了出来,又去给兔子添了一些草。
在大人之后,一些年轻的媳妇也需要起早。勤快一些的,会把尿桶提到茅厕里倒了,或者提到菜园里,留起来浇菜;懒惰一些的,要等到满屋子尿味了,才会想起该倒尿桶了。洗漱完毕,年轻媳妇们就该到菜园里择一些芥菜叶子、拔几个大萝卜,再来到水池那边,敲开上面的薄冰,用冰冷刺骨的水将菜洗干净。
这就是家里一天下饭的菜。
这时,苦茶坡上的杀猪王开始吹起卖猪肉的螺号;从采石坑过来的一个卖豆腐豆干的小贩,也开始在苦茶坡上挨家挨户叫唤买主。会买猪肉的人家一般不多,但至于豆腐豆干,一些人家还能拣上几块。
刘丽萍也起了床。
她先去把芥菜叶子择了回来,准备去洗漱时,杀猪王挑着猪肉担子,正好来到她家的庭院里。
叶永诚在厅堂里喝茶——他有早上起来先喝一杯热茶的习惯。
杀猪王挑着猪肉担子走上厅堂,散了一支“大前门”给叶永诚,叶永诚则是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杀猪王很客气地接过茶杯,然后笑容满面地问道:“刚杀的大肥猪,要不要割两斤”
叶永诚看了一眼担子里的猪肉,却摇了摇头。
杀猪王有一些失望,但依然笑容满面,又问道:“不想吃肉的话,砍一点骨头熬汤”
叶永诚还是摇摇头,表示不要。
杀猪王更加失望了,干脆收回脸上的笑容。
刘丽萍走了过来,说道:“给我称两斤三层肉……”
杀猪王一听,立马恢复了笑容。他问过刘丽萍要哪一块,就操刀割了下去。过了秤,他说道:“差一点两斤一两……”
称已经翘得很高,估计也不差什么,但会做生意的人就是这样,都会让一点甜头给买主。他举刀再割了一小坨瘦肉添在一起——这样就绝对足够两斤一两了。
刘丽萍接过猪肉,转身往厨房走去。随后,她回屋拿了一张五元的钱,给杀猪王找。
郭惠珍从厨房追了出来,也拿了一张五元的钱要给杀猪王,但被儿媳妇给拦住。
婆媳俩开始争着付钱。
杀猪王没有理会郭惠珍,而是把刘丽萍的钱收进一个油腻腻、还沾着一些猪血的布兜里。自从刘丽萍嫁到叶家,很多时候都是她割猪肉。郭惠珍却不可能这样,最多是一个月买上三五回。杀猪王摸清了这个情况,自然是接过了刘丽萍的钱。
郭惠珍拿着钱,嘴里念念叨叨说了一大堆话:一会儿责怪儿媳妇不心疼钱;一会儿埋怨杀猪王的猪肉卖得贵;一会儿又抱怨家里吃饭的嘴多,不管割多少肉,一顿就能吃干净……
杀猪王找了钱,大概是听不得郭惠珍念叨,赶忙挑起猪肉担子,去寻下一位买主了。
郭惠珍惦记锅里的菜,继续念叨着往厨房走去。
大房的门打开了。
李月华的头发乱得跟鸡窝似的,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抱着小章宏来到厅堂。小章宏穿着厚厚的衣服,还用一条小毯子裹着。刘丽萍赶忙把小章宏抱到怀里,好让她嫂子去洗漱。家婆抱怨的没错,不说别人,就连小章宏也学会了吃肉。
不过,就算家里再多吃饭的嘴,至少一家人和睦相处;就算天天顿顿萝卜芥菜、地瓜稀饭,吃在嘴里也是甘之若饴。
叶永诚喝够了茶,正打算点一支烟。
刘丽萍走过去,对他说道:“爸,前些天说的那件事情……”
叶永诚回答道:“刚好今天学校放假,等吃了早饭,我就去找大伙说。”
刘丽萍知道,只要家公出面,借来那一间屋子是不成问题的。这一点不需要担心,倒是叶德安那边,估计就会有一些困难了。
她又说道:“大哥那边……”
“先把你的事情解决了,我再去找文明。别着急,什么事情都得
第二十九章 有人反对
对于小儿媳妇刘丽萍从前刁蛮任性的脾气,作为一家之主的叶永诚也是早有耳闻,而且这些话多数是出于刘丽凤之口。刘丽凤的用意是好的,作为刘丽萍的表姐,她也该提醒一下叶永诚一家人。同时,她也是希望叶永诚一家人多多担待刘丽萍的脾气。
且不说刘丽萍的脾气如何,光是她从镇上嫁上来的特殊身份,本身就存在着一些是否能够融入山里生活,是否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的问题。就像叶世新的老婆黄美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娘家的生活优越,黄美丽嫁上来没有多久,上述的问题就出现了。她先是饮食方面挑三拣四,一日三餐尽想着吃上好的,但山里人家哪有这样的条件!饭桌上的东西丰富了,黄美丽会好好吃饭;饭桌上的东西一旦不如意,她不是摆出一副臭脸,就是索性耍性子不吃了。世新妈为了满足她,不得不隔三岔五割几斤猪肉、捡几块豆干,或者杀上一只鸡。家里辛辛苦苦养的一群指望着下蛋抱窝的母鸡,基本上都进了黄美丽的肚子。
除了饮食,黄美丽总是明里暗里嫌弃世新妈,不是嫌弃她粗手糙脚,就是嫌弃她肮肮脏脏。农村妇女哪有几个是光光鲜鲜、干干净净的世新妈一肚子委屈,时常向邻居姐妹抹着眼泪抱怨。
接着,黄美丽生了孩子,婆媳之间因为小孩子的问题,又闹起了矛盾。一方面,黄美丽自小就让人伺候惯了,就指望着世新妈给她带孩子;可另一方面,黄美丽不是嫌世新妈照顾小孩子不够细心,就是对一些有违她意愿的事情,对世新妈指手划脚、说三道四……
婆媳的矛盾越闹越大,一时成了坡上长舌多嘴之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后来,在黄美丽的强烈要求之下,叶世新不得不分家出来单过。
刘丽萍初嫁给叶德兴的时候,坡上也是闲言四起,都说叶永诚家请了一尊难以供奉的大佛回来。但在这几个月时间里,叶永诚家不仅没有发生如人们所估料的那一些矛盾,甚至连吵嘴红脸的情况也没有!
这又成了谈资,但人们的议论普遍都是好的。
之前,叶永诚也很是担心,也曾偷偷提醒过老伴,对小儿媳妇凡事都忍让迁就一些。但这几个月来,小儿媳妇和家人始终是相处愉悦,也不见半点刁蛮任性的影子。因此,关于她想要开一间小卖部的事情,虽然叶永诚到现在还是有一些顾虑,但他还是决定放手让她去做。
吃过早饭,他出了门。由于碾米厂那一间空屋子是四房集体所有,他需要挨家挨户上门去说,以取得各家各户的同意。如此这般,小卖部才开得成;如果有一家反对,那这事肯定就周折了。
他先来到最近的叶金田家。烟茶过后,他说明了来意。
叶金田要比叶永诚大上一辈,在坡上属于那种比较有人缘的人。他庄稼种得、旱烟也做得,特别是旱烟。虽然他的烟丝品质不是很好,但村里抽旱烟的人,一般都会到他这里买烟丝。他也特别大方,称完烟丝之后,总会往里面加上一把。
别看叶金田瘦巴瘦巴、穿几件衣服又皱又旧,传言说他家里藏着好些个银元——他爷爷以前当过土匪,死的时候给儿孙留下不少东西。由于叶金田是土匪的后代,在那一段动荡的岁月里,公社曾好几次批斗他,也抄过他两次家,却始终没有抄出传言中的银元。那段动荡的岁月结束之后,他那个有点二百五的老婆,在跟邻居攀比的时候说漏了嘴,说她家的银元就在猪圈下面埋着。为此,叶金田差一点没把他老婆打死。第二天早上,人们就在叶金田的猪圈里看见一处被挖开的痕迹——想必是叶金田害怕有人坏心眼,连夜把银元转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