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夜空中凡星点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路的拐弯处

    被他这一叫,叶彩凤和郭惠珍都吓了一跳。

    “福祸早由天注定,谁都无需忧急;车到山前自有路,世上没有过不去的事情;久旱逢雨——好兆头,会有好事情发生的。依我看,是你们的诚心打动了石顶真仙,真仙才赐了这一支好签给你们!”

    虽然他说的尽是好听的话,但叶彩凤听不出有哪一句是围绕她爸,就问道:“那我爸……”

    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叶金水就打断了她,说道:“车到山前自有路,久旱必会得雨落。真仙让你们莫忧急、莫忧急……一定会有好事情发生!”

    叶彩凤与郭惠珍这才算是明白了“神意”。欢喜的两人立马跪到石顶真仙座前,念说了一大堆感恩戴德的话。烧过金纸、鸣过鞭炮,郭惠珍将柚子留在供桌上,除了那一块猪肉,其余的东西收回竹篮子里。

    叶彩凤明白三婶的用意,很恭敬地将猪肉递给叶金水。

    叶金水嘴上推辞着,但双手已经将猪肉接了过来——这是他解签卜卦的报酬,他拿得心安理得。而这样的报酬,仅仅是针对叶姓子孙,要是外姓来抽签卜卦,都是要给两块钱香油钱的……

    郭惠珍和叶彩凤燃了一挂鞭炮,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回到家,郭惠珍神神秘秘地把老母叫到厨房,将抽到好签的事情说了出来。

    老母一听儿子能逢凶化吉,高兴得又是一把老泪、一把鼻涕。

    没有多久,这件事情也传到叶永诚的耳朵里。他是一校之长,又是一名老党员,自然不认同这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除了从来不参与石顶宫的事情,他也是很反感家人到宫里烧香拜佛。而郭惠珍横竖只是一个农村妇女,对这一些神明之事自是深信不疑,夫妻俩时常要因此争论几句。

    不过,当叶永诚听到老伴又到石顶宫做那一些抽签卜卦的荒唐事之时,他并没有像平时那样数落老伴几句,因为签上所言的,正是他所祈望的。他希望二哥能够坚持下去,或者就此康复起来;他也希望小儿子能顺利订了婚,不要生什么枝节出来。

    然而,眼见叶永贵气若游丝,又加上叶康元具有权威的诊断,此时他




第二十五章 千金小姐
    凤来县,位于东南某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之中。此地多以山地丘陵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地”之说。

    县东南角的凤栖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是全县最高的山峰,流经全县的玉龙河,便是发源于此。从凤栖峰顶往下鸟瞰,该河蜿蜒如龙,加上河水清澈碧绿如润玉,于是就有了“玉龙河”的美称。玉龙河汇聚了其他山峰峡谷的水流,水面最宽处近二十米,最深处达五米以上,集渔业、生活用水、农田灌溉与水利发电等功能于一身,可谓是凤来县的“母亲河”。

    关于这一条“母亲河”,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如果没有玉龙河,就没有凤来县。根据记载,早在隋朝初年,凤来县只是一处人口稀少的桃林场。王审知时期,几个文人骚客泛舟游渡玉龙河。抬头间,天边惊现五彩霞光幻化成凤,落于一处山峰上。文人骚客们深感不可思议,因其身处玉龙河,便觉得是这玉龙吸引了凤来,遂上报王审知。

    王审知视其为祥兆,当即将此地赐名为“凤来县”,落凤的山峰亦赐名“凤栖峰”,并表示日后必来此地访景揽胜,却因政务繁忙始终未能成行,直至崩逝。

    自此,不论哪朝哪代设州立府、开郡建军,“凤来县”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只要是凤来人,都知道“玉龙吸引了凤来”的传说,而在凤来县地区,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将子女取名为“玉龙”或者“凤来”,成为一种特殊又有趣的文化。

    时年,经上级部门批准,凤来县被列为东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县,全县下辖17个镇、5个乡、236个村(居)委会、9个国营农林茶果场,是东南经济较为发展的地区之一。其中以凤来三镇——全安镇、东阳镇、华强镇,为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三镇之中,全安镇为县政府所在地,东阳镇拥有诸多优秀学校,而华强镇拥有许多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华侨回乡投资捐赠带动了整个镇的经济,因此经济一直是全县的领头羊。由此,三镇就形成了全县政治、文化、经济的三角地带。

    华强镇上的崇文村,不仅是镇政府与镇中心小学、中学所在地,还有全县最大的集贸市场,周边各种农副、手工产品尽汇聚于此。与崇文村相邻的乐丰村,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投资兴建了服装厂、酿造厂、芦柑饮品厂,是全县最主要的用工地。镇最北端的王家坪村,拥有全镇最大的平原地带,农业最为突出。

    其他的,如大坡头村、大泽沟村、北凤村,各村有各村的自然、地理、资源优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好一些;而诸如上山村、采石坑村,由于地处山区,祖祖辈辈皆以务农为主,是全镇最为贫穷落后的地方……

    过完冬至,1985年只剩下几天的时间。

    上山村家家户户的屋檐下,堆满了田里收回的稻草,以及山上割下的铁芒萁。在这个烧不起煤的年头,稻草、铁芒萁、杂树灌木等,成了最主要的柴火来源。山上的松树、杉树很多,但都要留着成材,等到做家具或者盖新房时,才砍下来用。

    为了还债,叶永诚家已经把自留山上成材的松树、杉树砍光了卖钱;原本打算留到春节才卖的两头大肥猪,冬至之前也卖给了杀猪王。年关快到了,一些约好该还的钱,得抓紧时间还了。

    这一年,家里先是添了两名男丁;随后,叶彩凤出嫁,叶永贵殁了;同时,家里也迎来了一个新成员——刘丽萍。她在叶家生活快三个月了,已经渐渐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当初叶永诚答应让她和叶德兴分出去单过,最后竟不了了之,刘益善没有细查、也没有怪罪。

    家人为了照顾她,一日三餐都尽量往好的办。除了田地里能采、能摘、能挖的,豆腐、豆干、猪肉等一些需要钱买的东西,也基本上不会断顿;不管谁去了镇上、县里,回来时也会带一点山上见不着的东西。只要是特地为她准备的好东西,家里很少有人会去动一筷子,包括馋嘴的叶彩蝶,也包括还在哺育孩子的李月华。这一些情况,刘丽萍看在眼里,感动的同时,也很是不舒服。她自小生活是优越,可她不希望家人如此特别对待她。但她也不能拒绝家人的好意,只得在吃饭的时候,尽量把好东西往家人的碗里夹,或者在家里买这些东西的时候,抢先把钱付了。

    她爸把三千块钱聘金都给了她,整个家就属她最为富有。

    家人除了一日三餐对她照顾有加,还不让她下地劳作。原本家里拥有这个特权的,就只有家公叶永诚,但家公是一校之长,家里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他的工资,他不下地总说得过去。可要说她除了那一个新娘的“新”字,看着还没有过时,哪里还有什么道理不下地劳作!

    任坡上谁家的媳妇,不论长得再娇艳,还是家里的条件再好,全都得下地去——风里来、雨里去,大太阳下汗水淋漓。

    刘丽萍心里明白,家人看她是镇上嫁上来的,所以不想委屈了她。不过,这种做法让她同样很不舒服。是没错,她是从来没有干过农活,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的丈夫是一个农民,她就是一个农民的妻子,注定要下地劳作、操持家务。不然,她丈夫把她娶回来,是为了摆在家里好看摆在家里供着、养着,等着给他生娃、传宗接代

    一日下午,放了学的叶彩蝶,一回家就挎上竹篮子,准备到田野山坡拔兔草。姐姐出嫁了,这些活自然就是她的。她不光要负责拔兔草,有时候还得帮婶子、嫂子带小孩,还得帮老奶奶烧火做饭、喂养鸡鸭。

    刘丽萍拿了两毛钱给叶彩蝶,让叶彩蝶带她一起出去拔兔草。

    叶彩蝶一见到钱,想都不想就应允下来。

    于是,刘丽萍瞒着家人,也挎上竹篮子,和叶彩蝶一起出去拔兔草。

    这倒是一件简单的活,田野山坡到处是兔草:茅草、鼠鞠草、蒲公英、夏枯草、白花蛇舌草……但是,在拔草的时候,也要留心,可别把有毒有害的草给拔进来,比如羊带来(学名苍耳)、半边莲、盐酸仔草(学名醡桨草)……在这方面,叶彩蝶看一眼,就知道什么是兔子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是兔子爱吃、什么不爱吃。

    等到日落西山,刘丽萍挎着一篮子满满的兔草,和叶彩蝶一起高高兴兴回到家。

    家婆和老奶奶见她不在家,已经屋前屋后寻得急了,一见她居然跑去拔兔草,两人都十分不高兴。

    家婆责怪道:“兔草让彩蝶去拔就是,你说你干嘛也跟着去”

    刘丽萍希望今天的事情能成为一个转折点,就说道:“我总不能一直闲在家里,什么也不做呀!拔兔草这活很简单,你看……我都拔了一篮子了!”

    &nb



第二十六章 惊讶不已
    碾米厂确实出现了麻烦。

    关于碾薯机,叶德安只愿交电费,无论如何不答应算分成给村里。手揽大权的叶文明,一气之下便以断电相要挟,甚至还要求叶德安退出碾米厂。

    叶文明是二房的人,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大房、二房、六房一脉的利益,所以有着这一群体的支持。之前,碾米厂一直由大房的叶国清负责,但他受伤成了残废人,倒让四房的叶德安捡了现成的便宜,成为了碾米厂的操作员。当时,也怪焦头烂额的叶文明没有考虑周全,在接替人选上没有选择大房、二房、六房的人,这些人很是不满叶文明的做法,尤其是叶国清的家人以及亲友。因此,在叶德安私自购置碾薯机之后,叶国清的家人以及亲友先是闹起了意见,随后又有不少大房、二房、六房的人向叶文明表达了不满,叶文明就抓住这个机会,开始跟叶德安过不去。

    不过,以叶永盾、叶世新为首的三房、四房一脉,自然站在叶德安这边,所以坚决支持叶德安的做法。他们认为叶德安愿意给村里交电费,并没有损害到村里的利益;他们还认为叶德安的做法也是方便了广大的村民,村里更加没有横加干预与指责的理由。另外,再加上叶永诚这个颇有名望的小学校长,大房、二房、六房的人不愿明里开罪叶永诚,就暗里一个劲地埋怨叶文明胳膊肘往外拐,叶文明也就一直揪着叶德安不放。

    这就是氏族农村典型的派支利益之争。

    怎奈,上山村大小事务的决定权都在叶文明的手上,他坚决要求叶德安算分成给村里,根本听不进去叶永盾和叶世新的意见。叶永盾和叶世新以理相辩,不曾想却遭到叶文明的斥责,还强烈要求他们不要参与此事的处理。

    叶永盾和叶世新等人合成的“矛”,目前还很难攻破叶文明手里的“盾”!

    随后,叶文明还三番五次找到叶德安,要求叶德安给村里一个交代。年轻气盛的叶德安自然不服,于是就和叶文明杠上了,也就有了叶文明以断电相要挟,甚至要求叶德安退出碾米厂的事情。

    一时间,这件事情有往大了发展的苗头……

    估计叶德安也是想不到办法了,才想着把他爸搬出来压一压叶文明——苦茶坡上,就属两人的名望不分伯仲。不过,叶德安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底气明显不足。他知道,他爸为人处事比较“圆滑”,难讲他爸会为这件事情替他出头,去开罪叶文明以及大房、二房、六房的人。

    而在叶世新看来,叶文明的官威实在太大了,还完全一副家长主义作风,不仅什么事情都不跟其他村干部商量,甚至凡事都是依他那老一套来。如今这个讲究改革的年代,他那老一套明显过时,也跟不上时代的变革了。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是新旧社会都无法克服、无法根除的现象。

    而叶世新之所以要“坚决支持”叶德安,除去两人彻底抛开不愉快、恢复了交情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不甘只当一个小小的村干部,不甘任由叶文明呼来遣去,还要忍受叶文明的家长主义作风……

    这时,叶世新突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向叶德安说道:“我听到一个消息,说叶文明打算把碾米厂转包出去,得到的钱作为叶国清的赔偿。”

    叶德安愣了一下。

    叶世新怕他不相信,又说道:“我是听叶文联无意中透露的……”

    叶德安心头一惊,急忙问道:“那我怎么办我那台碾薯机怎么办我的本钱还没有赚回来……”

    他是听说过有关碾米厂的消息,但那些全是流言,最后也都不攻自破。可今天从叶世新的嘴里说出来这个消息,就一定确有其事。只是这对叶德安而言,却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叶世新没有回话,但他的沉默仿佛在告诉叶德安——碾米厂早晚还是得转包出去。

    这是上面的红头文件规定的。

    叶德安叹了一口气,情绪渐渐低落。如果叶文明真打算把碾米厂转包出去,他这个操作员就该光荣下岗了;光荣下岗不说,他那台新购置的碾薯机,恐怕也是经营不了,说不定还得折价卖掉。好不容易有了一份能赚几个钱的职业,好不容易搞了一个能多赚几个钱的门路,可在这当口却要面临这样一个局面。

    叶世新看得出叶德安情绪低落。但是,将碾米厂转包出去,不单单是叶文明个人或者村里的想法,也必将是一件大势所趋的事情。

    他递了一支烟给叶德安。

    叶德安连抽烟的心情都没有了。

    事情也并非走到了绝路——叶文明是想把碾米厂转包出去,但又没有指定转包给谁,叶德安一样有机会。

    叶世新建议道:“你可以把碾米厂转包下来啊!”

    叶德安脱口而出:“说得容易!我哪有本钱把我儿子卖啦”

    说完,他苦苦一笑!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没有钱在手上,即使有心也是无力!

    两人不再说话,随后相约回去喝茶。

    叶德安走的时候也没有惦记把儿子抱走,看来他确是烦恼!

    刘丽萍伸手将小章宏流出的口水擦干净。她也准备回去,但与碾米厂相连的一间空屋子,再次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一间屋子是大集体时,生产队用来存放农具的,大集体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也就基本闲置了。去年年初,大房的叶国清想用这一间屋子开一个豆腐作坊,却被四房的人阻止了,因为这一间屋子连同整个碾米厂的屋子,都是四房共有的祖宅。

    碾米厂里里外外的情况,刘丽萍也都了解。叶德安自行增加了一台碾薯机,别说叶文明和大房、二房、六房的人有意见,村里一些不着边的人见着也眼红,甚至三房、四房里的个别人背地里也说了不少酸溜溜的话。此时,刘丽萍脑子突然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索性按照叶世新的建议去做,把碾米厂转包下来。如此一来,自家想经营什么就经营什么,不仅碍不着叶文明什么事,旁人也只有干眼红的份儿。

    家人什么都不让她做,可她又不愿这样一直干闲着。看着那一间闲置的屋子,她觉得自己可以利用它,做一点什么名堂出来……

    吃过午饭,她去了一趟县里。跟丈夫商量妥当之后,她又赶回娘家;在取得她爸以及她三哥的支持之后,她谢绝了娘家人的挽留,当即返回上山村。

    回到家里,家人正准备吃晚饭。

    家婆郭惠珍先是念叨几句,责怪她来回跑,不知道在折腾什么。念叨归念叨,家婆怕她饿了,赶忙用笊篱给她捞了一碗稠的——家里不知道她会赶回来,晚上只煮了地瓜稀饭。

    刘丽萍顾不上吃饭。

    她先是拿出娘家带回来的一些东西,接着又拿出一袋冰糖,分一点给小章宏、叶彩蝶,剩下的都给了老奶奶。

    老人嘴淡,喜欢含一粒话梅或者一块冰糖。

    随后,她对家公说道:“爸,有一件事情……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叶永诚看了她一眼,淡淡地说道:“有什么事情,等吃完饭再说!”

    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除非真有必要,不然在吃饭的时候,他是不愿意说话的。

1...122123124125126...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