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大宋亡了。

    散布这样的消息,自然是为了顺利地接收新的地区,无论相不相信,一支新军取代了原来的统治者是不争的事实,这只新军不光有着强大




第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四十四)
    “救人!”

    段重勋的手中举着一具千里镜,镜头里的景像让他深深地皱起了眉头,因为落水的分明是个小孩子。

    “老总,使不得啊,咱们奉命挡住他们,若是相救,岂不是违了初衷”

    发话的人并不是他的部下,段重勋也不好直言相斥,他放下手,低声说道。

    “夫人有言不得伤及人命,如今有人落水,一旦没了性命全都要算在咱们身上,到时候,谁来背这个锅”

    “若是出了事,老总大可推到在下的身上。”

    “你份量不够。”

    段重勋摆摆手:“传令,加速,放下小舟,准备救人。”

    眼见无法阻拦,那人一拱手:“既如此,在下只能电告后方,请老总见谅。”

    “那是你的职责所在,某省得,请便吧。”

    在他的命令下,原本只用船帆的试验一号机帆船打开了船上主机的油泵,“突突”声中,250马力的强劲动力推动飞剪型的船首高高昂起,在风暴中破浪前行。

    与此同时,从船下放下去的四只硬式救生艇载着水军将士已经跑在了前头,他带的水军巡船也从几个方向围了上去,一些军士穿上水靠,将绳子绑在身上以免被风浪吹散,等到了官船附近,便一个接一个地跳下水去。

    段重勋和各船的船主全都拿着千里镜,试图找出波浪中的小小身影,架设在桅杆上的気气大灯将附近海域照得煞白一片,经过上百人不懈地努力,终于将落水的孩童和几个侍女救上来,随后他们便押着官船避入雷州湾,靠在一座名为“硇洲”小岛上。

    琼州半山别墅。

    赵清惠由荣嬷嬷和侍女的陪伴下来到刘府门前,观海命人打开门,请她进去,她却迟疑了几分。

    “十七姐儿可在”

    “她去了澄迈县,说是什么实习,天不亮就走了。”

    “喔。”

    赵清惠说不清是失望还是什么别的情绪,总觉得眼前的刘府似乎有些陌生,尽管她来过无数次,走进府内,一切都和数月之前别无二致,那些下人见了自己依然是恭敬守礼,可是越是这样,为什么心里越是不安呢。

    “殿下来了,请上座。”

    璟娘神色如常地招呼她,偌大的厅里只有她们二人,席面便摆在了一块儿,两人相对而坐,一碟碟冒着热气的精巧小盏托在侍女的手中,穿花蝴蝶般地送上来,香气在刹那间弥漫开去,让空气中充满了好闻的味道。

    看得出,主人家是花了心思的,每个小盏都只有一到两口,正是为了适应女儿家的胃口,精致的花样、漂亮的色泽无一不在挑动着客人的味蕾。

    “这道灸烤小排,我特意让他们用足了火候,鲜嫩无比,殿下不妨试试。”

    “这道脆玉鱼脍,用得不是海鱼,而是山中的河鱼,虽然比不上西湖的可口,却也相差无几了,掌勺的师傅是宫里的故人,你看看味道有没有什么不同”

    “还有这清枫玉露,乃是取的山中新果所酿,今年的头一茬,刚刚送到的。”

    ......

    赵清惠糊涂了,对方热情得仿佛只是个好客的主人般,一心一意地夸赞自家手艺,她也只能摁下心中的疑惑,客随主便,吃过几巡之后,一旁侍候的荣嬷嬷状似无意地说了一句,让她猛然醒悟过来。

    “夫人好巧的心思,这些菜肴全都是殿下素日最爱的。”

    璟娘抿嘴一笑:“既然请了殿下来,自然要吃得尽兴,请得都是往日临安的老师傅,若是能得公主殿下亲口一夸,于他们的生意,会有莫大的好处。”

    “夫人有心了,我很喜欢。”

    赵清惠挑起一片鱼脍,放到拌好的酱料碟子里裹了裹,放到嘴里慢慢地咀嚼,一股鱼肉特有的清香杂着浓郁的味道,让她也忍不住点点头。

    “殿下喜欢便好。”

    这句话让赵清惠嚼了一些味来,两人虽然称不上闺中蜜友,交往也非是一日了,况且还有十七姐儿这一重,往日相见,极少会有“殿下”“夫人”这等正式的称呼,今日却显得太过正式了些,这一比较就让人觉出来了。

    又吃了两盏,她放下玉著,拿起一个杯子漱漱口,荣嬷嬷适时地送上方巾供她擦拭,见此情景,璟娘也停下动作,命人撤下酒席,换上茶点。

    “殿下想必心中有疑,不年不节,为何会有此行”

    “愿闻其详。”

    璟娘不待侍女动手,亲自拿起茶壶为她斟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上,慢里条斯地说道。

    “州里的茶场建在黎母山深处,茶树是从福建路移栽过来的,一百来棵只活下来三十余株,不过产的茶叶倒是吸了山中寒露,颇有些特别,殿下闻闻看。”

    “怪道有股冷香。”

    赵清蕙略略一闻,她并不精于茶道,也无特别爱好,自然是尝不出好坏的,随口敷衍了一句,璟娘同样不谙此道,闻言笑了笑。

    “桔生淮南则为枳,这茶树也是一般,活下来的方能大放异彩,琼州数百万民众,土生土长的不到半成,从初来乍到的惶恐,到如今是个什么景象可见哪,人到底比树强,只要有口吃的,到哪都能活,殿下觉得我说得可对”

    “夫人是要赶我走”

    赵清惠慢慢听出些味来,璟娘没有答她的话,自顾自地说下去。

    “朝廷走投无路,有些人就把心思打到这里了,殿下是个聪明的,这些日子甚少上门,难道不是接到了什么信”

    “什么信”赵清惠一愣。

    璟娘看了荣嬷嬷一眼,曾经的宫里第一红人,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像是充耳不闻。

    她叹了一口气:“家母自德祐府来,那里已是人人自危,殿下不思念亲人么”

    “夫人此话何意”

    “你



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伐(四十五)
    河南行中书省,与后世的豫省辖境大不相同,具体来说就是要大上许多,拔除了庐州这个硬钉子之后,又将原本宋人的淮西之地包括进去,可是做为行省平章的塔出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原因很简单,他派出去的一支援军,为数多达五万的老卒,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没了。

    “鄂州方面还没有消息传来么”

    “没有,只不过......”手下欲言又止,被他横了一眼。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咱们的侦骑过了麻城县便再难前行,听闻黄州大部都已失陷,麻城县一日数惊,大别山各个隘口全都闭关自守,不敢再轻易开门。”

    宋人竞然会强横至此塔出的脸色有些难看,若不是打通了淮西,再加上大军已经横扫两浙、两江各路,多少可以就粮于敌了,光是后勤一项就能将数十万大军拖死,可眼下也没好哪里去,鄂州一失,大江就被截断了,他的河南行省腹地已经暴露在宋人的兵锋下,要拿什么去阻挡

    史弼所领的五万兵马,大都是河南子弟,他们的失陷简直给河南带来了灭顶之灾,塔出都不敢去想,在经历了李庭芝集团的短暂蹂躏之后,他要如何再一次去收拾这个烂摊子。

    不过在此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怎么面对大汗的怒火。

    让人意外的是,这次迎来的并不是训斥,而是另一付重担,大汗居然将包括了建康城在内的两淮和沿江交与了他,连同辖区的百万民众和多达三十万以上的兵马,而相应的另一半,包括大半个两江、两浙、福建、两广则成为了新设的江浙行中书省,它的领导者是平章政事阿刺罕。

    这是第一个消息,塔出本以为他可以借助多出来的三十万大军,应付眼下的危局,等接手之后才发现,这三十万人要应付的,不光是两淮和沿江,还有占据了淮东的李庭芝集团,光是一个建康城,就牵制了十万以上的兵力,他所能掌握的机动兵力不是变多了,而是更少了。

    于是,不管愿不愿意,扩充兵力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就在塔出为接手一个更大的烂摊子而头疼不已的时候,传来了让他心惊胆战的消息,宋人的骑军已经拿下了南阳府。

    离他的统治核心河南府和汴梁路不远了。

    ......

    与此同时,襄阳府的驻军陆续开拔,他们跟在先期到达的工作组之后,巩固已经到手的地区,也就是邓州到南阳府一线,这片区域与大宋的襄阳府接壤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年,从金人到元人,处于国境线上,也是双边敌对意识最浓的地区,元人入主之后,又用严苛的统治强化了这种敌意,无论是乡绅还是百姓都对新来的统治者心怀戒备,对此刘禹一早就有预料,并事先为他们打了预防针,同时给予工作组的直接支持力度也是最大的。

    在荆湖地区,民众新附不久,对于元人的统治处于摇摆之间,所以会造成一战之下,各州争相来降的景象,鄂州之战后,就连大别山以西属淮西路的黄州、蕲州等地都送来了降书。

    此时,刘禹的选择也可以是顺江而下去寻元人主力,可根据机宜司的消息,元人的大军一分为二,一部进逼扬州与淮东的李庭芝集团对峙,一部则深入两浙、江西向着广东路进发,光是要找到他们就不知道会费多大功夫,在这种情况下,他果然地选择了继续北上,如果能将元人吸引到中原来,在元人腹地打一场大的歼灭战,对于琼州的声势增长有着无可比拟的好处。

    于是,他的五万大军分别开进了河南,在各地大造声势,具体来说就是六个字。

    打土壕,不分田地。

    喔,这是七个字。

    不管是六个还是七个字,新军所做的事情都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那支著名军队相仿,一边沿着官道高歌猛进,将红旗插到沿路的各大小城池,一边发动百姓,打破原有的保甲制度,以人为单位组织起农业合作社,并建立起准军事组织,民兵自卫队,看上去与荆湖地区的做法相同,其实不然。

    由于荆湖等地大都是主动归降的,因此在政策的实行上更讲究方式方法,需要借助江陵暴乱这一事件来撬动,达到清洗的目地。

    这里就不需要什么顾忌了,照着乡绅名单抓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属于铁杆汉奸,这么说可能过于绝对,但是冤枉的人一万个只怕连一个都不到,要知道在历史上,元末的大起义发生后,抵抗最激烈的不是蒙古人,而是那些地主豪绅。

    对此,在两淮

    到河南的广大地区流窜了两年之久的张世杰体会最为深刻,江北一战,他被优势兵力的元人主力击败,从五万大军锐减至一万左右的残兵,被塔出追得四下乱跑,始终无法立足的原因就是不管到了哪里,他们都会被当地势力敌视,要知道那些地区除了城池,到处都是高墙大院,地方豪绅结寨自保,有着相当的武装,而元人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这种行为,因为他们是元人的统治基础。

    在元人的统治时期,可以说是地主乡绅最为强势的时期,因此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还有许多文人为此招魂,却断然地无视被他们压在最底层的那些老百姓。

    如今,琼州军将最底层的泥腿子武装起来,利用他们



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伐(四十六)
    “少保。”

    “君衡。”

    陈允平听闻他的到来,一直迎到了府衙大楼的门口,叶梦鼎背着手打量眼前这幢四四方方的连体楼,高不过五层,外墙涂成鲜红的颜色,整体呈一个倒过来的凹字形,空出来的小小广场上却没有竖起惯常的旗杆和旗斗,反而停着一排排的脚踏车,只在进门的门檐处挂着一溜牌子,细细一数竟然有十几块之多。

    “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

    “广南西路兵马司”

    “广南西路转运司”

    “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司”

    “广南西路提点常平、盐茶司”

    “琼州州衙”

    “琼州安民署”

    “琼山县衙”

    “琼山巡检司”

    ......

    最后一块很小的牌子只写了三个字。

    “机宜司”

    没头没脑看着很不起眼,他却很是停留了一会儿,当陈允平迎出来时,方才不动声色地转过头,微笑着招呼了一句。

    “你们这全都挤在一块儿,办事方便么”

    陈允平也笑着解释了一句:“琼州办事的人多,做事的人少,将官署集中在一处,免得百姓来回跑,抚帅管这叫做一站式办公,施行以来,百姓莫不交口称赞,行事效率快了许多,咱们也少了一些骂声。”

    “见微知著,你们肯在这些小处下功夫,得百姓夸赞便是应当的,这么点子人,却要管着几百万人的生计,忙得过来么”

    陈允平领着他走向自己的州衙,位于正中的第二层,走上台阶,里面又是一个大堂,两边开着窗口,一边写着“信访办公署”,另一边写着“问询处”的字样,只看名字叶梦鼎也能猜出一二,心中不由得暗暗纳罕。

    一路上到二楼,楼中确实如陈允平所言,走动的人员极少,每个人都是来去匆匆,连礼节都是简化到了极处,只是用眼神交流而已。

    进了陈允平的办公室,顿时觉出一阵清凉,冬日里的琼州,外面还是有些热的,前后一对比,感受尤为深刻,不必说,肯定又是什么新鲜玩艺,他不动声色地四处打量,却怎么也看不出玄妙之处。

    “这是新装的中央空调,全靠电力驱动,一天下来所费电力不菲,在州里也只装了几处,这幢楼除了抚帅,只有属下这里有,故此才敢请少保一坐。”

    陈允平从净水器里接了一杯热茶,也是新近栽种的实验品种,黎母山里,像这种实验不在少数,茶叶、水果、密织纤维等等,未来还会有橡胶、烟草、可可等外来品种,琼岛的气候更接近热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红袍”

    叶梦鼎一闻就闻出味来了,陈允平自己却只接了杯白水。

    “目前的产量还不多,抚帅不好此道,更喜欢一种苦味的事物,属下是没功夫侍弄,少保若是喜欢,不妨带上一包,自己不喝送人也是好的。”

    叶梦鼎摇摇头:“大郎每次来信都会说这里的种种变化,现在看来当真是一天一个样啊。”
1...467468469470471...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