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冯小年擅长破案,断案,早就看出了杨章德今日心绪难宁,这个时候趁着酒兴忍不住说道:“章德你如今官运亨通,前途无量。怎地这几日却愁眉不展,连画舫的姑娘都吸引不了你。”
杨章德在他们面前也不隐瞒,说道:“殿下让我尽快成亲,只有这样,才能重用于我。可是我在京城孤助无援,那里认识什么大家族的姑娘。再说以我们的身份,真正的大家族,又有谁肯将自家姑娘嫁与我等。”
冯小年呵呵笑道:“褚千户对京城各大家族可都了如指掌,章德你怎就忘记了他”
杨章德望向了褚松,他沉吟了一番说道:“说起来,我这里倒还真有个合适的人选,地位显赫,却绝不会嫌弃杨指挥的家世与官职。”
杨章德心中一动,问道:“哪一家”
褚松笑道:“曹国公李家。”
杨章德倒吸了一口冷气,看着褚松冷然道:“褚千户莫不是在害我”
曹国公李景隆,这可是当今朝廷的一团臭狗屎,人人躲之不及,又怎会与他结亲
说起这李景隆,也算是大明的当代赵括。朱棣起兵造反,李景隆就是征北的大元帅,结果五十万大军被朱棣击溃。
建文帝依旧信任李景隆,不肯撤了他的大元帅一职,结果李景隆却打开了京城的城门,放进了朱棣,才导致建文一朝的毁灭。
因此,李景隆可以算是朱棣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在朱棣论功行赏的时候,他的官职也排在了所有人的前面,封太子太师,赐功臣
第一八六章 娶亲
褚松神态恭谨地进了大堂,身后跟着的那个笑意盎然的媒婆,却被老管家拦在了门外。
曹国公府虽然没落了,但是也不是一个平民百姓随便就能登堂入室的。这大堂曾经款待过三任皇上,门楣上依旧挂着朱元璋亲笔题写的如渊堂三个字,不容一般人等亵渎。
这褚松好歹也是朝廷命官,而这媒婆未免就太上不了档次了。
这媒婆也不生气,反正今天就是走这一趟,不仅领了谢金,还能见识一下这以往的辉煌的国公府,已经是不虚此行了。
褚松进入了大堂,毕恭毕敬地向李景隆长揖到底,说道:“邻舍褚松见过公爷。”
李景隆对他的态度还是相当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你,想当初,你大哥顶替你父进入锦衣卫,原本还想把你安排到我的府中来行走,却不防你大哥与逆贼厮杀身亡,你才进入了锦衣卫。”
褚松不敢马虎,恭敬说道:“公爷当初对我们这些邻居街坊都格外照顾,松在幼时也颇受公爷照顾,不敢忘本。”
李景隆摇了摇头说道:“公爷这个称呼不必再提,我如今一介平民,比你这位锦衣卫千户还不如了。今次来访,所为何事”
褚松双手抱拳说道:“松此次拜见公爷,实乃想为公爷结一门良亲,希望能有助王爷脱离困境。”
李景隆呵呵笑道:“褚家小子,此话可有大言不惭之嫌啊!”
李家的衰落,是朱棣的意思,在朱棣没有改变心意之前,任何人也救不了李家。
褚松现在这样说,的确是有些大言不惭了。这是李景隆现在一介白身,要是以前,光凭这句话就能将褚松打了出去。
褚松正容说道:“这话若是从我口中说出,的确是大言不惭,但是若是从太孙殿下口中说出呢”
李景隆脸上的笑凝固在了那里,望着褚松露出了惊异的神色。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望着褚松问道:“此话怎讲”
褚松先是面向皇宫的方向拜了三拜,才说道:“松此行受太孙殿下所托,为公爷幼女结一门良亲,实为奉命而来!”
李景隆的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表情,激动之下,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的曹国公之爵乃袭爵其父李文忠。
十几年了,从当初的群臣之首,变成了人人躲之不及的瘟神,李景隆可谓是愧对先人。
这些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罄竹难书。
但是如果能有机会重新让李家崛起,他又怎么不渴望
寓居京城的这十几年,他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这个自小就被朱棣重视无比的太孙,他也了解甚深。
正因为了解,他很清楚太孙在朱棣心目中的份量,如果说有谁能让朱棣改变主意,那也就只有这个太孙了。
如果这是太孙的意思,根本不用考虑,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个时候,他才对褚松的提亲有了一些兴趣,问道:“男方何人”
褚松露出了笑意,太孙的招牌还是好用的,任何人面对太孙,都放下了自己的骄傲。“男方乃是太孙殿下新近提拔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杨章德,此人家族单弊,人口简单,此人在京城只有两房没有子嗣的小妾,女公子嫁过去上不用伺候公婆,下不用面对偏房倾轧,实乃良配。”
李景隆瞥了他一眼说道:“自国朝以建,太祖老人家建立锦衣卫开始,这锦衣卫的官员,有几人得以安然无事”
褚松笑道:“公爷,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官员倾轧只是在这个小圈子里面竞争,但是自从太孙殿下立意海外,如今的局势已大不相同。别的不说,就说如今的指挥使纪纲,指挥佥事庄敬和镇抚使庞瑛,他们虽然作恶多端,但是如今还不是多了一条退身之路!只要那杨章德不违逆殿下,以后哪怕是国内天怒人怨,也能在海外有容身之地。公爷或许还不知,那纪纲如果这次大功告成,封公封侯都不在话下啊!”
李景隆虽然对京城局势有一些了解,但是在涉及到一些人事变动和人员调整方面,就无从知晓了。
他只知道纪纲从去年开始就出海了,但是具体出海干什么就不知道了。
褚松也有意在他面前卖弄,将纪纲在东瀛的所作所为,挑选了一些说了出来。
最后说道:“公爷,这杨章德如今深受圣眷,只要给殿下当好了这把刀,即便以后天怒人怨,也能远避海外。而李家有了这位的照应,最少日子不像现在这么难过吧何况,如果公爷答应了这个条件,殿下一句话,宗人府就会发还你们的家产啊!”
李景隆沉吟了许久问道:“为何是我李家”
褚松又正容说道:“殿下曾言,曹国公府当初是大明一等一的勋贵,自然要有个好下场,不能让人觉得我朱家寡恩薄义。”
李景隆也向皇宫的方向拜了三拜,双目含泪道:“能得殿下挂念,老朽死而无憾。别说老朽一个女儿,就是搭上我李家人的命,也不负殿下洪恩。”
这话当然是说给褚松听的,李景隆虽然当初兵败如山倒,一败再败,却还真不是无能之辈。
李景隆年轻时喜读兵书,举止雍容,深得明太祖的看重。洪武十九年袭爵曹国公后,他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都成绩卓著。
年纪轻轻就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只是他自小锦衣玉食,人生顺利,实战经验太少,临阵决战能力太差,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这就是典型的安排错了位置,如果让他当个军校校长,他绝对做的比任何人都好。但是打仗让他上阵,就变成了赵括。
他也很明白朱瞻基这样安排的意思,就是借用曹国公府在勋贵中的地位,扶持自己的这个亲信。同时也能借用施恩曹国公府,让勋贵阶层对皇室更加忠心。
既然这件事对曹国公府有利无害,他如果不答应下来,那就是傻了。
这也可能是他曹国公府唯一重新崛起的机会,失去了可不一定还会有这样的美事。
这个时候,他扬声跟老管家李寿说道:“带乔寡妇去后院见夫人,就说我已为晴儿定下了这门亲事。另去让二老爷和三老爷也都过来”
作为一家之主,李景隆既然答应了这门亲事,那么这婚事自然也就无人反对。
第二日,杨章德就净身修面,打扮一新,亲自登门求亲。
杨章德的年纪虽然大了一些,但是身强力壮,器宇轩昂。何况他此前也未成亲,只有两个小妾侍寝,家里人口简单,这李家小女嫁过去就是一家主妇,不受约束,算起来也是一门良配。
杨章德当然不知道这件事的背后还是朱瞻基在使力,只以为自己魅力过人,褚松口才了得,才玉成好事。
因为皇上已经下令,出征东瀛在即。既然朱瞻基要求了出征之前就要杨章德成亲,那提亲纳吉这套程序就一切从简。
这杨章德攀得如此一门好亲事,自然是高兴无比,将自己多年储存的积蓄也都拿了出来,想要办一场热闹的婚礼。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曹国公府虽然破落了,连祖宅都卖出去了大半。只留下了三个院子,却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李家虽然被抄没家产,但是曹国公府原本就是大明一
第一八七章 顿悟
清晨时分,一只猫一直在屋后呜叫,惊醒了睡梦中的杨章德。看圕閣免費槤載亅丶哾閲讀網ns
怀里的李晴儿犹如一个婴孩,枕在他的左臂上,着些许的负担,反而让杨章德的心里更加踏实了。
从今以后,他不再是孤魂野鬼,而也是有家的人了。
馨香的气味充斥在屋内,身体柔软的触感,让杨章德忍不住又探手过去,游离在峰峦叠嶂之间。
李晴儿被他折腾的也从梦中醒来,身体有些畏惧地颤抖着,嘴里娇声求饶道:“妾身体弱,望夫君怜惜。”
是啊,这是自己的妻子,可不是那些用过就丢的女人,他将她搂的更紧了一点,用自己的胡茬刺激她娇嫩的肌肤。
“日子还长,今日就暂且放过你。你再睡一会儿,我为夫去练功了。”
“妾身伺候夫君穿衣。”
“不用你伺候,家里没有长辈,你晚些起来。一会儿我让小丫头叫你吃早饭,吃完早饭,你就看看账本,两个妾侍今天也要来拜见于你。她们跟我都有几年了,一直没有让他们怀上,先等着你给为夫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再给她们断药。另外还有两房佣人,做些杂活,你晚点也见见。这个家,以后就我们二人共同撑起来了。”
李晴儿虽然想要强撑着起来,可扯动了下面的创伤,不胜娇羞地又倒了回去。
杨章德却是志满意得,哈哈大笑了起来,双手在她身上又摩挲了一阵,压抑着冲动亲了她一口,沙哑着说道:“待晚间再让你好好伺候我”
李晴儿哪敢回话,羞不可抑地用被子盖住了双眼,不去看他那强壮的身体。
虽然娇羞,但是心里也是别样满足。这夫君虽然看着凶恶了一些,但是还能怜惜于她,加上身为太孙殿下的身边人,也能遮挡风雨。
有夫如此,别无所求了。
里阿奴三天,杨章德将李晴儿完全开发了出来,对这个妻子可以说是再满意不过。
三天回门的时候,杨章德也挑选了不少重礼,加进了礼单,作为对这个妻子的满意表现。
再来到曹国公府,他就不算是外人了,作为半子,他也没有受到避讳,直接被迎进了内院,与众亲眷一一相见。
相见完毕,女眷进入后院,男人则在前院闲聊。到了午时,李家也摆上了大酒大肉,款待佳婿。
他们家族如今人口简单,佣人也少。大厅摆下四桌,在院子里摆上两桌,就全部坐下。
杨章德一开始还有些奇怪,这李家对自己是不是太客气了一点。
他们虽然被圈禁起来,但是朱棣并没有把事情做绝,落下不好的名誉,所以他们的只是被排挤出了权力圈子,平时的生活清苦一点。
而且,像他们这样的家族,因为已经跌到了谷底,所以也根本没有人敢来欺负他们。
首先,谁敢针对他们,就是跟一大帮阶层作对,其次,这也是打朱棣的脸。
所以哪怕是锦衣卫,也是不敢随便欺压任何一个李家之人。
他们这样的家族,又为何对自己这个指挥佥事这么亲近呢
但是谜底在大舅子李毅的不经意间,主动透露了出来。“妹夫,殿下既然已经想起了我们李家受的委屈,也给小妹安排了你这个佳婿,可否有曾跟你提过我们的差事”
看到一桌人企盼的目光,杨章德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哪里是自己的魅力大,根本一切都是殿下安排好的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又成了殿下手里的一步棋。娶了李氏,自己能借助李家以前的威望,进入勋贵阶层,而李家借助自己这个掌握的实权之人,日子更好过一些。
更重要的是,这一行动,一下子就赢得了整个勋贵的感激和放心,不怕再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后果,自然也就更为尽力为大明做事。
虽然知道了这门姻缘是朱瞻基的安排,杨章德的心里却没有不满。首先,他本来就是太孙手里的一把刀,其次,这门姻缘他非常满意。
殿下还是知道我的喜好,没有给我安排个丑女。
如果真是给他安排一个丑女,恐怕他也要给供在自己的家里,哪有如今的琴瑟和鸣。
这个时候,他只能讪笑这说道:“这件事殿下倒是没有跟我提起,待哪日殿下心情好的时候,我帮兄长问问。”
回家的途中,杨章德骑在马上还在想着朱瞻基的用意,自然也就疏忽了李晴儿。
李晴儿坐在车里,见丈夫紧皱眉头,忍不住怀疑夫君是不是瘦了父兄的责难。
回到家后,杨章德将他送进了后院,说道:“你安排一桌酒席,我今日要请一帮同僚吃酒。”
李晴儿答应了下来,有些担忧地问:“夫君为何愁眉苦脸,可是父兄他们为难了你”
“没有的事,只是殿下帮我安排了这门好亲事,我在想该如何感谢于他。”
李晴儿笑道:“我幼年时倒也曾入宫几趟,那个时候皇后娘娘还在世,对我也很关爱。只是后来父亲出事,才门庭冷落起来,此后再没进过宫,其他娘娘也都不认识,否则倒是可以替夫君斡旋一二。”
“男人”他本来想说男人家的事,女人少管。但是想到了李晴儿的身份,她虽然家族爵位被褫夺,但是现在嫁给了自己,也算是朝廷四品命妇,有资格进宫拜见了。
自己以往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进宫一两次,但是现在有了妻子,似乎也补上了自己不能进宫的缺陷了啊!
他转变了语气说道:“我们的婚事是殿下亲自主持的,如今回门礼已毕,也算圆满了,自然该递牌子去拜谢一番。”
猜你喜欢